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LED灯控制系统及其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2172发布日期:2018-12-01 00:26阅读:40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led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led灯控制系统及其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控制的智能led灯基本上都需要通过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等)安装相应厂家的app才能实现控制,或者每一个led灯配一个独立的遥控器进行控制,某些厂家也提供了微信公众号或者微信服务号入口,但需要进行注册,并对设备进行配对绑定。当周围有多个厂家的智能led灯需要控制时,用户可能需要安装多个app或关注不同厂家的公众号,操作非常麻烦,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的智能led灯控制系统,以微信平台开发出的小程序为入口,在小程序这一界面上实现对无线连接范围内不同厂家的智能led灯的控制。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led灯控制系统,包括led灯主体和基于微信平台的led灯控小程序,所述led灯主体包括led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led灯主体的mcu、用于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连接模块和包含生成所述led灯控小程序的信息的二维码,所述二维码设置于所述led灯主体的外表面,所述无线连接模块、mcu和所述led驱动模块依次连接,所述led灯控小程序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模块控制所述led灯主体。

进一步,所述无线连接模块为蓝牙模块。

进一步,所述led灯主体还包括用于存储用于区分led灯类型的设备id和用作连接口令的密码的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mcu连接。

进一步,所述mcu和所述无线连接模块集成于单独一块电路板作为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外部连接的接口包括:用于连接供电源的电源接口和用于向所述led驱动模块传送控制指令的led驱动接口,所述电源接口连接外部电源,所述led驱动接口作为控制端连接所述led驱动模块。

一种应用于上述基于微信小程序的led灯控制系统的连接方法,在智能终端的无线连接范围内有一个或以上所述led灯主体,所述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智能移动终端上通过扫描所述二维码打开所述led灯控小程序或直接在智能移动终端的微信界面中打开所述led灯控小程序;

在所述led灯控小程序上显示无线连接范围内可被连接的全部所述led灯主体;

所述led灯控小程序与无线连接范围内的其中一个所述led灯主体进行通信认证,校验当前连接的所述led灯主体的设备id和密码,校验不通过则重复本步骤的通信认证;

通信认证通过后所述led灯主体中的无线连接模块与智能移动终端建立正式连接,并向智能移动终端返回通信用的令牌;

所述led灯控小程序生成led控制界面并显示在智能移动终端上。

进一步,当智能移动终端与所述led灯主体进行通信认证时,所述led灯控小程序生成用于输入所述led灯的主体设备id以及密码的表单页面并显示在智能移动终端上。

进一步,所述led灯控小程序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模块向所述mcu发送指令,包括检验指令和控制指令,所述mcu在收到指令后向所述led灯控小程序返回应答信息,当所述led灯控小程序发送控制指令后超过预设时间没有收到应答信息时,在智能移动终端上显示设备失控的提示。

进一步,所述led灯控小程序的led控制界面包括图形化的第一视图和作为所述第一视图的二级菜单的第二视图,所述第一视图包括用于调节亮度的滑动条、显示当前亮度的亮度视图和用于进入第二视图的选项按钮,所述第二视图包括用于显示当前连接的所述led灯主体的信息的信息区和包含有重置按键的功能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传统led灯中添加由无线连接模块和mcu构成的控制模块,并在led灯外表面设置包含led灯控小程序的二维码,以微信平台的小程序为入口,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能够实现对周边的led灯进行控制,从而无需对不同类型厂家的led灯下载各自的app或关注公众号,可以在一个小程序界面内对所有led灯进行控制,方便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led灯控制系统的连接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led灯控制系统的连接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视图的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视图的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led灯控制系统,包括led灯主体和基于微信平台的led灯控小程序,所述led灯主体包括led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led灯主体的mcu、用于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连接模块和包含生成所述led灯控小程序的信息的二维码,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连接模块为蓝牙模块,所述二维码设置于所述led灯主体的外表面作为扫码入口,所述mcu和所述无线连接模块集成于单独一块电路板作为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外部连接的接口包括用于连接供电源的电源接口和用于向所述led驱动模块传送控制指令的led驱动接口,所述控制模块上的电源接口连接外部电源,所述led驱动接口作为控制端连接所述led驱动模块,同时外部电源也作为所述led驱动模块的供电端与所述led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无线连接模块、mcu和所述led驱动模块依次连接,所述led灯主体还包括用于存储用于区分led灯类型的设备id和用作连接口令的密码的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mcu连接。

参照图3和图4,所述mcu通过所述无线模块接收来自所述led灯控小程序的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所述led驱动模块的控制,即实现对所述led灯主体上灯珠的工作方式的控制;所述mcu的控制方式包括亮度调节、开关调节和状态重置等,因此相应地,所述led灯控小程序的led控制界面包括图形化的第一视图和作为所述第一视图的二级菜单的第二视图,所述第一视图包括用于调节亮度的滑动条、显示当前亮度的亮度视图和用于进入第二视图的选项按钮,所述第二视图包括用于显示当前连接的所述led灯主体的信息的信息区和包含有重置按键的功能区;具体来说,所述第一视图的滑动条包括“暗”和“亮”两个端点,从左到右排列,通过在屏幕上滑动处于两个端点之间的滑块,实现实时调节亮度,所述滑块正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滑块随动的显示当前亮度百分比数字的视窗,所述亮度视图为一个中央显示当前亮度百分比数字的优弧,优弧上沿弧线路径均匀设置有朝向优弧圆心的等长线段,等长线段沿弧线路径的颜色为彩色渐变;所述亮度视图设置于所述滑动条的上方;所述第二视图的信息区包括设备名称、识别编码(设备id)和密码,所述功能区包括“设备重置”、“恢复出厂设置”、“删除”、“保存”和“返回”五个按钮。

参照图2,一种应用于上述基于微信小程序的led灯控制系统的连接方法,在智能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范围内有一个或以上所述led灯主体,所述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智能移动终端上通过扫描所述二维码打开所述led灯控小程序或直接在智能移动终端的微信界面中打开所述led灯控小程序;

s2,检测智能移动终端上的蓝牙适配器是否已经激活,若是,进入步骤s3,若否,在智能移动终端上提示打开蓝牙适配器,并监控蓝牙适配器开关状态,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时重复步骤s2;

s3,在所述led灯控小程序上显示无线连接范围内全部可被连接的所述led灯主体,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在所述led灯控小程序上;

s4,所述led灯控小程序与无线连接范围内的其中一个所述led灯主体进行通信认证,校验当前连接的所述led灯主体的设备id和密码,设备id的基准值设置于所述led灯控小程序内,设备id的对比值由所述存储模块向所述led灯控小程序发送来进行比较,设备id一致(即led灯类型一致)时,通过设备id校验;所述密码的基准值设置于所述存储模块内,由所述led灯控小程序发送密码的对比值来进行比较,密码一致时,通过密码校验;

s5,通信认证通过后所述led灯主体中的无线连接模块与智能移动终端建立正式连接,并向智能移动终端返回通信用的令牌,所述led灯控小程序同时发送指令和令牌来控制所述led灯主体;

s6,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的mac地址、所述led灯主体的设备id和密码保存在所述led灯控小程序中,并显示设备名称;

s7,所述led灯控小程序生成led控制界面并显示在智能移动终端上。

在上述步骤s4和步骤s5中,无线连接建立过程中以及连接建立后,所述led灯控小程序通过无线连接模块向所述mcu发送指令,包括控制指令和校验指令,所述mcu在收到指令后向所述led灯控小程序返回应答信息,当所述led灯控小程序发送控制指令后超过预设时间无法收到应答信息时,所述led灯控小程序在智能移动终端上显示设备失控的提示。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为1分钟。

在上述步骤s4中,当智能移动终端与所述led灯主体进行通信认证时,如果所选择的led灯主体的信息没有按步骤s6的方法保存在所述led灯控小程序中(即当前所述led灯主体为第一次被所述led灯控小程序连接),所述led灯控小程序生成用于输入设备id以及密码的表单页面并显示在智能移动终端上,当通过验证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不通过则再次显示表单页面;如果所选择的led灯主体的信息已经按步骤s6的方法保存在所述led灯控小程序中(即非第一次连接),跳过表单页面在后台进行验证,当通过验证后进行下一步操作,不通过则显示表单页面。

本实施例为解决对不同厂家的灯的控制需要在不同界面操作的问题,在传统的led灯中添加由无线连接模块和mcu构成的控制模块,并在led灯外表面设置包含有生成所述led灯控小程序和当前led灯控制信息的二维码,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所述led灯控小程序或者直接在已使用过的小程序的界面打开所述led灯控小程序,可以在获取到二维码信息后实现对无线连接范围内led灯的控制,无需频繁切换app或其他界面来控制不同的led灯,因此用户体验良好,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