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头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9082发布日期:2018-12-11 23:51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头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头加热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头加热管的端口与端盖连接,单头加热管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车辆的晃动,会导致单头加热管的端口与端盖连接失效,造成漏水或漏电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可靠性好的单头加热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头加热管,包括:

端盖,具有安装通孔,端盖的内侧面具有至少两个定位柱;

管体,内具有安装腔,管体的外端密封连接在端盖的内侧面上;

发热体,位于安装腔中;

接线柱,内端连接在发热体的外端,接线柱的外端穿过端盖的安装通孔位于端盖外侧,位于端盖内侧方的接线柱上具有定位片,定位片上具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优选地,管体的外端面与端盖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优选地,定位片焊接在接线柱上。

优选地,端盖由位于内侧的第一盖体和位于外侧的第二盖体对合拼接而成。

优选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通过插接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安装通孔位于端盖的中心。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接线柱上设置有定位片,定位片上具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从而在将接线柱安装到端盖上之后,定位片的定位孔与定位柱配合,在运输过程中,振动的力同时作用到定位孔与定位柱之间以及接线柱与端盖的安装通孔之间,与现有的振动的力全部作用于接线柱与端盖的安装通孔之间相比,本发明的接线柱与端盖连接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单头加热管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单头加热管的外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单头加热管包括端盖40、管体10、发热体20和接线柱30,端盖40具有安装通孔,优选地,安装通孔位于端盖40的中心。端盖40的内侧面具有至少两个定位柱46;管体10内具有安装腔12,管体10的外端密封连接在端盖40的内侧面上;发热体20位于安装腔12中;接线柱30内端连接在发热体20的外端,接线柱30的外端穿过端盖40的安装通孔位于端盖40外侧,位于端盖40内侧方的接线柱30上具有定位片32,定位片32上具有与定位柱46配合的定位孔。

本实施例的单头加热管的优点在于:在接线柱30上设置有定位片32,定位片32上具有与定位柱46配合的定位孔,从而在将接线柱30安装到端盖40上之后,定位片32的定位孔与定位柱46配合,在运输过程中,振动的力同时作用到定位孔与定位柱46之间以及接线柱30与端盖40的安装通孔之间,与现有的振动的力全部作用于接线柱30与端盖40的安装通孔之间相比,本发明的接线柱30与端盖40连接可靠性好。

优选地,管体10的外端面与端盖40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优选地,定位片32焊接在接线柱30上。定位片32是与接线柱30垂直的薄片状结构,定位片32也可以与接线柱30一体成型。定位片32的厚度为0.3厘米-0.7厘米。

优选地,端盖40由位于内侧的第一盖体44和位于外侧的第二盖体42对合拼接而成。优选地,第一盖体44和第二盖体42通过插接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方便安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头加热管,包括端盖、管体、发热体和接线柱,端盖具有安装通孔,端盖的内侧面具有至少两个定位柱;管体内具有安装腔,管体的外端密封连接在端盖的内侧面上;发热体位于安装腔中;接线柱内端连接在发热体的外端,接线柱的外端穿过端盖的安装通孔位于端盖外侧,位于端盖内侧方的接线柱上具有定位片,定位片上具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在将接线柱安装到端盖上之后,定位片的定位孔与定位柱配合,在运输过程中,振动的力同时作用到定位孔与定位柱之间以及接线柱与端盖的安装通孔之间,与现有的振动的力全部作用于接线柱与端盖的安装通孔之间相比,本发明的接线柱与端盖连接可靠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达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3
技术公布日:2018.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