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2300发布日期:2020-04-24 18:4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理线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理线机构,特别是指一种可支撑缆线的理线总成。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多组滑轨总成100依据预定的规格高度从上到下安排在机架102。其中,每一滑轨总成100通常包含一第一轨104与一第二轨106可相对该第一轨104纵向地位移。该第一轨104安装在机架102的第一机柱102a与第二机柱102b,且该第二轨106用以承载一承载物108,例如电子设备。其中,每一滑轨总成100的后方通常会安排有理线总成110,这些理线总成110可用以支撑及整理承载物108后方的电子缆线112。

其中,每一理线总成110通常是通过至少一连接机构114可拆卸地连接至对应的一对象物件(例如第一轨104、第二轨106,甚至是承载物108或第二机柱102b),且由于所述连接机构114的操作件116的一操作部116a是安排在连接机构114的侧边,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狭小空间内不利于使用者通过该操作部116a将理线总成110从所述对象物件卸下。实际安装应用上,由于一机柜的四个角落会设置有机柱支撑,因此,每一机柱102a,102b的侧边通常会安排有一侧墙120,且所述侧墙120与连接机构114之间的一空间d可能太过狭隘,因此,有时候对于使用者来说并不容易将手以一纵向距离l伸进所述空间d去按压该连接机构114的操作部116a,以拆卸该理线总成110的一端部,用以腾出承载物108后方的空间,用以方便维护或替换该承载物108(电子设备)后方的电子组件。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理线总成的连接装置的操作部的位置能够容易让用户操作的产品,便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线总成具有连接装置,且连接装置可以方便用户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一种理线总成包含一第一理线臂、一第二理线臂以及至少一支撑件。该第二理线臂与该第一理线臂皆包含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理线臂与该第二理线臂的第一端部相对彼此活动地连接;其中,该至少一支撑件、该第一理线臂的第二端部与该第二理线臂的第二端部的其中之一安排有一连接装置;其中,该连接装置包含一前部与一后部,该前部用以可拆卸地连接一第一对象物件,且从该后部能够用以操作该前部自该第一对象物件卸下。

较佳地,该至少一支撑件用以支撑该第一理线臂与该第二理线臂的其中之一。

较佳地,该第一对象物件为一滑轨。

较佳地,该至少一支撑件、该第一理线臂的第二端部与该第二理线臂的第二端部的其中之另二安排有一第一安装件与一第二安装件,用以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一第二对象物件与一第三对象物件。

较佳地,该第二对象物件与该第三对象物件为滑轨。

较佳地,该连接装置的前部安排一卡掣件,该前部通过该卡掣件可拆卸地连接该第一对象物件,且该连接装置包含一操作件可操作地连接该卡掣件,该操作件具有一操作部安排在相邻该连接装置的后部。

较佳地,该连接装置通过一基座安排在该至少一支撑件。

较佳地,该基座包含一基部与一墙部,该基部连接至相邻该至少一支撑件的一端,该墙部相对该基部呈直立配置,该连接装置相对该墙部枢接。

较佳地,该连接装置还包含一安装座,该操作件活动地安装至该安装座,且通过该操作部被操作,该操作件能相对该安装座纵向地位移。

较佳地,该操作件的操作部往远离该连接装置的前部的一方向超出该连接装置的后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一种理线总成,包含一连接装置;其中,该连接装置包含一第一部与一第二部远离该第一部,该第一部用以提供该理线总成卡掣至一第一对象物件,且从该第二部能够用以操作该第一部自该第一对象物件解掣。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观点,一种理线总成适用于一第一滑轨总成与一第二滑轨总成,每一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与一第二轨,该第一轨安装至一机架,且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纵向地位移,该理线总成包含一第一理线臂、一第二理线臂以及至少一支撑件。该第二理线臂与该第一理线臂皆包含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理线臂与该第二理线臂的第一端部相对彼此枢接,且该第一理线臂与该第二理线臂的第二端部分别安排有一第一安装件与一第二安装件,用以分别可拆卸地连接该第一滑轨总成的第一轨与第二轨;该至少一支撑件安排有一连接装置;其中,该连接装置包含一前部与一后部,该前部用以可拆卸地连接该第二滑轨总成的第一轨,且从该后部能够用以操作该前部自该第二滑轨总成的第一轨卸下。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已知技术的理线总成应用于机架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应用于机架系统,且理线总成处于一第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应用于机架系统,且理线总成处于一第二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一连接装置用以连接至一对象物件,且显示该连接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该连接装置用以连接至该对象物件,且显示该连接装置的一视角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该连接装置用以连接至该对象物件,且显示该连接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组合示意图。

图7显示图6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应用于机架系统,且理线总成处于该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用以显示该连接装置尚未被操作。

图10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应用于机架系统,且理线总成处于该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用以显示该连接装置已被操作。

图12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该连接装置的第二种实施型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在一机架系统中,一机架22(或机柜)包含多个机柱,例如一对前机柱22a与一对后机柱22b。其中,该机架22通常安排有多个墙,例如该机架22的左右两侧的第一墙24与一第二墙26。此外,该机架22的前后两方设置有具有可启闭的门板,本实施例以门板已卸下为开启状态为例说明。

进一步而言,该机架系统包含多对滑轨总成从上至下排列。在此,以三对滑轨总成为例,每一对滑轨总成为一第一滑轨总成28a与一第二滑轨总成28b(其中,由于视角的关系,图2中的右侧仅显示最上方的滑轨总成28a)。每一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30与一第二轨32。其中,该第一轨30通过一第一托架34与一第二托架36安装在该前机柱22a与该后机柱22b。另一方面,该第二轨32可相对该第一轨30纵向地位移,且该第二轨32用以承载一承载物38,例如是电子设备或抽屉等类似物,在此以电子设备为例。该承载物38可借助该第二轨32以方便从该机架22外被推入而收合至该机架22内。其中,由于每一滑轨总成的第二轨32皆承载有承载物38,因此,在这些承载物38的后方会搭配对应的一理线总成40。

如图3所示,该理线总成40适用于该第一滑轨总成28a与该第二滑轨总成28b。该第一滑轨总成28a与该第二滑轨总成28b皆包含该第一轨30与该第二轨32。较佳地,还包含一第三轨42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一轨30与该第二轨32之间,该第三轨42用以延长该第二轨32相对该第一轨30从一收合位置往一第一方向d1的开启位移行程。其中,该第二轨32亦可在一延伸位置相对该第一轨30往一第二方向d2回到该收合位置(如图2所显示的每一滑轨总成的状态)。

该理线总成40包含一第一理线臂44、一第二理线臂46以及至少一支撑件48。其中,该第一理线臂44与该第二理线臂46包含有多个理线特征47,这些理线特征47可用以整理上述承载物38后方的缆线39。其中,所述理线特征47可以是安装至所述理线臂44、46的一额外构件;或者,所述理线特征47可以整合在所述理线臂44、46;或者,所述理线特征47可以是捆绑在所述理线臂44、46的束带或绳索。因此,所述理线特征47的实施型态不局限。

该第二理线臂46与该第一理线臂44皆包含一第一端部50与一第二端部52,其中,该第一理线臂44与该第二理线臂46的第一端部50相对彼此活动地连接,在此,以该第一理线臂44的第一端部50与该第二理线臂46的第一端部50通过一底座53相对彼此枢接;或者,在其他实施型态中,该第一理线臂44的第一端部50与该第二理线臂46的第一端部50可以直接枢接,实施上不局限。

该至少一支撑件48用以支撑该第一理线臂44与该第二理线臂46的其中之一。例如,该至少一支撑件48可以支撑在该第一理线臂44与该第二理线臂46的底部。值得一提的是,该至少一支撑件48可以是一节支撑杆,或者两节可伸缩的支撑杆,但实施上不局限。

该至少一支撑件48、该第一理线臂44的第二端部52与该第二理线臂46的第二端部52的其中之一安排有一连接装置54。在此,以该至少一支撑件48安排有该连接装置54为例;另一方面,该至少一支撑件48、该第一理线臂44的第二端部52与该第二理线臂46的第二端部52的其中之另二安排有一第一安装件56与一第二安装件58。在此,以该第一理线臂44的第二端部52与该第二理线臂46的第二端部52分别安排有该第一安装件56与该第二安装件58为例。

进一步而言,该第一理线臂44的第二端部52通过该第一安装件56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一滑轨总成28a的第一轨30的后部30a。例如,该第一滑轨总成28a的第一轨30的后部30a具有一连接特征能够提供该第一安装件56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包含插接、卡接或扣接,但实施上不局限。另一方面,该第二理线臂46的第二端部52通过该第二安装件58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一滑轨总成28a的第二轨32的后部32a。例如,该第一滑轨总成28a的第二轨32的后部32a具有一连接特征能够提供该第二安装件58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包含插接、卡接或扣接,但实施上不局限。

如图4所示,该连接装置54包含一第一部54a与一第二部54b,该第二部54b远离该第一部54a。在此,以该第一部54a是前部,且该第二部54b是后部为例。进一步而言,该第一部54a用以可拆卸地连接该第二滑轨总成28b的第一轨30的后部,且从该第二部54b的位置能够用以操作该第一部54a自该第二滑轨总成28b的第一轨30卸下。

如图4与图5所示,详细地说,该连接装置54还包含一卡掣件60、一操作件62及一安装座64。

该卡掣件60安排在该连接装置54的第一部54a。较佳地,该第一部54a通过该卡掣件60可拆卸地连接该第二滑轨总成28b的第一轨30的后部的一连接段65。较佳地,该卡掣件60包含一弹性部60a与一第一结构60b,该第一结构60b安排在该弹性部60a,且该第一结构60b能够用以卡掣至该连接段65的一第二结构65a(此部分可配合参阅图6与图7)。其中,该第一结构60b与该第二结构65b为凸与凹(孔)的搭配,但实施上不局限。在此,以该第一结构60b为凸勾,且该第二结构65a为孔为例。

该操作件62可操作地连接该卡掣件60,该操作件62具有一操作部63安排在相邻该连接装置54的第二部54b。较佳地,该操作部63往远离该连接装置54的第一部54a的一方向(例如上述第二方向d2)超出该连接装置54的第二部54b一段距离。较佳地,该连接装置54通过一基座66安排在该至少一支撑件48。该基座66包含一基部66a与一墙部66b。该基部66a连接至相邻该至少一支撑件48的一端48a,且该墙部66b相对该基部66a呈直立配置。该连接装置54安排在该墙部66b。例如,该连接装置54通过一第一轴件68相对该墙部66b枢接。较佳地,以该连接装置54的安装座64枢接至该基座66的墙部66b为例,且该安装座64包含一第一座部64a、一第二座部64b与一弯折部64c连接在该第一座部64a与该第二座部64b之间。其中,该弯折部64c具有一穿孔h。另一方面,该操作件62活动地安装至该安装座64。例如,该安装座64安排有一导引特征70,且该操作件62通过该导引特征70能够相对该安装座64位移。在此,以该安装座64包含该导引特征70,且该导引特征70例如是一纵向通道,使该操作件62通过该导引特征70能够相对该安装座64纵向地位移。较佳地,该操作件62穿置在该安装座64的弯折部64c的穿孔h,且该操作件62包含一第一延伸部62a与一第二延伸部62b位置分别对应该安装座64的第一座部64a与第二座部64b。较佳地,该操作件62的第一延伸部62a与第二延伸部62b分别包含一第一纵向长孔72a与一第二纵向长孔72b。其中,该第一轴件68的轴心穿过该第一纵向长孔72a的一部分而枢接该安装座64的第一座部64a;另一方面,通过一第二轴件74的轴心穿过该第二纵向长孔72b的一部分且连接该安装座64的第二座部64b。较佳地,该操作件62与该卡掣件60的其中之一具有一导引结构,在此,以该操作件62与该卡掣件60分别具有相互搭配的一第一导引结构76与一第二导引结构78,且该第一导引结构76与该第二导引结构78为斜面或弧面为例。

如图8与图9所示,该承载物38通过该第一滑轨总成28a与该第二滑轨总成28b的第二轨32而相对第一轨30收合至该机架22内。其中,该连接装置54与该机架22的第一墙24之间的一空间s通常是有限的(或狭隘的);或者,有时候因需求的不同,所述空间s会被其他相关的构件80所阻碍;或者,如图2所绘示的情况,有时候机架系统从上到下安排有多组滑轨总成,且这些滑轨总成之间通常具有预定的规格高度,以致在某种程度上所述规格高度也在空间上形成了限制。然而,在所述的这些状况中并不会影响本案实施例的连接装置54的操作。

进一步而言,当该连接装置54的第一部54a(例如前部)连接至该第二滑轨总成28b的第一轨30的连接段65时,若欲将该至少一支撑件48从该第二滑轨总成28b的第一轨30的连接段65卸下,用户可以从该连接装置54的第二部54b(例如后部)的位置操作该第一部54a自该第二滑轨总成28b的第一轨30的连接段65卸下。

如图9所示,该连接装置54的第一部54a通过该卡掣件60的第一结构60b能够卡掣至该第二滑轨总成28b的第一轨30的连接段65的第二结构65a;另一方面,该操作件62相对该安装座64处于一第一预定位置p1。配合图10与图11所示,使用者可通过施加一力量f至操作部63,使该操作件62能相对该安装座64从该第一预定位置p1(如图9)纵向地位移至一第二预定位置p2(如图11),使该卡掣件60通过该第一导引结构76与该第二导引结构78的相互接触而产生作用力,以致该卡掣件60的第一结构60b通过弹性部60a能够从该第二滑轨总成28b的第一轨30的连接段65的第二结构65a解掣。

由此可知,本案实施例的该连接装置54可提供用户从第二部54b(例如后部)的位置操作该第一部54a(例如前部)。因此,该连接装置54可以提供用户从第二部54b(例如后部)的位置操作该第一部54a自对象物件(例如该第二滑轨总成28b的第一轨30)卸下。或者,当理线总成40应用于机架22时,使用者站在机架22后方可以直接从第二部54b(例如后部)的位置操作该第一部54a(例如前部)自该第二滑轨总成28b的第一轨30卸下。

如图12显示本案实施例的连接装置54的另一实施型态。具体而言,有别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54安排在至少一支撑件48,此实施型态的连接装置54是应用于上述理线臂200(例如上述第一理线臂或第二理线臂)。具体而言,该连接装置54可以取代上述安装件(例如第一安装件56或第二安装件58)。因此,理线臂200可通过该连接装置54连接至对象物件(例如滑轨)。根据此配置,当欲将理线臂200从所述对象物件(例如滑轨)卸下时,该连接装置54同样可以提供使用者从第二部54b(例如后部)的位置操作该第一部54a(例如前部)自对象物件(例如该第一滑轨总成28a的第一轨30)卸下。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增进功效与优点即在于:

(1)可提供用户从该连接装置54的第二部54b(例如后部)的位置操作该第一部54a。

(2)有别于如图1的已知技术使用者的手由于空间d有限或狭隘的问题以致不方便从连接机构114的侧边去按压操作部116a,本案实施例的连接装置54可以提供用户从第二部54b(例如后部)的位置操作第一部54a自一对象物件(例如滑轨总成的第一轨30)卸下。

(3)当理线总成应用于机架22时,在机架22的某些空间被限制或太过狭隘的情况下,使用者站在机架22后方可以直接从该连接装置54的第二部54b(例如后部)的位置操作该连接装置54的第一部54a自一对象物件卸下。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