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冷源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1036发布日期:2019-02-12 22:4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然冷源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数据中心散热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然冷源集装箱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集装箱数据中心是一个可作为数据中心构建的标准模块,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等it设施都设计到一个集装箱中。目前数据中心在加强基础管理的同时,为维持恒定的室内温度需要全年为之降温,由此带来巨额的耗电量及庞大的电费支出,目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降温方式满足不了数据中心绿色节能的趋势以及最新g50174对数据中心送风温度18-27℃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冷源集装箱数据中心,用于解决数据中心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然冷源集装箱数据中心,包括蒸发冷却机组和集装箱区;所述集装箱区上设有多个蒸发冷却机组,每一个所述蒸发冷却机组均与集装箱区相通,所述蒸发冷却机组包括蒸发冷却机组壳体、排风扇、喷淋装置、换热铜管、集水槽、新风口、水管和水泵,蒸发冷却机组壳体上部设有排风扇,排风扇下侧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下侧设有换热铜管,换热铜管的下侧设有集水槽,集水槽设有连通喷淋装置的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新风口设在蒸发冷却机组壳体的底部,所述集装箱区包括it设备区、配电设备区和集装箱外壳,所述配电设备区设在it设备区后侧,所述it设备区和配电设备区设在集装箱外壳的中间。

蒸发冷却机组壳体的下侧面设有第一送风口和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一送风口设在右侧,所述第一回风口设在左侧,所述第一送风口和第一回风口与集装箱外壳相通。

所述第一送风口内设有离心风机。

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和喷头,所述喷淋管为圆管,所述喷淋管的右端与水管相连,喷淋管的下侧设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均布在喷淋管上。

所述it设备区包括多台服务器机柜,服务器机柜的高度一致,服务器机柜的顶部与集装箱外壳的顶面之间设有密封件。

所述配电设备区包括电池柜、配电柜和走线架,所述电池柜设在it设备区的后侧,所述配电柜设在电池柜后侧,所述走线架设在配电柜的后侧,所述走线架上设有线缆,所述线缆与配电柜相连,所述电池柜和配电柜与服务器机柜电联接。

集装箱外壳的顶面设有多个第二送风口和多个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二送风口与蒸发冷却机组壳体的第一送风口相对应,所述第二回风口与蒸发冷却机组壳体的第一回风口相对应。

所述集装箱区还包括消防罐、消防通道、推拉门、风雨密门,所述消防罐设在多个服务器机柜的中间,所述消防通道与消防罐相连,所述推拉门设在走线架的左侧,推拉门的顶面与集装箱外壳的顶面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集装箱外壳上设有多个风雨密门。

本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然冷源集装箱数据中心,蒸发冷却机组壳体内设有风冷和水冷两套冷却系统,两套冷却系统可根据需要开启和关闭,操作方便,两套冷却系统均为洁净能源,降低了使用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然冷源集装箱数据中心,风冷和水冷两套冷却系统可以对集装箱区的温度精确控制,产生良好的降温散热效果。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然冷源集装箱数据中心,集装箱区内均为模块化布局,it设备区和配电设备区将整个集装箱区一分为二,分开的两部分一部分为热通道,另外一部分为冷通道,使得空气循环更加集中,便于集装箱区降温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蒸发冷却机组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喷淋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集装箱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蒸发冷却机组,11.蒸发冷却机组壳体,111.第一送风口,112.第一回风口,12.排风扇,13.喷淋装置,131.喷淋管,132.喷头,14.换热铜管,15.集水槽,16.新风口,17.水管,18.水泵,19.离心风机,2.集装箱区,21.it设备区,22.配电设备区,221.电池柜,222.配电柜,223.走线架,231.消防罐,232.消防通道,24.推拉门,25.风雨密门,26.热通道,27.冷通道,28.集装箱外壳,281.第二送风口,282.第二回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1至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公知技术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一种自然冷源集装箱数据中心,包括蒸发冷却机组1和集装箱区2;所述集装箱区2上设有五个蒸发冷却机组1,每一个所述蒸发冷却机组1均与集装箱区2相通,所述蒸发冷却机组1包括蒸发冷却机组壳体11、排风扇12、喷淋装置13、换热铜管14、集水槽15、新风口16、水管17和水泵18,蒸发冷却机组壳体11上部设有排风扇12,排风扇12下侧设有喷淋装置13,喷淋装置13的下侧设有换热铜管14,换热铜管14的下侧设有集水槽15,集水槽15设有连通喷淋装置13的水管17,所述水管17上设有水泵18,所述新风口16设在蒸发冷却机组壳体11的底部,所述集装箱区2包括it设备区21、配电设备区22和集装箱外壳28,所述配电设备区22设在it设备区21后侧,所述it设备区21和配电设备区22竖向的设在集装箱外壳28的中间。

蒸发冷却机组壳体11的前侧设有新风口16,所述新风口16为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为贯穿蒸发冷却机组壳体11的通槽,外界风经新风口16流入蒸发冷却机组壳体11内,经换热铜管14,并最终在排风扇12的作用下由排风扇12排出,保证系统一直有源源不断的外界风与换热铜管14进行换热。

蒸发冷却机组壳体11的下侧面设有第一送风口111和第一回风口112,所述第一送风口111设在右侧,所述第一回风口112设在左侧,所述第一送风口111和第一回风口112与集装箱外壳28相通。

所述第一送风口111内设有离心风机19,所述离心风机19可将经过降温后的换热铜管14内的空气由第一送风口111送入集装箱外壳28之中。

所述喷淋装置13包括喷淋管131和喷头132,所述喷淋管131为圆管,所述喷淋管131的右端与水管17相连,喷淋管131的下侧设有多个喷头132,所述喷头132均布在喷淋管131上。

风冷系统包括蒸发冷却机组壳体11的第一送风口111和第一回风口112。设在第一送风口111内的离心风机19和排风扇12。

水冷系统包括喷淋装置13、集水槽15、水管17和水泵18。

所述it设备区21和配电设备区22将集装箱外壳28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左部区域为热通道26,所述热通道26内为热空气,右部区域为冷通道27,所述冷通道27内为冷空气。

所述it设备区21包括多台服务器机柜,服务器机柜的柜体高度一致,服务器机柜的顶部与集装箱外壳28的顶面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以起到热通道26和第二回风口282的隔离效果。

所述配电设备区22包括电池柜221、配电柜222和走线架223,所述电池柜221设在it设备区21的后侧,所述配电柜222设在电池柜221后侧,所述走线架223设在配电柜222的后侧,所述走线架223上设有线缆,所述线缆与配电柜222相连,所述电池柜221和配电柜223与服务器机柜电联接,所述电池柜221内设有应急供电电池,所述应急供电电池可作为应急电源使用,配电柜222内设有配电模块和模块化ups,可以为it设备区21提供电力供应。

集装箱外壳28的顶面设有多个第二送风口281和多个第二回风口282,所述第二回风口282设在热通道26的上方,所述第二送风口281设在冷通道27的上方,所述第二送风口281与蒸发冷却机组壳体11的第一送风口111相对应,所述第二回风口282与蒸发冷却机组壳体11的第一回风口112相对应。

所述集装箱区2还包括消防罐231、消防通道232、推拉门24、风雨密门25,所述消防罐231设在多个服务器机柜的中间,所述消防通道232与消防罐231相连,消防通道232的两端一端设在热通道26内,另一端设在冷通道27内,所述推拉门24设在走线架223的左侧,推拉门24的顶面与集装箱外壳28的顶面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集装箱外壳28上设有多个风雨密门25,it设备区21的风雨密门25主要在运输设备和应急时开启,人员的进出均通过配电设备区22的风雨密门25进出,减小外界环境和人员进出对it设备区21的影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当室外温度≥27℃时,蒸发冷却机组1的喷淋装置13开启,水泵18将集水槽15内的水由水管17吸入到喷淋管131内,喷头132喷水,在换热铜管14表面覆盖水膜,排风扇12开启,外界风由新风口16进入蒸发冷却机组1内,并经换热铜管14最终由排风扇12排出,it设备区21的热通道26的热风,经第二回风口282进入蒸发冷却机组壳体11的第一回风口112,经第一回风口112流入到换热铜管14的左下端,流入到换热铜管14内的热空气经换热铜管14表面的水膜和外界风双重的热交换后变为冷空气,冷空气由第一送风口111送入集装箱外壳28内的冷通道27,冷空气在冷通道27内吸收it设备区21和配电设备区22散出的热量并由配电设备区22进入热通道26,形成一个循环。

当室外温度<27℃时,蒸发冷却机组1的喷淋装置13关闭,仅通过流入新风口16内的外界风与换热铜管14内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