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7271发布日期:2019-03-16 00:3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辅助台,尤其是涉及一种操作台。



背景技术:

操作台是现如今监控行业和实际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化管理设备,操作台广泛应用于安防、消防、教育、金融和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

现有的操作台内部空间狭小,导致线缆缠绕在一起,在检修时给检修人员增加难度,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现有的操作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操作台整体结构需要轻巧、坚固,同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坚固、密封良好的操作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操作台,包括柜体、前柜门、操作台面和顶柜门,所述顶柜门设置在柜体的顶端,前柜门设置在柜体的前面,操作台面设置在顶柜门和柜体间,柜体内沿柜体高度方向设有若干阻隔件,阻隔件将柜体内隔成多个导线放置腔,导线放置腔内放置导线,所述阻隔件沿柜体左右移动,顶柜门和前柜门的四周边缘处均设有密封条。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前柜门为对称的双开门,且所述双开门上设有开关。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阻隔件为中空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阻隔件沿导轨在柜体上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阻隔件将柜体内分成多个用于放置导线的导线放置腔,实现导线的有序排放,且可根据多根导线组成的总线束大小移动阻隔件,调整导线放置腔的大小,以便提高操作台的适应性,且在顶柜门和前柜门的四周边缘处设有密封条,增大了柜体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操作台,包括柜体1、前柜门2、操作台面3和顶柜门4,顶柜门4设置在柜体1的顶端,前柜门2设置在柜体1的前面,操作台面3设置在顶柜门4和柜体1间,柜体1内沿柜体1高度方向设有若干阻隔件5,阻隔件5将柜体1内隔成多个导线放置腔6,导线放置腔6内放置导线,阻隔件5沿柜体1左右移动,顶柜门4和前柜门2的四周边缘处均设有密封条7。

前柜门2为对称的双开门,且所述双开门上设有开关8,便于实现开关的启闭。

阻隔件5为中空结构,边缘中空结构内放置线束。

阻隔件5沿导轨10在柜体1上移动。

通过阻隔件将柜体内分成多个用于放置导线的导线放置腔,实现导线的有序排放,且可根据多根导线组成的总线束大小移动阻隔件,调整导线放置腔的大小,以便提高操作台的适应性,且在顶柜门和前柜门的四周边缘处设有密封条,增大了柜体的密封性。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台,包括柜体、前柜门、操作台面和顶柜门,顶柜门设置在柜体的顶端,前柜门设置在柜体的前面,操作台面设置在顶柜门和柜体间,柜体内沿柜体高度方向设有若干阻隔件,阻隔件将柜体内隔成多个导线放置腔,导线放置腔内放置导线,阻隔件沿柜体左右移动,顶柜门和前柜门的四周边缘处均设有密封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阻隔件将柜体内分成多个用于放置导线的导线放置腔,实现导线的有序排放,且可根据多根导线组成的总线束大小移动阻隔件,调整导线放置腔的大小,以便提高操作台的适应性,且在顶柜门和前柜门的四周边缘处设有密封条,增大了柜体的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巧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博尔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0
技术公布日:2019.0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