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锁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3663发布日期:2018-11-09 22:0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动锁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动锁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人们对汽车的智能性、电子化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内传统的机械零配件逐渐被电子零配件所替代。

为了更方便、安全、舒适地驾驶及操控汽车、使用车内空间,汽车内配备了多个电控单元,这些电控单元多是用壳体固定并连接至汽车主机上。为了保护壳体内部的电子零配件,壳体之间需要很好的定位和锁紧以避免灰尘的进入及震动的伤害。

现有的壳体紧固件呈分离结构,壳体上为定位结构、锁紧结构单独开发出独立的空间。定位结构通常采用定位筋、定位槽配合完成,锁紧结构通过卡扣卡合、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摩擦焊接、螺丝等方式锁紧。此类壳体紧固件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焊接、卡扣、螺丝等方式为不可拆卸或只可拆卸有限次,维修困难,成本高,如果其中一个小配件损坏,必须更换整个电控单元,从而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定位结构和锁紧结构的分离式构造造成机械设计空间的浪费,这与目前汽车轻量化、节能化的趋势相背。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动锁紧系统,包括壳体、滑动锁;滑动锁包括弹簧定位部、导向部、手柄部;壳体包括弹簧安装部、限位部、手柄滑动部、手柄固定部;弹簧定位部与弹簧安装部之间设有一按压弹簧,滑动锁在按压弹簧的释放状态下沿一滑动路径滑动以插入并锁紧壳体;导向部与限位部相互配合,形成滑动锁的滑动路径;手柄部与手柄滑动部相互配合,在手柄部受拉力时,滑动锁沿滑动路径滑动以压缩按压弹簧并解锁壳体;手柄部与手柄固定部相互配合,保持滑动锁于一固定位置以维持壳体的解锁状态。基于上述配置,通过滑动锁与壳体各部件的配合轻松实现滑动锁的推拉固定,从而轻松实现壳体的固定与锁紧功能;同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易于拆卸、检修方便、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滑动锁紧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动锁紧系统,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滑动锁;

所述滑动锁包括弹簧定位部、导向部、手柄部;所述壳体包括弹簧安装部、限位部、手柄滑动部、手柄固定部;

所述弹簧定位部与所述弹簧安装部之间设有一按压弹簧,所述滑动锁在所述按压弹簧的释放状态下沿一滑动路径滑动以插入并锁紧所述壳体;

所述导向部与所述限位部相互配合,形成所述滑动锁的所述滑动路径;

所述手柄部与所述手柄滑动部相互配合,在所述手柄部受拉力时,所述滑动锁沿所述滑动路径滑动以压缩所述按压弹簧并解锁所述壳体;

所述手柄部与所述手柄固定部相互配合,保持所述滑动锁于一固定位置以维持所述壳体的解锁状态。

优选地,所述滑动锁还包括锁头部;

所述滑动锁锁紧所述壳体时,所述锁头部全部或部分插入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滑动锁紧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互锁组件;

所述互锁组件包括第一锁紧元件、第二锁紧元件;

所述第一锁紧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壳,所述第二锁紧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壳,所述滑动锁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壳或下壳;

当所述第一锁紧元件与所述第二锁紧元件组装成型,且所述滑动锁插入所述第一锁紧元件与所述第二锁紧元件之间时,固定并锁紧所述壳体的所述上壳与下壳。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元件、第二锁紧元件的轴向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定位筋、定位槽;所述第一锁紧元件、第二锁紧元件的径向相对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槽、第二锁紧槽;

所述第一锁紧元件、第二锁紧元件组装在一起时,所述定位筋与所述定位槽相互配合,限制所述互锁组件的径向位移;所述第一锁紧槽与所述第二锁紧槽拼接形成一锁紧腔,在所述滑动锁插入所述锁紧腔时,限制所述互锁组件的轴向位移,从而,固定并锁紧所述互锁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元件面向所述第二锁紧元件的轴向相对面包括第一端面;

所述第二锁紧元件面向所述第一锁紧元件的轴向相对面包括第二端面、第三端面;

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三端面具有一轴向位移差;

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有一对或多对所述定位筋与所述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元件面向所述第二锁紧元件的轴向相对面还包括第四端面;

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四端面具有一轴向位移差;

所述第三端面与所述第四端面相对。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有一对或多对所述定位筋与所述定位槽;和/或

所述第三端面与所述第四端面设置有一对或多对所述定位筋与所述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元件、第二锁紧元件的径向相对面垂直于所述第二端面、第三端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元件、第二锁紧元件的径向相对面经过所述第一锁紧元件、第二锁紧元件的轴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滑动锁紧系统,通过滑动锁与壳体各部件的配合轻松实现滑动锁的推拉固定,从而轻松实现壳体的固定与锁紧功能;

2.本实用新型的滑动锁紧系统,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3.本实用新型的滑动锁紧系统,易于拆卸、检修方便、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滑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壳体;

111-上壳;112-下壳;113-弹簧安装部;114-限位部;115-手柄滑动部; 116-手柄固定部;

12-滑动锁;

121-锁头部;122-弹簧定位部;123-导向部;124-手柄部;

13-互锁组件;

131-第一锁紧元件;132-第二锁紧元件;133-轴向相对面;134-径向相对面;135-定位筋;136-定位槽;137-锁紧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参考图1-7,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1,包括上壳111、下壳112、一个或多个锁紧装置,上壳111与下壳112通过该一个或多个锁紧装置固定连接并锁紧在一起。

锁紧装置包括滑动锁12、互锁组件13,互锁组件13包括第一锁紧元件 131、第二锁紧元件132。第一锁紧元件131设置于上壳111,第二锁紧元件 132设置于下壳112,滑动锁12设置于上壳111或下壳112;或者,第一锁紧元件131设置于下壳112,第二锁紧元件132设置于上壳111,滑动锁12设置于上壳111或下壳112。

第一锁紧元件131、第二锁紧元件132的轴向相对面133分别设置有定位筋135、定位槽136;第一锁紧元件131、第二锁紧元件132的径向相对面 134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槽、第二锁紧槽。第一锁紧元件131、第二锁紧元件 132组装在一起时,定位筋135与定位槽136相互配合,限制互锁组件13的径向位移;第一锁紧槽与第二锁紧槽拼接形成一锁紧腔137,在滑动锁12插入锁紧腔137时,限制互锁组件13的轴向位移,从而,固定并锁紧互锁组件 13及壳体11。

下面以第一锁紧元件131设置于上壳111、第二锁紧元件132设置于下壳 112、滑动锁12设置于下壳112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实施例参照即可。

参考图1-3,滑动锁12包括锁头部121、弹簧定位部122、导向部123、手柄部124。

锁头部121设置于滑动锁12靠近锁紧腔137一端,在锁紧壳体11时,锁头部121完全或部分插入锁紧腔137内。优选地,锁头部121与锁紧腔137 的尺寸及形状相适应,例如,锁头部121与锁紧腔137的截面均为菱形结构,锁头部121插入锁紧腔137内时,与锁紧腔137内表面配合。

弹簧定位部122设置于滑动锁12远离锁紧腔137一端的端面上,下壳 112与该弹簧定位部122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弹簧安装部113,一按压弹簧设置于滑动锁12的弹簧定位部122与下壳112的弹簧安装部113之间,当按压弹簧处于释放状态时,锁头部121完全或部分插入锁紧腔137内。

导向部123、手柄部124,设置于滑动锁12远离锁紧腔137一端,分别与上壳111、下壳112相互配合。例如,导向部123与下壳112的限位槽(限位部114)相互配合,形成滑动锁12的滑动路径;手柄部124与下壳112的狭槽(手柄滑动部115)相互配合,通过手柄部124推拉滑动锁12沿滑动路径运动以压缩或释放按压弹簧从而锁紧壳体11或解锁壳体11;手柄部124 与下壳112的卡槽(手柄固定部116)相互配合,可保持滑动锁12于一固定位置以维持按压弹簧的压缩状态,从而维持壳体11的解锁状态。导向部123 与手柄部124呈一夹角设置,例如垂直设置,导向部123的一端面与锁头部 121的一端面重合,弹簧定位部122可设置于导向部123该端面上。

参考图2-7,第一锁紧元件131、第二锁紧元件132的轴向相对面133分别设置有定位筋135、定位槽136;第一锁紧元件131、第二锁紧元件132的径向相对面134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槽、第二锁紧槽。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锁紧元件131面向第二锁紧元件132的轴向相对面133包括第一端面;第二锁紧元件132面向第一锁紧元件131的轴向相对面133包括第二端面、第三端面。第二端面与第三端面具有一轴向位移差,在由第二锁紧元件132指向第一锁紧元件131的方向上,第二端面的高度小于第三端面的高度。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对。第一锁紧元件131、第二锁紧元件132的径向相对面134垂直于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例如,第一锁紧元件131的径向相对面134为垂直于第一端面的一侧面,第二锁紧元件132的径向相对面134垂直于第二端面、第三端面,且经过第二锁紧元件132的轴线。

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设置有一对或多对定位筋135与定位槽136。第一锁紧元件131、第二锁紧元件132的径向相对面134设置有对准或部分对准的第一锁紧槽、第二锁紧槽。

当第一锁紧元件131、第二锁紧元件132组装在一起时,第一锁紧元件 131的第一端面与第二锁紧元件132的第二端面相对,定位筋135插入定位槽136,限制互锁组件13的径向位移;第一锁紧元件131、第二锁紧元件132 的径向相对面134相对,第一锁紧槽、第二锁紧槽对准或部分对准形成一锁紧腔137,在滑动锁12插入锁紧腔137时,限制互锁组件13的轴向位移,从而,固定并锁紧互锁组件13。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锁紧元件131面向第二锁紧元件132的轴向相对面133包括第一端面、第四端面;第二锁紧元件132面向第一锁紧元件 131的轴向相对面133包括第二端面、第三端面。第二端面与第三端面具有一轴向位移差,在由第二锁紧元件132指向第一锁紧元件131的方向上,第二端面的高度小于第三端面的高度;

第一端面与第四端面具有一轴向位移差,在由第一锁紧元件131指向第二锁紧元件132的方向上,第四端面的高度小于第一端面的高度。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对,第三端面与第四端面相对。第一锁紧元件131、第二锁紧元件132的径向相对面134垂直于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第四端面。例如,第一锁紧元件131的径向相对面134垂直于第一端面、第四端面,且经过第一锁紧元件131的轴线;第二锁紧元件132的径向相对面134垂直于第二端面、第三端面,且经过第二锁紧元件132的轴线。

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设置有一对或多对定位筋135与定位槽136,和/或,第三端面与第四端面设置有一对或多对定位筋135与定位槽136。第一锁紧元件131、第二锁紧元件132的径向相对面134设置有对准或部分对准的第一锁紧槽、第二锁紧槽。

当第一锁紧元件131、第二锁紧元件132组装在一起时,第一锁紧元件 131的第一端面与第二锁紧元件132的第二端面相对,第一锁紧元件131的第四端面与第二锁紧元件132的第三端面相对,定位筋135插入定位槽136,限制互锁组件13的径向位移;第一锁紧元件131、第二锁紧元件132的径向相对面134相对,第一锁紧槽、第二锁紧槽对准或部分对准形成一锁紧腔137,在滑动锁12插入锁紧腔137时,限制互锁组件13的轴向位移,从而,固定并锁紧互锁组件13。

基于上述设置,滑动锁12包括弹簧定位部122、导向部123、手柄部124;壳体11包括弹簧安装部113、限位部114、手柄滑动部115、手柄固定部116;弹簧定位部122与弹簧安装部113之间设有一按压弹簧,滑动锁12在按压弹簧的释放状态下沿一滑动路径滑动以插入并锁紧壳体11;导向部123与限位部114相互配合,形成滑动锁12的滑动路径;手柄部124与手柄滑动部115 相互配合,在手柄部124受拉力时,滑动锁12沿滑动路径滑动以压缩按压弹簧并解锁壳体11;手柄部124与手柄固定部116相互配合,保持滑动锁12 于一固定位置以维持壳体11的解锁状态。通过滑动锁12与壳体11配合,轻松实现滑动锁12的推拉固定,轻松实现壳体11的固定与锁紧功能;同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易于拆卸、检修方便、维护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