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发热装置和空气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0278发布日期:2018-11-02 22:0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发热装置和空气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温控发热装置和空气加湿器。



背景技术:

空气加湿器是一种将水气化以增加空气湿度的电器设备,适用于冬天等气候干燥的环境,具有很好的加湿效果,深受都市白领的喜爱。现有的空气加湿器通常是利用加热管将水加热至气态,现有的加热管并没有保护措施,一旦待加热的液体完全蒸发,加热管会处于“空烧”的状态,如果不及时停止供电,加热管可能会损坏,甚至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控发热装置和空气加湿器,依据加热管的温度智能控制加热管工作,保障加热管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控发热装置,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具有两个用于接入电源的电源端;所述加热管外壁固定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具有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当温控器感应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温控器使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之间断开;所述电源端、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均用于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外部控制电路用于在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之间断开后,停止向电源端输出电源。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外壁还固定有保险丝,所述第一温控端、温控器、保险丝和第二温控端顺次相连。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的外壁贴覆有绝缘导热层,所述温控器固定在所述绝缘导热层上。

优选的,所述温控器通过固定绳绑缚在所述绝缘导热层上。

优选的,所述电源端、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均通过导线与连接插头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加湿器,包括上述的温控发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在加热管的外壁固定有温控器,当温控器感应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之间断开。外部控制电路检测到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之间断开后,停止向电源端输出电源,也就使得加热管停止工作,防止加热管温度过高而烧毁,保障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温控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温控发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加热管1,加热管1具有圆筒形外壳,外壳内具有发热丝,其外壳可以是铜管、石英管或者其他材质的管材。加热管1具有两个用于接入电源的电源端,电源即加载在两个电源端上,使加热管1发热以产生热量。

在所述加热管1的外壁固定有温控器2,温控器2不与加热管1直接接触,其靠近加热管1以感应加热管1上的温度。温控器2具体可以是一个温控开关,其具有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在默认状态下,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是导通的,如果加热管1的温度过高,温控器2感应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温控器2会物理性地使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之间断开。

所述电源端、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均用于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外部控制电路是用作对加热管1供电实施控制的控制电路,属于现有技术的常用电路,具体可以是空气加湿器上的主机电路。外部控制电路在默认状态下,会向电源端输出电源,以使加热管1工作,当外部控制电路检测到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之间断开后,外部控制电路会停止向电源端输出电源,从而使得加热管1停止工作,以保护加热管1不会因温度过高而烧毁,保障使用安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1的外壁还固定有保险丝3,所述第一温控端、温控器2、保险丝3和第二温控端顺次相连。增加的保险丝3是熔断型的保险装置,如果温控器2损坏,无法自适应断开,保险丝3会在加热管1的温度过高时自行熔断,使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之间断开,从而仍然可以被外部控制电路感应到。本实施例增设的保险丝3,增加了保护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温控发热装置的安全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1的外壁贴覆有绝缘导热层4,所述温控器2和保险丝3均固定在所述绝缘导热层4上。绝缘导热层4具体可以有两层结构,包括底层的绝缘层41以及包覆绝缘层41的导热层42,绝缘层41防止电流传导至温控器2而造成发热功率的减少。导热层42使温度更加均衡地传导至温控器2,防止温控器2误启动。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温控器2和保险丝3均通过固定绳5绑缚在所述绝缘导热层4上。通过绑缚的方式,更方便将温控器2和保险丝3固定,也更容易将其拆卸,以进行替换,使操作过程更加便捷。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端、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均通过导线61与连接插头62相连,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温控发热装置时,无需额外接线,只需要将连接插头62插入预设的接口上,即可使电源端、第一温控端和第二温控端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加湿器,包括上述的温控发热装置。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