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水冷散热器的光伏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1834发布日期:2018-12-05 19:32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中的元器件都有其额定工作温度,如果逆变器散热性能差,随着逆变器持续工作,元器件的热量传递不到外界,其温度就会越来越高。温度过高会降低元器件的性能和寿命,为了保持逆变器内部元器件工作温度在额定温度范围内,保证其效能和使用寿命,就需要导热材料把逆变器内部热量传递出来。

逆变器外壳为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逆变器采用非整体式外壳,壳体和散热器之间需要两次连接,接触不紧密,因此,参与散热的只有散热器和一小部分中间壳体,上部壳体不参与散热,使整体散热性能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光伏逆变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水冷散热器的光伏逆变器,包括外壳体和水冷散热器,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一块竖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体内部的空间隔分成前安装室和后安装室,电子元器件安装前安装室内,所述水冷散热器安装在所述后安装室内;所述隔板具有一个连通两个安装室的方孔,所述水冷散热器的吸热齿从所述方孔插入所述前安装室内吸收热量。

进一步的是,所述水冷散热器还具有散热齿和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的侧面安装有一块外壳板,所述外壳板与所述散热基板之间构成了一个水腔,所述水腔具有与循环水路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散热齿位于所述水腔内并固定在所述散热基板的侧面,所述吸热齿固定在所述散热基板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外壳板与散热基板之间通过密封胶固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循环水路中使用的水管为铜制U型盘管。

进一步的是,所述后安装室于所述方孔的下方设置有一块水平的隔板,隔板以下的区域为上腔室,以下的区域为下腔室,热交换器安装在下腔室内,水冷散热器的其余部件均安装在上腔室内;所述下腔室的六块室板的内壁都具有隔热材料层,底部室板上设置有数个通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吸热齿吸收前安装室内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散热齿,水腔内的循环水从齿缝中流过迅速带走热量,对前安装室内的电子元器件及时散热,保证了电子元器件的效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实施例一中公开的光伏逆变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水冷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公开的光伏逆变器外壳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1所示的是光伏逆变器的外壳,它是一种非整体式外壳,外壳体内设置有一块竖直的隔板1,隔板将外壳体内部的空间隔分成前安装室2和后安装室,前安装室内安装电子元器件,后安装室内安装水冷散热器。电子元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以及烈日照射产生的热量均由水冷散热器进行散热。

水冷散热器由循环水路、热交换器、吸热齿、散热基板和散热齿构成,参见图2,散热基板3的侧面通过密封胶固定安装有一块外壳板4,外壳板与散热基板之间构成了一个水腔5,水腔具有与循环水路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散热齿8位于水腔内并固定在散热基板的侧面,吸热齿9固定在散热基板的另一侧。隔板具有一个连通两个安装室的方孔10(参见图1),水冷散热器的吸热齿从方孔插入前安装室内,散热基板与隔板贴合后固定。吸热齿吸收前安装室内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散热齿,水腔内的循环水从齿缝中流过迅速带走热量,对前安装室内的电子元器件及时散热,保证了电子元器件的效能和使用寿命。

后安装室内部空间有限,驱动循环水路循环运行的水泵也要安装在其中,可供水管摆放的空间更少。从水腔内流出的水在循环水路中的运行路径越长散热效果越好,水管采用铜制U型盘管,不仅水路长、占用空间小,而且黄铜材质本身的散热性能就比较好,水腔内流出的水在水路中能够快速降温,提高了逆变器的散热性能。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中所采用的热交换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交换到环境空气的设备,所以热交换器周围的热量较大,逆变器多为户外使用,为避免风吹雨淋,保证使用寿命,热交换器安装在后安装室内,所以如何能让热交换器的热量及时排出不积聚在后安装室内是本实施例要进一步研究改进的。

参见图3,后安装室于方孔的下方设置有一块水平的隔板11,隔板以下的区域为上腔室12,以下的区域为下腔室13,热交换器14安装在下腔室内,水冷散热器的其余部件均安装在上腔室内。下腔室的六块室板的内壁都具有隔热材料层,底部室板上设置有数个通气孔(图中未画出)。隔热材料层可以将热交换器产生的热量隔离在下腔室内,防止热量通过外壳交换至前安装室和上安装室内,提升了逆变器的散热性能。而且,热量可以通过底部室板的通气孔迅速排至外部环境中,不会在下安装室内积聚,保证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性能。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动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