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射频收发通道装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9926发布日期:2018-11-13 23:0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测试技术领域,具体的是多射频收发通道装配。



背景技术: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Massive MIMO(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通信越来越重要,如4.5G、5G移动通信基站使用32*4、32*8、64*4等Massive MIMO规模,在对4.5G、5G移动通信领域的基站进行测试时,需要测试设备能提供同等端口数量的测试设备,且安装需要简单。

多射频收发通道装配为Massive MIMO进行仿真测试时,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可拆卸、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比如单个该多射频收发通道装配带有8个射频收发通道,使用8个这种装置即可实现64个通道的射频通道的安装。然而,目前多射频收发通道装配与机体的安装,各射频收发通道的安装均采用螺钉等方式进行安装,拆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射频收发通道装配,以解决现有射频收发通道装拆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射频收发通道与机体连接的方便性,以提高其装拆效率,方便检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射频收发通道装配,包括由多个射频收发通道成并排形成的射频收发通道组,还包括底板和位于射频收发通道组两侧的滑轨,所述底板位于射频收发通道组下方用于托举射频收发通道组;在射频收发通道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沿底板宽度方向安装于底板上;所述滑轨位于对应支撑条相邻于底板的另一侧,并与对应支撑条可拆卸连接,并在支撑条的与滑轨之间设置有限制滑轨与支撑条相对位置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支撑条前端的前端限位结构和位于支撑条后端的后端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在各支撑条的前端分别安装有助拔安装块。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与支撑条前端相邻的一端顶靠助拔安装块;由所述助拔安装块构成滑轨的前端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后端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滑轨上的插块和设置于支撑条上的插槽,所述插槽沿支撑条延伸方向贯通支撑条的后端;所述插块插接于插槽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沿着底板的宽度方向贯通底板;在支撑条的底部设置凸台,所述凸台沿着支撑条的延伸方向贯通支撑条;所述凸台与缺口相适配,且凸台支撑于缺口上。

进一步的,在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射频连接器,所述射频连接器位于缺口的下方。

进一步的,在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底部腔体,在底部腔体内设置有功分器和PCB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射频收发通道装配,通过底板托举射频收发通道组,将射频收发通道组固定于底板,并通过支撑条安装于底板上在两侧对射频收发通道组形成限位,起到防止射频收发通道组从底板两侧滑落的作用;同时,支撑条还起到安装滑轨等其他部件的作用,使滑轨等其他部件与底板组装成一整体;滑轨的设置,直接通过滑轨插入或者抽离相关机体,便完成了射频收发通道组与相关机体的装拆,装拆方便、快捷,利于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射频收发通道组1、助拔安装块2、滑轨3、支撑条4、凸台5、插槽6、底板7、缺口8、射频连接器9、功分器10、PCB板11、底部腔体12、插块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多射频收发通道装配,包括由多个射频收发通道成并排形成的射频收发通道组1,还包括底板7和位于射频收发通道组1两侧的滑轨3,所述底板7位于射频收发通道组1下方用于托举射频收发通道组1;在射频收发通道组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条4,所述支撑条4沿底板7宽度方向安装于底板7上;所述滑轨3位于对应支撑条4相邻于底板7的另一侧,并与对应支撑条4可拆卸连接,并在支撑条4的与滑轨3之间设置有限制滑轨3与支撑条4相对位置的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射频收发通道装配,通过底板7托举射频收发通道组1,将射频收发通道组1固定于底板7,并通过支撑条4安装于底板7上在两侧对射频收发通道组1形成限位,起到防止射频收发通道组1从底板7两侧滑落的作用;同时,支撑条4还起到安装滑轨3等其他部件的作用,使滑轨3等其他部件与底板7组装成一整体;滑轨3的设置,直接通过滑轨3插入或者抽离相关机体,便完成了射频收发通道组1与相关机体的装拆,装拆方便、快捷,利于检修。

限位结构的作用是,在滑轨3与支撑条4通过连接螺钉等固定前,限定支撑条4与滑轨3之间的相对位置,确保滑轨3的安装精度。

由于滑轨3较长,为了对其形成稳定的支撑,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支撑条4前端的前端限位结构和位于支撑条4后端的后端限位结构。

为了便于将射频收发通道组1插入或者拔出机体,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的,在各支撑条4的前端分别安装有助拔安装块2。助拔安装块2便于手握,从而方便了射频收发通道组1的拔插。

可以通过设置插接块或者插接孔等作为前端限位结构,但是,该形式会增加相关部件的加工工序,为了克服该问题,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滑轨3与支撑条4前端相邻的一端顶靠助拔安装块2;由所述助拔安装块2构成滑轨3的前端限位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后端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滑轨3上的插块13和设置于支撑条4上的插槽6,所述插槽6沿支撑条4延伸方向贯通支撑条4的后端;所述插块13插接于插槽6内。

通过该后端限位结构,不仅起到限位作用,还对滑轨3与支撑条4的装配起到导向作用。

为了便于支撑条4与底板7的连接,优选的,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所述底板7的两侧均设置有缺口8,所述缺口8沿着底板7的宽度方向贯通底板7;在支撑条4的底部设置凸台5,所述凸台5沿着支撑条4的延伸方向贯通支撑条4;所述凸台5与缺口8相适配,且凸台5支撑于缺口8上。通过缺口8指示支撑条4的安装位置,并通过凸台5与缺口8配合,对支撑条4和底板7起到相对限位作用,便于支撑条4和底板7准确对中。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底板7的一侧设置有射频连接器9,所述射频连接器9位于缺口8的下方。所述射频连接器9位于缺口8的下方避免了支撑条4对射频连接器9的干涉。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底板7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底部腔体12,在底部腔体12内设置有功分器10和PCB板11。通过底板7将功分器10和PCB板11与射频收发通道组1隔离,合理优化安装位置,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射频收发通道组1由多块射频收发通道单元沿底板7长度方向顺次排列构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