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据光线调节亮度的倒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6572发布日期:2018-11-27 23:39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灯光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根据光线调节亮度的倒车灯。



背景技术:

现代轿车中,在汽车尾部安装了一个或两个倒车灯,在汽车挂入倒挡的时候,倒车灯点亮,此时倒车灯向后方车辆或行人发出倒车的信息,避免碰撞事故,同时,在夜晚,倒车灯也照亮后方路况,便于驾驶员倒车。

但是,目前设计的倒车灯具有一个弊端,就是在任何时候,倒车灯的亮度是一样的,不能根据外界实际光线状况进行变光。技术人员进行大量研究,获得以下成果,专利1:增强型汽车倒车灯(申请号:200820011565.X),在汽车倒车时,倒车灯亮度增强,照亮后方,该专利的弊端是在任何时候,只要档位进入倒车档,倒车灯亮度增强,在夜晚起到照明作用,但是在白天时不需要增强照亮,在夜晚后方来车时,增强的倒车灯灯光会干扰后方车辆行驶。专利2:一种具备同时多方向照明的汽车倒车灯(申请号:201420018332.8),在汽车倒车时,倒车灯向多个方向照射,较好的起到照亮后方的作用,该专利的弊端与专利1弊端相似。

除此之外,没有发现对倒车灯亮度进行控制的专利。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根据外界亮度自动变光的倒车灯。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根据光线调节亮度的倒车灯,具有根据外界亮度自动调节倒车灯亮度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根据光线调节亮度的倒车灯,包括左倒车灯、右倒车灯和调节电路,其中,调节电路包括光照传感器、倒车开关、继电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光照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尾部,倒车开关安装在汽车的倒挡档位槽内,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光敏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并联的一端分别与继电器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二极管的负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以及倒车开关的一端相连,左倒车灯和右倒车灯的一端并联后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经由继电器连接倒车开关的一端,倒车开关的另一端由电源供电,光照传感器、第三电阻、左倒车灯和右倒车灯的另一端各自分别接地。

进一步的,光照传感器选用负热敏系数型光敏电阻。

优选地,左倒车灯和右倒车灯均包括灯罩和LED光源,LED光源设置为多个,固定在灯罩内。

优选地,左倒车灯和右倒车灯的灯罩内均安装有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外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倒车灯亮度不增强,节省电源。

2.本实用新型在外部光线不充足的情况下,倒车灯亮度增强,照亮后方路况。

3.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实施方便、性能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传统倒车灯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调节电路电路图。

其中,K为倒车开关,R为第一电阻、R1为第二电阻,R2为第三电阻,Rx为光照传感器,D为二极管,J为继电器,VT1为第一三极管,VT2为第二三极管,L1为左倒车灯,L2为右倒车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一种根据光线调节亮度的倒车灯,包括左倒车灯L1、右倒车灯L2和调节电路,其中,调节电路包括光照传感器Rx、倒车开关K、继电器J、第一电阻R、第二电阻R1、第三电阻R2、二极管D、第一三极管VT1和第二三极管VT2,光照传感器Rx安装在汽车尾部,倒车开关K安装在汽车的倒挡档位槽内,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分别与第二电阻R1的一端和光敏传感器Rx的一端连接,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VT2并联的一端分别与继电器J和二极管D的正极相连,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第三电阻R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的负极第二电阻R1的另一端以及倒车开关K的一端相连,左倒车灯L1和右倒车灯L2的一端并联后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的一端和经由继电器J连接倒车开关K的一端,倒车开关K的另一端由电源供电,光照传感器Rx、第三电阻R2、左倒车灯L1和右倒车灯L2的另一端各自分别接地,具体的,电源为12V电源。

具体的,光照传感器Rx选用负热敏系数型光敏电阻,通过接收光强度的大小来改变电阻值,当光照传感器接收的光度强时,其电阻变小;当光照传感器Rx接收的光度弱时,其电阻变大。

二极管D是释放继电器J线圈的反电动势,当继电器J线圈断电时,将产生反向高电动势,释放电路:继电器J线圈(+)→二极管D→继电器J线圈(-)。

为了发光更加均衡,左倒车灯L1和右倒车灯L2均包括灯罩和LED光源,LED光源设置为多个,固定在灯罩内。

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左倒车灯L1和右倒车灯L2的灯罩内均安装有散热器。

在白天或者外界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光照传感器Rx接收的光亮强,其电阻值变小。当汽车档位进入倒挡时,倒车开关K闭合,则:电源(正极)的电流经倒车开关K(闭合)、第二电阻R1和光照传感器Rx流入电源(负极),由于光照传感器Rx阻值小,其分压也变小,光照传感器Rx上的分压加在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和发射极,光照传感器Rx上的分压变小,导致第一三极管VT1截止,则第二三极管VT2因失去基极电流而截止,继电器J线圈没有电流流过,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断开,则电源(正极)的电流经倒车开关K(闭合)、第一电阻R和左倒车灯L1流入电源(负极),同时电源(正极)的电流经倒车开关K(闭合)、第一电阻R和右倒车灯L2流入电源(负极),左倒车灯L1和右倒车灯L2电路中因串入第一电阻R,其电流减少,倒车灯灯光不增强。

在夜晚且后方无来车时,光照传感器Rx接收的光亮弱,其电阻值变大。当汽车档位进入倒挡时,倒车开关K闭合,则:电源(正极)的电流经倒车开关K(闭合)、第二电阻R1和光照传感器Rx流入电源(负极),由于光照传感器Rx阻值大,其分压也变大,光照传感器Rx上的分压加在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和发射极,光照传感器Rx上的分压变大,导致第一三极管VT1导通,则第二三极管VT2因获得基极控制电流而导通,则电源(正极)的电流经倒车开关K(闭合)、继电器J的线圈、第二三极管VT2和第三电阻R2流入电源(负极),继电器J线圈有电流流过,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闭合,电源(正极)的电流经倒车开关K(闭合)、继电器J的触点(闭合)和左倒车灯L1流入电源(负极),同时,电源(正极)的电流经倒车开关K(闭合)、继电器J的触点(闭合)和右倒车灯L2流入电源(负极),左倒车灯L1和右倒车灯L2电路中因不经过第一电阻R,其电流变大,倒车灯灯光增强,照亮后方路况,便于驾驶员倒车。

在夜晚且后方有来车时,后方车辆的前照灯照射到本车尾部,光照传感器Rx接收的光亮强,其电阻值变小。当汽车档位进入倒挡时,倒车开关K闭合,则电源(正极)的电流经倒车开关K(闭合)、第二电阻R1和光照传感器Rx流入电源(负极),由于光照传感器Rx阻值小,其分压也变小,光照传感器Rx上的分压加在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和发射极,光照传感器Rx上的分压变小,导致第一三极管VT1截止,则第二三极管VT2因失去基极电流而截止,继电器J线圈没有电流流过,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断开,则电源(正极)的电流经倒车开关K(闭合)、第一电阻R和左倒车灯L1流入电源(负极),同时电源(正极)的电流经倒车开关K(闭合)、第一电阻R和右倒车灯L2流入电源(负极),左倒车灯L1和右倒车灯L2电路中因串入第一电阻R,其电流减少,倒车灯灯光不增强。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