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急灯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5175发布日期:2018-11-30 20:19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应急灯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应急的作为一种常规的应急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自突发事件中。应急灯的工作原理是在市电正常的情况下应急灯可点亮或不点亮,这时应急灯内部的充电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充电饱和后用户手动切断电源,当市电出现故障时,充电电池为照明辅助供电。但目前的应急灯一般只有供电控制模块和灯具基本构架组成的单灯,不具有数据反馈和交互功能,不能及时有效保证灯具可靠性,在火灾发生时不能有效工作将会造成重大损大和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应急灯控制电路,其能解决现有技术应急的不能保证灯具可靠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智能应急灯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电路、充电电路、充电电池、驱动电路、照明负载、输入电压检测电路,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和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均与市电连接,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端,开关电源电路、充电电路、充电电池、驱动电路和照明负载依次连接;所述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检测芯片U1和MOS管Q1,电阻R1的一端与检测芯片U1的电压检测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检测芯片U1的控制端连接MOS管Q1的基极,MOS管Q1的集电极连接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MOS管Q1的发射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2至电阻R7、二极管D1至二极管D8,电容C1至C5,三极管Q2、三极管Q3、变压器T1和保险丝F1,保险丝F1的一端连接市电,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充电电路,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和二极管D11的正极与市电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容C3的正极、电阻R5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变压器T1的6脚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8的负极、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与变压器T1的5脚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与电容C6的负极和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7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容C6的正极、电阻R7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变压器T1的4脚、变压器T1的1脚、电容C4的负极、电容C3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电容C5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1的3脚连接;变压器T1的2脚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充电电路、电容C4的正极和电阻R4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及电源VCC;

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连接充电电池的正极。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输入电压检测,有效检测输入的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提高了系统对应急灯具的可靠性,并且在应急灯现有的功能上进行了扩展,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应急灯控制电路的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开关电源电路的部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源电路的另一部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应急灯控制电路,智能应急灯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电路、充电电路、充电电池、驱动电路、照明负载、输入电压检测电路,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和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均与市电连接,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端,开关电源电路、充电电路、充电电池、驱动电路和照明负载依次连接;所述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检测芯片U1和MOS管Q1,电阻R1的一端与检测芯片U1的电压检测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市电的输入端,检测芯片U1的控制端连接MOS管Q1的基极,MOS管Q1的集电极连接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MOS管Q1的发射极接地。

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2至电阻R7、二极管D1至二极管D8,电容C1至C5,三极管Q2、三极管Q3、变压器T1和保险丝F1,保险丝F1的一端连接市电,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充电电路,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和二极管D11的正极与市电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容C3的正极、电阻R5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变压器T1的6脚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8的负极、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与变压器T1的5脚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与电容C6的负极和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7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容C6的正极、电阻R7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变压器T1的4脚、变压器T1的1脚、电容C4的负极、电容C3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电容C5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1的3脚连接;变压器T1的2脚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充电电路、电容C4的正极和电阻R4的一端连接。

开关电源电路与市电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一个插接扣P2,如图2所示。开关电源电路的check_m与充电电路连接。并且还可以增加包括保险丝F2。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及电源VCC;

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连接充电电池的正极。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