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超高温阻旋式料位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3208发布日期:2019-04-09 21:2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耐超高温阻旋式料位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超高温阻旋式料位开关。



背景技术:

阻旋式料位开关是一种旋转式料位开关,广泛应用于石化、轻工、环保、冶金、建材、食品等行业,具有适应性强、无需调校、免于维护等优点。

阻旋式料位开关是利用微型电机作驱动装置,并通过离合器与传动轴连接,再通过传动轴与带有叶片的叶片杆连接形成。使用时,电机驱动传动轴、叶片杆,最终带动叶片旋转。当被测物料处于叶片的下方,未接触到叶片时,电机正常运转,当被测物料上升至叶片位置时,叶片转动受阻,检测装置便围绕传动轴产生旋转位移,此位移首先使第一个微动开关的动作,发出有被测物料的信号,随后第二个微动开关动作,切断电机的电源,使叶片停止转动。只要仓内的被测物料一直接触叶片,此种状态便将一直保持下去。当被测物料减少,高度下降时,叶片的阻力消失,检测装置便依靠弹簧的拉力恢复到原始状态,第二个微动开关动作,接通电机电源,以使叶片正常转动,随后第一个微动开关动作发出信号,只要没有被测物料阻挡叶片,此种状态将一直保持下去。

在实际使用时,由于一些被测物料的温度非常高,处于高温环境中的叶片和叶片杆,会将高温逐渐的传递到传动轴和电机上,容易对电机造成损害,影响料位开关的稳定性,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超高温阻旋式料位开关,以解决现有的阻旋式料位开关在高温环境中,稳定性差、寿命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超高温阻旋式料位开关,包括电机、传动轴、叶片杆和叶片,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并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旋转,所述叶片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叶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叶片连接,所述叶片杆的外部设有供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装置,用于冷却所述叶片杆。

进一步,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套在所述叶片杆外部的筒体,所述筒体与所述叶片杆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并与所述电机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筒体与所述叶片杆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筒体上设有供冷却介质进出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筒体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密封板,所述第一筒体套在所述叶片杆的外部,两端与所述叶片杆之间动密封,所述第二筒体套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外部,所述密封板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用于密封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密封板,并与所述密封板密封连接,所述密封板靠近所述叶片杆的一端设置;

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叶片杆之间均具有流通冷却介质的间隙,所述通孔至少设有两个,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至少两个所述通孔包括一第一通孔和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筒体外部的所述第一筒体上,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筒体内部的所述第一筒体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上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外部,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导管另一端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叶片杆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平行。

进一步,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范围由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以露出所述叶片。

进一步,所述电机壳体上还设有一穿过所述传动轴,并与所述密封板对应设置的辅助连接板,所述密封板和所述辅助连接板上对应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密封板和所述辅助连接板的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叶片杆上设置供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装置,主动的给叶片杆降温,改变了传统的被动降温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超高温的环境中稳定运行,同时,极大的减少了传递到电机中的热量,避免对电机造成损害,保证了电机的正常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旋式料位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置在叶片杆上的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前述可知,现有的阻旋式料位开关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料位开关中的电机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损坏,进而影响料位开关的稳定性,缩短使用寿命。为了减少高温对料位开关的影响,人们想了许多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采用被动的方式,即通过提高叶片杆或传动轴散热速度,增强料位开关的散热效果,以延缓高温对电机产生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不同于这些被动的方式,通过采用向叶片杆上流通冷却介质,主动的对叶片杆进行降温,彻底隔绝由叶片杆的温度传递路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阻旋式料位开关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权利要求书和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阻旋式料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设置在叶片杆上的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例公开了一种阻旋式料位开关,包括电机1、传动轴2、叶片杆3和叶片4,所述传动轴2的一端与所述电机1连接,并通过所述电机1驱动旋转,所述叶片杆3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叶片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叶片4连接,通过所述电机1驱动传动轴2,进而所述传动轴2带动所述叶片杆3,所述叶片4跟随所述叶片杆3进行转动,以旋转的方式检测位于料仓内的被测物料的料位。由于叶片杆3是和传动轴2相连接的,而料仓内的热量必然会通过叶片杆3向传动轴2传递,为了实现叶片杆3的主动降温,阻断料仓内的热量向所述电机1传播,在所述叶片杆3的外部设有供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装置,用于冷却所述叶片杆3。针对阻旋式料位开关的使用环境,冷却介质可以是冷却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案,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套在所述叶片杆3外部的筒体5,所述筒体5与所述叶片杆3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并与所述电机1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筒体5与所述叶片杆3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可以作为冷却介质流通的通道。所述筒体5上还设有供冷却介质进出的通孔,以实现冷却介质由筒体5的外部进入所述筒体5的内部,并在所述筒体的内部积聚。当叶片杆3的温度高于冷却介质的温度时,热量便会在冷却介质和叶片杆之间发生传递,叶片杆3上的温度不断的传递给冷却介质,进而主动的降低了叶片杆3的温度,阻断热量向传动轴2和电机1的传递途径。冷却介质通过所述筒体上的通孔可以不断地向所述筒体内部流入,并最终从所述筒体的两端流出。正是由于冷却介质的连续流入,才使得所述筒体内部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始终低于所述叶片杆的温度,从而可以持续吸收所述叶片杆上的热量,达到降温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冷却装置的降温效果,降低成本投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筒体5可以包括第一筒体51、第二筒体52和密封板53,所述第一筒体51套在所述叶片杆3的外部,两端与所述叶片杆3之间动密封,所述第二筒体52套在所述第一筒体51的外部,所述密封板53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52的一端,用于密封所述第二筒体52的一端,所述第一筒体51的一端穿过所述密封板53,并与所述密封板53密封连接,并且,所述密封板53靠近所述叶片杆3的一端设置。

接着,所述第一筒体51与所述第二筒体52之间、所述第一筒体51与所述叶片杆3之间均具有流通冷却介质的间隙,以形成冷却介质流通的通道,所述通孔至少设有两个,位于第一筒体51的侧壁上,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通孔可以用于流入冷却介质,并且至少有另外一个所述通孔可以用于流出冷却介质,例如,当所述通孔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筒体外部的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上时,冷却介质通过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通孔进入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并在所述第一筒体内部流通,最终通过另外的至少一个所述通孔流出所述第一筒体,此时的冷却介质不在所述第二筒体中流通;

当所述通孔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筒体内部的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上时,冷却介质通过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通孔进入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在所述第一筒体内部流通后,经过另外的至少一个所述通孔流出所述第一筒体,进入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流通后,最终通过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流出。

接着,为提高冷却介质对叶片杆的冷却效果,至少两个所述通孔可以包括一第一通孔和一第二通孔62,所述第一通孔可以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筒体52外部的所述第一筒体51上,所述第二通孔61可以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筒体52内部的所述第一筒体51上。由于所述第一筒体51与所述第二筒体52之间,所述第一筒体51与所述叶片杆3之间均具有流通冷却介质的通道,因此可以将所述第一通孔作为流入冷却介质的通孔,所述第二通孔62作为流出冷却介质的通孔,在冷却介质进行流动时,首先经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第一筒体51内,由于所述第一筒体51的两端与所述叶片杆3之间动密封,因此流入所述第一筒体51的冷却介质会在充满所述第一筒体51后,通过所述第二通孔62流出,并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62流出的冷却介质会继续在所述第二筒体52中积聚,进一步吸收叶片杆3周围的热量,最终经所述第二筒体52的另一端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孔62远离所述第一筒体51的另一端设置,以使冷却介质能够快速充满所述第二筒体52。

为了便于接入冷却介质,在所述第一通孔上还设有导管63,所述导管63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筒体51的外部,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筒体51的内部。

通常情况下,采用具有一定压力的冷却气体作为冷却介质,而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第一筒体51的冷却介质,会直接冲击所述叶片杆3,从而损坏所述叶片杆3。为了避免对所述叶片杆3造成直接冲击,因此,所述导管63另一端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叶片杆3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以起到导向进入所述第一筒体51的冷却介质的作用,使冷却介质沿所述叶片杆3的长度方向进入所述第一筒体51中。

进一步,由于所述叶片杆3和叶片4均具有传递热量的能力,因此套在所述叶片杆3外部的所述第一筒体51也会传递部分热量,为了使积聚在所述第二筒体52中的冷却介质可以更好的吸收来自所述叶片4和第一筒体51上的热量,所述第一筒体5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筒体52的内部,从而,积聚在所述第二筒体52中的冷却介质可以更大范围的覆盖所述第一筒体51,提高热量的吸收速度。

进一步,由于阻旋式料位开关是依靠叶片4的旋转来检测仓内的料位。保证叶片4能够有效的接触被测物料,是阻旋式料位开关准确测量液位的一个前提,为了避免所述第二筒体52阻断所述叶片4与被测物料接触的路径,在所述第二筒体52的侧壁上还设有开口521,所述开口521的范围由所述第二筒体52的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二筒体52的另一端,以露出所述叶片4,有利于所述叶片4及时的接触到被测物料。

为了实现所述筒体5与所述叶片杆3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与所述电机保持相对静止,并最大程度的减少所述筒体5向所述电机1传递的热量,所述电机1壳体上还设有一穿过所述传动轴2,并与所述密封板53对应设置的辅助连接板11,所述密封板53和所述辅助连接板11上对应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密封板53和所述辅助连接板11的螺栓531,通过所述螺栓531,既能够将所述将所诉密封板53与所述辅助连接板11牢固连接,还增加了密封板53与所述辅助连接板11之间的散热面积,有效减少了向所述电机1传递的热量。

请参考图1和图3,所述传动轴2和所述叶片杆3是热量传递的主要途径,因此所述传动轴2与所述叶片杆3之间还可以采用散热效果更好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在所述传动轴2的另一端连接以驱动盘21,并在所述驱动盘21靠近所述叶片杆3的一侧,连接两个第一驱动杆22,而所述叶片杆3的一端则连接一传动筒31,以增加散热面积,并且第一驱动杆22和传动筒31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传动轴2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平行,在所述传动筒31靠近所述传动轴2的一端还连接有一个第二驱动杆32,所述第二驱动32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杆22之间,并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杆22接触,通过第一驱动杆22、第二驱动杆32,以及传动筒31和驱动盘21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增加了散热面积,减少了向所述电机传递的热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叶片杆3上设置供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装置,主动的给叶片杆3降温,改变了传统的被动降温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超高温的环境中稳定运行,同时,极大的减少了传递到电机1中的热量,避免对电机1造成损害,保证了电机1的正常使用寿命。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