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机外防水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0393发布日期:2019-05-21 21:1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换机外防水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硬件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换机外防水壳。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网络的蓬勃兴起,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得以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而交换机是计算机硬件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现今市场上的此类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交换机自身不带防水结构,通常需要将交换机放置在另一个防水盒中进行使用,人们在连接网线或者操作交换机时,需要先打开防水盒,因为防水盒密封性较好,还另外需要使用五金工具将防水盒打开,再进行操作,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换机外防水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交换机外防水壳,包括防水罩、指示灯、网接口、防潮架、防水带和卡架,所述防水罩的下端活动连接在交换机的上侧,且交换机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指示灯,所述网接口的右侧设置有分隔架,所述防潮架的上端活动安装有交换机,所述防水带通过带槽内嵌在交换机的左侧内部,所述卡架的右侧固接在交换机的右侧。

其中,所述防水罩包括罩体、数据线接孔、转动轴、固定螺栓和连接柱,所述罩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数据线接孔,且数据线接孔的内部均安装有防水圈,所述转动轴的左侧设置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的下侧安装有连接柱。

其中,所述防水罩通过连接柱与交换机相连接,且防水罩的下侧设置有转动轴,防水罩通过转动轴与交换机为转动式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防潮架包括固定架、架体、垫脚、防水垫、风扇、防潮垫、开关按钮、电池,所述固定架共设置有四组,且固定架分别安装在架体的上侧四周,所述垫脚的下侧设置有防水垫,且垫脚的上端固接在架体的下侧,所述风扇共设置有两组,且风扇内嵌在架体的内部,所述防潮垫内嵌在架体的内部上侧,所述开关按钮的右侧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按钮和风扇的输入端相连接。

其中,所述防水带包括固定支架、卷尺芯、防水带体、卡头和弹簧柱,所述固定支架的内部安装有卷尺芯,且卷尺芯的外侧包裹有防水带体,所述卡头的右端上侧安装有弹簧柱。

其中,所述卡架的内部尺寸与防水带上设置的卡头的外部尺寸相同,且卡头通过弹簧柱与卡架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防潮架设计,首先将交换机放置在防潮架的架体上侧,使得四组固定架分别卡在交换机的四个边角处,将交换机进行固定,防止交换机滑落,随后,开启开关按钮,电池将电力输送给风扇,风扇开始转动工作,使得交换机下侧的空气保持流动状态,同时,内置在架体内部的防潮垫可以有效的阻隔潮气上升到交换机内部,避免潮气流入交换机内部,对交换机内部的原件造成腐蚀,安装在垫脚上的防水垫,可以防止液体对垫脚进行腐蚀,保证了垫脚稳固,从而保证了交换机放防止水侵蚀;

2、本实用新型中,该交换机外防水壳包括防水带和卡夹,将防水带从交换机内部拉伸出来,首先拉住卡头,将安装在交换机内部的固定支架上的卷尺芯进行拉伸,同时,带动防水带体运动,将防水带体通过带槽从交换机内部拉伸出来,围绕并覆盖住交换机设置有网接口的一侧,最后按住卡头上的弹簧柱,使得卡头穿过卡架,随后放松弹簧柱,使得弹簧复位,让卡架固定住卡头,防水带体覆盖在网接口上,有效的防止了水汽通过网接口进入交换机的内部,造成交换机内部元件的损坏;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动防水罩将交换机的网接口进行覆盖,转动罩体,使得转动轴进行转动,当罩体转动到完全覆盖住网接口时,停止转动,随后拧紧固定螺栓,将罩体进行固定,罩体覆盖在交换机上,有效的隔绝了水汽进入交换机内部,同时,当需要在交换机上进行接线时,可将数据线通过数据线接孔接入到交换机上,数据线接孔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圈,可以有效的避免水汽通过数据线接孔进入到交换机内部,造成交换机内部元件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右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罩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潮架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潮架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带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1、防水罩;101、罩体;102、数据线接孔;103、转动轴;104、固定螺栓;105、连接柱;2、指示灯;3、交换机;4、网接口;5、分隔架;6、防潮架;601、固定架;602、架体;603、垫脚;604、防水垫;605、风扇;606、防潮垫;607、开关按钮;608、电池;7、防水带;701、固定支架;702、卷尺芯;703、防水带体;704、卡头;705、弹簧柱;8、带槽;9、卡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交换机外防水壳,包括防水罩1、指示灯2、网接口4、防潮架6、防水带7和卡架9,防水罩1的下端活动连接在交换机3的上侧,且交换机3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指示灯2,网接口4的右侧设置有分隔架5,防潮架6的上端活动安装有交换机3,防水带7通过带槽8内嵌在交换机3的左侧内部,卡架9的右侧固接在交换机3的右侧,通过将交换机3放置在防潮架6上,有效的防止潮气上升导致交换机3损坏,将防水带7覆盖在交换机3上的网接口4上,有效的防止了水汽通过网接口4进入到交换机3的内部,同时,将防水罩1放置下来,罩住交换机3的网接口4,进行二次防水,以确保交换机3的防水性。

防水罩1包括罩体101、数据线接孔102、转动轴103、固定螺栓104和连接柱105,罩体10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数据线接孔102,且数据线接孔102的内部均安装有防水圈,转动轴103的左侧设置有固定螺栓104,且固定螺栓104的下侧安装有连接柱105,当需要给交换机3进行防水工作时,首先拉动罩体101,让罩体101通过转动轴103开始转动,当罩体101转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拧紧固定螺栓104将罩体101进行固定,当需要外接数据线时,可通过数据线接孔102将数据线接入到交换机3上,同时,数据线接孔102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圈,可以防止水汽通过数据线接孔102进入到交换机3的内部,造成交换机3内部元件的损坏。

防水罩1通过连接柱105与交换机3相连接,且防水罩1的下侧设置有转动轴103,防水罩1通过转动轴103与交换机3为转动式连接结构,手工转动防水罩1,让防水罩1与交换机3成一定的角度,以保证防水罩1对交换机3的防水要求。

防潮架6包括固定架601、架体602、垫脚603、防水垫604、风扇605、防潮垫606、开关按钮607、电池608,固定架601共设置有四组,且固定架601分别安装在架体602的上侧四周,垫脚603的下侧设置有防水垫604,且垫脚603的上端固接在架体602的下侧,风扇605共设置有两组,且风扇605内嵌在架体602的内部,防潮垫606内嵌在架体602的内部上侧,开关按钮607的右侧设置有电池608,电池60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按钮607和风扇605的输入端相连接,将交换机3放置在防潮架6的架体602上,使得四组固定架601分别卡在交换机3的四个边角处,将交换机3进行固定,防止交换机3滑落,随后,开启开关按钮607,电池608将电力输送给风扇605,风扇605开始转动工作,使得交换机3下侧的空气保持流动状态,同时,内置在架体602内部的防潮垫606可以有效的阻隔潮气上升到交换机3内部,避免潮气流入交换机3内部,对交换机3内部的原件造成腐蚀,安装在垫脚603上的防水垫604,可以防止液体对垫脚603进行腐蚀,保证了垫脚603稳固,从而保证了交换机3防止水侵蚀。

防水带7包括固定支架701、卷尺芯702、防水带体703、卡头704和弹簧柱705,固定支架701的内部安装有卷尺芯702,且卷尺芯702的外侧包裹有防水带体703,卡头704的右端上侧安装有弹簧柱705,卡架9的内部尺寸与防水带7上设置的卡头704的外部尺寸相同,且卡头704通过弹簧柱705与卡架9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将防水带7从交换机3内部拉伸出来,首先拉住卡头704,将安装在交换机3内部的固定支架701上的卷尺芯702进行拉伸,同时,带动防水带体703运动,将防水带体703通过带槽8从交换机3内部拉伸出来,围绕并覆盖住交换机3设置有网接口4的一侧,最后按住卡头704上的弹簧柱705,使得卡头704穿过卡架9,随后放松弹簧柱705,使得弹簧复位,让卡架9固定住卡头704,防水带体703覆盖在网接口4上,有效的防止了水汽通过网接口4进入交换机3的内部,造成交换机3内部元件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