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3395发布日期:2019-01-13 17:1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盒。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源多外置或裸露在外面,儿童或较小的小孩比较好动,看到电源有时会乱弄、乱抠,极其危险,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敞开的电源容易沾染灰尘,需要经常清洗,这样会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外置或裸露在外的电源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容易沾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盒,其将电源隐藏于壳体内,避免安全隐患并防止电源沾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源盒,包括内部设有容腔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上并能相对所述壳体滑动开合的盖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容腔内的电源;

所述壳体的容腔的开口处的左右两侧边缘上设有朝向所述壳体的中部的导向滑道,所述盖体的左右边沿与所述导向滑道相适配并能在所述导向滑道上往复滑动;

所述盖体上与所述容腔相对的一侧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导向滑道平行的导向滑槽,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滑槽相适配、且当所述盖体滑动到最大位置处时能与所述导向滑槽相卡接的卡扣。

上述电源盒中,所述盖体的中部设有两列所述导向滑槽,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滑槽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所述卡扣。

上述电源盒中,所述壳体上设有使其能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固定部。

上述电源盒中,所述壳体上设有四个所述固定部,四个所述固定部均匀分布于所述壳体的周边。

上述电源盒中,所述壳体上设有能使所述电源的电源线穿过该壳体以与外部设备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腔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侧面。

上述电源盒中,所述电源为带保险的两芯或三芯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盒包括内部设有容腔的壳体、位于壳体上并能相对壳体滑动开合的盖体、设于壳体的容腔内的电源,可将电源隐藏于壳体的容腔内,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儿童或小孩乱弄、乱抠电源造成的安全隐患,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电源沾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盒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盒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11、导向滑道;12、卡扣;13、固定部;14、通孔;2、盖体;21、导向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源盒,包括内部设有容腔的壳体1、位于壳体1上并能相对壳体1滑动开合的盖体2、设于壳体1的容腔内的电源(图中未示出);

壳体1的容腔的开口处的左右两侧边缘上设有朝向壳体1的中部的导向滑道11,盖体2的左右边沿与导向滑道11相适配并能在导向滑道11上往复滑动;

盖体2上与容腔相对的一侧的中部设有与导向滑道11平行的导向滑槽21,壳体1上设有与导向滑槽21相适配、且当盖体2滑动到最大位置处时能与导向滑槽21相卡接的卡扣12。

结合图1和图3所示,优选地,盖体2的中部设有两列导向滑槽21,壳体1上设有与导向滑槽2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卡扣12。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壳体1上设有使其能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固定部13。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壳体1上设有四个固定部13,四个固定部13均匀分布于壳体1的周边。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壳体1上设有能使电源的电源线穿过该壳体1以与外部设备连接的通孔14,通孔14与容腔的开口位于壳体1的不同侧面。

优选地,电源为带保险的两芯或三芯电源。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电源盒包括内部设有容腔的壳体1、位于壳体1上并能相对壳体1滑动开合的盖体2、设于壳体1的容腔内的电源,电源盒可将电源隐藏于壳体1的容腔内,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儿童或小孩乱弄、乱抠电源造成的安全隐患,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电源沾灰,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盒结构简单,可安装在多个地方,例如底座、仪器或者电器设备中。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