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光交、设备安装及蓄电池功能的复合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5965发布日期:2019-08-21 00:1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光交、设备安装及蓄电池功能的复合机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通信基站领域,涉及一种室外机柜,具体涉及一种集光交、设备安装及蓄电池功能的复合机柜。



背景技术:

随着宽带中国的整体发展及5G通信的持续推进,通信基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基站的总体发展趋势是更低成本、更灵活的架构、更高的性能和更高的集成度。在基站布置的过程中,需要将光纤、通信设备、蓄电池等存储安装在室外机柜内。

通常光纤的存储及熔接使用的是独立的光缆交接箱,通信设备使用的是单一的室外设备机柜,蓄电池使用的是单一的室外电池柜。实际使用中3套机柜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统一管理难度大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基站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光交、设备安装及蓄电池功能的复合机柜,通过对光纤存储熔接空间、通信设备空间及蓄电池存储空间的整合,解决了现有基站机柜功能单一、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及管理不统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光交、设备安装及蓄电池功能的复合机柜,包括柜体、顶盖、底座和门体,柜体内设置设备舱、配线舱、电池舱和光缆固定开剥保护舱;所述设备舱、配线舱、电池舱和光缆固定开剥保护舱均设置单独的门体;各个功能舱内设置过线孔;馈线及其他外部线缆均采用底部走线方式,各个功能舱的底板开孔数为12个,两侧各6个;所述的设备舱内配有立柱和L型托板组合成的设备支撑架;所述的电池舱内配有蓄电池安装立柱;所述电池舱内部设置有排氢装置;所述的配线舱内部设置有交接箱模块框架;所述光缆固定开剥保护舱内设有光缆固定开剥保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池舱设置于所述设备舱的下方;所述的光缆固定开剥保护舱设置于所述配线舱的下方;所述配线舱设立于设备舱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机柜还设置有通风降温装置,所述的通风降温装置为设置于设备舱门体上的压缩机空调和电池舱门体上的百叶窗。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风降温装置为热交换器、排风扇、或者压缩机空调以及排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盖和所述的柜体为双层保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设备舱、配线舱、电池舱三舱合并,组成一个整体的功能齐全的基站。三舱分别有单独开门,他们两两中间隔板都有过线孔,使三舱之间既独立又有关联,更加适应基站的总体发展趋势;更低成本、更灵活的架构、更高的性能和更高的集成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复合型机柜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复合型机柜内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光交、设备安装及蓄电池功能的复合机柜,包括柜体1、顶盖2、底座3和门体,顶盖和所述的柜体为双层保温结构。柜体1内设置设备舱19、配线舱10、电池舱11和光缆固定开剥保护舱12;设备舱19设置有前门5和后门4;配线舱10设置有侧门8;电池舱11设置有电池舱门7;光缆固定开剥保护舱12设置有保护舱门7。各个功能舱内设置过线孔;设备舱19内配有立柱14和L型托板15组合成的设备支撑架;所述的电池舱11内配有蓄电池安装立柱16;所述的配线舱10内部设置有交接箱模块框架17;所述光缆固定开剥保护舱12内设有光缆固定开剥保护装置18;所述复合机柜还设置有通风降温装置。通风降温装置为前门5上压缩机空调13和电池舱11门上的百叶窗9组成。通风降温装置可以用热交换器降温或者风扇排风,但压缩机空调13降温效果最佳、密封性最好,为优选方案。

馈线及其他外部线缆均采用底部走线方式,柜体设备舱及光纤配线舱底部及各个层板开孔数为12个,两侧各6个;电源线、信号线和光缆有独立的进线孔,避免相互干扰,并有明确标示。

电池舱内部有排氢装置,排氢孔面积符合国标《不间断电源设备第1-1部分: 操作人员触及区使用的UPS的一般规定和安全要求》(GB 7260.1-2008)附录N中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将设备舱19、配线舱10、电池舱11三舱合并,对光纤存储熔接、设备安装及电池存储供电的整合,解决了通信基站机柜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统一管理难的问题。同时在仅有的空间内能够满配1152芯(无扩容情况下),极大的满足了各运营商的使用需求。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