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灯组的交直流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397发布日期:2019-02-15 20:3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灯组的交直流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功能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应用于灯组的交直流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灯具使用中,常常需要考虑到应急状态下,灯组的使用效果。一般没有出现应急情况时,交流电输入,灯组通过Touch Dim调到固定亮度时,再切换到直流输入时,灯组呈现出来的亮度与交流输入时的亮度相同。但是,若交流电待机时即无输出时,直流电也无输出;或是当交流输入时为最小亮度,那么直流输入也为最小亮度,这样便不利于应急状态下灯组发光效果的控制,这样灯不亮或亮度较低,都不能达到在应急状态下人们对灯组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灯组的交直流切换电路,实现在灯组切换到直流输入时,灯组能够发出设定的亮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灯组的交直流切换电路,包括电压源、供电端、第一开关管、开关、第二开关管、充放电模块、开关模块、第三开关管、电压输出端、LED灯组;

所述电压源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口电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开关的一端,所述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于供电端与接地端之间;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口连接于所述开关与所述供电端之间;所述充放电模块连接所述供电端;第二开关管的第四端口连接于所述充放电模块与所述供电端之间,第二开关管的第五端口接地;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LED灯组;

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充放电模块;所述电压输出端通过一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供电端;所述第三开关管包括第六端口、第七端口、第八端口;所述第六端口连接所述供电端,所述第七端口连接于所述供电端与电压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八端口接地;

还包括一PWM信号端,所述PWM信号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充放电模块包括并联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及第五电阻、开关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第六电阻与第一电阻;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具体为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所述开关具体为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电信号接入端、电信号输出端。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口即为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二端口即为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端口与电压源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电信号接入端,所述光电耦合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转换成电信号使得所述电信号输出端通电。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供电端;所述第三端口即为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四端口即为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五端口即为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四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的正极与所述供电端之间。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三极管及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及第一电阻均串联于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供电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PWM信号端连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六端口即为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七端口即为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八端口即为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供电端之间;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端之间还包括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输入端、控制输出端,所述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端,所述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三电阻。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灯组的交直流切换电路,实现灯组在应急状态下切换到直流输入时,灯组的发光亮度与交流输入时的发光亮度不同;使直流输入时,灯组按照设定的亮度发光,从而避免在直流输入时灯组出现呈现的发光亮度与交流电待机时的亮度相同的情况,即不亮或是亮度低这种情况,这不利于应急转台下的控制。本电路在交流输入时,驱动可调光到任何亮度,切换到直流输入时都可达到同一个设定亮度;除此之外,当交流输入为待机状态时,切换为直流输入状态,也可达到相同设定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应用于灯组的交直流切换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应用于灯组的交直流切换电路,参考图1,具体包括电压源、供电端TO12V、第一开关管、开关、第二开关管、充放电模块、开关模块、第三开关管、电压输出端Vi、LED灯组;所述LED灯组在图1中未显示。

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为:所述电压源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口电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开关的一端,所述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于供电端TO12V与接地端之间;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口连接于所述开关与所述供电端TO12V之间;所述充放电模块连接所述供电端TO12V;第二开关管的第四端口连接于所述充放电模块与所述供电端TO12V之间,第二开关管的第五端口接地;所述电压输出端Vi连接所述LED灯组;

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充放电模块;所述电压输出端Vi通过一控制装置U6连接所述供电端TO12V;所述第三开关管包括第六端口、第七端口、第八端口;所述第六端口连接所述供电端TO12V,所述第七端口连接于所述供电端TO12V与电压输出端Vi之间,所述第八端口接地;还包括一PWM信号端,所述PWM信号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

应用上述连接关系简要说明一下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当电压源输出交流电时,所述第一端口间歇接收高电平,所述第一端口间歇接收低电平;所述第一端口接收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使得所述开关连接供电端TO12V的一端导通电平被拉低,第三端口接收低电平,第二开关管不导通,所述充放电模块充电;所述第一端口接收低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管不导通,使得所述开关连接供电端TO12V的一端不导通,所述第三端口接收高电平,第二开关管导通,所述充放电模块放电;在电压源输出交流电期间,所述开关模块关闭,PWM信号不被屏蔽,所述第六端口接收来自供电端TO12V的高电平,所述第三开关管导通,所述电压输出端Vi无电压输出;

当电压源输出直流电时,所述第一端口持续接收高电平,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管不导通,所述充放电模块持续充电到满,所述充放电模块形成回路提供高电平至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导通,PWM信号被屏蔽,所述第六端口接收低电平,所述第三开关管不导通,所述控制装置U6输出设定电压至所述电压输出端Vi,使所述LED灯组在直流电输入时以设定亮度点亮。

具体来说,充放电模块包括并联的第一电容C31、第二电容C32及第五电阻R87、开关二极管D21、稳压二极管ZD11、第六电阻R88与第一电阻R89;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具体为第一三极管Q31、第二三极管Q32、第三三极管Q35、第四三极管Q33、第五三极管Q34;所述开关具体为光电耦合器U5,所述光电耦合器U5包括电信号接入端、电信号输出端;所述电信号接入端即为光电耦合器U5中的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所述电信号输出端即为光电耦合器U5中的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开关管及开关,属于简单替换,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各个元器件的具体结构说明本电路的具体连接关系:所述第一端口即为所述第一三极管Q31的基极,第二端口即为所述第一三极管Q31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端口与电压源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R82;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电信号接入端,所述光电耦合器U5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转换成电信号使得所述电信号输出端通电。

所述第一电容C31与第二电容C32的正极连接所述供电端TO12V;所述第三端口即为所述第二三极管Q32的基极,所述第四端口即为所述第二三极管Q32的集电极,所述第五端口即为所述第二三极管Q32的发射极;所述第四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C31及第二电容C32的正极与所述供电端TO12V之间。

所述第四三极管Q33及第五三极管Q34的基极及第一电阻R89均串联于所述第二电容C32的两端;所述第四三极管Q3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供电端TO12V,所述第四三极管Q3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34的集电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3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PWM信号端连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Q33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五三极管Q34的集电极之间。

所述第六端口即为所述第三三极管Q35的基极,所述第七端口即为所述第三三极管Q35的集电极,所述第八端口即为所述第三三极管Q35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5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Q33的集电极与供电端TO12V之间;所述第三三极管Q35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端TO12V之间还包括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输入端Vin、控制输出端Vout,所述控制输入端Vin连接所述供电端TO12V,所述控制输出端Vout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5的集电极,所述控制输出端Vout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5的集电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三电阻R9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灯组的交直流切换电路,其具体工作原理为:电压源输出交流电,当所述第二电阻R82上的电压大于设定值,所述第一三极管Q31的基极接收高电平时,所述第一三极管Q31导通,使得所述光电耦合器U5的电信号输出端导通,使得第二三极管Q32的基极上的电平被拉低,第二三极管Q32不导通,所述第一电容C31及第二电容C32充电;当所述第二电阻R82的电压低于设定值,所述第一三极管Q31的基极接收低电平时,所述第一三极管Q31不导通,使得所述光电耦合器U5的电信号输出端不导通,那么所述第二三极管Q32的基极接收来自供电端TO12V的高电平,第二三极管Q32导通,所述第一电容C31及第二电容C32通过第五电阻R87、开关二极管D21进行放电;

在电压源输出交流电期间,因稳压二极管ZD11的钳位作用,使得所述第一电阻R89上的电压为零,使得所述第四三极管Q33及第五三极管Q34的基极接收低电平,所述第四三极管Q33、第五三极管Q34不导通,那么PWM信号端不被接地,PWM信号端不被屏蔽;所述第三三极管Q35的基极接收来自供电端TO12V的高电平,所述第三三极管Q35导通,那么控制输出端Vout输出的电信号被第三三极管Q35中接地的发射极拉低,使得所述电压输出端Vi无电压输出。

电压源输出直流电,当所述第二电阻R82上的电压持续大于设定值,所述第一三极管Q31的基极持续接收高电平,所述第一三极管Q31导通,所述光电耦合器U5的电信号输出端导通使得所述第二三极管Q32连接所述供电端TO12V的基极上的电平被拉低,第二三极管Q32不导通,所述第一电容C31及第二电容C32持续充电到满,使得所述稳压二极管ZD11导通,从而所述供电端TO12V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86、第五电阻R87、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D11、第六电阻R88、第一电阻R89形成回路提供高电平至所述第四三极管Q33的基极、第五三极管Q34的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Q33、第五三极管Q34导通,所述PWM信号端的PWM信号通过第五三极管Q34接入地,PWM信号被屏蔽;所述第三三极管Q35中连接供电端TO12V的基极被接地即接收低电平,所述第三三极管Q35不导通,所述控制输出端Vout输出的电信号不被拦截,所述控制输出端Vout输出设定电压至所述电压输出端Vi,所述电压输出端Vi输出电压。

通过这种应用于灯组的交直流切换电路,实现灯组在应急状态下切换到直流输入时,灯组的发光亮度与交流输入时的发光亮度不同;使直流输入时,灯组按照设定的亮度发光,从而避免在直流输入时灯组出现呈现的发光亮度与交流电待机时的亮度相同的情况,即不亮或是亮度低这种情况,这不利于应急转台下的控制。本电路在交流输入时,驱动可调光到任何亮度,切换到直流输入时都可达到同一个设定亮度;除此之外,当交流输入为待机状态时,切换为直流输入状态,也可达到相同设定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