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绿化带景观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0075发布日期:2019-07-19 22:11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区绿化带景观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带,特别涉及一种小区绿化带景观灯。



背景技术:

绿化带是小区质量的重要标志,小区绿化带不仅有着净化空气、丰富景观的作用,同时也是居民的交往空间和活动场所。

夜晚时,为了方便居民在小区绿化带附近活动,通常在绿化带内会设置照明灯照明,但是普通的照明灯只有照明的功能,不具有观赏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区绿化带景观灯,能够在普通照明的前提下定时开启彩灯功能,使景观灯变换不同颜色,从而提高观赏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小区绿化带景观灯,包括多个用于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彩灯管、若干个用于照明的照明灯管、定时模块、彩灯控制模块以及照明控制模块;

定时模块,所述定时模块用于输出定时信号;

彩灯控制模块,所述彩灯控制模块耦接于定时模块且接收高电平定时信号以控制多个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彩灯管轮流亮起;

照明控制模块,所述照明控制模块耦接于定时模块且接收低电平定时信号以控制若干个照明灯管亮起。

采用上述方案,当不在居民频繁在绿化带附近活动的时间内时,定时信号发低电平定时信号,照明控制模块接收到低电平定时信号后控制照明灯管启动,使景观灯仅仅提供照明作用;而当到了居民在绿化带附近频繁活动的时间时,定时信号会发出高电平定时信号,彩灯控制模块接收到高电平的定时信号后控制多个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彩灯管轮流启动,从而使景观灯变幻不同的颜色,同时景观灯发出的不同颜色光映射到附近的绿化带上,使绿化带也轮流呈现不同的颜色,增加了观赏性,使得在绿化带附近活动的居民身心愉悦。

作为优选,所述定时模块为555振荡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555振荡电路输出的信号为高电平与低电平交替式输出,通过对555振荡电路的占空比进行设定,即可以保障每隔一段时间输出高电平的定时信号,并且555振荡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定时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555振荡电路上耦接有用于调节定时信号占空比的调节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调节电路的设置,使得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调节定时信号的占空比。

作为优选,所述彩灯控制模块包括耦接于定时模块且接收高电平定时信号以控制第一个彩灯管亮起的彩灯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彩灯控制单元以控制下一个彩灯管相继延时亮起的延时单元以及耦接于所述延时单元以控制上一个彩灯管关断的关断单元。

采用上述方案,当彩灯控制单元接收到高电平定时信号时控制第一个彩灯管亮起,同时延时单元使下一个彩灯管开始延时启动,当延时时间到了后,下一个彩灯管亮起,并且通过关断单元使上一个彩灯管熄灭,从而实现轮流启动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彩灯管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延时单元为通电延时继电器。

采用上述方案,通电延时继电器原理简单、价格实惠、易于实现延时功能。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光照强度以输出光照检测信号的光照传感器以及耦接于光照传感器且接收光照检测信号以控制照明灯管亮灭的照明控制单元,当光照强度低且照明控制模块接收到低电平定时信号时,照明灯管亮起。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光照传感器以及控制单元,当景观灯处于普通照明模式时,并且在光照强度变弱后,景观灯会自动开启照明灯管,而不用手动开启照明灯管,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检测景观灯附近是否有人以输出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传感器以及耦接于所述人体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且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和光照检测信号以输出逻辑信号至照明控制单元的逻辑单元,当照明控制模块接收到低电平定时信号、光照强度低且景观灯附近有人时,照明灯管亮起。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人体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景观灯在照明模式下时,只有当光照强度低并且景观灯附近有人经过时,照明灯管才开启,避免景观灯附近没有人经过时还一直开启,从而节约了电能。

作为优选,还包括透明壳体,所述透明壳体呈圆柱状且多个彩灯管与若干个照明灯管竖直分布在透明壳体内,所述透明壳体外侧壁的底端周向设置有用于种植花草的凹盆。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凹盆,可以在凹盆种植花草,从而使景观灯更加贴切周围绿化带的环境,进一步增加景观灯的观赏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景观灯设置为普通照明模式以及定时彩灯模式,景观灯处于普通照明模式下时,只有当光照强度低并且景观灯附近有人时,景观灯才开始照明;景观灯处于定时彩灯模式下时,景观灯会轮流发出不同颜色的灯光,增加观赏性,并且不同颜色的光轮流映射在附近的绿化带上,使绿化带变幻不同的颜色,从而使得在绿化带附近活动的居民身心愉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景观灯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彩灯管;2、照明灯管;3、定时模块;31、调节电路;4、彩灯控制模块;41、彩灯控制单元;42、延时单元;43、关断单元;5、照明控制模块;6、光照传感器;7、照明控制单元;8、人体传感器;9、逻辑单元;10、透明壳体;101、凹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小区绿化带景观灯,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多个用于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彩灯管1,在本实施例中只选取三个,分别为第一彩灯管L1、第二彩灯管L2以及第三彩灯管L3;若干个用于照明的照明灯管2,在本实施例中只选取一个;以及透明壳体10,透明壳体10呈圆柱状且第一彩灯管L1、第二彩灯管L2、第三彩灯管L3以及照明灯管2竖直分布在透明壳体内,透明壳体外侧壁的底端周向设置有用于种植花草的凹盆101,在凹盆101内种植花草,使景观灯更加贴切周围的环境。

景观灯还包括用于输出定时信号的定时模块3;耦接于定时模块3且接收高电平定时信号以控制第一彩灯管L1、第二彩灯管L2、以及第三彩灯管L3轮流亮起的彩灯控制模块4;以及,耦接于定时模块3且接收低电平定时信号以控制照明灯管2亮起的照明控制模块5。

定时模块3为555振荡电路,555Z振荡电路由555定时器构成,555定时器的第一引脚接地,第二引脚与第六引脚耦接,并与VCC电源之间串连有电阻R1和可调电阻R2,第七引脚耦接于电阻R1和可调电阻R2连接形成的结点,第二引脚与地端之间还串连有电容C1,第五引脚与地端之间串连有电容C2,第四引脚与第八引脚均直接耦接于VCC电源,第三引脚输出定时信号。

555振荡电路上耦接有用于调节定时信号的占空比的调节电路314。调节电路314优选为可调电阻R2,通过控制可调电阻R2可以控制其输出PWM波的占空比,从而控制输出脉冲的间隔的时间,进而实现输出方波以间隔一定时间后才进行驱动。

彩灯控制模块4包括耦接于定时模块3且接收定时信号以控制第一彩灯管L1亮起的彩灯控制单元41、耦接于彩灯控制单元41以控制第二彩灯管L2与第三彩灯管L3相继延时亮起的延时单元42以及耦接于延时单元42以控制第一彩灯管L1与第二彩灯管L2关断的关断单元43。

彩灯控制单元41为NPN三极管Q1、延时单元42包括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以及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关断单元43包括第一继电器KM1以及第二继电器KM2。

NPN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555定时器的输出端以接收定时信号,当接收到高电平定时信号时NPN三极管Q1导通,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一彩灯管L1和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相继串联后耦接于VCC电源,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的延时常开触点kt1-1耦接于第二彩灯管L2的供电回路中;第二彩灯管L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的线圈以及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的延时常开触点kt1-1相继串联后耦接于VCC电源,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km1-1耦接于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的延时常开触点kt1-1的两端,第一继电器KM1的常闭触点km1-2耦接于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地端之间,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的延时常开触点kt2-1耦接于第三彩灯管L3的供电回路中;第三彩灯管L3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的延时常开触点kt2-1以及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相继串联后耦接于VCC电源,第二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km2-1耦接在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的延时常开触点kt2-1的两端,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一常闭触点km2-21耦接在第一继电器KM1的常闭触点km1-2与地端之间,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二常闭触点km2-22耦接在第二彩灯管L2与地端之间。

照明控制模块5包括PNP三级管Q2以及第三继电器KM3,PNP三级管Q2的基极耦接于555定时器的输出端以接收定时信号,当接收到低电平定时信号时PNP三级管Q2导通,PNP三级管Q2的发射极耦接于VCC电源、集电极与第三继电器KM3的线圈相互串联后接地,第三继电器KM3的常开触点km3-1耦接于照明灯管2的供电回路中,照明灯管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三继电器KM3的常开触点km3-1相互串联后耦接于VCC电源。

景观灯还包括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光照强度以输出光照检测信号的光照传感器6、用于检测景观灯附近是否有人以输出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传感器8、耦接于人体传感器8和光照传感器6且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和光照检测信号以输出逻辑信号的逻辑单元9以及耦接于逻辑单元9且接收逻辑信号以控制照明灯管2亮灭的照明控制单元7,当照明控制模块5接收到低电平定时信号、光照强度低且景观灯附近有人时,照明灯管2亮起。

在本实施例中,逻辑单元9优选为与门A1,与门A1的输出端耦接于光照传感器6与人体传感器8的输出端,当光照强度越低时,光照传感器6输出高电平光照检测信号;当人体传感器8感应到附近有人时,人体传感器8输出高电平人体检测信号,所以当光照强度低且景观灯附近有人时,与门A1输出高电平逻辑信号至照明控制单元7。

照明控制单元7为NPN三极管Q3,NPN三级管Q3耦接在照明灯管2与地端之间以控制照明灯管2供电回路的通断电,NPN三极管Q3的基极耦接于与门A1的输出端以接收逻辑信号,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耦接于照明灯管2、发射极接地。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由于19:00至22:00之间是居民饭后频繁活动的时间,所以将555定时器的定时时间设定为19:00至22:00,同时将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与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的延时时间设定为1小时。

当到19:00时,555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到,555定时器在其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定时信号,PNP三极管Q2接收到高电平定时信号后截止,照明模式关闭;NPN三极管Q1接收到高电平定时信号后导通,彩灯模式开启。NPN三级管Q1导通后接通第一彩灯管L1以及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线圈的供电回路,使第一彩灯管L1亮起并且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得电后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开始延时。

当到20:00时,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的延时时间到,使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的延时常开触点kt1-1闭合,此时接通第二彩灯管L2、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以及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线圈的供电回路,第二彩灯管L2亮起。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的得电后使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km1-1闭合、常闭触点km1-2断开,第一继电器KM1的常闭触点km1-2断开后切断了第一彩灯管L1以及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线圈的供电回路,此时第一彩灯管L1熄灭而第二彩灯管L2亮起并且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失电,使得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的延时常开触点kt1-1断开,由于耦接在第一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的延时常开触点kt1-1两端的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km1-1此时处于闭合状态,所以第二彩灯管L2、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以及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线圈的供电回路依然处于接通状态。与此同时,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的线圈得电后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开始延时。

当到21:00时,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的延时时间到,使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的延时常开触点kt2-1闭合,此时接通第三彩灯管L3与第二继电器KM2线圈的供电回路,第三彩灯管L3亮起。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得电后使第二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km2-1闭合、第一常闭触点km2-21以及第二常闭触点km-22断开,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二常闭触点km2-22断开后切断了第二彩灯管L2、第一继电器KM1线圈以及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线圈的回路,使得第二彩灯管L2熄灭并且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失电使第一继电器KM1的常闭触点km1-2复位,然而,由于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一常闭km2-21断开,所以此时第一彩灯管L1依然处于熄灭状态,此时第一彩灯管L1与第二彩灯管L2同时熄灭而第三彩灯管L3亮起。并且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线圈的供电回路切断后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线圈失电而使得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的延时常开触点kt2-1断开,由于耦接在第二通电延时继电器KT2的延时常开触点kt2-1两端的第二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km2-1此时处于闭合状态,所以第三彩灯管L3与第二继电器KM2线圈供电回路依然处于接通状态。

当到22:00时,555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已结束,555定时器输出低电平的定时信号至NPN三极管Q1使其截止,彩灯模式关闭,第一彩灯L1、第二彩灯L2以及第三彩灯L3全部熄灭;此时PNP三极管Q2接收到低电平定时信号后导通,照明模式开启。PNP三级管Q2导通后接通第三继电器KM3线圈的供电回路使第三继电器KM3的线圈得电,使得第三继电器KM3的常开触点km3-1闭合;由于此时处于夜晚,光照强度低,所以光照传感器6输出高电平光照检测信号至与门A1,若此时景观灯附近还有人,人体传感器8感应到人体后输出高电平人体检测信号至与门A1,与门A1同时接收到高电平光照检测信号与高电平人体检测信号后输出高电平逻辑信号至NPN三极管Q3使NPN三极管Q3导通,此时由于第三继电器KM3的常开触点km3-1闭合并且NPN三极管Q3处于导通状态,从而使得照明灯管2的供电回路接通,照明灯管2亮起。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