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场快速打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4731发布日期:2019-09-25 00:0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场快速打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在检测打印领域中应用的现场快速打印箱。



背景技术:

现有打印设备不能带至现场进行打印,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设备功能单一,不成系列,无法有效覆盖现场检验的全流程;2、打印手段仍以原始方法为主,高灵敏度快速打印的能力不足;3、操作繁琐,对使用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4、传统实验室设备一般没有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件下的实际使用情况,对于环境温湿度要求较为苛刻,且抗跌落、冲击、振动的性能较差,环境适应性难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场快速打印箱,其操作简单,便于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现场快速打印箱,其包括箱体和与所述箱体连接的上盖;位于所述箱体底部外壁面上设置有可以收缩的拉杆,位于所述箱体后部外侧壁上设置有电源插座;位于所述箱体内,在后部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插座,各所述插座与所述电源插座连接导通;位于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便携式控制终端和打印设备,所述打印设备位于所述便携式控制终端下方,两者之间通过隔板隔开,且所述打印设备与所述便携式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打印设备和便携式控制终端的电源接头与所述插座配合实现供电;位于所述箱体内后部侧壁上还设置有收线盒,电源线由所述收线盒收纳。

进一步,位于所述上盖顶部及箱体两侧外壁均设置有提手。

进一步,位于所述上盖内侧壁设置有避免在搬运时箱体内设备受损的泡沫垫。

进一步,位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UPS电源。

进一步,位于所述箱体一侧外壁面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有便于移动的滚轮。

进一步,所述箱体与所述上盖之间一端采用铰接,另一端采用卡扣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便携式控制终端采用笔记本电脑或PAD。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覆盖现场检验的全流程,实现快速高灵敏度打印,且操作简单,对使用人员的专业技能没有特殊要求。并且可以在突发条件下的使用,抗跌落、冲击、振动,环境适应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时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场快速打印箱,其包括箱体1和与箱体1连接的上盖2,位于箱体1底部外壁面上设置有可以收缩的拉杆3,位于箱体1后部外侧壁上设置有电源插座。位于箱体1内,在后部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插座4,各插座4与电源插座连接导通,以实现通过外部电源供电。位于箱体1内还设置有便携式控制终端5和打印设备,打印设备位于便携式控制终端5下方,两者之间通过隔板隔开,且打印设备与便携式控制终端5连接,打印设备和便携式控制终端5的电源接头与插座4配合实现供电。位于箱体1内后部侧壁上还设置有收线盒6,当使用完毕后,电源线可由收线盒6进行收纳。

上述实施例中,位于上盖2顶部及箱体1两侧外壁均设置有提手7,便于整个打印箱的搬移挪动。

上述各实施例中,位于上盖2内侧壁设置有泡沫垫,以避免在搬运时箱体1内设备受损。

上述各实施例中,位于箱体1内还设置有UPS电源,用于在野外或其他无外部电源情况时保证打印箱正常使用。

上述各实施例中,位于箱体1一侧外壁面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有滚轮8,方便打印箱的移动。

上述各实施例中,箱体1与上盖2之间一端采用铰接,另一端采用卡扣9进行连接。

上述各实施例中,便携式控制终端5可以采用笔记本电脑或PAD等便携式设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有效覆盖现场检验的全流程,实现快速高灵敏度打印,且操作简单,对使用人员的专业技能没有特殊要求。并且可以在突发条件下的使用,抗跌落、冲击、振动,环境适应性较好。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尺寸、设置位置及形状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