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液体自然挥发瓶的陶瓷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9178发布日期:2020-04-24 22:2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用于液体自然挥发瓶的陶瓷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辅助挥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液体自然挥发瓶的陶瓷块。



背景技术:

目前,蚊香液、精油及香油的挥发大多需要借助电加热装置,通过电加热装置来实现液体的挥发;这使得使用存在的一定的局限;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液体自然挥发瓶的陶瓷块,它具有能让液体挥发瓶不需借助电加热装置即能进行挥发、使用较为方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液体自然挥发瓶的陶瓷块,其包括陶瓷块本体,所述陶瓷块本体内设置有与挥发瓶上的液芯棒插接的固定孔;所述陶瓷块本体内设置有与固定孔连通的毛细孔,所述毛细孔的另一端贯通陶瓷块本体的外表面。

所述固定孔为通孔或盲孔。

所述陶瓷块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褶皱面或凹凸面。

所述毛细孔的孔隙率在10%~60%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与液芯棒接触后即能让其上的液体通过毛细孔渗透到陶瓷块的表面,然后挥散到空气中,这使得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所示:一种用于液体自然挥发瓶的陶瓷块,其包括陶瓷块本体10,陶瓷块本体10由陶瓷粉料、粘合剂及造孔剂压制并高温烧结而成,其内部分布有多个毛细孔,毛细孔的孔隙率在10%~60%之间,毛细孔便于液芯棒上的液体渗透,孔隙率在一般情况下选择40%为佳,当然孔隙率为10%或60%同样能够达到渗透的效果。陶瓷块本体1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进行选择,比如可以是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其它形状。在陶瓷块本体10内设置有与挥发瓶上的液芯棒插接的固定孔11,固定孔11与毛细孔的一端连通,毛细孔的另一端贯通陶瓷块本体10的外表面;固定孔11为通孔或盲孔,其在与液芯棒插套后能够让液芯棒上的液体渗入毛细孔,在到达陶瓷块本体10的表面后即可挥散到空气中。在陶瓷块本体10的表面设置有褶皱面12或凹凸面,褶皱面12或凹凸面能够增大表面面积,提高挥散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液体自然挥发瓶的陶瓷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块本体(10),所述陶瓷块本体(10)内设置有与挥发瓶上的液芯棒插接的固定孔(11);所述陶瓷块本体(10)内设置有与固定孔(11)连通的毛细孔,所述毛细孔的另一端贯通陶瓷块本体(10)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体自然挥发瓶的陶瓷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1)为通孔或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液体自然挥发瓶的陶瓷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块本体(10)的表面设置有褶皱面(12)或凹凸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液体自然挥发瓶的陶瓷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孔的孔隙率在10%~60%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液体自然挥发瓶的陶瓷块,其包括陶瓷块本体,所述陶瓷块本体内设置有与挥发瓶上的液芯棒插接的固定孔;所述陶瓷块本体内设置有与固定孔连通的毛细孔,所述毛细孔的另一端贯通陶瓷块本体的外表面。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能让液体挥发瓶不需借助电加热装置即能进行挥发,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刘根法;沈明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明武
技术研发日:2018.10.18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