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箱体安装结构及微型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1604发布日期:2019-10-09 07:1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电气箱体安装结构及微型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气箱体安装结构及微型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用于服装降温的微型空调的电气箱体安装结构不合理,维修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箱体安装结构及微型空调,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气箱体安装结构;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气箱体安装结构,设置在微型空调的壳体内,包括电气箱体和连接板;

所述电气箱体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所述壳体的侧板上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以使所述电气箱体固定在所述侧板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位靠近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连接孔,螺钉穿过所述连接孔旋入所述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处设置有锁紧螺母。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卡钩,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孔。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气箱体的上端和下端,位于所述电气箱体上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位通过所述卡钩与所述卡孔相卡接,位于所述电气箱体下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位相螺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位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电气箱体位于所述凹槽内。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电气箱体的厚度1/9至3/7。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定位凹坑,所述安装位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坑相配合的凸起,且所述凸起的数量与所述定位凹坑的数量相等。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凹坑的形状相匹配。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呈半球形或方柱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相间隔的等距设置在所述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空调,包括壳体,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气箱体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将电器箱体通过连接板和安装位固定于侧板上,方便拆卸维修,且节约空间、方便电路走线,简单易行,便于拆装维护,空间排布合理,与微型空调的凝露水部件分开,安全可靠。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气箱体的安装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微型空调的局的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微型空调的局的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微型空调的电气箱体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1-侧板;12-安装位;13-第一连接部;14-凹槽;15-凸起;20-电气箱体;21-连接板;22-第二连接部;23-定位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实用新型”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实用新型,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气箱体安装结构;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气箱体安装结构,设置在微型空调的壳体10内,包括电气箱体20和连接板21;

所述电气箱体20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板21相连接,所述壳体10的侧板11上设置有安装位12,所述安装位1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所述连接板2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1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相连接,以使所述电气箱体20固定在所述侧板11上。

在该实施例中,将电器箱体通过连接板21和安装位12固定于侧板11上,方便拆卸维修,且节约空间、方便电路走线,简单易行,便于拆装维护,空间排布合理,与微型空调的凝露水部件分开,安全可靠。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位12靠近所述壳体10的顶部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位12靠近侧板11的顶部设置,与微型空调的凝露水部件相分开,避免漏电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13为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为连接孔,螺钉穿过所述连接孔旋入所述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处设置有锁紧螺母。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3为螺纹孔,第二连接部22为连接孔,这样可以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电气箱体20,操作方便简单。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3为卡钩,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为卡孔。

在该实施例中,相对螺钉连接的方案,用卡钩与卡孔的卡合来固定电气箱体20,具体的可以是,连接板21分别设置在电气箱体20的上端和下端,同时两个卡钩也相对应的设置在安装位12的上端和下端,保证两个卡钩相背设置,也就是上端的卡钩和下端的卡钩相背设置,分别对相应的卡孔进行弹性卡接,能够避免电气箱体20的移动,当然,还可以在电气箱体20的两侧设置卡孔,安装位12的两侧也相对应设置卡孔。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21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气箱体20的上端和下端,位于所述电气箱体20上端所述连接板21与所述安装位12通过所述卡钩与所述卡孔相卡接,位于所述电气箱体20下端所述连接板21与所述安装位12相螺接。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对上端的连接板21进行卡接,下端的连接板21进行螺接,避免了多打螺钉孔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位12上设置有凹槽14,所述电气箱体20位于所述凹槽14内。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位12为凹槽14,可以将电气箱体20的局部设置在凹槽14内,同时起到安装定位的作用,方便操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凹槽14的深度为所述电气箱体20的厚度1/9至3/7。

在该实施例中,这样的设置避免了壳体10的侧板11上的凹槽14外凸出太多,影响美观和使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连接板21上设置有定位凹坑23,所述安装位1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坑23相配合的凸起15,且所述凸起15的数量与所述定位凹坑23的数量相等。

在该实施例中,定位凹坑23与凸起15的配合使其在装配时能够进行定位,同时不会发生相对移动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选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凸起15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凹坑23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凸起15呈半球形或方柱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凸起15相间隔的等距设置在所述侧板11上。

在该实施例中,球形凸起15使其容易与定位凹坑23进行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空调,包括壳体,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气箱体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的微型空调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气箱体的安装结构,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气箱体的安装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