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5112发布日期:2019-10-13 01:4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电源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盒。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有两种不同的维护方式,一种是前维护方式,另一种是后维护方式,其中采用后维护方式的居多,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但是安装时需要在显示屏后方预留一定的空间作为维护通道;前维护则是在屏体前面进行维护,不需要预留维护通道,所以前维护的显示屏能适应在空间小,维护条件苛刻的场合应用。目前行业产品的电源盒大都支持前后维护,在前维护时,需要拆卸电源盒的下盖,后维护时,需要拆卸上盖,由于电源盒内电子元器件较多,线路较为繁杂,因而很多同时支持前后维护的电源盒为了避免线路的干扰,在前后维护上均会有所侧重,例如,使布线更为倾向前维护或后维护。因此,电源盒内的元器件之间的布线以及外界电源线与电子元器件的布线严重影响了电源盒的前后维护设计,同时降低了维护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源盒内的布线严重影响了电源盒的前后维护设计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源盒。

一种电源盒,包括:

主框架,为中空结构;

上盖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框架;

下盖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框架,且所述上盖组件和所述下盖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主框架的两侧,所述上盖组件、所述下盖组件及所述主框架合围形成一密封的空腔;及

转接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包括电源转接板、第一连接器及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连接器及所述第一插接件均设置于所述电源转接板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器及所述第一插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电源转接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电源转接板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上盖组件可拆卸的连接,通过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下盖组件可拆卸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转接板包括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板的其中一个端面上,所述第一插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板的另一个端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转接板包括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接板,且所述第一转接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板的远离所述第二转接板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插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接板的背离所述第一转接板的端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板与所述第二转接板层叠设置,且在所述第一转接板与所述第二转接板之间具有间隙,交流器件的焊点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接板和所述第二转接板的彼此靠近的端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组件还包括附加电源,所述附加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接板上,用于对市电进行交流转直流处理;

所述下盖组件包括控制卡,所述控制卡上设置有第二插接件,第一插接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第二插接件,并在固定连接时实现电导通,以通过所述附加电源为所述控制卡单独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包括开关电源、交流转接板和直流转接板,所述交流转接板与所述直流转接板均与所述开关电源电连接,市电经所述电源转接板流入交流转接板,再流入所述开关电源,进行交流转直流处理后再经所述直流转接板流入所述下盖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上盖体,所述开关电源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盖体,并与所述上盖体的内壁导热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所述交流转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可拆卸的连接,并在连接时实现电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三连接器设置于直流转接板上;

所述下盖组件包括第四连接器,所述第三连接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器,并在连接时实现电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框架包括基底部及固定部,所述基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下盖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底部,所述上盖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及/或所述基底部,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两侧由隔热材质制成。

上述电源盒,使用电源转接板代替传统的导线连接,实现电源盒内部简洁美观,避免了拆装电源盒时内部线缆的干扰,同时,在进行前后维护时,无需拆除导线,大大提升了上盖组件及下盖组件拆卸的便利性。转接板组件上盖组件可拆卸固定,同时与下盖组件可拆卸固定,解决了维护时外部插头引入的导线拆卸费时的问题,实现电源盒的快速维护。

进一步,电源转接板包括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相互层叠设置,可以保证交流焊点位于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之间,保证了交流焊点不外漏,确保维修测试人员的绝对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盒的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盒的转接板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盒的转接板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盒的下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盒的前维护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盒的后维护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盒1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源盒10用于为LED显示屏或显示模组供电,由于电源盒10内部减少了线缆的使用,能够较为便捷的实现前维护和后维护,避免了线缆对维护时的干扰,大大提升了维护的效率。

如图1所示,电源盒10可以包括上盖组件110、主框架120、转接板组件130及下盖组件140,上盖组件110及下盖组件140均固定连接于主框架120,且上盖组件110和下盖组件140分别位于主框架120的两侧,主框架120为中空结构,由此,由上盖组件110、下盖组件140及主框架120合围形成一密封的空腔,空腔内布设有多种电子元器件,转接板组件130设置于空腔内,并与上盖组件110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且与下盖组件140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当电源盒10装配于LED显示屏上时,上盖组件110相对远离LED显示屏的显示面,而下盖组件140相对靠近LED显示屏的显示面。

请参阅图2,上盖组件110可以包括上盖体111,上盖体111固定连接于主框架120。例如,上盖体111可以包括顶壁1111和侧壁1113,其中,侧壁1113设置有两个,两个侧壁1113设置于顶壁1111的相对两边,并与顶壁1111固定连接,由此,使得上盖体111的截面呈U形,两个侧壁1113固定连接于主框架120,使上盖组件110与主框架120固定。例如,在主框架120及侧壁1113上均设置螺孔,螺栓穿过主框架120上的螺纹孔与侧壁1113上的螺纹孔相固定,或穿过主框架120及侧壁1113上的螺纹孔与一螺母固定,以使侧壁1113和主框架120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可以理解,侧壁1113的数量不限于两个,还可以设置更多个,例如,可以设置四个,当顶壁1111的形状为五边形、六边形或更多边形时,侧壁1113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为五个或大于五个,只要至少两个侧壁1113与主框架120相固定,确保上盖组件110能够稳固的装配在主框架120上即可。

上盖体111的顶壁1111和多个侧壁1113中的至少一个由导热材料制成,以利于电源盒10的散热。导热材料可以是金属或合金。例如,顶壁1111可以由铝合金制成,或者顶壁1111和侧壁1113均由铝合金制成。

顶壁1111或侧壁1113中的至少一个的外缘可以设置有散热鳍片1115,以增强顶壁1111及侧壁1113的散热能力。可以理解,所谓顶壁1111及侧壁1113的外缘是指相对空腔处于外侧,并外露于空气的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1113的远离顶壁1111的一端也设置有散热鳍片1115,且侧壁1113的远离顶壁1111的端面与一散热鳍片1115处于同一平面上。由此,一方面,可以通过散热鳍片1115来固定上盖组件110,以便于固定,例如,可以将螺纹孔开设在散热鳍片1115上;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散热鳍片1115抵接于主框架120,以利于主框架120的散热。

上盖组件110还可以包括开关电源112,开关电源112固定连接于上盖体111,并与上盖体111的内壁导热连接。例如,开关电源112可以直接贴紧设置在顶壁1111的内侧上,或者开关电源112与顶壁1111的内侧之间也可以填充有导热介质,例如导热锡膏、导热金属等。

开关电源112可以装设于一法拉第笼中。由此,可以降低电源盒10的电磁干扰,以提升LED显示屏的EMC性能。

开关电源112用于将市电进行交流转直流处理,以给LED显示屏供电。上盖组件110还可以包括交流转接板113和直流转接板114,交流转接板113与直流转接板114均可以设置在上盖体111的内壁上,并与开关电源112电连接,市电经转接板组件130流入交流转接板113,再流入开关电源112,进行交流转直流处理后再经直流转接板114流入LED显示屏的控制卡143(具体参见图5),经过处理后的电流电压可以直接为LED灯珠供电。

上盖组件110还包括第二连接器115和第三连接器116,其中,第二连接器115设置于交流转接板113上,转接板组件130与第二连接器115可拆卸连接,由此,外接的市电经第二连接器115引入到交流转接板113,第三连接器116设置于直流转接板114上,用于将直流转接板114上的电流引入到控制卡143上。

请参阅图1,主框架120内部为中空结构,以容纳开关电源112、转接板组件130等电子元器件。例如,主框架120可以包括基底部121及固定部123,基底部121固定连接于固定部123,下盖组件140固定连接于基底部121,上盖组件110固定连接于固定部123及/或基底部121。例如,上盖体111的侧壁1113与固定部123固定连接,再通过散热鳍片1115与基底部121固定。

固定部123上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125及信号输入接口127,市电经电源输入接口125接入到转接板组件130,控制信号经信号输入接口127接入到控制卡143。电源输入接口125及信号输入接口127均可以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雨水从电源输入接口125及信号输入接口127进入到电源盒10内。为了实现防水构造,电源输入接口125及信号输入接口127向背离空腔的方向凸出延伸,对应的,上盖体111的侧壁1113对应电源输入接口125及信号输入接口127设置有缺口111a,以便于外接线缆的连接。例如,电源盒10可以实现IP65的防水防尘等级。可以理解,在要求更为严格的场景,电源盒10还可以实现更高的IP等级。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固定部123的至少两侧由隔热材质制成。例如,固定部123可以为空心的方块状,固定部123的相对的两侧由隔热塑料制成。由此,能够使热量能够尽可能的沿着主框架120向上盖体111的方向单向传导,而不会在主框架120上进行环形传导,以利于散热。

例如,固定部123可以包括相对的长壁1231和短壁1233,长壁1231可以和基底部121固定连接,基底部121的热量可以传导至长壁1231;短壁1233固定连接于长壁1231,可以由隔热材质制成。由此,两个长壁1231之间的热量不会通过短壁1233相互热导通,使得热量只能够经长壁1231向上盖体111传递,并通过上盖体111散热出去。例如,短壁1233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长壁1231上。

请参阅图3和图4,转接板组件130可以包括电源转接板131、第一连接器133及第一插接件135,第一连接器133设置于电源转接板131上,并与第二连接器115可拆卸的插接,由此,转接板组件130可以与上盖组件110可拆卸的连接。外接电流导入到电源转接板131上,经过第一连接器133、第二连接器115后进入到交流转接板113。第一插接件135设置于电源转接板131上,且第一连接器133及第一插接件135分别位于电源转接板131的相对两侧,转接板组件130通过第一插接件135可拆卸的连接于下盖组件140。

电源转接板131可以包括第一转接板1311,第一连接器133设置于第一转接板1311的其中一个端面上,第一插接件135可以设置于第一转接板1311的另一个端面上,由此,第一转接板1311,通过第一连接器133与上盖组件110可拆卸的连接,通过第一插接件135与下盖组件140可拆卸的连接。

第一转接板1311与电源输入接口125通过线缆连接,由此,外接市电直接进入到第一转接板1311,市电进入到第一转接板1311后,流入到交流转接板113,并经开关电源112进行交流转直流后流入到直流转接板114,此流向的电流可以输出5V或其他电压值的的直流电,为LED灯珠进行供电。

电源转接板131还可以包括第二转接板1313,第一转接板1311固定连接于第二转接板1313,且第一转接板1311电连接于第二转接板1313,第一连接器133设置于第一转接板1311的远离第二转接板1313的端面上,第一插接件135设置于第二转接板1313的背离第一转接板1311的端面上。例如,第一转接板1311与第二转接板1313可以层叠设置,且在第一转接板1311与第二转接板1313之间具有间隙。例如,第一转接板1311及第二转接板1313中的其中一个上可以设置凸柱,凸柱内设置螺纹孔,另一个上对应凸柱设置穿孔,由此,可以通过螺钉穿过穿孔进入到凸柱的螺纹孔,螺钉与凸柱实现螺纹连接。当然,第一转接板1311与第二转接板1313的固定还可以是其他方式的固定,示例性的,通过定制的螺钉即可实现固定。第一转接板1311与第二转接板1313也可以不是层叠设置,而是以其他的方式设置,例如铺在同一平面上,或者错位层叠设置。

第一插接件135既可以只用于转接板组件130与下盖组件140的固定,也可以通过第一插接件135与下盖组件140实现电导通。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转接板组件130还包括附加电源137,附加电源137设置于第二转接板1313上,用于对市电进行交流转直流处理,转接板组件130通过第一插接件135与下盖组件140连接时,同时实现电导通,以通过附加电源137为下盖组件140的控制卡143单独供电。由此,市电经第一转接板1311后,既可以经交流转接板113进入到开关电源112内,也可以经第二转接板1313进入到附加电源137内,实现两路供电。流入到第二转接板1313的电流进入到附加电源137内,进行相应的处理后,从第一插接件135流出,进入到控制卡143。通过设置附加电源137,可以实现对控制卡143的单独供电,LED灯珠、控制卡143的分开供电,有利于降低功耗,同时便于LED的参数调节控制和显示控制。

通过设置第一转接板1311和第二转接板1313,可以保证所有交流器件的焊点都能够设置在第一转接板1311和第二转接板1313的彼此靠近的端面上,能保证测试、维修时的安全。

转接板组件130通过第一连接器133与上盖组件110可拆卸的连接,同时实现电连接,再通过第一插接件135与下盖组件140可分离的电连接,由此,转接板与上盖组件110和下盖组件140之间没有线缆连接,避免了线缆在维护时的干扰。无论在进行前维护还是后维护时,都只需要将上盖组件110或下盖组件140拔出,即可将转接板组件130与上盖组件110或下盖组件140脱离电连接,方便了电源盒10的拆卸,且拆卸时没有线缆的干扰。

请参阅图5,下盖组件140可以包括下盖体141,下盖体141固定连接于主框架120,并密封主框架120的一端。当电源盒10安装于LED显示屏上时,通常安装于一支撑框架上,显示组件同样安装于支撑框架上,例如,一般的,显示组件和电源盒10位于支撑框架的两侧,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下盖体141可以由隔热材质制成,由此,可以避免将电源盒10的热量散发到支撑框架上。当然,下盖体141也可以由导热材料制成,而使得电源盒10的热量可以散发到支撑框架上。

下盖组件140还可以包括控制卡143,控制卡143设置于下盖体141上。控制卡143与下盖体141之间可以具有间隙,以使得控制卡143可以提供更多焊点,利于电子元器件的布设。例如,下盖体141的靠近主框架120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凸台,控制卡143固定连接于多个凸台,从而使得控制卡143与下盖体141之间具有间隙。当然,控制卡143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设置。

下盖组件140还包括第二插接件145,第二插接件145设置于控制卡143上,第一插接件135与第二插接件145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从而使转接板组件130可拆卸的固定于下盖组件140。由此,转接板组件130通过第一插接件135和第二插接件145实现可拆卸连接,当拆卸上盖组件110时,转接板组件130由于第一插接件135和第二插接件145的固定而固定在控制卡143上,即固定在下盖组件140上,而不会随着上盖组件110的分离而分离。

第一插接件135与第二插接件145在固定连接时,可以同时实现电连接,由此,从附加电源137流出的电流经过第一插接件135和第二插接件145流入到控制卡143内,从而直接为控制卡143供电,实现了对控制卡143的单独供电。

下盖组件140还包括第四连接器147,第四连接器147设置于控制卡143上,第三连接器116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第四连接器147,由此,使得上盖组件110与下盖组件140固定连接的同时,使开关电源112与控制卡143电导通,并通过控制卡143给LED灯珠进行供电。可以理解,与第一连接器133和第二连接器115类似,第三连接器116与第四连接器147之间也是可拆卸的连接,并在固定时实现电导通。

上述电源盒10能够较为高效的实现前后维护的拆装,同时避免电源盒10内部的线缆对前后维护的干扰。请参阅图6,在进行前维护时,只需要拆除下盖组件140即可,在拆除下盖组件140时,外力作用于下盖组件140,使下盖组件140向远离主框架120的方向移动,下盖组件140在受力时,第三连接器116与第四连接器147相互脱离插接,第一插接件135与第二插接件145也脱离插接,当第三连接器116与第四连接器147脱离插接且第一插接件135与第二插接件145脱离插接时,即可将下盖组件140分离出来,此时,转接板组件130通过第一连接器133和第二连接器115的固定,被固定在上盖组件110上。请参阅图7,在进行后维护时,需要拆除上盖组件110,在拆除上盖组件110时,外力作用于上盖组件110,上盖组件110具有与主框架120分离的趋势,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一连接器133与第二连接器115相互脱离插接,第三连接器116与第四连接器147相互脱离插接,当第一连接器133与第二连接器115脱离插接且第三连接器116与第四连接器147脱离插接时,即可将上盖组件110分离出来,此时,转接板组件130通过第一插接件135与第二插接件145的固定,被固定在下盖组件140上。

可以理解,当上盖体111或下盖体141与主框架120之间有螺丝固定时,需要先拆除螺丝,再分离上盖组件110或下盖组件140。

上述电源盒10,使用电源转接板131代替传统的导线连接,实现电源盒10内部简洁美观,避免了拆装电源盒10时内部线缆的干扰,同时,在进行前后维护时,无需拆除导线,大大提升了上盖组件110及下盖组件140拆卸的便利性。转接板组件130上盖组件110可拆卸固定,同时与下盖组件140可拆卸固定,解决了维护时外部插头引入的导线拆卸费时的问题,实现电源盒10的快速维护。

进一步,电源转接板131包括第一转接板1311和第二转接板1313,第一转接板1311和第二转接板1313相互层叠设置,可以保证交流焊点位于第一转接板1311和第二转接板1313之间,保证了交流焊点不外漏,确保维修测试人员的绝对安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