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3D金属补强压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8458发布日期:2019-10-15 18:2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3D金属补强压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3D金属补强压合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具有许多硬性印刷电路板不具备的优点,它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为了提高柔性电路板的强度往往需要在柔性电路板的背面安装补强板,补强板大多采用人工手动进行,这样不仅工作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3D金属补强压合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密3D金属补强压合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升降柱、液压缸、警示器,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孔,升降柱安装在圆孔内,且升降柱能沿圆孔进行上下移动,升降柱通过液压缸进行带动,升降柱的底部设有螺纹连接的压板,压板的垂直方向上设有垫板,垫板的下方开设有凹槽,垫板通过连接杆安装在凹槽内,且垫板下方的连接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设备本体的一侧设有警示器。

优选的,所述警示器包括支架警示牌,铁柱、铜线,支架通过螺钉安装在设备本体的一侧,拉绳的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警示牌连接,铁柱通过支撑杆与设备本体连接,铁柱上缠绕有铜线,铜线的两端与设备本体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绝缘塑料制成,警示牌为铁质材料,与铁柱连接的支撑杆为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设有两个,两个液压缸位于升降柱的两侧,两个液压缸经连杆与升降柱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利用本设备提高了补强板安装的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若设备出现漏电的情况,铜线将设备本体上的电流引导至铁柱上,因铜线缠绕在铁柱上当铜线通电后,使铁柱产生磁性,从而对警示牌进行吸引,当警示牌向铁柱靠近时,能对操作员进行及时提醒避免发生触电的情况;垫板及凹槽的设计能在安装补强板,补强板因挤压发生侧滑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精密3D金属补强压合设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精密3D金属补强压合设备的垫板及凹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精密3D金属补强压合设备的警示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精密3D金属补强压合设备,包括设备本体3、升降柱1、液压缸2、警示器4,所述设备本体3的顶部开设有圆孔,升降柱1安装在圆孔内,且升降柱1能沿圆孔进行上下移动,升降柱1通过液压缸2进行带动,液压缸设有两个,两个液压缸位于升降柱的两侧,两个液压缸经连杆与升降柱连接,升降柱1的底部设有螺纹连接的压板7,压板7的垂直方向上设有垫板6,垫板6的下方开设有凹槽5,垫板6通过连接杆8安装在凹槽5内,且垫板6下方的连接杆8上套设有弹簧9,所述设备本体3的一侧设有警示器4,警示器4包括支架10警示牌11,铁柱12、铜线13,支架10通过螺钉安装在设备本体3的一侧,拉绳的一端与支架10连接,另一端与警示牌11连接,铁柱12通过支撑杆与设备本体3连接,铁柱12上缠绕有铜线13,铜线13的两端与设备本体3内壁连接,支架为绝缘塑料制成,警示牌为铁质材料,与铁柱连接的支撑杆为绝缘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需要安装的补强板放在垫板6上,通过压板7对补强板进行挤压安装,若设备本体3出现漏电的情况,铜线将设备本体3上的电流引导至铁柱12上,因铜线13缠绕在铁柱12上当铜线13通电后,使铁柱12产生磁性,从而对警示牌11进行吸引,当警示牌11向铁柱12靠近时,能对操作员进行及时提醒避免发生触电的情况;垫板6及凹槽5的设计能在安装补强板,补强板因挤压发生侧滑的情况。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