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87823发布日期:2020-01-14 18:2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为了降低在电线中传输的电噪声,而在该噪声降低对象电线中夹装噪声滤波器这样的技术。该噪声滤波器具有设置有电容器等噪声降低元件的滤波器电路,并将该滤波器电路设置于噪声降低对象电线与接地端子之间。对于这种噪声滤波器,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有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3920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现有的噪声滤波器中,使在噪声降低对象电线等电线的末端压接的配对侧端子配件连接于设置在滤波器电路侧的端子配件。该端子配件和配对侧端子配件分别具有端子部,并且通过使一方的雌型端子部与另一方的雄型端子部互相插入嵌合,从而使滤波器电路和电线电连接。该端子配件和配对侧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必须具有用于保持互相的嵌合状态的机构,其小型化也受到限制。因此,现有的噪声滤波器在实现体积小型化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体积小型化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噪声滤波器的特征在于,包括:滤波器电路,具有:噪声降低元件,降低噪声成分;导电性的第1电路连接部件,电连接有所述噪声降低元件的第1连接部;和导电性的第2电路连接部件,电连接有所述噪声降低元件的第2连接部;以及电连接结构,使电线的芯线的中间连接部与所述第1电路连接部件和所述第2电路连接部件中的一方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结构具有电路侧连接体,所述电路侧连接体设置在所述第1电路连接部件和所述第2电路连接部件中的一方,并且利用间接地或直接地作用在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的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弹力,而与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的所述中间连接部间接地或直接地电连接。

此处,优选地,所述噪声滤波器具有框体,所述框体容纳所述滤波器电路、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的所述中间连接部和所述电连接结构,所述框体具有夹持体,所述夹持体在其与所述电路侧连接体之间间接地或直接地夹持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的所述中间连接部。

另外,优选地,所述电连接结构具有与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的所述中间连接部物理连接且电连接的电线侧连接体,所述电路侧连接体形成为利用作用于所述电线侧连接体的弹力而与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的所述中间连接部间接地电连接。

另外,优选地,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的所述中间连接部是使构成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的多根裸线集中地固定在一起的部位,所述电路侧连接体形成为利用作用于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的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弹力,而与该中间连接部直接地电连接。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线束其特征在于,具有:干线,其包含电线;和噪声滤波器,其降低噪声成分,所述噪声滤波器包括:滤波器电路,其具有:噪声降低元件,所述噪声降低元件降低噪声成分;导电性的第1电路连接部件,所述第1电路连接部件电连接有所述噪声降低元件的第1连接部;和导电性的第2电路连接部件,所述第2电路连接部件电连接有所述噪声降低元件的第2连接部;以及电连接结构,其使所述电线的芯线的中间连接部与所述第1电路连接部件和所述第2电路连接部件中的一方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结构具有电路侧连接体,所述电路侧连接体设置在所述第1电路连接部件和所述第2电路连接部件中的一方,并且利用间接地或直接地作用于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的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弹力,而与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的所述中间连接部间接地或直接地电连接。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涉及的噪声滤波器中,电线的中间连接部与电路侧连接体之间的电气的连接结构利用电路侧连接体的弹力。因此,该噪声滤波器的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那样的雌雄的端子部的嵌合结构相比,能够进行电气的连接结构的小型化。因此,该噪声滤波器能够实现体积的小型化。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线束具有这样的噪声滤波器,能够实现该噪声滤波器所得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其他角度观察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的滤波器电路的立体图。

图5是简化地示出图1的x1-x1线截面和x2-x2线截面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组装工序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的滤波器电路特性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第1变形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第1变形方式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第1变形方式的第2框体部件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第2变形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第2变形方式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第3变形方式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第4变形方式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第4变形方式的第1和第2电路连接体的立体图。

图16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第5变形方式的立体图。

图17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第6变形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第6变形方式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7的y-y线剖视图。

图20是图18的y-y线剖视图。

符号说明

1、1a、1b、1c、1d、1e、1f噪声滤波器

10滤波器电路

11噪声降低元件

12、312、512第1电路连接部件

13、313、513第2电路连接部件

20、120、220、520框体

24、124、224、524第1夹持体

25、125、225、525第2夹持体

30、330、430、530第1电连接结构

31第1电线侧连接体

32、332、532第1电路侧连接体

40、340、440、540第2电连接结构

41第2电线侧连接体

42、342、542第2电路侧连接体

we1第1电线

we1a中间连接部

we2第2电线

we2a中间连接部

wea芯线

wh线束

wt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20,对本发明涉及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至图3的符号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该噪声滤波器1是通过将2根电线(第1电线we1、第2电线we2)的中间部分彼此用滤波器电路连接而成的噪声降低装置,使2根电线中的一根接地,通过滤波器电路降低其中的另一根中传输的电噪声成分。这2根电线例如是车辆的线束wh的干线wt所具有的多根电线中的2根,一根电线被作为接地线而接地,另一根电线被用作电源线。该电源线中,例如电连接有除雾器、高位制动灯等负载。噪声滤波器1通过连接到这2根电线,从而成为线束wh的构成要素之一。在以下示例的线束wh中,将第1电线we1用作电源线,将第2电线we2用作接地线。第1电线we1的一个端部与电源(例如,车辆的二次电池)电连接,另一个端部与负载电连接。另外,第2电线we2的一个端部接地。第1电线we1和第2电线we2分别具有:导电性的芯线wea、覆盖该芯线wea外周面的绝缘性的覆皮web。

[噪声滤波器1a]

以下,对作为该噪声滤波器1的一例的噪声滤波器1a进行说明(图1至图3)。

噪声滤波器1a是具有使噪声成分降低的滤波器电路10的噪声降低装置(图1至图3),例如通过滤波器电路10来降低第1电线we1中传输的电噪声成分。

滤波器电路10存在于位于第1电线we1的中间部分的芯线wea的一部分与位于第2电线we2的中间部分的芯线wea的一部分之间,并且与各个芯线wea电连接。以下,将位于该第1电线we1的中间部分之处的芯线wea的一部分称为“中间连接部we1a”,并且将位于第2电线we2的中间部分之处的芯线wea的一部分称为“中间连接部we2a”。另外,以下,将该第1电线we1的芯线wea的中间连接部we1a简化为“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并且将该第2电线we2的芯线wea的中间连接部we2a简化为“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

该滤波器电路10存在于该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之间,并且与各个中间连接部we1a、we2a电连接(图1)。

滤波器电路10具有:至少一个噪声降低元件11,其使噪声成分降低;导电性的第1连接部件(以下,称为“第1电路连接部件”)12,其电连接有该噪声降低元件11的第1连接部(以下,称为“第1元件连接部”);以及导电性的第2连接部件(以下,称为“第2电路连接部件”)13,其电连接有该噪声降低元件11的第2连接部(以下,称为“第2元件连接部”)(图1至图3)。需要说明的是,对第1元件连接部和第2元件连接部,省略图示。

关于噪声降低元件11,只要能够通过该噪声滤波器1a的电路构成实现噪声的降低,则可以使用任何形式的元件。例如,作为噪声降低元件11,可以考虑电容器、线圈等。在该滤波器电路10中,作为噪声降低元件11而具有2个电容器,并且构成为能够利用这2个电容器来实现噪声的降低(图1至图3)。

第1电路连接部件12和第2电路连接部件13是经由噪声降低元件11而互相电连接的导电部件。该示例的第1电路连接部件12和第2电路连接部件13分别用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成形为板状的汇流条。

第1电路连接部件12和第2电路连接部件13分别具有平板状的主体12a、13a(图1至图3)。在该滤波器电路10中,以各个主体12a、13a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方式将第1电路连接部件12和第2电路连接部件13排列配置。而且,在该滤波器电路10中,将噪声降低元件11的第1元件连接部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在第1电路连接部件12的主体12a,并且将噪声降低元件11的第2元件连接部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在第2电路连接部件13的主体13a。作为其连接方式,根据噪声降低元件11的第1元件连接部、第2元件连接部的方式,例如可应用焊接、软钎焊等。

第1电路连接部件12具有与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间接地电连接的第1电路侧连接体12b(图1至图3)。如后所述,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12b成为第1电连接结构30的构成要素。另外,第2电路连接部件13具有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间接地电连接的第2电路侧连接体13b(图1至图3)。如后所述,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13b成为第2电连接结构40的构成要素。

在该示例的滤波器电路10中,2个噪声降低元件11被绝缘性的模制体14覆盖(图1至图3)。该模制体14是在2个噪声降低元件11与第1电路连接部件12的主体12a和第2电路连接部件13的主体13a之间的注入的模制剂的固化物,也对2个噪声降低元件11与主体12a的连接部分以及2个噪声降低元件11与主体13a的连接部分进行覆盖。

进一步地,该噪声滤波器1a具有框体20,该框体20将滤波器电路10、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和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容纳在内部的容纳室20a(图1),并且将第1电线we1中的各个端部侧从内部的容纳室20a向外部拉出,将第2电线we2中的各个端部侧从内部的容纳室20a向外部拉出(图1至图3)。该框体2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该框体20通过使第1框体部件21和第2框体部件22互相嵌合,从而形成容纳室20a。

第1框体部件21具有:主壁体21a,其在内壁面21a1设置滤波器电路10;以及周壁体21b-21e,其从该主壁体21a的周缘部竖立设置(图2)。该示例的第1框体部件21具有:矩形的平板状的主壁体21a;以及从该主壁体21a的4个边部分别垂直设置的平板状的第1至第4周壁体21b-21e。第1框体部件21具有由第1至第4周壁体21b-21e的缘部构成的开口21f。

在该第1框体部件21的主壁体21a的内壁面21a1侧,设置第1电路连接部件12和第2电路连接部件13(图1和图2)。

例如,第1电路连接部件12和第2电路连接部件13分别将主体12a、13a的壁面配置在主壁体21a的内壁面21a1,并且用卡合机构(图示略)固定在该内壁面21a1。该卡合机构是指,例如利用在主壁体21a的内壁面21a1的多个部位设置的爪部等卡定部保持主体的锁定机构。另外,此处,也可以使第1框体部件21相对于第1电路连接部件12和第2电路连接部件13一体成形,从而在第1框体部件21的主壁体21a的内壁面21a1侧设置第1电路连接部件12和第2电路连接部件13。这种情况下,在第1电路连接部件12和第2电路连接部件13各自的主体12a、13a,使壁面在第1框体部件21的主壁体21a的内壁面21a1侧露出。

第2框体部件22具有在第1框体部件21的主壁体21a的内壁面21a1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的主壁体22a,并且将第1框体部件21的开口封闭。该示例的第2框体部件22还具有从该主壁体22a的周缘部竖立设置的周壁体22b-22e(图3)。此处,具有:矩形的平板状的主壁体22a;以及从该主壁体22a的4个边部各自垂直设置的平板状的第1至第4的周壁体22b-22e。第2框体部件22具有由第1至第4的周壁体22b-22e的缘部构成的开口22f。

在该示例的框体20中,使第1框体部件21和第2框体部件22各自的第1周壁体21b、22b彼此对置配置,并且使各自的第2周壁体21c、22c彼此对置配置,并且使各自的第3周壁体21d、22d彼此对置配置,并且使各自的第4周壁体21e、22e彼此对置配置。

该示例的框体20将第1电线we1和第2电线we2以并列配置状态容纳在容纳室20a,在该容纳室20a中使第1电线we1和第2电线we2并行。在该框体20中,从第1框体部件21中的对置配置状态的第1周壁体21b和第2周壁体21c以及第2框体部件22中的对置配置状态的第1周壁体22b和第2周壁体22c将第1电线we1和第2电线we2向外部拉出。

第1框体部件21和第2框体部件22各自的第1周壁体21b、22b分别具有:第1拉出口21b1、22b1,其使第1电线we1的一个端部侧向外部拉出;以及第2拉出口21b2、22b2,其使第2电线we2的一个端部侧向外部拉出(图2和图3)。各个第1周壁体21b、22b中,使第1拉出口21b1、22b1彼此对置配置,并且使第2拉出口21b2、22b2彼此对置配置。

第1框体部件21和第2框体部件22各自的第2周壁体21c、22c分别具有:第3拉出口21c1、22c1,其使第1电线we1的另一个端部侧向外部拉出;以及第4拉出口21c2、22c2,其使第2电线we2的另一个端部侧向外部拉出(图2和图3)。在各个第2周壁体21c、22c中,使第3拉出口21c1、22c1彼此对置配置,并且使第4拉出口21c2、22c2彼此对置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示例的框体20具有保持体23,使该保持体23相对于噪声滤波器1a的设置对象物而保持(图3)。该保持体23通过卡合在设置对象物的配对侧保持体(图示略),从而使框体20保持在设置对象物。此处,将该保持体23设置在第1框体部件21的主壁体21a的外壁面。

进一步地,该噪声滤波器1a具有:第1电连接结构30,其使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相对于滤波器电路10的第1电路连接部件12电连接;以及第2电连接结构40,其使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相对于滤波器电路10的第2电路连接部件13电连接(图1至图3)。对于该第1电连接结构30和第2电连接结构40,也容纳在框体20的容纳室20a。

第1电连接结构30以第1电线we1的轴线方向沿着第1电路连接部件12的主体12a的平面的方式进行其互相间的连接。另外,第2电连接结构40以第2电线we2的轴线方向沿着第2电路连接部件13的主体13a的平面的方式进行其互相间的连接。而且,第1电连接结构30和第2电连接结构40以第1电线we1和第2电线we2各自的轴线方向朝向相同方向的方式进行第1电线we1与第1电路连接部件12之间的连接和第2电线we2与第2电路连接部件13之间的连接。

第1电连接结构30具有: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其相对于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物理连接且电连接;以及第1电路侧连接体32,其相对于该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和第1电路连接部件12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图1和图2)。

该示例的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其本身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成形为1个部件(第1电线侧连接部件)。例如,该第1电线侧连接体31通过将矩形的金属板相对于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一边卷绕一边紧固,从而成为相对于该中间连接部we1a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后的筒状部件。该示例的第1电线侧连接体31成形为圆筒状(图1和图2)。

第1电路侧连接体32形成为与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间接地电连接。该示例的第1电路侧连接体32通过间接地作用在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的弹力,而与该中间连接部we1a间接地电连接。具体而言,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32使弹力直接作用于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并通过作用在该第1电线侧连接体31上的弹力而与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间接地电连接。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32设置在第1电路连接部件12。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32可以是其本身成形为1个部件,也可以是某个部件作为其自身的一部分而具有的部件。

前者的第1电路侧连接体32作为与第1电路连接部件12不同的部件而成形。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32通过焊接等与第1电路连接部件12物理连接且电连接,从而设置在该第1电路连接部件12。

另外,后者的第1电路侧连接体32例如是与第1电路连接部件12的主体12a一起成形为一体的部件,并且设置为第1电路连接部件12所具有的部件。该示例的第1电连接结构30具有该后者的第1电路侧连接体32(图1至图3)。此处,将第1电路连接部件12的第1电路侧连接体12b用作第1电连接结构30的第1电路侧连接体32。

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32(12b)具有:悬臂的片体状且具有弹性的片部(以下,称为“弹性片部”)32a,其使自由端侧从第1电路连接部件12的主体12a抬起;以及触点部32b,其设置在该弹性片部32a的自由端,并且与第1电线侧连接体31直接地电连接(图4至图6)。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32在弹性片部32a产生弹力,并且该弹力从触点部32b直接作用在第1电线侧连接体31,从而与该第1电线侧连接体31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因此,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32能够经由第1电线侧连接体31而与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间接地电连接。

第2电连接结构40具有: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其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物理连接且电连接;以及第2电路侧连接体42,其与该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和第2电路连接部件13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图1至图3)。

该示例的第2电线侧连接体41是与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同样的圆筒状的筒状部件,通过将矩形的金属板相对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一边卷绕一边紧固,从而与该中间连接部we2a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图1至图3)。

第2电路侧连接体42形成为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间接地电连接。该示例的第2电路侧连接体42通过间接作用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的弹力,而与该中间连接部we2a间接地电连接。具体而言,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42使弹力直接地作用于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并且利用作用于该第2电线侧连接体41的弹力而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间接地电连接。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42设置在第2电路连接部件13。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42与第1电路侧连接体32同样地,可以是其本身成形为1个部件,也可以是某个部件作为其自身的一部分而具有的部件。该示例的第2电路侧连接体42是与第2电路连接部件13的主体13a一起成形为一体的部件,并且设置为第2电路连接部件13所具有的部件。此处,将第2电路连接部件13的第2电路侧连接体13b用作第2电连接结构40的第2电路侧连接体42。

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42(13b)形成为与第1电路侧连接体32(12b)同等的形状。因此,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42具有:悬臂的片体状且具有弹性的片部(以下,称为“弹性片部”)42a,其使自由端侧从第2电路连接部件13的主体13a抬起;以及触点部42b,其设置在该弹性片部42a的自由端,与第2电线侧连接体41直接地电连接(图4至图6)。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42在弹性片部42a产生弹力,并且使该弹力从触点部42b直接作用于第2电线侧连接体41,从而与该第2电线侧连接体41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因此,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42能够经由第2电线侧连接体41而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间接地电连接。

此处,第1电路侧连接体32的弹力通过在第1框体部件21和第2框体部件22已嵌合时,使第1框体部件21的主壁体21a的内壁面21a1侧和第2框体部件22的主壁体22a的内壁面22a1侧夹持第1电路连接部件12和第1电线侧连接体31而产生(图5)。因此,在第1电连接结构30中,使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和第1电路侧连接体32(第1电路连接部件12的第1电路侧连接体12b)在第1框体部件21と第2框体部件22的嵌合方向对置配置。

另外,第2电路侧连接体42的弹力通过在第1框体部件21和第2框体部件22已嵌合时,使第1框体部件21的主壁体21a的内壁面21a1侧和第2框体部件22的主壁体22a的内壁面22a1侧夹持第2电路连接部件13和第2电线侧连接体41而产生(图5)。因此,在第2电连接结构40中,使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和第2电路侧连接体42(第2电路连接部件13的第2电路侧连接体13b)在第1框体部件21和第2框体部件22的嵌合方向对置配置。

在该噪声滤波器1a中,为了使第1电路侧连接体32和第2电路侧连接体42产生弹力,而在第1框体部件21和第2框体部件22的嵌合方向使第1电路侧连接体32的触点部32b和第2框体部件22的主壁体22a的内壁面22a1侧夹持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并且使第2电路侧连接体42的触点部42b和第2框体部件22的主壁体22a的内壁面22a1侧夹持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图5)。也就是说,此处,第1框体部件21与第2框体部件22的嵌合方向成为对第1电线侧连接体31、第2电线侧连接体41的夹持方向(以下,称为“电线夹持方向”)。

在第2框体部件22的主壁体22a的内壁面22a1至少各设置一个第1夹持体24和第2夹持体25,该第1夹持体24在与第1电路侧连接体32的触点部32b之间间接地夹持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该第2夹持体25在与第2电路侧连接体42的触点部42b之间间接地夹持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图3、图5和图6)。

第1夹持体24通过在其与第1电路侧连接体32的触点部32b之间夹持第1电线侧连接体31,从而在其与该触点部32b之间间接地夹持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该第1夹持体24具有:悬臂的片体状的片部24a,其使自由端侧从第2框体部件22的主壁体22a的内壁面22a1抬起;以及加压部24b,其设置在该片部24a的自由端,与第1电线侧连接体31接触而加压(图3、图5和图6)。该片部24a可以具有弹性,也可以不具有弹性。另外,加压部24b在电线夹持方向与触点部32b对置配置。此处,将加压部24b和触点部32b分别形成为矩形的片体状,并且使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夹持在各自的平面之间。

第2夹持体25通过在其与第2电路侧连接体42的触点部42b之间夹持第2电线侧连接体41,从而将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间接地夹持在其与该触点部42b之间。该第2夹持体25具有:悬臂的片体状的片部25a,其将自由端侧从第2框体部件22的主壁体22a的内壁面22a1抬起;以及加压部25b,其设置在该片部25a的自由端,与第2电线侧连接体41接触而加压(图3、图5和图6)。该片部25a可以具有弹性,也可以不具有弹性。另外,加压部25b在电线夹持方向与触点部42b对置配置。此处,将加压部25b和触点部42b分别形成在矩形的片体状,并且使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夹持在各自的平面之间。

在该噪声滤波器1a中,在第1框体部件21的内部空间中,以第1电线侧连接体31被设置于触点部32b的状态配置第1电线we1,并且以第2电线侧连接体41被设置于触点部42b的状态配置第2电线we2(图6)。在该噪声滤波器1a中,使第2框体部件22与该第1框体部件21嵌合(图6)。

在第1框体部件21和第2框体部件22已嵌合时,对第1电线侧连接体31作用从加压部24b朝向触点部32b的按压力,该第1电线侧连接体31推动触点部32b,因此克服该推动力的弹性片部32a的弹力从触点部32b作用在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另外,在第1框体部件21和第2框体部件22已嵌合时,对第2电线侧连接体41作用从加压部25b朝向触点部42b的按压力,该第2电线侧连接体41推动触点部42b,因此克服该推动力的弹性片部42a的弹力从触点部42b作用在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因此,在该噪声滤波器1a中,在第1框体部件21和第2框体部件22已嵌合时,第1电线侧连接体31被加压部24b和触点部32b夹持,该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和触点部32b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并且第2电线侧连接体41被加压部25b和触点部42b夹持,该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和触点部42b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因此,在该噪声滤波器1a中,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和滤波器电路10的第1电路连接部件12经由第1电线侧连接体31而间接地电连接,并且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和滤波器电路10的第2电路连接部件13经由第2电线侧连接体41而间接地电连接。

然而,现有的噪声滤波器如前述专利文献那样,使中间电线存在于噪声降低对象电线与滤波器电路之间。考虑到向噪声滤波器的组装作业性、向车辆的布线路径等,该中间电线的与长度相关的允许公差较大。因此,现有的噪声滤波器也需要考虑与其长度对应的中间电线的噪声成分,来调整滤波器电路特性(谐振点、噪声降低性能等)。但是,在该噪声滤波器1a中,在线束wh的捆扎成干线wt的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之间存在有滤波器电路10,该滤波器电路10与各个中间连接部we1a、we2a电连接。因此,该噪声滤波器1a不需要对考虑了像现有技术那样的从干线分支的分支电线(中间电线)的影响的滤波器电路特性进行调整。也就是说,该噪声滤波器1a不受中间电线的影响。

在图7中,示出以频率为横轴、以噪声降低水平为纵轴的滤波器电路特性的概念图。在本图中,用虚线表示噪声降低的要求性能,用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a的滤波器电路特性,用双点划线表示现有的噪声滤波器的滤波器电路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噪声滤波器1a例如可以用胶带等与干线wt一起卷绕,并由该干线wt保持即可。

进一步地,在该噪声滤波器1a中,由于将滤波器电路10与使一个端部接地的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电连接,因此,例如即使在干线wt周围不存在能够接地的导电体,并且,即使自身的设置对象物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也能够容易地实现接地。也就是说,现有的噪声滤波器通过在安装到导电性的设置对象物后使接地端子连接到该设置对象物,从而经由该设置对象物而实现接地。因此,在现有的噪声滤波器中,为了易于进行接地端子与设置对象物的固定作业,将接地端子从框体伸出。但是,该噪声滤波器1a即使不具备这样的接地端子,也能够实现接地。因此,该噪声滤波器1a能够实现体积的小型化、轻量化。

另外,该噪声滤波器1a中,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与第1电路侧连接体32之间的电气的连接结构和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与第2电路侧连接体42之间的电气的连接结构利用第1电路侧连接体32和第2电路侧连接体42各自的弹力。因此,该噪声滤波器1a的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那样的雌雄的端子部的嵌合结构相比,能够实现各个连接结构的小型化。因此,该噪声滤波器1a能够实现体积的小型化。另外,这样的现有的连接结构有可能因形状而导致成本高涨,但是该噪声滤波器1a由于是利用弹力的连接结构,因此能够实现其结构的简化,能够抑制成本高涨。

另外,该噪声滤波器1a通过采用这样的基于弹力的连接结构,从而能够吸收各个构成部件的尺寸偏差,能够使稳定的接触负荷作用于各个中间连接部we1a、we2a。另外,该噪声滤波器1a通过使第1夹持体24的片部24a和第2夹持体25的片部25a具有弹性,从而与第1电路侧连接体32和第2电路侧连接体42的弹性相互作用,即使各个构成部件的尺寸偏差变大,也能够吸收该尺寸偏差,并且使稳定的接触负荷作用于各个中间连接部we2a。利用这样的特性,该噪声滤波器1a能够提高第1电线we1和第2电线we2与滤波器电路10之间的通电品质。

另外,该噪声滤波器1a通过采用基于弹力的连接结构,从而在第1电路侧连接体32和第2电路侧连接体42的弹性域的范围内,能够实现与各种各样外径的电线(第1电线we1、第2电线we2)电连接。另外,该噪声滤波器1a在使第1夹持体24的片部24a和第2夹持体25的片部25a具有弹性的情况下,在包括它们在内的弹性域的范围内,能够实现对各种各样外径的电线(第1电线we1、第2电线we2)的电连接。也就是说,该噪声滤波器1a能够应对各种各样外径的电线(第1电线we1、第2电线we2),从而提高通用性。

[噪声滤波器1b]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也可以构成为代替前面的具有第1夹持体24和第2夹持体25的第2框体部件22,而在第2框体部件122设置如下的第1夹持体124和第2夹持体125的噪声滤波器1b(图8和图9)。该噪声滤波器1b能够得到与前面的噪声滤波器1a同样的效果,并且通过该第1夹持体124和第2夹持体125,能够得到后述的效果。

第2框体部件122是在前面示出的第2框体部件22中将第1夹持体24替换成第1夹持体124并且将第2夹持体25替换成第2夹持体125的部件。该第2框体部件122通过嵌合到前面示出的第1框体部件21,从而构成在内部形成有容纳室120a的框体120(图9)。在该第2框体部件122的主壁体122a的内壁面122a1,各设置2个第1夹持体124和第2夹持体125(图8和图9)。

第1夹持体124除了具有在与前面示出的第1夹持体24同样的片部124a以及加压部124b之外,还具有从该加压部124b鼓出而成的卡定突起部124c(图8至图10)。另外,第2夹持体125除了具有在与前面示出的第2夹持体25同样的片部125a以及加压部125b之外,还具有从该加压部125b鼓出而成的卡定突起部125c(图8至图10)。

在该噪声滤波器1b中,利用2个第1夹持体124各自的加压部124b和触点部32b夹持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并且利用2个第2夹持体125各自的加压部125b和触点部42b夹持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图8和图9)。此时,触点部32b可以仅与一个第1夹持体124的加压部124b在电线夹持方向对置配置,也可以与两个第1夹持体124各自的加压部124b在电线夹持方向对置配置。同样地,触点部42b可以仅与一个第2夹持体125的加压部125b在电线夹持方向对置配置,也可以与两个第2夹持体125各自的加压部125b在电线夹持方向对置配置。

另外,一个第1夹持体124的卡定突起部124c形成为将第1电线侧连接体31中的筒轴方向的一端在该筒轴方向卡定(图9)。而且,另一个第1夹持体124的卡定突起部124c形成为将第1电线侧连接体31中的筒轴方向的另一端在该筒轴方向卡定(图9)。也就是说,在该噪声滤波器1b中,使用这2个卡定突起部124c,从筒轴方向的两端夹持第1电线侧连接体31。进一步地,一个第2夹持体125的卡定突起部125c形成为将第2电线侧连接体41中的筒轴方向的一端在该筒轴方向卡定(图9)。而且,另一个第2夹持体125的卡定突起部125c形成为将第2电线侧连接体41中的筒轴方向的另一端在该筒轴方向卡定(图9)。也就是说,在该噪声滤波器1b中,使用这2个卡定突起部125c,从筒轴方向的两端夹持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基于此,在该噪声滤波器1b中,通过这2个卡定突起部124c和2个卡定突起部125c,进行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和第1电线we1以及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和第2电线we2在框体120的容纳室120a中的定位。因此,该噪声滤波器1b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电线we1和第2电线we2与滤波器电路10之间的通电品质。

[噪声滤波器1c]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也可以构成为代替前面的具有第1夹持体24和第2夹持体25的第2框体部件22,而在第2框体部件222设置有如下的第1夹持体224和第2夹持体225的噪声滤波器1c(图11和图12)。该噪声滤波器1c能够得到与前面的噪声滤波器1a同样的效果,并且利用该第1夹持体224和第2夹持体225,能够得到后述的效果。

第2框体部件222是在前面示出的第2框体部件22中将第1夹持体24替换为第1夹持体224并且将第2夹持体25替换为第2夹持体225而成的部件。该第2框体部件222通过与前面示出的第1框体部件21嵌合,从而构成在内部形成有容纳室220a的框体220(图12)。在该第2框体部件222的主壁体222a的内壁面222a1,将第1夹持体224和第2夹持体225各设置2个(图11和图12)。

第1夹持体224具有:加压部224b,其从主壁体222a的内壁面222a1鼓出,并且与第1电线侧连接体31接触而加压;以及卡定突起部224c,其从该内壁面222a1鼓出而成(图11和图12)。另外,第2夹持体225具有:加压部225b,其从主壁体222a的内壁面222a1鼓出,并且与第2电线侧连接体41接触而加压;以及卡定突起部225c,其从该内壁面222a1鼓出而成(图11和图12)。

在该噪声滤波器1c中,利用2个第1夹持体224各自的加压部224b和触点部32b夹持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并且利用2个第2夹持体225各自的加压部225b和触点部42b夹持第2电线侧连接体41。此时,触点部32b可以仅与一个第1夹持体224的加压部224b在电线夹持方向对置配置,也可以与两个第1夹持体224各自的加压部224b在电线夹持方向对置配置。同样地,触点部42b可以仅与一个第2夹持体225的加压部225b在电线夹持方向对置配置,也可以与两个第2夹持体225各自的加压部225b在电线夹持方向对置配置。

另外,一个第1夹持体224的卡定突起部224c形成为将第1电线侧连接体31中的筒轴方向的一端在该筒轴方向卡定(图12)。而且,另一个第1夹持体224的卡定突起部224c形成为将第1电线侧连接体31中的筒轴方向的另一端在该筒轴方向卡定(图12)。也就是说,在该噪声滤波器1c中,使用这2个卡定突起部224c,将第1电线侧连接体31从筒轴方向的两端夹持。进一步地,一个第2夹持体225的卡定突起部225c形成为将第2电线侧连接体41中的筒轴方向的一端在该筒轴方向卡定(图12)。而且,另一个第2夹持体225的卡定突起部225c形成为将第2电线侧连接体41中的筒轴方向的另一端在该筒轴方向卡定(图12)。也就是说,在该噪声滤波器1c中,使用这2个卡定突起部225c,从筒轴方向的两端夹持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基于此,在该噪声滤波器1c中,利用这2个卡定突起部224c和2个卡定突起部225c,能够进行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和第1电线we1以及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和第2电线we2在框体220的容纳室220a中的定位。因此,该噪声滤波器1c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电线we1和第2电线we2与滤波器电路10之间的通电品质。

[噪声滤波器1d]

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也可以构成为,代替前面的具有第1电路侧连接体32(12b)的第1电连接结构30和具有第2电路侧连接体42(13b)的第2电连接结构40,而设置如下的具有第1电路侧连接体332的第1电连接结构330和具有第2电路侧连接体342的第2电连接结构340的噪声滤波器1d(图13和图14)。该噪声滤波器1d能够得到与前面的噪声滤波器1a同样的效果,并且利用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332和第2电路侧连接体342,能够得到后述的效果。

第1电路侧连接体332与前面的示例同样地,设置在具有主体312a和第1电路侧连接体312b的第1电路连接部件312,并且使用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312b(图13和图14)。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332具有与前面的第1电路侧连接体32(12b)同样的弹性片部332a,并且具有设置在该弹性片部332a的自由端并且与第1电线侧连接体31直接地电连接的触点部332b(图13至图15)。该示例的触点部332b具有:与前面的触点部32b同样的矩形的片部332b1,其与第1电线侧连接体31的外周面接触;以及2个卡定突起部332b2,其从该片部332b1突出,并且将第1电线侧连接体31中的筒轴方向的两端在该筒轴方向夹着(图13至图15)。在该示例的卡定突起部332b2设置有弧状的缺口332b21,该缺口332b21供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插入(图15)。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332与前面的第1电线侧连接体31成对地构成第1电连接结构330。

第2电路侧连接体342与前面的示例同样地,设置在具有主体313a和第2电路侧连接体313b的第2电路连接部件313,并且使用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313b(图13和图14)。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342具有与前面的第2电路侧连接体42(13b)同样的弹性片部342a,并且具有设置在该弹性片部342a的自由端并且与第2电线侧连接体41直接地电连接的触点部342b(图13至图15)。该示例的触点部342b具有:与前面的触点部42b同样的矩形的片部342b1,其与第2电线侧连接体41的外周面接触;以及2个卡定突起部342b2,其从该片部342b1突出,并且将第2电线侧连接体41中的筒轴方向的两端在该筒轴方向夹着(图13至图15)。在该示例的卡定突起部342b2设置有弧状的缺口342b21,该缺口342b21供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插入(图15)。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342与前面的第2电线侧连接体41成对地构成第2电连接结构340。

该噪声滤波器1d能够利用2个卡定突起部332b2和2个卡定突起部342b2进行第1电线侧连接体31和第1电线we1以及第2电线侧连接体41和第2电线we2在框体20的容纳室20a中的定位。因此,该噪声滤波器1d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电线we1和第2电线we2与滤波器电路10之间的通电品质。

[噪声滤波器1e]

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也可以构成为代替前面的第1电连接结构30和第2电连接结构40而设置有如下的第1电连接结构43和第2电连接结构440的噪声滤波器1e(图16)。该噪声滤波器1e能够得到与前面的噪声滤波器1a同样的效果,并且利用该第1电连接结构430和第2电连接结构440,能够得到后述的效果。

第1电连接结构430不具有前面的第1电线侧连接体31,而具有前面的第1电路侧连接体32。该第1电连接结构430与第2框体部件22的第1夹持体24相互作用,并利用该加压部24b和第1电路侧连接体32的触点部32b来夹持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

也就是说,该示例的第1电路侧连接体32形成为与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直接地电连接。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32利用直接作用于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的弹力,而与该中间连接部we1a直接地电连接。另外,该示例的第1夹持体24形成为在其与第1电路侧连接体32的触点部32b之间直接地夹持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

另外,第2电连接结构440不具有前面的第2电线侧连接体41而具有前面的第2电路侧连接体42。该第2电连接结构440与第2框体部件22的第2夹持体25相互作用,并且利用该加压部25b和第2电路侧连接体42的触点部42b来夹持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

也就是说,该示例的第2电路侧连接体42形成为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直接地电连接。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42利用直接作用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的弹力,而与该中间连接部we2a直接地电连接。另外,该示例的第2夹持体25形成为在其与第2电路侧连接体42的触点部42b之间直接地夹持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

此处,该噪声滤波器1e优选在应用以圆形导体等单线为芯线wea的第1电线we1和第2电线we2的情况下使用。其原因在于,在各个中间连接部we1a、we2a中,在芯线wea为捆扎多根裸线而成的集合体的情况下,在用加压部24b、25b和触点部32b、42b进行夹持时有可能导致各裸线散开,因此有可能无法承受来自加压部24b、25b的推动力和来自触点部32b、42b的弹力。也就是说,在芯线wea为多根裸线的集合体的情况下,无法对各个中间连接部we1a、we2a作用适合的接触负荷,各个中间连接部we1a、we2a与滤波器电路10之间的通电有可能无法顺利进行。但是,对于第1电线we1和第2电线we2,即使芯线wea是多根裸线的集合体,通过用热压接等将中间连接部we1a、we2a中的多根裸线焊接而集中地固定在一起(图16),即便不设置前面的第1电线侧连接体31、第2电线侧连接体41,也能够应用于该噪声滤波器1e。

这样,该噪声滤波器1e能够减少第1电连接结构430和第2电连接结构440中的部件个数,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提高组装作业性、降低成本。

[噪声滤波器1f]

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也可以构成为代替具有前面的第1夹持体24和第2夹持体25的第2框体部件22、第1电连接结构30以及第2电连接结构40,而设置有具有如下的第1夹持体524和第2夹持体525的第2框体部件522、第1电连接结构530以及第2电连接结构540的噪声滤波器1f(图17和图18)。该噪声滤波器1f能够得到与前面的噪声滤波器1a同样的效果,并且利用该第1夹持体524和第2夹持体525以及第1电连接结构430和第2电连接结构440,能够得到后述的效果。

第2框体部件522是在前面示出的第2框体部件22中将第1夹持体24替换为第1夹持体524并且将第2夹持体25替换为第2夹持体525而成的部件。该第2框体部件522通过与前面示出的第1框体部件21嵌合,从而构成在内部形成有容纳室520a的框体520(图18)。在该第2框体部件522的主壁体522a的内壁面522a1,至少各设置一个第1夹持体524和第2夹持体525(图17和图18)。此处,各设置有一个第1夹持体524和第2夹持体525。

第1夹持体524具有与前面示出的第1夹持体24同样的片部524a,并且具有设置在该片部524a的自由端并且与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接触而加压的加压部524b(图17和图18)。该加压部524b形成为u字状。该加压部524b在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侧开口,并且将中间连接部we1a从该开口插入到内部。另外,第2夹持体525具有与前面示出的第2夹持体25同样的片部525a,并且具有设置在该片部525a的自由端并且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接触而加压的加压部525b(图17和图18)。该加压部525b形成为u字状(图19)。该加压部525b在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侧开口,并且将中间连接部we2a从该开口插入到内部。

第1电连接结构530不具有前面的第1电线侧连接体31而具有第1电路侧连接体532(图17和图18)。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532与前面的示例同样地,设置在具有主体512a和第1电路侧连接体512b的第1电路连接部件512,并且使用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512b(图17和图18)。该第1电路侧连接体532具有与前面的第1电路侧连接体32(12b)同样的弹性片部532a,并且具有设置在该弹性片部532a的自由端并且与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直接地电连接的触点部532b(图17和图18)。该示例的触点部532b形成为u字状(图19)。该触点部532b在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侧开口,并且将中间连接部we1a从该开口插入到内部。

另外,第2电连接结构540不具有前面的第2电线侧连接体41而具有第2电路侧连接体542(图17和图18)。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542与前面的示例同样地,设置在具有主体513a和第2电路侧连接体513b的第2电路连接部件513,并且使用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513b(图17和图18)。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542具有与前面的第2电路侧连接体42(13b)同样的弹性片部542a,并且具有设置在该弹性片部542a的自由端其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直接地电连接的触点部542b(图17和图18)。该示例的触点部542b形成为u字状(图19)。该触点部542b在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侧开口,并且将中间连接部we2a从开口插入到内部。

也就是说,该示例的第1电路侧连接体532形成为与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直接地电连接。该第1电路侧接体532利用直接作用于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的弹力,而与该中间连接部we1a直接地电连接。另外,该示例的第1夹持体524形成为在其与第1电路侧连接体532的触点部532b之间直接地夹持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另外,该示例的第2电路侧连接体42形成为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直接地电连接。该第2电路侧连接体42利用直接作用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的弹力,而与该中间连接部we2a直接地电连接。另外,该示例的第2夹持体25形成为在其与第2电路侧连接体42的触点部42b之间直接地夹持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

加压部524b和触点部532b在第1框体部件21和第2框体部件22已嵌合时,使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从各个开口插入到各个u字的内部(图20),并且在该中间连接部we1a的轴线方向互相对置配置(图18)。加压部524b和触点部532b在该轴线方向靠近地配置。基于此,该加压部524b和触点部532b利用各个u字的底部电线夹持方向夹着该中间连接部we1a,能够对该中间连接部we1a作用稳定的接触负荷。另外,该加压部524b和触点部532b能够用各个u字的内部包围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图20)。因此,在该噪声滤波器1f中,即使芯线wea是单线的第1电线we1也能够适用,另外,能够抑制裸线的散开,因此,即使是芯线wea为多根裸线集合体的第1电线we1,也能够适用。另外,该第1电线we1也可以是用热压接等将前面示出的中间连接部we1a中的多根裸线焊接并固定而成的电线。

另外,加压部525b和触点部542b在第1框体部件21和第2框体部件22已嵌合时,将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从各个开口插入到各个u字的内部(图20),并且在该中间连接部we2a的轴线方向互相对置配置(图18)。加压部525b和触点部542b在该轴线方向靠近地配置。基于此,该加压部525b和触点部542b利用各自的u字的底部在电线夹持方向夹着该中间连接部we2a,能够对该中间连接部we2a使用稳定的接触负荷。另外,该加压部525b和触点部542b能够用各个u字的内部包围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图20)。因此,在该噪声滤波器1f中,即使芯线wea是单线的第2电线we2,也能够适用,另外,能够抑制裸线的散开,因此即使是芯线wea为多根裸线集合体的第2电线we2,也能够适用。另外,该第2电线we2也可以用热压接等将前面示出的中间连接部we2a中的多根裸线焊接并固定而成的电线。

这样,该噪声滤波器1f能够减少第1电连接结构530和第2电连接结构540中的部件个数,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提高组装作业性、降低成本。

[噪声滤波器1a的变形方式]

然而,在前面示出的噪声滤波器1a中,虽未图示,但是作为具有互相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的压接刃的情况,也可以形成各自的触点部32b、42b。触点部32b的压接刃在其间插入的第1电线we1的覆皮web切有缺口,并使其陷入在第1电线we1的芯线wea中。因此,该触点部32b能够利用各自的压接刃而将第1电线we1以电连接状态压接固定。另外,触点部42b的压接刃在其间插入的第2电线we2的覆皮web切有缺口,并使其陷入在第2电线we2的芯线wea中。因此,该触点部42b能够利用各自的压接刃将第2电线we2以电连接状态压接固定。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1a、1b、1c、1d、1e、1f)使滤波器电路10存在于线束wh的捆扎成干线wt的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与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并且将该滤波器电路10与各个中间连接部we1a、we2a电连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1a、1b、1c、1d、1e、1f)成为简便的滤波器,不需要对像现有技术那样的考虑了中间电线的噪声成分的滤波器电路特性进行调整。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1a、1b、1c、1d、1e、1f)由于不需要接地端子,因此能够实现体积的小型化、轻量化。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1a、1b、1c、1d、1e、1f)在第1电线we1和第2电线we2与滤波器电路10之间的电连接中利用弹性,因此能够实现体积的小型化、抑制成本高涨,并且成为能够应对各种各样外径的电线(第1电线we1、第2电线we2)的的通用性高的滤波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1a、1b、1c、1d、1e、1f)通过这样的利用了弹性的连接结构,吸收各个构成部件的尺寸偏差,对第1电线we1的中间连接部we1a和第2电线we2的中间连接部we2a作用稳定的接触负荷,能够提高通电品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线束wh具有这样的噪声滤波器1(1a、1b、1c、1d、1e、1f),能够实现该噪声滤波器1(1a、1b、1c、1d、1e、1f)可得到的效果。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1a、1b、1c、1d、1e、1f)中,由于示例了使滤波器电路10存在于第1电线we1与第2电线we2之间的情况,因此,对第1电线we1与滤波器电路10之间的电气的连接结构和第2电线we2与滤波器电路10之间的电气的连接结构(第1和第2电连接结构)双方示出利用弹性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1a、1b、1c、1d、1e、1f)中,也可以在其各自的连接结构中的一者中使用弹性,将其中的另一者设定为其他的连接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