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放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0808发布日期:2020-05-20 03:3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置放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与一置放座结构有关,尤指一种置放座结构中,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该第一圆面及该二第一斜面,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造型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造型状。



背景技术:

常见的置放座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107202076,证书号:m564890,专利名称:恐龙造型台灯的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置放座,该专利案结构在于:一种恐龙造型枱灯的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置放座,应用于3c产品,包括:一底座1,于其一侧上端设有提供3c产品3底部固定的一嵌凹槽11;一本体2,设于底座1其上端中心,该本体2于底座1其嵌凹槽11上端,设有提供3c产品3上端扣合的一上扣部221,其一侧设有提供照明的发光体201。

但此常见置放座结构的缺点是在于:

1、该底座1与该本体2相结合后可供该3c产品3置放并具有照明的功能,但该置放座结构仅可供该3c产品3置放,其扩充性及实用性较为不足。

2、该本体2为一恐龙或其它动物造型,该本体2与该底座1相结合,但该底座1不具任何造型象征,该二者相结合后并无衍生其它造型象征。

有鉴于上述常见置放座结构的缺点,本发明人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制造及设计经验,终于有一能解决常见弊端的置放座结构的产品问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置放座结构,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第一圆面及二第一斜面,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造型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似一打卡地标的图样造型状,使本新型的扩充性及实用性较为完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该座体设有一第一容槽,该座体的顶部设有一第一靠抵部;

一第一本体组,该第一本体组部份容设于该座体的该第一容槽处,该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一第一圆面及二第一斜面,该第一圆面与该二第一斜面相互连接,该二第一斜面相交于一直线上,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斜面处设有一第二靠抵部,该第二靠抵部与该第一靠抵部相靠抵,该第一本体组底部处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容置于该第一容槽内,该第一本体组至少一侧设有一圆体部。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该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该第一圆面及该二第一斜面,该第一圆面与该二第一斜面相互连接,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造型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造型状。该座体设有该第一容槽,该第一容槽可供该第一本体组的容置部相容设,使该第一本体组可借由该座体而立于一平面处。该第一本体组与该座体相组设,该第二靠抵部与该第一靠抵部相靠抵,该容置部容置于该第一容槽内,使该容置部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而无法倾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第一本体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前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a-a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b-b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前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第一本体组20的立体分解图,本新型关于一种置放座结构,其包括:

一座体10,该座体10呈梯形体状,该座体10设有一第一容槽11,该第一容槽11呈四角槽状、圆槽状、多角槽状或各式槽状,该座体10的顶部设有一第一靠抵部12,该第一靠抵部12设于该第一容槽11的开口处,该第一容槽11近开口处设有多个凹部13,该凹部13设有该第一容槽11的每一面处,该凹部13的数量为四个,该凹部13呈凹弧槽状;

一第一本体组20,该第一本体组20部份容设于该座体10的该第一容槽11处,该第一本体组20的外部设有一第一圆面201及二第一斜面202,该第一圆面201与该二第一斜面202相互连接,该第一圆面201相对该二第一斜面202呈对称状,该第一斜面202一端与该第一圆面201相切连接,该二第一斜面202相交于一直线上,使该第一本体组20的整体外观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20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斜面202处设有一第二靠抵部203,该第二靠抵部203与该第一靠抵部12相靠抵,该第二靠抵部203呈l形状,该第一斜面202处设有纹路,该纹路使该二第一斜面202处供手好握持,该第一本体组20底部处设有一容置部204,该容置部204容置于该第一容槽11内,该容置部204呈v形体状,该第一本体组20至少一侧设有一圆体部205,该第一本体组20二侧均设有该圆体部205,该圆体部205呈凸出面状,该第一本体组20设有一第一凸柱206,该第一凸柱206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20的二侧,该第一凸柱206设于该二第一斜面202间,该第一凸柱206呈一圆柱体状,该第一本体组20设有一第二凸柱207,该第二凸柱207抵于该座体10的该凹部13处,使该容置部204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203及该第二凸柱207而无法随意脱出该第一容槽11槽外或倾倒而呈倾斜状,该第二凸柱207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20的二侧,该第二凸柱207抵于该座体10的其二呈相对正的该凹部13处,该第二凸柱207设于接近该二第二靠抵部203的中间位置处,该第二凸柱207呈圆柱体状,该第二凸柱207的直径小于该第一凸柱206的直径,该第一凸柱206设于该圆体部205与该第二凸柱207间;

该第一本体组20内供收卷呈圆体状的物件兼容设,如卷尺、修正带、胶带,或该第一本体组20内供容设各式的装饰物;

请辅以图2所示,该第一本体组20包括二第一本体21、二盖体22、一第一轴体23、一第二轴体24、一套合件25、一第一软件26及一第二软件27;

该二第一本体21呈反向相对结合,每一第一本体21呈一水滴形体状,该第一圆面201、该第一斜面202、该第二靠抵部203及该容置部204设于该第一本体21处,该第一本体21内侧设有一第一容室211,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一容室211呈相对正状且相通状,该收卷呈圆体状的物件,如卷尺、修正带、胶带,或各装饰物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处,该第一容室211呈圆槽状,该第一本体21近底部处设有一第一开口212,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的该物件可由该第一开口212被拉出而凸露于该二第一本体21外,该第一开口212设于该容置部204一侧,该第一开口212与该第一容室211设于该第一本体21的同侧,该第一开口212与该第一容室211呈相通状,该第一容室211一侧设有一第二容室213,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二容室213呈相对正状,该第二容室213与该第一容室211呈相通状,该第二容室213的直径小于该第一容室211的直径,该第二容室213呈圆槽状,该第一本体21设有一第一穿槽214,该第一穿槽214的开口设于该第一本体21外侧,该第一穿槽214与该第二容室213呈相通状,该第一穿槽214呈圆穿槽状,该第一本体21内侧设有一第三容室215,该第三容室215设于该第一容室211与该第一开口212间,该第三容室215呈长方槽状,该第一本体21设有一第二穿槽216,该第二穿槽216的开口设于该第一本体21外侧,该第二穿槽216与该第三容室215呈相通状,该第二穿槽216呈圆穿槽状,该第一本体21内侧设有一第四容室217,该第四容室217与该第一容室211、该第一开口212及该第三容室215呈相通状,该第四容室217设于该第一容室211、该第一开口212及该第三容室215之间,该第四容室217呈长方槽状,该第一本体21设有一第三穿槽218,该第三穿槽218的开口设于该第一本体21外侧,该第三穿槽218与该第四容室217呈相通状,该第三穿槽218呈圆穿槽状;

该盖体22盖合于该第一本体21的外侧,使该第一本体21的该第一穿槽214呈封闭状,该圆体部205设于该盖体22上,该盖体22呈圆体状;

该第一轴体23与该第二轴体24相互组设并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二容室213处,该第一轴体23及该第二轴体24穿设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内的该物件的中央处,使该物件以该第一轴体23及该第二轴体24为轴心绕设,该第一轴体23及该第二轴体24的端部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一穿槽214相对正以供一销体相穿设,使该二第一本体21、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内的该物件、该第一轴体23及该第二轴体24相组设而不相脱开;

该套合件25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三容室215内,该第一凸柱206设于该套合件25处,该第一凸柱206凸露于该套合件25的二侧,该第一凸柱206穿设于该二第二穿槽216处,即该套合件25穿设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三容室215及该第二穿槽216处,该第二穿槽216的直径大于该第一凸柱206的直径,使该套合件25于该第三容室215处移位;

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相互组设并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四容室217内,该第二凸柱207设于该第一软件26及该第二软件27的端部,该第二凸柱207凸露于该第三穿槽218外,即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四容室217及该第三穿槽218处,该第一软件26及该第二软件27为具弹性的软性材质,当欲将该第一本体组20自该第一容槽11处取出时,该第二凸柱207受该座体10的该第一容槽11的壁面压抵而内缩于该第三穿槽218内,该第一本体组20即与该座体10相脱开,该第一本体组20与该座体10相脱开后,该第一软件26及该第二软件27即弹性回位,使该第二凸柱207凸露于该第三穿槽18外;

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相对合组设后,该二者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对正该第一开口212,该容置空间以供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内的该物件相穿设,该物件一端即穿设于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间并由该第一开口212处被拉出而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20外;

该套合件25移位时,该套合件25压迫该第一软件26,使该第一软件26的该容置空间稍内缩,该第一软件26即使该物件具有剎车功效。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前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a-a处的剖视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一本体组20与该座体10相组设,该第一本体组20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二第一本体21呈反向相对结合,该盖体22盖合于该第一本体21的外侧,该第一轴体23与该第二轴体24相组设并容设于该第二容室213内,该套合件25容设于该第三容室215间,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相组设并容设于该第四容室217内。

请继续参阅图6及图7所示,图6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侧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b-b处的剖视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一本体组20与该座体10相组设,该第二靠抵部203与该第一靠抵部12相靠抵,该容置部204容置于该第一容槽11内,该第二凸柱207抵于该座体10的其二呈相对正的该凹部13处,使该容置部204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203及该第二凸柱207而无法随意脱出该第一容槽11槽外或倾倒而呈倾斜状。

请参阅图8所示,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一容槽11设于该座体10一端以供该第一本体组20相容设,该座体10另端设有一第二容槽14,该第二容槽14呈圆槽状,设有一第二本体30,该第二本体30容设于该第二容槽14内,该第二本体30为一装饰件,该第二本体30呈圆体状,该第二本体30为一草皮。

请继续参阅图9所示,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一本体组20的该第二靠抵部203呈v形状。

请继续参阅图10所示,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该座体10的该第一容槽11的断面呈v形槽状,该第一容槽11的形状与该第一本体组20的该容置部204的形状相配合以供该容置部204兼容设。

请继续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容置座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前视剖视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二凸柱207为单一元件状,该第二凸柱207穿设于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间,设有一弹性件28,该弹性件28套设于该第二凸柱207上,该弹性件28弹抵于该第一软件26及该第二软件27间。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该第一本体组20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本体组20内容设该物件时,该第一本体组20外设有条形码,该条形码经扫描后取得该第一本体组20内的该物件的地理信息或其它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置放座结构具有下述的优点:

1、该第一本体组20的外部设有该第一圆面201及该二第一斜面202,该第一圆面201与该二第一斜面202相互连接,使该第一本体组20的整体外观造型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20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造型状。

2、该座体10设有该第一容槽11,该第一容槽11供该第一本体组20的容置部204相容设,使该第一本体组20借由该座体10而立于一平面处。

3、该第一本体组20与该座体10相组设,该第二靠抵部203与该第一靠抵部12相靠抵,该容置部204容置于该第一容槽11内,使该容置部204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203而无法随意自该第一容槽11槽处倾倒而呈倾斜状。

4、该第一本体组20内部供收卷呈圆体状的该物件如卷尺或修正带或胶带兼容设,该第一本体组20即可做为如卷尺、修正带或胶带台文具而单独使用,该第一本体组20亦与该座体10相组设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造型的装饰件而置于一平面上,该容置座结构即具扩充性及多样性。

5、该第二凸柱207抵于该凹部13处,该第二本体组20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203及该第二凸柱207而无法随意脱出该第一容槽11槽外或倾倒而呈倾斜状。

6、该二第一本体21呈反向相对结合,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一容室211呈相对正状而可供收卷呈圆体状的物件兼容设,如卷尺、修正带、胶带物件,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相对合组设而容设于该第四容室217内,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以供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内的该物件相穿设,该容置空间的二端开口分别与该第一容室211及该第一开口212相对正,该物件一端即穿设于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间并由该第一开口212处被拉出而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20外。

7、该第一轴体23与该第二轴体24相组设并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二容室213处,该第一轴体23及该第二轴体24穿设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内的该物件的中央处,使该物件以该第一轴体23及该第二轴体24为轴心绕设。

8、该第一软件26及该第二软件27为具弹性的软性材质,当欲将该第一本体组20自该座体10的该第一容槽11处取出时,该第二凸柱207受该座体10的该第一容槽11的壁面压抵而内缩于该第三穿槽18内,该第一本体组20即与该座体10相脱开,该第一本体组20与该座体10相脱开后,该第一软件26及该第二软件27即弹性回位,使该第二凸柱207凸露于该第三穿槽18外。

9、该套合件25移位时,该套合件25压迫该第一软件26,使该第一软件26的该容置空间稍内缩,该第一软件26内缩即使该物件具有剎车功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置放座结构深具产业利用价值性、新颖性及进步性,诚能符合新型专利之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