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控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4721发布日期:2020-08-25 20:2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控灯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声控灯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的声控照明灯电路,在光线不好时有声音传入时灯亮,但是在光线好的时候,也会出现有声音传入时灯亮的情况,不利于节约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声控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光敏电阻glr,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三极管v1、第二三极管v2、第三三极管v3、第四三极管v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可控硅v5,照明灯lamp、话筒mic;

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十电阻r10、第九电阻r9、第八电阻r8、光敏电阻glr、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容c3的负极分别连接话筒mic的一端、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第四三极管v4的发射极、可控硅v5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并接地;话筒mic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九电阻r9、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分别连接光敏电阻glr、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第三三极管v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第五电阻r5,第三三极管v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第四三极管v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v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可控硅v5的控制端,可控硅v5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220伏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照明灯lamp,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和照明灯lamp。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均为电解电容。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v1、第二三极管v2、第三三极管v3、第四三极管v4均为npn型三极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均为150千欧的电阻,第二电阻r2为680千欧的电阻。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电阻r4、第十电阻r10均为10千欧的电阻,第六电阻r6为33千欧的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声控灯电路在有声波传入话筒时,照明灯亮;在有光照时,照明灯灭,方便使用,有利于节约电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声控灯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如图1所示,一种声控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光敏电阻glr,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三极管v1、第二三极管v2、第三三极管v3、第四三极管v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可控硅v5,照明灯lamp、话筒mic;

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十电阻r10、第九电阻r9、第八电阻r8、光敏电阻glr、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容c3的负极分别连接话筒mic的一端、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第四三极管v4的发射极、可控硅v5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并接地;话筒mic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九电阻r9、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分别连接光敏电阻glr、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第三三极管v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第五电阻r5,第三三极管v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第四三极管v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v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可控硅v5的控制端,可控硅v5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220伏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照明灯lamp,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和照明灯lamp。

所述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均为电解电容。

所述第一三极管v1、第二三极管v2、第三三极管v3、第四三极管v4均为npn型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均为150千欧的电阻,第二电阻r2为680千欧的电阻。

所述第四电阻r4、第十电阻r10均为10千欧的电阻,第六电阻r6为33千欧的电阻。

可控硅v5型号为mcr100-8。

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工作原理:

无外部光源及无声状态下:

因无光源,光敏电阻glr处于高阻值状态,第二三极管v2截止。第一三极管v1工作在临界饱和状态,其集电极为低电平,使第三三极管v3亦截止。第二电容c2充电到13伏、第四三极管v4在饱和状态,第一电阻r1中电流全通过第四三极管v4、可控硅v5的g极无控制电流而关断,照明灯lamp灭。

无外部光源及有无声状态下:

声波的负半周使第一三极管v1截止,因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为v3提供了足够的基流,第三三极管v3饱和,第三三极管v3集电极电压下跳,而第二电容c2此前已经充电到13伏,且其端电压不能突变,因此,第四三极管v4基极电压也下跳(变为负值),第四三极管v4截止,第一电阻r1中电流全部流经可控硅v5的控制极到阴极,可控硅v5被触发导通,照明灯lamp亮。

可控硅v5导通时,第一电容c1此前充得的电压(vet)经第五二极管d5、可控硅v5很快放电至接近0v。第二电容c2放电,充电过程中,第二电容c2端电压绝对值从初值vcc下降,第四三极管v4基极负电压的绝对值减小到0,再在可控硅v5导通管压降vtm=0.8v电压作用下,第四三极管v4的基极逐渐升到+0.63v而导通,可控硅v5控制极电流被第四三极管v4短路,可控硅v5重新截止。因此第二电容c2从负13伏到0.63伏的过程即为亮灯时间。显然,可控硅v5导通,管压降vtm,第二电阻r2、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的值决定亮灯期。

当有外部光源照到光敏电阻glr时,光敏电阻glr的阻值处于低阻值状态,照明灯lamp灭。

为保证话筒放大器有足够的放大能力,第一三极管v1的β值不能小于250,调节第三电阻r3和第九电阻r9使vcc值约为12v~15v;且同时使第一三极管v1处于临界饱和状态。第二电容c2从(-vcc)到+0.63v的过程中第四三极管v4的基、射电压变化过程为:

第三三极管v3刚饱和时,如前述,第二电容c2端电压为vcc=12v~15v,第一电容c1端电压已经放电到0v,则第四三极管v4的基、射电压为12v~15v的反偏压,其发射结被击穿,第二电容c2端电压绝对值被很快下降到5v以下,则发射结截止。

当ube4变成0.6伏时,第四三极管v4重新导通,可控硅v5重新截止,亮灯期的过渡过程结束。

本实用新型的声控灯电路在有声波传入话筒时,照明灯亮;在有光照时,照明灯灭,方便使用,有利于节约电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