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7949发布日期:2020-07-10 16:1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保护装置是一种辅助人们进行装置散热的支撑设备,现在机电设备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使用机电设备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温度,温度过高会带来一定的伤害,所述机电的降温装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散热保护装置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散热保护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散热装置进行工作的时候,不能很直观的看出装置内部的温度,无法根据温度来调节散热功率,在温度过高时无法提醒人们,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仅仅利用风机来进行散热可能效果不佳,风机在进行散热时可能也会带来一定的热量,降低工作效率,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具备实时监测机电设备的内部温度,根据温度来调节散热的功率,节约能源,通过液冷的方式对装置的表面进行降温,散热效果好,更加实用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肋片与风机,所述风机位于肋片的一侧,所述风机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铝板,所述散热装置外壳的前端两侧设置有空气通风口,所述散热装置外壳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监测报警模块,所述散热装置外壳的四周均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散热装置外壳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液冷降温机构。

优选的,所述温度监测报警模块由电源模块、温度传感模块、稳压模块、单片机模块、继电器模块、蜂鸣器模块、显示模块组成,所述电源模块一侧设置有稳压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另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一侧设置有继电器模块,所述继电器模块连接有单片机模块,所述单片机模块连接有蜂鸣器模块与显示模块。

优选的,所述液冷降温机构由降温板、液冷管、进液管、出液管、连接头组成,所述液冷管贯穿于降温板的内部,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位于降温板的一侧,所述连接头位于进液管与出液管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稳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与单片机模块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温度传感模块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的输出端与蜂鸣器模块、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冷管与降温板之间通过固定槽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出液管与液冷管之间通过卡槽固定连接连接,所述连接头与进液管、出液管之间通过卡箍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风机与导热铝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分布于散热装置外壳的四周外表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通过温度监测报警模块能够实时监测机电设备的内部温度,根据温度来调节散热的功率,节约能源,单片机能够更好的控制整个模块的运作,为工作中心,在温度传感模块监测的温度过高时单片机模块会给蜂鸣器模块一个高电平,蜂鸣器模块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电源模块使用时间过长,单片机模块将温度数据实时显示在显示模块上,方便人们的查看。

2、该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通过液冷降温机构可以通过液冷的方式对装置的表面进行降温,散热效果好,更加实用,通过连接头将液冷降温机构与冷却液接头进行连接,冷却液从进液管进入液冷管的内部并进行循环流通,可以很好的降低降温板的温度,从而达到一个很好的物理降温效果,冷却液循环通过出液管流出,简单实用,降温效果显著,整个散热保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中温度监测报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中导热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中温度传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中液冷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装置外壳;2、肋片;3、风机;4、导热铝板;5、空气通风口;6、温度监测报警模块;601、电源模块;602、温度传感模块;603、稳压模块;604、单片机模块;605、继电器模块;606、蜂鸣器模块;607、显示模块;7、固定件;8、液冷降温机构;801、降温板;802、液冷管;803、进液管;804、出液管;805、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件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散热装置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肋片2与风机3,风机3位于肋片2的一侧,风机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铝板4,散热装置外壳1的前端两侧设置有空气通风口5,散热装置外壳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监测报警模块6,散热装置外壳1的四周均设置有固定件7,散热装置外壳1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液冷降温机构8。

进一步的,温度监测报警模块6由电源模块601、温度传感模块602、稳压模块603、单片机模块604、继电器模块605、蜂鸣器模块606、显示模块607组成,电源模块601的输出端与稳压模块6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稳压模块603的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60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继电器模块605与单片机模块604之间为电性连接,电源模块601与温度传感模块602之间为电性连接,单片机模块604的输出端与蜂鸣器模块606、显示模块60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源模块601连接有稳压模块603,稳压模块603在输入电压或负载变化时,能够控制电路,保持电源模块601的稳定,继电器模块605能够更好的控制电源模块601电流的输入,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温度传感模块602采用rht04-20型号,为数字型输出信号,使用方便,互换性好,测温更加准确,并通过iic将温度数据传输给单片机模块604,单片机模块604采用stc89c51型号,是单片机的基础型号,简单实用,能够更好的控制整个模块的运作,为工作中心,在温度传感模块602监测的温度过高时单片机模块604会给蜂鸣器模块606一个高电平,蜂鸣器模块606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电源模块601使用时间过长,单片机模块604将温度数据实时显示在显示模块607上,方便人们的查看。

进一步的,液冷降温机构8由降温板801、液冷管802、进液管803、出液管804、连接头805组成,液冷管802与降温板801之间通过固定槽固定连接,进液管803、出液管804与液冷管802之间通过卡槽固定连接连接,连接头805与进液管803、出液管804之间通过卡箍为可拆卸连,在温度监测报警模块6监测到机电装置温度过高时,风机3已经无法满足装置的散热效果,此时可以通过连接头805将液冷降温机构8与冷却液接头进行连接,冷却液从进液管803进入液冷管802的内部并进行循环流通,可以很好的降低降温板801的温度,从而达到一个很好的物理降温效果,冷却液循环通过出液管804流出,简单实用,降温效果显著。

进一步的,风机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风机3与导热铝板4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固定件7分布于散热装置外壳1的四周外表面,电机的型号为a2212kv980,其最大连续功率为330w,重量为56g,起到一个很好的驱动作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温度监测报警模块6与液冷降温机构8组成,稳压模块603在输入电压或负载变化时,能够控制电路,保持电源模块601的稳定,继电器模块605能够更好的控制电源模块601电流的输入,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温度传感模块602采用rht04-20型号,为数字型输出信号,使用方便,互换性好,测温更加准确,并通过iic将温度数据传输给单片机模块604,单片机模块604采用stc89c51型号,是单片机的基础型号,简单实用,能够更好的控制整个模块的运作,为工作中心,在温度传感模块602监测的温度过高时单片机模块604会给蜂鸣器模块606一个高电平,蜂鸣器模块606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电源模块601使用时间过长,单片机模块604将温度数据实时显示在显示模块607上,方便人们的查看,在温度监测报警模块6监测到机电装置温度过高时,风机3已经无法满足装置的散热效果,此时可以通过连接头805将液冷降温机构8与冷却液接头进行连接,冷却液从进液管803进入液冷管802的内部并进行循环流通,可以很好的降低降温板801的温度,从而达到一个很好的物理降温效果,冷却液循环通过出液管804流出,简单实用,降温效果显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