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散热装置、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6159发布日期:2020-08-25 20:3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水冷散热装置、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冷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水冷散热装置的电机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又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电机控制器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消耗逐年增加。目后,全球的二氧化碳(co2)排放中有25%来源于汽车。在我国,汽车排放带来的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中的主要因素,节能减排已成为汽车业发展的重大课题。控制器类一般采用水冷散热。

如图1所示,传统的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机箱01,机箱内部设有s型流道或川型流道,机箱侧壁设有与流道02连通的过水口,过水口包括进水口03和出水口04。

通常在加工时,根据流道的形状,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均已固定,即一种水道形状只能设置为一种水流形式,无法根据实际布置需要更改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导致水冷散热装置的通用性降低。

因此,如何提高水冷散热装置的通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冷散热装置,该水冷散热装置的通用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水冷散热装置的电机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机控制器的电动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机箱及设置在所述机箱内的水道,所述机箱上设有能够与所述水道连通的过水口,所述水道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布置的条形水道,相邻两个所述条形水道连通,所述过水口包括至少两个左过水口和至少两个右过水口,所述左过水口和所述右过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条形水道左右相对两端的所述机箱侧壁上,所述左过水口和所述右过水口能够与所述条形水道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包括设置在所述条形水道内的横向隔板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横向隔板的纵向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水道侧壁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水道为“王”字型水道,所述条形水道为三个,三个所述条形水道平行设置,所述隔板为“王”字型隔板。

优选地,所述条形水道相对两端的所述机箱侧壁上均设有正对的所述左过水口和所述右过水口。

优选地,所述过水口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箱前后两端侧壁上的前过水口和后过水口,所述前过水口和所述后过水口能够与端部的所述条形水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左过水口、所述右过水口、所述前过水口和所述后过水口均为盲孔,在工作时,所有的所述过水口中两个盲孔与所述水道打通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前过水口和所述后过水口均至多一个与所述水道打通。

优选地,所述左过水口、所述右过水口、所述前过水口和所述后过水口均为与所述水道连通的通孔,且所述通孔通过可拆卸连接堵头封堵,在工作时,所述左过水口、所述右过水口、所述前过水口和所述后过水口中两个通孔中的堵头拆卸与所述水道连通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前过水口和所述后过水口均至多一个堵头拆卸与所述水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前过水口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前过水口与所述条形水道连通,分别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所述前过水口相邻的所述条形水道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隔离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前阻水板。

优选地,所述后过水口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后过水口与所述条形水道连通,分别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所述后过水口相邻的所述条形水道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隔离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后阻水板。

优选地,所述机箱包括水冷基板及封堵所述水冷上端面的盖板,所述水道开设在所述水冷基板上,所述隔板与所述水道底壁固定密封连接。

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水冷散热装置,所述水冷散热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水冷散热装置。

一种电动汽车,包括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为上述所述的电机控制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机箱及设置在机箱内的水道,机箱上设有能够与水道连通的过水口,水道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布置的条形水道,相邻两个条形水道连通,过水口包括至少两个左过水口和至少两个右过水口,左过水口和右过水口分别设置在条形水道左右相对两端的机箱侧壁上,左过水口和右过水口能够与条形水道连通。在安装该水冷装置时,根据实际需要,当需要在左侧进出水时,两个左过水口一个作为进水口,另一个作为出水口;当需要在右侧设置进出水口时,两个右过水口一个作为进水口,另一个作为出水口;当需要相对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时,可以将左过水口和右过水口一个作为进水口,另一个作为出水口。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的水冷散热装置中,通过将相邻两个条形水道连通,即无论在将左过水口和右过水口哪一者作为进水口,哪一者作为出水口均可使水道形成连通水路,进而使得进水口和出水口有多中布置形式,有效地提高了水冷散热装置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后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的水冷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水冷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水冷散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水冷散热装置中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为左过水口的水流导向图;

图5为图2所示水冷散热装置中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为右过水口的水流导向图;

图6为图2所示水冷散热装置中进水口为中间位置左过水口及出水口为中间位置右过水口的水流导向图;

图7为图2所示水冷散热装置中进水口为上端左过水口及出水口为下端位置右过水口的水流导向图;

图8为图2所示水冷散热装置中进水口为下端左过水口及出水口为上端位置右过水口的水流导向图;

图9为图2所示水冷散热装置中进水口为中间位置前过水口及出水口为中间位置后过水口的水流导向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水冷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水冷散热器的水流导向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水冷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水冷散热器的水流导向图。

其中图1-13中:01、机箱;02、水道;03、进水口;04、出水口;

1、机箱;2、条形水道;3、左过水口;4、右过水口;5、前过水口;6、后过水口;7、隔板;7-1、纵向隔板;7-2、横向隔板;8、后阻水板;9、前阻水板。

a1、左过水口;a2、左过水口;a3、左过水口;a4、后过水口;a5、后过水口;a6、后过水口;a7、右过水口;a8、右过水口;a9、右过水口;a10、前过水口;a11、前过水口;a12、前过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水冷散热装置,该水冷散热装置的通用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水冷散热装置的电机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机控制器的电动汽车。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13。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机箱1及设置在机箱1内的水道,机箱1上设有能够与水道连通的过水口,水道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布置的条形水道2,相邻两个条形水道2连通,优选,相邻两个条形水道2的中间位置连通。过水口包括至少两个左过水口3和至少两个右过水口4,左过水口3和右过水口4分别设置在条形水道2左右相对两端的机箱1侧壁上。左过水口3和右过水口4能够与条形水道2连通。具体的,水道可以在机箱1浇铸时一体成型,也可以后期加工时铣出。

优选的,条形水道2的相对两端的机箱1侧壁上均设有正对的左过水口3和右过水口4。为了便于加工条形水道2,优选,相邻条形水道2平行设置。

机箱1外形优选整体为矩形块结构。

在需要使用该水冷装置时,根据实际需要,当需要在左侧进出水时,两个左过水口3一个作为进水口,另一个作为出水口;当需要在右侧设置进出水口时,两个右过水口4一个作为进水口,另一个作为出水口;当需要相对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时,可以将左过水口3和右过水口4一个作为进水口,另一个作为出水口。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水冷散热装置中,通过将相邻两个条形水道2连通,即无论在将左过水口3和右过水口4哪一者作为进水口,哪一者作为出水口均可使水道形成连通水路,进而使得进水口和出水口有多中布置形式,有效地提高了水冷散热装置的通用性。

为了延长水流路径,该水冷散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水道内的隔板7,隔板7包括设置在条形水道2内的横向隔板7-2及连接相邻两个横向隔板7-2的纵向隔板7-1,隔板7与水道侧壁间隔设置。具体的,隔板7可以在机箱1加工时一体浇铸成型,也可以后期粘接或焊接在水道。为了便于水流均流,优选,横向隔板7-2与水道相对两侧的距离相等。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种水冷散热装置,水道为“王”字型水道,条形水道2为三个,三个条形水道2平行设置,隔板7为“王”字型隔板。通过设置王字型隔板7可以使水流分为两股走向,其表现为中间为一个“王”字型隔墙,具体的,机箱1上隔离相邻两个条形水道2之间的隔墙与机箱1外围固定连接。

当然,水道还可以为“工”字型水道,两个条形水道2平行设置,隔板7为“工”字型隔板。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冷散热装置的通用性,优选,过水口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机箱1前后两端侧壁上的前过水口5后过水口6,前过水口5和后过水口6能够与端部的条形水道2连通。具体的,前后两端侧壁端部均与左右两端侧壁衔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左过水口3、右过水口4、前过水口5和后过水口6均为盲孔,在工作时,所有的过水口中两个盲孔与水道打通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即所有的左过水口3、右过水口4、前过水口5和后过水口6中两个盲孔与水道打通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前过水口5和后过水口6均至多一个与水道打通。如图3所示,盲孔a1、a2和a3均为左过水口,盲孔a4、a5和a6均为后过水口6,盲孔a7、a8和a9均为右过水口4,盲孔a10、a11和a12均为前过水口5,即位于左过水口3位于机箱1的左方,右过水口4位于机箱1的右方,前过水口5位于机箱1的前方,后过水口6位于机箱1的后方。可兼容多种水嘴位置方案,具体如下。

如图4所示,如需要进出水口的位置位于机箱1左方,则打通左过水口a1和左过水口a3,左过水口a1为进水口,左过水口a3作为出水口。反之,若以左过水口a3为进水口则箭头方向相反,其中箭头代表水流方向,下文同上。

如图5所示,如需要进出水口的位置位于机箱1右方,则打通右过水口a7和右过水口a9,若以右过水口a9为进水口,即水流走向如图5所示,若以右过水口a7为进水口则箭头方向相反。

如图6所示,如需要进出水口的位置分别位于机箱1左右两侧,且进出水口需在一条线上,则打通左过水口a2和右过水口a8,其中左过水口a2为进水口,右过水口a8为出水口,即水流走向如图6所示。若以右过水口a8为进水口则箭头方向相反。

如图7所示,如需要进出水口的位置分别位于机箱1左右两侧,但进出水口不需保持在一条线上,则打通左过水口a1和右过水口a7,其中左过水口a1为进水口,右过水口a7为出水口,即水流走向如图7所示。若以右过水口a7为进水口,则箭头方向相反。

如图8所示,如需要进出水口的位置分别位于机箱1左右两侧,但进出水口不需保持在一条线上,则打通左过水口a3和右过水口a9,其中左过水口a3为进水口,右过水口a9为出水口,即水流走向如图8所示。若以右过水口a9为进水口,则箭头方向相反。

如图9所示,如需要进出水口的位置分别位于机箱1前后两侧,且进出水口需在一条线上,则打通后过水口a5和前过水口a11,其中,前过水口a11为进水口,后过水口a5为出水口,即水流走向如图9所示。若以后过水口a5为进水口,则箭头方向相反。

根据客户的需求,在机箱1的前后左右四个面设立进出水口。兼容多种进出水口位置,降低因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所带来的机箱1或水冷板开模成本,同时减少客户管路布置冗余。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左过水口3、右过水口4、前过水口5和后过水口6均为与水道连通的通孔,且通孔通过可拆卸连接堵头封堵,在工作时,左过水口3、右过水口4、前过水口5和后过水口6中两个通孔中的堵头拆卸作为通孔与水道连通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前过水口5和后过水口6均至多一个堵头拆卸与水道连通。

如图10和图11所示,前过水口5至少为两个,两个前过水口5与条形水道2连通,分别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与前过水口5相邻的条形水道2与隔板7之间设有隔离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前阻水板9。

在加工时,可以通过预先在机箱水道模具上更换嵌件,从而压铸出的机箱水道比前面方案多了一个前阻水板9。打通前过水口a10和前过水口a12,此时进出水口位于机箱1前方,其中前过水口a10为出水口,前过水口a12为进水口。若以前过水口a10为进水口,则箭头方向相反。

如图12和图13所示,后过水口6至少为两个,两个后过水口6与条形水道2连通,分别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与后过水口6相邻的条形水道2与隔板7之间设有隔离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后阻水板8。通过预先在机箱水道模具上更换嵌件,从而压铸出的机箱水道比前面方案多了一个后阻水板8,打通后过水口a4和后过水口a6,此时进出水口位于机箱1后方,其中后过水口a4作为进水口,后过水口a6作为出水口。若以后过水口a6为进水口,则箭头方向相反。

其中可通过更换压铸模具嵌件实现前阻水板9和/或后阻水板8加工,或直接压铸出,根据不同的需求再予以去掉,进一步提高水冷散热器的通用性。

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机箱1包括水冷基板及封堵水冷上端面的盖板,水道开设在水冷基板上,隔板7与水道底壁固定密封连接。具体的,当然隔板还可以安装在盖板下表面上,使用时,改在水冷基板上,隔板底端与水道底壁贴合。

其中本申请为了便于叙述是以水道开口朝上进行的说明,并不代表在具体使用时以本方位为基准。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水冷散热装置,其中,水冷散热装置为上述任一种水冷散热装置,前文叙述了关于水冷散热装置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包括上述水冷散热装置,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包括电机控制器,其中电机控制器为上述电机控制器,本申请包括上述电机控制器,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