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辐射石墨烯电热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7365发布日期:2020-07-04 04: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无辐射石墨烯电热膜,包括基布层(5)和复合在基布层两侧的覆膜层(6),其特征在于,基布层(5)的纬线方向编织有若干石墨烯线组(3),基布层(5)的经线方向编织有铜丝连接线区(2),正极连接线区(7)和负极连接线区(8),若干石墨烯线组(3)并联电连接,铜丝连接线区(2)与若干石墨烯线组(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辐射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石墨烯线组(3)包括正极石墨烯线(3a)和负极石墨烯线(3b),每个石墨烯线组(3)上的正极石墨烯线(3a)与正极连接线区(7)电连接,每个石墨烯线组(3)上的负极石墨烯线(3b)与负极连接线区(8)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无辐射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石墨烯线组(3)上的正极石墨烯线(3a)和负极石墨烯线(3b)平行设置,正极石墨烯线(3a)和负极石墨烯线(3b)的电流流向彼此相对,正极石墨烯线(3a)的电磁辐射360度向外扩散形成正向电磁波,负极石墨烯线(3b)的电磁辐射360度向外扩散形成反向电磁波,正向电磁波与反向电磁波重合抵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无辐射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正极石墨烯线(3a)与负极石墨烯线(3b)与聚酯纤维线(4)作为纬线,铜丝与聚酯纤维线作为经线,经线与纬线编织成为基布层(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无辐射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正极连接线区(7)与基布层(5)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层区(10),绝缘垫层区(10)为聚酯纤维线(4)采用提花工艺编织而成,绝缘垫层区(10)将正极连接线区(7)与负极连接线区(8)绝缘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无辐射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10-15根铜丝作为经线编入在基布层的上侧作为铜丝连接线区(2),10-15根铜丝作为经线编入在基布层的下侧作为负极连接线区(8),10-15根铜丝作为经线编入在基布层的负极连接线区(8)的上侧作为正极连接线区(7),正极连接线区(7)与负极连接线区(8)设置有聚酯纤维线编织的间隔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无辐射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正极石墨烯线(3a)与负极石墨烯线(3b)作为纬线平行的编织到达基布层(5)的两端端部,基布层(5)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封边区(9),封边区(9)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包边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无辐射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石墨烯线组(3)的间距为2-15mm;正极石墨烯线(3a)与负极石墨烯线(3b)之间的间距为20-25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无辐射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基布层(5)的幅宽为500-1750mm;基布层(5)能够向左右两端无限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无辐射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50cm见方的所述无辐射石墨烯电热膜在表面温度35摄氏度时,辐射值为0.4毫高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辐射石墨烯电热膜,包括基布层和复合在基布层两侧的覆膜层,其中,基布层的纬线方向编织有若干石墨烯线组,基布层的经线方向编织有铜丝连接线区,正极连接线区和负极连接线区,若干石墨烯线组并联电连接,铜丝连接线区与若干石墨烯线组电连接。石墨烯线组包括正极石墨烯线和负极石墨烯线,每个石墨烯线组上的正极石墨烯线与正极连接线区电连接,每个石墨烯线组上的负极石墨烯线与负极连接线区电连接。石墨烯线组上的正极石墨烯线和负极石墨烯线平行设置,正极石墨烯线和负极石墨烯线的电流流向彼此相对,正极石墨烯线的电磁辐射360度向外扩散形成正向电磁波,负极石墨烯线的电磁辐射360度向外扩散形成反向电磁波,正向电磁波与反向电磁波重合抵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辐射值低,有益于使用者身体健康。

技术研发人员:王冠翔;王显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冠锐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2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