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电灯频率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9116发布日期:2020-07-29 03:2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电灯频率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放电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放电灯频率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普通照明从放电灯时代迅速过渡到led固体照明时代,导致整个的产业链全部倾向于led产业链。但是在某些特殊领域,如紫外线灯(uv灯)的领域,依然需要传统电子镇流器为其配套点灯,但是由于整体产业链倾向于led产业链的变化,导致uv灯电子镇流器的上游专用芯片几乎全部处于停产状态,使得该电子镇流器处于无专用芯片可用的状态。由于uv灯属于气体放电灯,为了延长灯的寿命以及更好的启动灯,电子镇流器在启动过程中需要一个预热软启动的过程,而完成预热软启动就需要半桥电路的开关频率在预热启动时间内从高到低进行调整,现有技术中预热软启动电路较为复杂,成本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放电灯频率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放电灯频率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包括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和与所述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输出端连接的芯片u,所述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包括芯片电源vcc、电容c4、电阻r8、电阻r6、电容c6、二极管d5、三极管q6、二极管d6、电阻r9和电阻r11,其中,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并与芯片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电容c6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芯片u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芯片u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的第七引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d5和所述二极管d6的型号均为1n4148二极管,且所述二极管d5和所述二极管d6均为开关二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6的型号为2n3906三极管,且三极管q6为pnp型三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6的电容量为100微法,所述电容c4的电容量的代码为102,且所述电容c4的电容量为1000皮法。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6为极性电容,所述电容c6的正极和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电容c6的负极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11为芯片定时电阻,所述电阻r8的阻值为200欧姆,所述电阻r11的阻值为15千欧,所述电阻r9的阻值为2.2千欧,所述电阻r6的阻值为300千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r6和c6的特性,使得q6从导通到截止的过程为一个线性变化的过程,从而使得芯片u的振荡频率从最高值线性往最低值下扫频,可以获得完美的扫频频率曲线,根据对c6和r6、r9和r11设定数值,为得到合适的预热时间、预热频率和工作频率提供了便利,便于为紫外线灯的镇流器提供合适的预热时间、预热频率和工作频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放电灯频率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电灯频率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电灯频率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包括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和与所述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输出端连接的芯片u,所述扫频预热软启动电路包括芯片电源vcc、电容c4、电阻r8、电阻r6、电容c6、二极管d5、三极管q6、二极管d6、电阻r9和电阻r11,其中,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并与芯片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电容c6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芯片u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芯片u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的第七引脚连接。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r6和c6的特性,使得q6从导通到截止的过程为一个线性变化的过程,从而使得芯片u的振荡频率从最高值线性往最低值下扫频,可以获得完美的扫频频率曲线,根据对c6和r6、r9和r11设定数值,为得到合适的预热时间、预热频率和工作频率提供了便利,便于为紫外线灯的镇流器提供合适的预热时间、预热频率和工作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二极管d5来说,所述二极管d5和所述二极管d6的型号均为1n4148二极管,且所述二极管d5和所述二极管d6均为开关二极管,所述开关二极管的基本参数为vrm=75v、if=150ma、vf=1v、trr=4ns和c0=4pf,所述trr为恢复时间,所述c0为零偏电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三极管q6来说,所述三极管q6的型号为2n3906三极管,且三极管q6为pnp型三极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电容c6来说,所述电容c6的电容量为100微法,所述电容c4的电容量的代码为102,且所述电容c4的电容量为1000皮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电容c6来说,所述电容c6为极性电容,所述电容c6的正极和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电容c6的负极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电阻r11来说,所述电阻r11为芯片定时电阻,所述电阻r8的阻值为200欧姆,所述电阻r11的阻值为15千欧,所述电阻r9的阻值为2.2千欧,所述电阻r6的阻值为300千欧。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上电,通过r6对c6铝电解充电;此刻,由于铝电解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使得q6的基极电压近乎为零,此刻q6处于导通状态,q6的ce级阻抗很低,使得r9和r11并联,此刻芯片u的定时振荡电阻等于r9与r11并联后的阻值,该值远低于r11的值,所以此刻芯片u的振荡频率是最高值;上电后,芯片u的vcc通过r6逐渐对c6充电,c6两端的电压逐步上升,q6的基极电压逐步上升,由于pnp型三极管的特性,q6将逐步退出导通状态,q6从导通到退出导通的时间,取决于c6和r6的值,当c6充满电后,q6的基极电压超过0.7v,q6彻底退出导通,于是芯片u的定时电阻只剩下r11;频率恢复正常设置的值;由于r6和c6的特性,使得q6的导通到截止的过程是一个线性变化的过程,从而使得芯片u的振荡频率从最高值线性往最低值下扫,可以获得完美的扫频频率曲线。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r6和c6的特性,使得q6从导通到截止的过程为一个线性变化的过程,从而使得芯片u的振荡频率从最高值线性往最低值下扫,可以获得完美的扫频频率曲线,根据对c6和r6、r9和r11设定数值,为得到合适的预热时间、预热频率和工作频率提供了便利,便于为紫外线灯的镇流器提供合适的预热时间、预热频率和工作频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