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水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5228发布日期:2020-06-17 01:3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水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温机散热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水温机。



背景技术:

水温机又称运水式模温机,它是以水作为媒介的。

现有的水温机上的散热结构位置固定,风扇只能对着水温机内部的固定一处进行降温操作。但是这种散热方式的散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水温机,具有提高散热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水温机,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远离地面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壳体将所述第一通孔完全遮蔽,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风扇摆动组件;

所述风扇摆动组件包括风扇及转动组件,所述风扇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处,所述转动组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风扇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的工作端正对着第一通孔。转动组件带动风扇运动。摆动的风扇对装置本体内部不同位置吹风,提高了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不完全齿轮、直齿条、第一固定杆及驱动组件,所述不完全齿轮与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一侧相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不完全齿轮的中心点处,且所述不完全齿轮与所述转动杆转动套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一侧相固定,所述直齿条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周面,所述直齿条与所述不完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直齿条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带动直齿条沿着第一固定杆所在直线方向反复运动。直齿条带动不完全齿轮围绕转动杆转动,不完全齿轮带动风扇左右摆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壳体、第一电机、转动盘、连接块及连接杆,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固定,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靠近的一侧开设有贯通孔,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底部,所述转动盘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固定,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直齿条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穿过所述贯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盘相铰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盘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相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带动连接杆运动,连接杆带动连接块运动连接块带动直齿条运动。转动盘、连接杆及连接块形成曲柄滑块运动。转动盘带动连接块沿着转动杆自身所在直线方向反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且所述滑动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首先固定了连接块的高度,使连接块与直齿条等高。另外,支撑杆及滑动块同时限制了连接块的运动方向,使连接块只能沿着转动杆所在直线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风扇的一侧与所述不完全齿轮相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作为一个中间介质,避免风扇与不完全齿轮直接接触。延长了风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圆形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通孔使第一壳体外部与内部相连通。第一壳体的外部空气可通过圆形通孔进入装置本体内部,从另一个渠道对装置本体内部进行降温散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位于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直齿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网避免通过圆形通孔进入第一壳体内部的杂质进入装置本体内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装置本体、第一通孔、风扇、转动组件及驱动组件,使风扇对装置本体内部各处进行吹风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

2.通过第一壳体、圆形通孔及防尘网,可以进一步的使装置内外部空气进行流通,另外也避免灰尘进入装置本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11、第一通孔;2、第一壳体;3、风扇摆动组件;31、风扇;4、转动组件;41、不完全齿轮;42、直齿条;43、第一固定杆;5、驱动组件;411、转动杆;51、第二壳体;52、第一电机;53、转动盘;54、连接块;55、连接杆;541、第一滑槽;6、支撑杆;61、滑动块;22、连接板;23、圆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及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水温机,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1,且装置本体1的顶部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2,第一壳体2完全遮蔽住第一通孔11。装置本体1内部放置有电器元件,当电器元件在工作时,散发大量热量。为了避免装置本体1内部温度过高,对电器元件造成损坏,减少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第一壳体2内部穿设有风扇31摆动组件3。风扇31摆动组件3包括风扇31及转动组件4。风扇31设置在第一通孔11处,转动组件4带动风扇31摆动。使风扇31在装置本体1内部进行左右摆动吹风,对装置本体1内部不同部分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

参照图3,转动组件4包括不完全齿轮41、直齿条42、第一固定杆43及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作为动力源,驱动组件5带动直齿条42运动,直齿条42带动不完全齿轮41转动,不完全齿轮41带动风扇31摆动,使风扇31对装置本体1内部各处吹风,提高了散热效率。第一固定杆43的一端与第一壳体2的内壁一侧相焊接,第一固定杆43的一端延伸至直齿条42内部,直齿条42滑动套设在第一固定杆43的外周面,驱动组件5与直齿条42相设置,驱动组件5带动直齿条42沿着第一固定杆43所在直线方向反复运动。

参照图3,第一壳体2的内壁一侧焊接有转动杆411,不完全齿轮41转动套设在转动杆411的外周面,不完全齿轮41与直齿条42相互啮合。当直齿条42运动时,直齿条42带动不完全齿轮41围绕转动杆411转动。为了避免不完全齿轮41与风扇31直接接触,同时也是方便拆装风扇31,风扇31位于第一壳体2内部的一侧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远离风扇31的一侧与不完全齿轮41螺栓固定连接。

参照图3,为了使直齿条42沿着第一固定杆43所在直线方向进行反复运动。驱动组件5包括第二壳体51、第一电机52、转动盘53、连接块54及连接杆55。第二壳体51焊接在第一壳体2的一侧。第二壳体51与第一壳体2相接触的一侧开设有贯通孔。第一电机52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壳体51内壁底部,转动盘53一侧的中心点与第一电机52输出端相焊接。连接块54与直齿条42远离第一固定杆43的一端相焊接,且连接块54的一端穿过贯通孔进入第一壳体2内部。连接杆55的两端分别与直齿条42及连接块54相铰接。当第一电机52带动转动盘53转动时,转动盘53带动连接杆55运动,连接杆55带动连接块54运动,连接块54带动直齿条42沿着第一固定杆43所在直线方向运动。转动盘53、连接杆55、连接块54、直齿条42及第一固定杆43形成了曲柄滑块结构。

参照图3,为了减轻第一固定杆43所受到的外力,另外为了支撑连接块54。连接块54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541,第一滑槽541沿着直齿条42所在直线方向开设。第二壳体51内壁焊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靠近连接块54的一端焊接又滑动块61,滑动块61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块54的第一滑槽541内部,且滑动块61与第一滑槽541滑动连接。滑动块6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滑动块61及支撑杆6不仅可以起到支撑连接块54的作用,另外长方形的滑动块61限制连接块54的运动方向。

参照图3,为了使装置本体1外部的空气流入装置本体1内部,在第一壳体2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23,另外为了使第一电机52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得以散发,第二壳体51的顶部也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23。

参照图3,为达到避免外部空气杂质及灰尘通过圆形通孔23进入装置本体1内部,使装置内部电子元件沾染灰尘,缩短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在第一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防尘网位于直齿条42与圆形通孔23之间。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水温机工作时,操作人员连接电源,启动第一电机52及风扇31。第一电机52带动转动盘53转动,转动盘53带动连接杆55运动,连接杆55带动连接块54沿着直齿条42所在直线方向运动。连接块54带动直齿条42沿着第一固定杆43所在直线方向运动。直齿条42带动不完全齿轮41围绕转动杆411转动,不完全齿轮41带动连接板22运动,连接板22带动风扇31在第一通孔11内部摆动。风扇31对装置本体1各处进行吹风散热。

特别说明的是,第一电机52的型号为:esa-10s。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