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泡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6053发布日期:2020-08-28 17:2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电泡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泡棉,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更替方便、多组安装的导电泡棉。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中为了起到导电、防静电和减少电磁辐射的效果,一般需要在其内部的一些电子部件上贴上一层导电泡棉。在阻燃海绵上包裹导电布,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使其具有良好的表面导电性,可以很容易用胶粘带固定在需屏蔽器件上;有不同的剖面形状、安装方法、ul等级及屏蔽效能的屏蔽材料可供选择。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很多导电泡棉,现有的导电泡棉一般采用的是一组形式的,在使用时当发生损坏需要更替时就必然造成维修更替期间没有合适的导电泡棉处于工作状态,同时涉及到胶粘层分离过程中相对操作繁琐,后期重复位置粘黏的问题,相对而言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电泡棉,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更替方便、多组安装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电泡棉,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导电泡棉设置在断面呈口字形的框架结构中,所述框架结构上沿框架结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用于粘黏在电子元器件或其他连接件的胶粘层,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上侧边、右侧边、下侧边和左侧边,所述框架结构中设置有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将框架结构内部分割为四个工作区域,所述四个工作区域中均设置有沿框架结构长度方向分布的导电泡棉,所述导电泡棉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阻燃层、导电布层、导电铝层、石墨层和第二阻燃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阻燃层中沿导电泡棉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提拉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一端设置有抵在导电泡棉端部的挡片。

优选的,所述金属丝穿过所述挡片,并且穿过挡片的金属丝端部通过自锁螺母拧合。

优选的,所述上侧边、右侧边、下侧边和左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供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嵌入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的断面呈燕尾槽形。

优选的,所述导电泡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为沿导电泡棉长度方向的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框架结构上沿框架结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设置于框架结构的其中一个外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框架结构中框架结构的内部中空,内部中空部分注入有冷凝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导电泡棉设置在框架结构中被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割形成的四个工作区域中,每个工作区域中设置一个导电泡棉,采用四组导电泡棉的工作形式避免了传统的单个导电泡棉工作的方式,在维护更替的时候只需要抽离出需要更换的那一组导电泡棉即可,保证了可靠工作,同时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作为导电泡棉的内外两层比较重要的阻燃层,采用两层阻燃层很好的管控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电泡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胶粘层、21-上侧边、22-右侧边、23-下侧边、24-左侧边、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1-第一阻燃层、52-导电布层、53-导电铝层、54-石墨层、55-第二阻燃层、61-金属丝、71-第一定位槽、72-第二定位槽、73-第三定位槽、74-第四定位槽、81-第一散热通道、82-第二散热通道、9-连接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泡棉设置在断面呈口字形的框架结构中,框架结构上沿框架结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用于粘黏在电子元器件或其他连接件的胶粘层1,框架结构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上侧边21、右侧边22、下侧边23和左侧边24,框架结构中设置有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将框架结构内部分割为四个工作区域,四个工作区域中均设置有沿框架结构长度方向分布的导电泡棉,导电泡棉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阻燃层51、导电布层52、导电铝层53、石墨层54和第二阻燃层55。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导电泡棉设置在框架结构中被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分割形成的四个工作区域中,每个工作区域中设置一个导电泡棉,采用四组导电泡棉的工作形式避免了传统的单个导电泡棉工作的方式,在维护更替的时候只需要抽离出需要更换的那一组导电泡棉即可,保证了可靠工作,同时第一阻燃层51和第二阻燃层55作为导电泡棉的内外两层比较重要的阻燃层,采用两层阻燃层很好的管控风险。

为了便于抽拉更替相应的导电泡棉,上述的第二阻燃层55中沿导电泡棉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提拉的金属丝61,金属丝61一端设置有抵在导电泡棉端部的挡片,挡片图上未示出。为了实现挡片固定和防止回松,金属丝61穿过挡片,并且穿过挡片的金属丝61端部通过自锁螺母拧合。

为了便于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安装,上侧边21、右侧边22、下侧边23和左侧边24上分别设置有供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的端部嵌入的第一定位槽71、第二定位槽72、第三定位槽73和第四定位槽74。为了防止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从相应定位槽中滑脱,第一定位槽71、第二定位槽72、第三定位槽73和第四定位槽74的断面呈燕尾槽形。

为了便于散热将导电泡棉中的热量引导,导电泡棉与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81和第二散热通道82,第一散热通道81和第二散热通道82为沿导电泡棉长度方向的中空结构。

为了便于框架结构和其他连接件连接,框架结构上沿框架结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连接凹槽9,连接凹槽9设置于框架结构的其中一个外侧面上。为了节约材料和提供一定的冷却性能,框架结构中框架结构的内部中空,内部中空部分注入有冷凝剂。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泡棉设置在断面呈口字形的框架结构中,所述框架结构上沿框架结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用于粘黏在电子元器件或其他连接件的胶粘层,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上侧边、右侧边、下侧边和左侧边,所述框架结构中设置有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将框架结构内部分割为四个工作区域,所述四个工作区域中均设置有沿框架结构长度方向分布的导电泡棉,所述导电泡棉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阻燃层、导电布层、导电铝层、石墨层和第二阻燃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燃层中沿导电泡棉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提拉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一端设置有抵在导电泡棉端部的挡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穿过所述挡片,并且穿过挡片的金属丝端部通过自锁螺母拧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边、右侧边、下侧边和左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供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嵌入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的断面呈燕尾槽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泡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为沿导电泡棉长度方向的中空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上沿框架结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设置于框架结构的其中一个外侧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中框架结构的内部中空,内部中空部分注入有冷凝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泡棉设置在框架结构中,框架结构上设置有胶粘层,框架结构中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将框架结构内部分割为四个工作区域,四个工作区域中均设置有导电泡棉,导电泡棉包括第一阻燃层、导电布层、导电铝层、石墨层和第二阻燃层。通过将导电泡棉设置在框架结构中被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割形成的四个工作区域中,每个工作区域中设置一个导电泡棉,采用四组导电泡棉的工作形式避免了传统的单个导电泡棉工作的方式,在维护更替的时候只需要抽离出需要更换的那一组导电泡棉即可,保证了可靠工作,同时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作为导电泡棉的内外两层比较重要的阻燃层,采用两层阻燃层很好的管控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叶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艾达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3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