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0846发布日期:2020-07-31 22:0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一些电子设备,比如电视、电脑、手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通常包括设备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显示模组、背光模组等部件。一般来说,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中均设置有背板,以支撑模组中的其他部件。这种外壳内部设置多层背板的结构,使得设备的厚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以减少设备厚度。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前表面;

前框,围绕所述显示面板边缘;

背板,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后表面;以及

中框,所述中框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前框和所述背板形成的空间内,所述中框与所述前框和所述背板三者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电路板。

可选的,所述背板为玻璃背板。

可选的,所述中框包含第一侧中框,所述前框包含第一侧前框,所述内腔包含第一内腔;

所述第一侧中框包含自所述背板内侧向所述显示面板边缘倾斜的侧壁板,所述侧壁板与所述第一侧前框、所述背板形成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电路板设置在第一内腔中。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包括:显示驱动电路板和主板,所述主板包括集成为一体的系统级芯片和时序控制器,所述显示驱动电路板和所述主板之间通过柔性线路连接。

可选的,该电子设备还包括:

内框,设置于所述第一侧中框和所述第一侧前框之间,所述内框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内框壁和第二内框壁,所述第一内框壁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二内框壁与所述第一侧中框连接、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光学膜进行限位。

可选的,所述中框包含第二侧中框,所述前框包含第二侧前框,所述第二侧前框包含卡合部,所述第二侧中框靠近所述第二侧前框的一侧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二侧前框的卡合部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第二侧中框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侧中框包含第一中框壁、第二中框壁和第三中框壁;所述第一中框壁包含导轨侧壁和限位侧壁、支撑侧壁,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导轨侧壁,所述限位侧壁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光学膜及所述显示面板进行限位,所述支撑侧壁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二中框壁支撑所述电子设备的光学膜;所述第三中框壁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平行,所述第三中框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背板接触。

可选的,该电子设备还包括:

灯条组件,设置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与所述背板接触,所述灯条组件包含多个光源;

反射片,设置于所述灯条组件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反射片包含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平行,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形成夹角,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灯条组件上的每个光源穿透所述多个开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背板接触;

所述内腔包括第二内腔,所述反射片与所述背板、所述第二中框壁形成所述第二内腔。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含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含以下的一种或多种:语音组件、网络组件、蓝牙组件、红外感光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中。

可选的,该电子设备还包括:

壁挂支撑件,内嵌于所述背板边缘内表面,所述壁挂支撑件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与壁挂件固定连接,所述壁挂件用于悬挂固定所述电子设备。

可选的,所述壁挂件包括主体部、承载部和限位部,所述承载部支承所述电子设备的下侧,所述限位部限定所述壁挂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移动。

可选的,所述显示驱动电路板通过第一电路板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侧中框的侧壁板靠近所述第一内腔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侧中框的侧壁板靠近所述第一内腔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固定所述显示驱动电路板。

可选的,所述主板通过第二电路板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件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固定所述主板。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含反射片,所述前框包含由第三侧前框、第四侧前框、第五侧前框和第六侧前框形成的矩形框,所述中框包含由第三侧中框、第四侧中框、第五侧中框和第六侧中框形成的矩形框;所述内腔包含第三内腔、第四内腔、第五内腔和第六内腔;

所述第三侧前框、所述第三侧中框和所述背板形成所述第三内腔,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内腔中;第四侧中框、所述背板和所述反射片形成所述第四内腔;第五侧中框、所述背板和所述反射片形成所述第五内腔;第六侧中框、所述背板和所述反射片形成所述第六内腔;

第四侧前框、第五侧前框和第六侧前框中的每一个都包含卡合部,所述第四侧中框靠近所述第四侧前框的一侧设置有导轨,第四侧前框的卡合部通过第四侧中框的导轨与第四侧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侧中框靠近所述第五侧前框的一侧设置有导轨,第五侧前框的卡合部通过第五侧中框的导轨与第五侧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六侧中框靠近所述第六侧前框的一侧设置有导轨,第六侧前框的卡合部通过第六侧中框的导轨与第六侧中框固定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背板形成电子设备的后表面,也就是说,本方案中,背板与外壳一体设置,该背板既作为模组背板,支撑模组中的其他部件,又作为电子设备的外壳,这样,相比于外壳内部设置背板的结构,减少了设备的厚度;第二方面,现有方案中,通常是在设备外壳和模组背板之间设置电路板,本方案中,中框与前框和背板三者之间形成内腔,内腔中设置电路板,解决了背板与外壳一体设置而产生的电路板无法放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内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c-c’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b-b’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a-a’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地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后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去除掉背板后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悬挂安装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路板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路板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d第一侧前框、100a/100b/100c第二侧前框、101显示面板、102拾音器、103红外感光组件、104a/104b壁挂件、105背板、106落地支架、107a/107b麦克风组件、108soc组件、109wifi组件、110蓝牙组件、111扩散片、112棱镜片、113扩散板、114灯条组件、115反射片、116第一侧中框、117第一电路板固定件、118第二电路板固定件、119控制板、120端子板、121内框、122a/122b/122c第二侧中框、123a/123b壁挂支撑件;1221第一中框壁、1222第二中框壁、1223第三中框壁、1151反射片的第一部分、1152反射片的第二部分、1221-1导轨侧壁、1221-2限位侧壁、1221-3支撑侧壁;1041壁挂件的主体部、1042壁挂件的承载部、1043壁挂件的限位部;电子设备300、墙壁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前表面;

前框,围绕所述显示面板边缘;

背板,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后表面;以及

中框,所述中框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前框和所述背板形成的空间内,所述中框与所述前框和所述背板三者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电路板。

参考图1-2所示,显示面板101形成电子设备的前表面。参考图1-4所示,前框由100a、100b、100c和100d四个框体组成,其中100d为地侧前框,这四个框体围绕显示面板101形成闭环结构。参考图2所示,背板105形成电子设备的后表面,背板105可以既作为显示模组背板,支撑模组中的其他部件,又作为电子设备的外壳,这样减薄了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中框由122a、122b、122c和116四个框体组成,其中116为地侧中框。中框一方面用于形成内腔,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光学膜、显示面板等。

举例来说,背板105可以为玻璃背板,玻璃背板强度较佳,成本较低。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的背板,比如铝合金或者其他金属,背板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前框可以为铝合金材质,或者也可以为塑料材质,前框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中框可以为铝合金材质,或者也可以为其他金属材质,中框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包含第一侧中框,所述前框包含第一侧前框,所述内腔包含第一内腔;所述第一侧中框包含自所述背板内侧向所述显示面板边缘倾斜的侧壁板,所述侧壁板与所述第一侧前框、所述背板形成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电路板设置在第一内腔中。

举例来说,第一侧中框可以为地侧中框116,第一侧前框可以为地侧前框100d,参考图5所示,地侧中框116与前框的地侧前框100d和背板105三者之间形成第一内腔601,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电路板(图5中未示出)。具体来说,图5中,地侧中框116包含自105背板内侧向显示面板101边缘倾斜的侧壁板1161,所述侧壁板与地侧前框100d、背板105形成第一内腔。

图5仅为示出中框、前框和背板三者之间如何形成内腔,并不对电子设备的结构构成限定。

相关方案中,通常是在设备外壳和模组背板之间设置电路板;而本方案中,背板与外壳一体设置,这样,电路板便不能安装于设备外壳和模组背板之间;本方案中,中框与前框和背板三者之间形成内腔,内腔中设置电路板,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同时减薄了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

内框121,设置于第一侧中框和第一侧前框之间,内框121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内框壁1211和第二内框壁1212,所述第一内框壁用于支撑显示面板101,所述第二内框壁与所述第一侧中框连接、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光学膜进行限位。

延续上述例子,第一侧中框可以为地侧中框116,第一侧前框可以为地侧前框100d,参考图2和图6所示,内框121设置于地侧中框116和地侧前框100d之间。电子设备的光学膜可以包括:反射片115、扩散板113、棱镜片112、扩散片111等,内框121的第二内框壁起到对这些光学膜的限定作用。此外,第一内框壁与地侧前框100d相连接,第二内框壁与地侧中框116相连接,使得内框121与前框和中框固定连接。举例来说,第一内框壁与所述地侧前框可以通过螺钉相连接,第二内框壁与所述地侧中框相卡接。

参考图2所示,内框121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地侧,内框为长条形状,内框的边缘部分(靠近电子设备左右边缘部分)与中段部分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图7中的内框121可以理解为内框边缘部分,图6中的内框121可以理解为内框中段部分,二者的截面形状不同。图7中,内框一方面与前框相连接,一方面起到对光学膜和显示面板的支撑和限位作用。

举例来说,内框121可以为塑胶内框,塑胶内框物理弹性好,可以起到对显示面板101的保护作用。比如,如果电子设备跌落,塑胶内框可以保护显示面板,减少其破损的情况。

内框121一方面起到了对显示面板101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了对中框和前框的固定连接作用。上述一种实施方式中,地侧中框的侧壁板自背板内侧向显示面板边缘倾斜,这样,对于地侧来说,中框对显示面板的支撑作用有所减弱,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内框121对显示面板进行支撑,提高了显示面板的稳固性。

此外,图6中,地侧中框116设置有自105背板内侧向显示面板101边缘倾斜的侧壁板,所述侧壁板与地侧前框100d、背板105形成第一内腔。该侧壁板与反射片115相贴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中框包含第二侧中框,所述前框包含第二侧前框,所述第二侧前框包含卡合部,所述第二侧中框靠近所述第二侧前框的一侧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二侧前框的卡合部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第二侧中框固定连接。

举例来说,如图2和图8所示,第二侧中框可以包括中框的任意一侧、或者两侧、或者三侧、或者四侧。一种情况下,第二侧中框包括非地侧中框122a、122b和122c;122a靠近100a的一侧设置有导轨200,100a包含卡合部1001,122a的导轨200与100a的卡合部1001通过抽拉方式配合安装;122b靠近100b的一侧设置有导轨,100b包含卡合部,122b的导轨与100b的卡合部通过抽拉方式配合安装;122c靠近100c的一侧设置有导轨,100c包含卡合部,122c的导轨与100c的卡合部通过抽拉方式配合安装。地侧前框100d与非地侧前框100a、100b和100c可拆卸连接,比如,可以通过螺钉相连接。

举例来说,电子设备的安装过程可以包括:

将中框固定在背板105上:可以按照天侧、左/右侧、地侧的顺序(或者说按照122a→122b/122c→116的顺序),将四侧中框分别固定在背板105上。具体固定顺序不做限定。

分别将灯条组件114、光学膜(反射片115、扩散板113、棱镜片112、扩散片111等)和显示面板101依次固定在背板105上。

非地侧中框122a、122b和122c外侧设有导轨,非地侧前框100a、100b和100c设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和该导轨相配合,使得100a、100b和100c以抽拉方式安装于122a、122b和122c外侧。

然后再将地侧前框100d与地侧中框116螺钉连接。地侧前框100d与非地侧前框100a、100b和100c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前框和中框之间采用抽拉方式进行安装,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中框包含第一中框壁、第二中框壁和第三中框壁;所述第一中框壁包含导轨侧壁和限位侧壁、支撑侧壁,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导轨侧壁,所述限位侧壁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光学膜及所述显示面板进行限位,所述支撑侧壁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中框壁支撑所述电子设备的光学膜及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三中框壁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平行,所述第三中框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背板接触。

举例来说,第二侧中框可以包括非地侧中框122a、122b和122c中的任意一个,这三侧的中框情况类似,以最上侧的第二侧中框122a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8,122a包含第一中框壁1221、第二中框壁1222和第三中框壁1223;第一中框壁设有导轨200,并对电子设备的光学膜(111、112、113)及显示面板101进行限位;第二中框壁1222支撑电子设备的(111、112、113)及显示面板101;所述第三中框壁与背板105朝向显示面板101的表面平行,第三中框壁的至少一部分与背板105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中框壁1221包含导轨侧壁1221-1和限位侧壁1221-2、支撑侧壁1221-3,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导轨侧壁,所述限位侧壁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光学膜及所述显示面板进行限位,所述支撑侧壁用于支撑。

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和图8,该电子设备还包括:

灯条组件114,设置于背板105朝向显示面板101的一侧并与背板105接触,灯条组件114包含多个光源;

反射片115,设置于灯条组件114朝向显示面板101的一侧,反射片115包含第一部分1151和第二部分1152,所述第一部分与背板105朝向显示面板101的表面平行,所述第二部分与背板105朝向显示面板101的表面形成夹角,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灯条组件上的每个光源穿透所述多个开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背板105接触;

所述内腔包括第二内腔,反射片115与背板105、所述第二中框壁1222形成第二内腔。

第二侧中框可以包括非地侧中框122a、122b和122c,这三侧的中框情况类似,图8中仅以122a为例对第二内腔进行了展示。第二内腔与第一内腔连通,仅第一内腔中设置有电路板。

举例来说,电子设备可以采用直下式背光源结构,参考图2,灯条组件114可以均匀地铺设于背板105的内表面,灯条组件发射的光线经过反射片115、扩散板113、棱镜片112、扩散片111等光学膜均匀传达至显示面板101。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含反射片,所述前框包含由第三侧前框、第四侧前框、第五侧前框和第六侧前框形成的矩形框,所述中框包含由第三侧中框、第四侧中框、第五侧中框和第六侧中框形成的矩形框;所述内腔包含第三内腔、第四内腔、第五内腔和第六内腔;所述第三侧前框、所述第三侧中框和所述背板形成所述第三内腔,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内腔中;第四侧中框、所述背板和所述反射片形成所述第四内腔;第五侧中框、所述背板和所述反射片形成所述第五内腔;第六侧中框、所述背板和所述反射片形成所述第六内腔;第四侧前框、第五侧前框和第六侧前框中的每一个都包含卡合部,所述第四侧中框靠近所述第四侧前框的一侧设置有导轨,第四侧前框的卡合部通过第四侧中框的导轨与第四侧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侧中框靠近所述第五侧前框的一侧设置有导轨,第五侧前框的卡合部通过第五侧中框的导轨与第五侧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六侧中框靠近所述第六侧前框的一侧设置有导轨,第六侧前框的卡合部通过第六侧中框的导轨与第六侧中框固定连接。

在图2所示的图中,前框包含100a、100b、100c和100d,中框包含122a、122b、122c和116;100d、116和背板105可以形成一内腔,所述内腔中可设置电路板(图2中并未示出电路板);122a、反射片115和和背板105可形成一内腔;122b、反射片115和背板105可形成一内腔;122c、反射片115和背板105可形成一内腔;122a、122b、122c上均设置有导轨;100a、100b、100c上均设置有卡合部;100a的卡合部通过122a的导轨与122a固定连接;100b的卡合部通过122b的导轨与122b固定连接;100c的卡合部通过122c的导轨与122c固定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含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含以下的一种或多种:语音组件、网络组件、蓝牙组件、红外感光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中。

举例来说,参考图2及图9、图11所示,语音组件可以包括麦克风107a和107b,麦克风107a和107b用于播放声音。网络组件可以包括wifi(无线上网)组件109,或者也可以包括网线插口,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网络组件连接至网络。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蓝牙组件110与其他设备进行蓝牙连接。红外感光组件103可以接收遥控器发送的红外光信号,这样,用于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电子设备。

延续上述例子,第一侧中框可以为地侧中框116。一些情况下,第一内腔中设置有较多的组件,不适合采用抽拉方式将地侧中框116与地侧前框100d配合安装。可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非地侧前框100a、100b和100c以抽拉方式安装于122a、122b和122c外侧;地侧前框100d与地侧中框116螺钉连接;地侧前框100d与非地侧前框100a、100b和100c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这样,三侧前框采用抽拉方式连接,一侧前框采用螺钉连接,既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又兼顾了地侧前框和中框的特殊结构。

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和图7,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

壁挂支撑件123,内嵌于背板105边缘内表面,壁挂支撑件123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与壁挂件104固定连接,壁挂件104用于悬挂固定所述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壁挂件104悬挂固定于墙壁上或者其他安装位置。举例来说,可以先将壁挂件104固定于墙壁上或者其他安装位置;然后再将电子设备与壁挂件104固定连接。参考图7,壁挂件104的边缘弯折插入壁挂支撑件123的安装槽中,这样,使得电子设备与壁挂件104固定连接。

参考图10所示,可以在电子设备后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壁挂件104a和104b。图10中的落地支架106是可选部件,将电子设备悬挂固定的应用场景中,可以不设置该落地支架106。

参考图11所示,与壁挂件104a和104b相对应,图11中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壁挂支撑件123a和123b,其中,123a的安装槽用于与壁挂件104a固定连接,123b的安装槽用于与壁挂件104b固定连接。

参考图12,电子设备300通过壁挂件104可以与墙壁500(或者其他安装位置)相贴合,这样,减少了电子设备与墙壁(或者其他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使得电子设备背面更平整、简洁,侧面更美观。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面,电子设备与壁挂件104分开设置,如果壁挂件出现故障,可以单独更换壁挂件,而不需要整体维修电子设备,先将壁挂件104通过螺丝固定在墙壁500上,然后电子设备300通过壁挂件104固定到墙上。第二方面,通过壁挂件和壁挂支撑件的配合,使得电子设备与墙壁(或者其他安装位置)相贴合,这样,减少了电子设备与墙壁(或者其他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使得电子设备背面更平整、简洁,侧面更美观。

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0和图12,壁挂件104可以包括主体部1041、承载部1042和限位部1043,主体部1041为一块板状结构,厚度较薄,可以保障电子设备的背板与墙壁较紧密的贴合,所述承载部支承所述电子设备300的下侧,所述限位部限定壁挂件104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移动。所述壁挂件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材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包括:显示驱动电路板和主板,所述主板包括一体设置的系统级芯片(soc,systemonchip)和时序控制器(t-con,timingcontroller),所述显示驱动电路板和所述主板之间通过柔性线路连接。本实施方式中,soc和t-con一体设置,电路板可以占用更少的设备内部空间,进一步减少了设备的体积。

举例来说,显示驱动电路板可以包含数据驱动电路板和扫描驱动电路板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驱动电路板通过第一电路板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侧中框的侧壁板靠近所述第一内腔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侧中框的侧壁板靠近,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固定所述显示驱动电路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板通过第二电路板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件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安装于背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固定所述主板。

参考图6,图6中的117和118均为电路板固定件,为了区分描述,将117称为第一电路板固定件,将118称为第二电路板固定件。主板119通过第二电路板固定件118固定于背板105靠近显示面板101的一侧。图6中未示出显示驱动电路板,显示驱动电路板通过第一电路板固定件117固定于第一侧中框116的侧壁板靠近第一内腔的一侧。一种情况下,第一电路板固定件117和第二电路板固定件118可以不同时出现于图6中,或者说,第一电路板固定件117和第二电路板固定件118可以位于垂直于纸面方向(对应于图6)的不同位置处。或者,另一种情况下,第一电路板固定件117和第二电路板固定件118也可以同时出现于图6中,第一电路板固定件117和第二电路板固定件118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第一电路板固定件可以如图13所示,包括第一安装部21、第一卡接部22和插装导向部23;第一卡接部22具有用于与所述显示驱动电路板卡接的卡槽221,插装导向部23位于第一卡接部22远离第一安装部21一侧且具有导向斜面,以便于显示驱动电路板插入。

举例来说,第二电路板固定件可以如图14所示,包括第二安装部24和第二卡接部25,第二卡接部25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且卡接方向相对的卡钩222,该一对卡钩222用于与主板卡接。

显示驱动电路板和主板分别固定在不同平面,显示驱动电路板和主板之间通过柔性线路连接。

或者,也可以通过以下任意一种固定方式固定显示驱动电路板或主板:卡接、螺钉、弹片固定,等等,具体不做限定。

此外,参考图3和图11,电子设备的地侧还设有拾音器102,用于采集用户的语音数据。参考图9,电子设备的地侧还设有soc组件108,用于为显示面板101提供显示信号、以及控制背光和音响系统等。参考图6,内腔内还设有与前框100d相贴合的端子板120,用于为电路板提供不同的端子接口,这样,相比于前框100d提供端子接口,简化了前框100d的工艺加工。

一种实施方式中,背板105与中框之间可以采用固太胶或液态胶进行固定,中框可以采用铝挤型材拼接的方式,这样,既能对背板起到加强作用,而且中框的组装和运输方便,降低设备成本。

举例来说,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显示设备,比如电视或者其他显示屏,具体不做限定。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背板形成电子设备的后表面,也就是说,本方案中,背板与外壳一体设置,该背板既作为模组背板,支撑模组中的其他部件,又作为电子设备的外壳,这样,相比于外壳内部设置背板的结构,减少了设备的厚度;第二方面,现有方案中,通常是在设备外壳和模组背板之间设置电路板,本方案中,中框与前框和背板三者之间形成内腔,内腔中设置电路板,解决了背板与外壳一体设置而产生的电路板无法放置的问题。第三方面,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与壁挂件104分开设置,如果壁挂件出现故障,可以单独更换壁挂件,而不需要整体维修电子设备。第四方面,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壁挂件和壁挂支撑件的配合,使得电子设备与墙壁(或者其他安装位置)相贴合,这样,减少了电子设备与墙壁(或者其他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使得电子设备背面更平整、简洁,侧面更美观。第五方面,一种实施方式中,前框和中框之间采用抽拉方式进行安装,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第六方面,一种实施方式中,soc和t-con一体设置,电路板可以占用更少的设备内部空间,进一步减少了设备的体积。第七方面,电子设备可以采用直下式背光源结构,利用直下式地侧混光三角型区域作为内腔,减少了直下式背光源结构的整体厚度,使电子设备背面平整、简洁。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