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音乐声控窗帘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9196发布日期:2020-07-29 03:2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USB音乐声控窗帘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sb音乐声控窗帘灯。



背景技术:

led作为半导体光源在景观照明装饰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窗帘灯就是可以挂在窗帘上的连串小灯泡,小灯泡有彩色的和纯色的,有的人的窗帘灯就像珠帘一样一串一串的垂下来,在夜晚打开灯非常的漂亮。不同颜色的窗帘需要搭配不同的窗帘灯,要让整体的搭配及漂亮有美观还实用。

在以往的照明装饰产品中,传统窗帘灯设备被广泛使用,用来愉悦身心。但这种设备一般是通过灯带和灯条来实现,供电模式采用220v,随时移动不方便,灯光颜色单一,无其他功能性,不能随时调控自己喜欢的颜色,有视觉疲劳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用户对窗帘灯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的现象,提供一种usb音乐声控窗帘灯,能够基于音乐声控led灯珠颜色变换,展示不同颜色、频率、闪烁效果,音乐声控功能配合音乐播放来增加整体视觉效果,更加具有视觉感,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一种usb音乐声控窗帘灯,包括控制器,电子引线与led灯串组,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电子引线与所述led灯串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电流放大器、声控模块与usb充电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电流放大器与所述led灯串组电连接,所述声控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usb充电模块为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流放大器及所述led灯串组供电。

优选的,所述led灯串组包括若干led灯串与挂钩,若干所述led灯串并联在所述电子引线上,所述挂钩安装在所述led灯串与所述电子引线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ic1,所述ic1的3脚与开关k1电连接后接地,所述ic1的4脚与所述usb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容c1一端与所述usb充电模块输出端电连接,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ic1的7脚与所述声控模块输出端电连接,所述ic1的8脚、9脚分别与所述电流放大器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流放大器输出端与led灯串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声控模块包括电阻r2~r12,电容c2~c6,三极管q1、q2与mcu1,电阻r2一端与ic1的7脚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电容c2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q1的基极连接,电容c3与电阻r8并联后连接在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q1的发射极接地,电容c6与电阻r7并联后一端与q2的基极连接,q2的发射极接地,q2的集电极与电阻r5及r6并联后一端连接,电阻r6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4与电阻r7之间,电阻r5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4与电阻r4之间,电阻r3一端与声控传感器p12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4连接,电阻r9一端与电阻r5连接,电阻r9另一端与q1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5与电阻r10串联在电阻r9与q2的基极之间,r12与r4串联后另一端与mcu1连接,电阻r11一端连接在电阻r12与mcu1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2与电容c2之间。

优选的,所述led灯串包括若干发光二极管d,所述发光二极管d并联在所述电子引线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二极管d内的电流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usb充电模块包括ch1-usb接头、u3、电容c7~c9,ch1-usb接头1脚接地,2脚与u3的2脚连接,电容c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在u3的2脚上,u3的1脚接地,电容c8与c9一端与u3的3脚连接,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1、窗帘灯采用当下最流行的led灯珠作为发光源,且同时搭配多种不同的发光颜色,使usb八功能音乐声控窗帘灯能适应各种氛围;2、窗帘灯采用了声控、按钮开关与红外遥控三种控制方式,用户使用起来更加灵活;3、基于声控模块,使得窗帘灯拥有了对外界的环境音频信息感知,使其可以根据接收的音乐信息控制灯串的开闭,灯串根据现场的音乐闪烁律动,让其更能融入现场的气氛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实施例一种usb音乐声控窗帘灯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一种usb音乐声控窗帘灯电路图;

图4为usb充电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4所示,一种usb音乐声控窗帘灯,包括控制器1,电子引线2与led灯串组3,所述控制器1通过所述电子引线2与所述led灯串组3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包括控制模块11、电流放大器12、声控模块13与usb充电模块14,所述控制模块11通过所述电流放大器12与所述led灯串组3电连接,所述声控模块13与所述控制模块11电连接,所述usb充电模块14为所述控制模块11、所述电流放大器12及所述led灯串组3供电。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内集成了控制模块11、电流放大器12、声控模块13与usb充电模块14,控制模块11通过声控模块13接收到音乐信息,增加了对外界环境的音频感知,使得控制模块11可以根据音频信息,通过电流放大器12控制led灯串组3上的led灯珠闪烁律动,让其更能融入现场的气氛之中,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了进一步提高窗帘灯的趣味性,led灯串组3可以搭配多种不同的发光颜色,使音乐声控窗帘灯能适应各种氛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中,窗帘灯通过usb充电模块14进行供电工作,可连接电脑、usb充电器、移动电源等使用,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1、如图1~2所示,所述led灯串组3包括若干led灯串31与挂钩32,若干所述led灯串31并联在所述电子引线2上,所述挂钩32安装在所述led灯串31与所述电子引线2的连接处。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led灯串31是由渡漆铜线与发光二极管组成,渡漆铜线的柔软性度高、可适度弯折,使窗帘灯能作各种造型,不容易断落,安装更方便。在led灯串31与电子引线2的每个连接处都扣有挂钩32,安装时直接将挂钩32钩在窗帘吊环、墙钉、网格等物品上即可完成安装,省时省心。

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模块11为ic1,所述ic1的3脚与开关k1电连接后接地,所述ic1的4脚与所述usb充电模块14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容c1一端与所述usb充电模块14输出端电连接,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ic1的7脚与所述声控模块1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ic1的8脚、9脚分别与所述电流放大器12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流放大器12输出端与led灯串31电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开闭窗帘灯,即用户可以开合开关k1,控制led灯串31的开闭;通过红外遥控器遥控器遥控开关,ic1的2脚能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红外ir信号,进而控制led灯串31的开闭;最后,ic1通过声控模块13控制led灯串31的开闭,并使得led灯串31根据音乐律动,闪烁。具体的,ic1的8脚与9脚通过声控模块13输出可变的高低电平信号,电流放大器12将电流放大后,其输出脚4脚与6脚输出对应的高低电平信号,使得led灯串31上的灯珠内电流处于导通与断开两种状态,进而实现律动闪烁功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3所示,声控模块13包括电阻r2~r12,电容c2~c6,三极管q1、q2与mcu1,电阻r2一端与ic1的7脚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电容c2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q1的基极连接,电容c3与电阻r8并联后连接在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q1的发射极接地,电容c6与电阻r7并联后一端与q2的基极连接,q2的发射极接地,q2的集电极与电阻r5及r6并联后一端连接,电阻r6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4与电阻r7之间,电阻r5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4与电阻r4之间,电阻r3一端与声控传感器p12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4连接,电阻r9一端与电阻r5连接,电阻r9另一端与q1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5与电阻r10串联在电阻r9与q2的基极之间,r12与r4串联后另一端与mcu1连接,电阻r11一端连接在电阻r12与mcu1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2与电容c2之间。

如图3所示,所述led灯串31包括若干发光二极管d,所述发光二极管d并联在所述电子引线2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二极管d内的电流方向相反。

如图4所示,所述usb充电模块14包括ch1-usb接头、u3、电容c7~c9,ch1-usb接头1脚接地,2脚与u3的2脚连接,电容c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在u3的2脚上,u3的1脚接地,电容c8与c9一端与u3的3脚连接,另一端接地。具体的,ch1-usb是usb接头,通过u3将usb接头输出的5v电压降低为3v给到ic1,对其供电。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