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7095发布日期:2020-07-14 17:26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板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



背景技术:

硅橡胶加热板被广泛应用于变电站的户外端子箱及机构箱内,起到发热驱潮的作用,对于变电站户外端子箱及机构箱内的二次设备保持在温度稳定、干燥的环境中稳定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日常应用的常规硅橡胶加热板由硅橡胶加热板主体和长引线构成,硅橡胶板与引线为一体。通过硅橡胶板上的固定孔将硅橡胶板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再将引线直接接入电源空气开关,或者接入温湿度控制器,再接入电源空气开关。需要使用加热板运行工作时,投上电源空气开关,加热板即工作发热。

通过对变电站端子箱及机构箱内加热板所在位置的调查发现,硅橡胶加热板主体所在的合适位置与电源空气开关之间通常存在一定距离,对于大的端子箱或机构箱,距离通常比较长。对此存在以下问题:

当端子箱比较大,加热板与电源空气开关之间距离比较长时,加热板需要很长的引线才能接入电源空气开关,这就使得更换坏加热板时,需要特意寻找引线较长的加热板,因此,增加了找到合适加热板的难度,减小了加热板的普遍通用性;

长长的引线将会放入二次回路电线槽内,与其他二次回路电线捆扎在一起,或是捆扎在固定的支架上。由于加热板与引线是一体的,在更换坏加热板时,则需要拆除固定引线的捆扎带,抽出整条加热板引线。对于引线与其他二次回路捆扎在一起的情况,整个拆剪扎带、抽出引线,以及重新安装加热板、重新布置引线、固定引线的过程,存在破坏其他二次回路电线绝缘,或是造成其他二次回路接线松动,进而造成其他运行中二次回路故障的安全风险。同时,整个更换加热板的过程复杂,耗时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硅橡胶加热板更换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

所述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包括:插头、陶瓷座、加热板主体;

所述的插头设于陶瓷座上,陶瓷座设于加热板主体的边缘;

所述插头用于插入外设插板,插头与加热板主体的引出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插头为两脚插头。

优选地,所述的两脚插头包括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为黄铜插杆。

优选地,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之间的距离为11mm。

优选地,第一插杆的一端和第二插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陶瓷座内,且分别与加热板主体的引出线连接;

第一插杆的另一端和第二插杆的另一端伸出陶瓷座外,用来与外接插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还设有第一螺钉;

所述陶瓷座内设有两个三通口;每个三通口包括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第三通口;第一通口平行于加热板主体,且通口朝向加热板主体外部;第二通口平行于加热板主体,且通口朝向加热板主体内部;第三通口垂直于加热板主体,且第三通口内部设有与第一螺钉相匹配的内螺纹;

两个第一通口分别用来固定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

两个第二通口分别用来穿插加热板主体引出线;使得加热板主体的引出线分别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接触,再通过第三通口拧入第一螺钉,将加热板引出线分别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实现连接及固定。

优选地,所述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还设有第二螺钉,所述陶瓷座通过第二螺钉固定于加热板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的陶瓷座上设有两个方形槽;第一插杆的一端和第二插杆的一端铰接于方形槽内,且分别与加热板主体引出线连接,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可沿铰接点翻转。

优选地,加热板主体的宽为90mm宽,长为150mm。

优选地,加热板主体的厚度为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更换加热板时只需要拔出坏的加热板,重新插上新加热板即可完成更换,无需动加热回路的二次回路接线,进而不会触碰其他二次回路线,大大降低因为更换加热板而造成其他二次回路接线破损或误动的安全风险,同时整个加热板更换过程只需十分钟即可完成,实现安全方便快捷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剖视图。

图3为三通口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所述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所述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剖视图。

图中,1-插头、2-陶瓷座、3-加热板主体、4-引出线、5-第一螺钉、6-第二螺钉、1.1-第一插杆、1.2-第二插杆、2.1-第一通口、2.2-第二通口、2.3-第三通口、2.4方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如图1-3所示,所述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包括:插头1、陶瓷座2、加热板主体3;

所述的插头设于陶瓷座2上,陶瓷座2设于加热板主体3的边缘;

所述插头1用于插入外设插板,插头1与加热板主体的引出线4电连接。

所述的插头1为两脚插头。

所述的两脚插头包括第一插杆1.1和第二插杆1.2;第一插杆1.1和第二插杆1.2为黄铜插杆。

第一插杆1.1和第二插杆1.2之间的距离为11mm。

第一插杆1.1的一端和第二插杆1.2的一端分别固定于陶瓷座2内,且分别与加热板主体的引出线4连接;

第一插杆1.1的另一端和第二插杆1.2的另一端伸出陶瓷座2外,用来与外接插座连接。

所述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还设有第一螺钉5;

所述陶瓷座内设有两个三通口;每个三通口包括第一通口2.1、第二通口2.2、第三通口2.3;第一通口2.1平行于加热板主体3,且通口朝向加热板主体3外部;第二通口2.2平行于加热板主体3,且通口朝向加热板主体3内部;第三通口2.3垂直于加热板主体3,且第三通口2.3内部设有与第一螺钉5相匹配的内螺纹;

两个第一通口2.1分别用来固定第一插杆1.1和第二插杆1.2;

两个第二通口2.2分别用来穿插加热板主体引出线4;使得加热板主体的引出线4分别与第一插杆1.1和第二插杆1.2接触,再通过第三通口2.3拧入第一螺钉5,将加热板引出线4分别与第一插杆1.1和第二插杆1.2实现连接及固定。

所述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还设有第二螺钉6,所述陶瓷座2通过第二螺钉6固定于加热板主体3上。

加热板主体3的宽为90mm宽,长为150mm。

加热板主体3的厚度为6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如图4-5所示,所述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包括:插头1、陶瓷座2、加热板主体3;

所述的插头设于陶瓷座2上,陶瓷座2设于加热板主体3的边缘;

所述插头1用于插入外设插板,插头1与加热板主体的引出线4电连接。

所述的插头1为两脚插头。

所述的两脚插头包括第一插杆1.1和第二插杆1.2;第一插杆1.1和第二插杆1.2为黄铜插杆。

第一插杆1.1和第二插杆1.2之间的距离为11mm。

第一插杆1.1的一端和第二插杆1.2的一端分别固定于陶瓷座2内,且分别与加热板主体的引出线4连接;

第一插杆1.1的另一端和第二插杆1.2的另一端伸出陶瓷座2外,用来与外接插座连接。

所述拔插式硅橡胶加热板还设有第二螺钉6,所述陶瓷座2通过第二螺钉6固定于加热板主体3上。

所述的陶瓷座2上设有两个方形槽2.4;第一插杆1.1的一端和第二插杆1.2的一端铰接于方形槽2.4内,且分别与加热板主体引出线4连接,第一插杆1.1和第二插杆1.2可沿铰接点翻转。

将插头1铰接于方形槽2.4内,可实现在不适用加热板时,将插头1进行翻折,置于方形槽2.4内即可。

加热板主体3的宽为90mm宽,长为150mm。

加热板主体3的厚度为6mm。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