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热剂的电热装置及电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9757发布日期:2020-06-30 20:1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基于导热剂的电热装置及电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导热剂的电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锅炉也称电加热锅炉、电热锅炉,是以电力为能源并将其转化成为热能,从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的锅炉设备。

随着电锅炉的使用日益广泛,其在使用过程中问题频发。现有的电锅炉普遍存在加热元件容易结垢损坏、加热效率低,电锅炉安全性差、易发漏电等问题,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使用不便。上述种种问题,现有技术尚难较好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导热剂的电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锅炉中加热元件容易结垢损坏、电锅炉易发漏电的问题,具有长期稳定的使用寿命与良好的加热效率,并实现电锅炉的水电分离而杜绝漏电可能,安全性突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导热剂的电热装置,包括自内而外逐层套设的电热源、导热填充层、导热绝缘保护层与装置外壳,所述导热绝缘保护层与所述装置外壳之间填充导热剂,所述装置外壳上穿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一端浸入所述导热剂中、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装置外壳之外部,所述导热管保持封闭且内部填充导热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绝缘保护层与所述装置外壳之间填充的导热剂是沸点为120℃、冰点为-45℃的免真空导热剂,或是启动温度为30℃的真空导热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填充层由免真空导热剂或导热填充胶填充而成。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具有螺旋形构造或闭合回形构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源为电阻加热棒或干烧加热棒。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内部填充的导热剂是启动温度为30℃的真空导热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内部填充的导热剂的体积为10~30毫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绝缘保护层由导热陶瓷制成。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源、所述导热填充层、所述导热绝缘保护层与所述装置外壳之间具有同轴分布关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外壳一端设有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一端与所述电热源电性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导热绝缘保护层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自内而外依次逐层设置电热源、导热填充层、导热绝缘保护层与装置外壳,导热绝缘保护层与装置外壳之间填充导热剂,装置外壳上穿设有导热管,导热管一端浸入导热剂中、另一端延伸至装置外壳之外部,使得电热源产生的热量经导热填充层、导热绝缘保护层、导热绝缘保护层与装置外壳之间的导热剂、导热管而传递至液体容器,对液体容器中的液体进行加热蒸发;

一方面,电热源与外部环境之间由导热绝缘保护层实现绝缘隔离,使得电热源与外部环境(尤其是液体容器中的液体)之间不发生电传递,从根本上杜绝漏电可能;另一方面,借助于前述的多层隔离,电热源不会与液体容器中的液体直接接触,从根本上杜绝水垢发生可能,解决了加热元件结垢及由此引起的加热效率下降、加热元件烧坏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导热剂的电热装置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电热源,2-导热填充层,3-导热绝缘保护层,4-装置外壳,5-导热管,6-电连接器,a-第一导热剂,b-第二导热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基于导热剂的电热装置的一种具体构造,包括自内而外逐层套设的电热源1、导热填充层2、导热绝缘保护层3与装置外壳4,导热绝缘保护层3与装置外壳4之间填充导热剂。

换言之,导热填充层2套设于电热源1之外,导热绝缘保护层3套设于导热填充层2之外。导热绝缘保护层3与装置外壳4之间填充的导热剂(即第一导热剂a)形成一导热层,吸收及传导导热绝缘保护层3传递过来的热量。工作时,电热源1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该热能经导热填充层2、导热绝缘保护层3依次传导至第一导热剂a中。

装置外壳4上穿设有导热管5。导热管5一端穿过装置外壳4的外壁后浸入导热剂中、另一端延伸至装置外壳4之外部,导热管5保持封闭且内部填充导热剂(即第二导热剂b)。相应地,第一导热剂a中蕴藏的热能传导于导热管5,经由导热管5中的第二导热剂b之流动传导至导热管5远离导热绝缘保护层3的一端,继而由该端传递给待加热蒸发的液体,完成整个热传导过程。

如前所述,电热源1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热源1的实现形式较为丰富,示范性地,电热源1可为电阻加热棒或干烧加热棒。

电热源1可由设置于电热装置之中的供电电池供电,亦可由独立于电热装置的外部电源提供所需电能。示范性地,装置外壳4一端设有电连接器6,电连接器6一端与电热源1电性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如市电网络)。其中,电连接器6亦位于导热绝缘保护层3的内侧,使电连接器6不与电热装置及电锅炉的液体发生接触,保证用电安全。

导热填充层2为良性热导体,示范性地,导热填充层2由免真空导热剂或导热填充胶填充而成。免真空导热剂即免抽真空导热剂,一般为导热液体,应用时免抽真空,例如为免抽真空超导液。

导热绝缘保护层3具有导热和电绝缘两大性能,保证良好的热传导能力与绝缘安全性。示范性地,导热绝缘保护层3由导热陶瓷制成,常见地诸如聚晶金刚石陶瓷、碳化硅陶瓷等。

示范性地,第一导热剂a是沸点为120℃、冰点为-45℃的免真空导热剂;另一种示范,第一导热剂a亦可是启动温度为30℃的真空导热剂。前述设定条件,使得第一导热剂a的热传导效率更为优越。

如前所述,导热管5用于将第一导热剂a中的热能传递至蒸发端,使液体蒸发而实现锅炉功能。示范性地,导热管5具有螺旋形构造或闭合回形构造。可以理解,导热管5内部亦形成对应形状构造的流道,供第二导热剂b流动导热。

示范性地,第二导热剂b是启动温度为30℃的真空导热剂。示范性地,第二导热剂b的体积为10~30毫升。前述设定条件,使得第二导热剂b的热传导效率更为优越。

示范性地,电热源1、导热填充层2、导热绝缘保护层3与装置外壳4之间具有同轴分布关系,使电热装置易于制造实现、加热效率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