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6739发布日期:2020-07-07 14:29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加热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



背景技术:

在使用小型模具进行生产时,需要对模具进行预热,对模具常用的加热方式有电加热、蒸汽加热和热水加热等,其中电加热温度易调节,应用最广泛;但是目前检测模具温度时,对模具进行检测,然后调节电加热装置,操作繁琐,监控比较麻烦,对于精密的小型模具所使用的电加热装置内又不便安装温度检测装置,局限了电加热装置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很好的解决了精密模具中的电加热装置没有温度检测装置,存在使用局限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包括第一加热片和固定于第一加热片上的第二加热片,第一加热片中部设置有第一钨浆印刷电路,第二加热片中部设置有第二钨浆印刷电路,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之间设置有感温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中部相对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圆形凹槽和长条形凹槽,长条形凹槽一端延伸至圆形凹槽内,长条形凹槽另一端贯通第一加热片的边沿,感温电阻本体和连接导线分别放置于圆形凹槽和长条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钨浆印刷电路围绕于圆形凹槽的外缘,所述第二钨浆印刷电路曲折往复布满于第二加热片的中部,第二钨浆印刷电路中部绕开长条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大小为9.5mm~10.5mm,长条形凹槽的宽度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钨浆印刷电路和第二钨浆印刷电路的两端的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上均开设有电极孔,电极孔内均设置有电极焊盘,所述电极焊盘上均连接有镍丝导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的两端均开设有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均采用氧化铝陶瓷基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成对使用,并且在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之间设置有感温电阻,结构简单,对本实用新型的发热温度实现很好的监控,提高了陶瓷加热片的适用性。

2、本实用新型表面安全不带电,绝缘性能好,能经受4500v/1s的耐压测试,无击穿,漏电流<0.5ma。

3、无冲击峰值电流,无功率衰减,升温快速,安全,无明火。

4、节能显著,单位热耗电量比ptc节省20~3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第一加热片的俯视图;

图3为第二加热片的俯视图;

图4为第一钨浆电路印刷示意图;

图5为第二钨浆电路印刷示意图。

图中:1、第一加热片;2、第二加热片;3、第一钨浆印刷电路;4、第二钨浆印刷电路;5、感温电阻;6、圆形凹槽;7、长条形凹槽;8、镍丝导线;9、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包括第一加热片1和固定于第一加热片1上的第二加热片2,第一加热片1中部设置有第一钨浆印刷电路3,第二加热片2中部设置有第二钨浆印刷电路4,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之间设置有感温电阻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均采用氧化铝陶瓷基片,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均含有两个氧化铝陶瓷基片,在其中一个氧化铝陶瓷基片上分别印刷第一钨浆电路3和第二钨浆电路4,然后将两个氧化铝陶瓷基片在1630℃烧结连接为一体,烧结后的厚度为1.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中部相对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圆形凹槽6和长条形凹槽7,长条形凹槽7一端延伸至圆形凹槽6内,长条形凹槽7另一端贯通第一加热片1的边沿,感温电阻5本体和连接导线分别放置于圆形凹槽6和长条形凹槽7内,感温电阻5的连接导线连接于模具设备的控制系统,收集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的温度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钨浆印刷电路3围绕于圆形凹槽6的外缘,所述第二钨浆印刷电路4曲折往复布满于第二加热片2的中部,第二钨浆印刷电路4中部绕开长条形凹槽7;第一钨浆印刷电路3和第二钨浆印刷电路4排布均匀,保证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发热效率高,而且均匀一致性好,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凹槽6的直径大小为9.5mm~10.5mm,长条形凹槽7的宽度为1mm。

具体的,所述第一钨浆印刷电路3和第二钨浆印刷电路4的两端的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上均开设有电极孔,电极孔内均设置有电极焊盘,所述电极焊盘上均连接有镍丝导线8。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的两端均开设有固定孔9;组装时,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堆叠防置,固定孔9相对应,实用螺栓将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固定于模具上,结构简单,实用方便。

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在两块较大面积的氧化铝陶瓷片上分别整齐排布多个第一钨浆印刷电路3和第二钨浆印刷电路4,并设置电极焊盘,在另外两块较大的氧化铝陶瓷片上冲压出与电极焊盘相对应的电极孔,然后将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的两块氧化铝陶瓷片在1630℃下进行烧结为一体,之后按照第一钨浆印刷电路3和第二钨浆印刷电路4热压切割为单片,进行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的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本实用新型的发热温度实现很好的监控,提高了陶瓷加热片的适用性;本实用新型表面安全不带电,绝缘性能好,能经受4500v/1s的耐压测试,无击穿,漏电流<0.5ma;无冲击峰值电流,无功率衰减,升温快速,安全,无明火;节能显著,单位热耗电量比ptc节省20~30%。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片(1)和固定于第一加热片(1)上的第二加热片(2),第一加热片(1)中部设置有第一钨浆印刷电路(3),第二加热片(2)中部设置有第二钨浆印刷电路(4),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之间设置有感温电阻(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中部相对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圆形凹槽(6)和长条形凹槽(7),长条形凹槽(7)一端延伸至圆形凹槽(6)内,长条形凹槽(7)另一端贯通第一加热片(1)的边沿,感温电阻(5)本体和连接导线分别放置于圆形凹槽(6)和长条形凹槽(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钨浆印刷电路(3)围绕于圆形凹槽(6)的外缘,所述第二钨浆印刷电路(4)曲折往复布满于第二加热片(2)的中部,第二钨浆印刷电路(4)中部绕开长条形凹槽(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6)的直径大小为9.5mm~10.5mm,长条形凹槽(7)的宽度为1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钨浆印刷电路(3)和第二钨浆印刷电路(4)的两端的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上均开设有电极孔,电极孔内均设置有电极焊盘,所述电极焊盘上均连接有镍丝导线(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的两端均开设有固定孔(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2)均采用氧化铝陶瓷基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对使用的陶瓷加热片,包括第一加热片和固定于第一加热片上的第二加热片,第一加热片中部设置有第一钨浆印刷电路,第二加热片中部设置有第二钨浆印刷电路,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之间设置有感温电阻;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成对使用,并且在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之间设置有感温电阻,结构简单,对本实用新型的发热温度实现很好的监控,提高了陶瓷加热片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然;郭亚东;李俊红;张慧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祥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2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