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膜加热端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24048发布日期:2020-10-23 19:3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地热膜加热端子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热膜加热端子箱。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公司使用的端子箱里大都安装有加热器。设置加热器的原因为端子箱固定安装在室外,端子箱内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由于潮湿导致端子箱内的设备稳定性降低,使用寿命变短,严重的出现故障,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现有技术方案中,端子箱的加热器大都安装在端子箱内的中间区域,加热器体积较大占用端子箱内的空间;加热器容易烫坏端子箱内的线缆;加热器损坏后不方便更换,更换加热器时,需要用手扒开端子箱内的线缆,小心翼翼地取出损坏的加热器,再小心翼翼地安装上新的加热器,避免弄坏端子箱内的线缆,费时费力。

综上所述,端子箱的易维护性较差。

现有技术问题及思考:

如何解决端子箱易维护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热膜加热端子箱,其通过端子箱和设置在端子箱底部的加热器等,实现了端子箱易维护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热膜加热端子箱包括端子箱,还包括设置在端子箱底部的加热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端子箱的底部内侧,加热器为薄膜加热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器为石墨烯发热薄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端子箱与加热器之间的导热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热层为具有耐腐蚀的导热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热层为铝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加热器上远离端子箱一侧的隔热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隔热层与加热器之间的热反射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端子箱的底部外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控制器、用于获知端子箱内部温度的温度检测仪和用于获知端子箱内部湿度的湿度检测仪,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所述温度检测仪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湿度检测仪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加热器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种地热膜加热端子箱包括端子箱,还包括设置在端子箱底部的加热器。其通过端子箱和设置在端子箱底部的加热器等,实现了端子箱易维护性好。

详见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原理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原理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原理框图。

其中:1端子箱、2耐腐蚀导热层、3电加热膜、4热反射膜、5隔热层、6数字温度检测仪、7数字湿度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膜加热端子箱包括端子箱1、固定在端子箱1底部内侧依次向上分布的耐腐蚀导热层2、电加热膜3、热反射膜4和隔热层5,所述耐腐蚀导热层2为铝板,所述电加热膜3为石墨烯发热薄膜。

本发明为组合发明,发明点在于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其中,端子箱、耐腐蚀导热层、电加热膜、热反射膜和隔热层本身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1的使用说明:

电力维修人员拨动电加热膜的开关,电加热膜通电并启动进入加热工作状态。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发热面积大,低温无危险,加热均匀,寿命长,免维护。夏天驱潮,冬天加温,端子箱内的设备稳定性好,延长了端子箱内设备的使用寿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好。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节约了端子箱内的空间,方便端子箱内部布局。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解决了加热器容易烫坏端子箱内电缆的技术问题。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加热器损坏后方便更换,易维护性好,省时省力。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

如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膜加热端子箱包括端子箱1、固定在端子箱1底部外侧依次向下分布的耐腐蚀导热层2、电加热膜3、热反射膜4和隔热层5,所述耐腐蚀导热层2为铝板,所述电加热膜3为石墨烯发热薄膜。

本发明为组合发明,发明点在于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其中,端子箱、耐腐蚀导热层、电加热膜、热反射膜和隔热层本身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的使用说明:

电力维修人员通过维修通道进入并抵达端子箱底部,拨动电加热膜的开关,电加热膜通电并启动进入加热工作状态。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发热面积大,低温无危险,加热均匀,寿命长,免维护。夏天驱潮,冬天加温,端子箱内的设备稳定性好,延长了端子箱内设备的使用寿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好。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进一步节约了端子箱内的空间,方便端子箱内部布局。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进一步解决了加热器容易烫坏端子箱内电缆的技术问题。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加热器损坏后进一步方便更换,无需考虑线缆影响,易维护性更好,更省时省力。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的数字温度检测仪6。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膜加热端子箱包括端子箱1、固定在端子箱1底部内侧依次向上分布的耐腐蚀导热层2、电加热膜3、热反射膜4和隔热层5,以及控制器和用于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的数字温度检测仪6,所述耐腐蚀导热层2为铝板,所述电加热膜3为石墨烯发热薄膜,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所述数字温度检测仪6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电加热膜3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

本发明为组合发明,发明点在于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以及与控制器和温度检测仪的结合,控制器为单片机,其型号为stc89c52,其中,控制器、温度检测仪、端子箱、耐腐蚀导热层、电加热膜、热反射膜和隔热层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的使用说明:

当数字温度检测仪6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低于5摄氏度,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温度低于5摄氏度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低于5摄氏度的信息,单片机发送加热使能信息告知电加热膜3,电加热膜3收到加热使能信息并启动进入加热工作状态。

当数字温度检测仪6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高于15摄氏度,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温度高于15摄氏度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高于15摄氏度的信息,单片机发送暂停加热信息告知电加热膜3,电加热膜3收到暂停加热信息并停止加热。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发热面积大,低温无危险,加热均匀,寿命长,免维护。长期加温驱潮,端子箱内的设备稳定性好,延长了端子箱内设备的使用寿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好。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节约了端子箱内的空间,方便端子箱内部布局。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解决了加热器容易烫坏端子箱内电缆的技术问题。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加热器损坏后方便更换,易维护性好,省时省力。

通过单片机和温度检测仪,实现自动调节温度,节能环保,工作效率更高。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的数字湿度检测仪7。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膜加热端子箱包括端子箱1、固定在端子箱1底部内侧依次向上分布的耐腐蚀导热层2、电加热膜3、热反射膜4和隔热层5,以及控制器和用于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的数字湿度检测仪7,所述耐腐蚀导热层2为铝板,所述电加热膜3为石墨烯发热薄膜,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所述数字湿度检测仪7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电加热膜3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

本发明为组合发明,发明点在于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以及与控制器和湿度检测仪的结合,控制器为单片机,其型号为stc89c52,其中,控制器、湿度检测仪、端子箱、耐腐蚀导热层、电加热膜、热反射膜和隔热层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的使用说明:

当数字湿度检测仪7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超过80%,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湿度超过80%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超过80%的信息,单片机发送加热使能信息告知电加热膜3,电加热膜3收到加热使能信息并启动进入加热工作状态。

当数字温度检测仪6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低于70%,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湿度低于70%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低于70%的信息,单片机发送暂停加热信息告知电加热膜3,电加热膜3收到暂停加热信息并停止加热。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发热面积大,低温无危险,加热均匀,寿命长,免维护。长期加温驱潮,端子箱内的设备稳定性好,延长了端子箱内设备的使用寿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好。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节约了端子箱内的空间,方便端子箱内部布局。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解决了加热器容易烫坏端子箱内电缆的技术问题。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加热器损坏后方便更换,易维护性好,省时省力。

通过单片机和湿度检测仪,实现自动调节湿度,节能环保,工作效率更高。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控制器、用于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的数字温度检测仪6和用于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的数字湿度检测仪7。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膜加热端子箱包括端子箱1、固定在端子箱1底部内侧依次向上分布的耐腐蚀导热层2、电加热膜3、热反射膜4和隔热层5,以及控制器、用于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的数字温度检测仪6和用于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的数字湿度检测仪7,所述耐腐蚀导热层2为铝板,所述电加热膜3为石墨烯发热薄膜,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所述数字温度检测仪6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数字湿度检测仪7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电加热膜3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

本发明为组合发明,发明点在于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以及与控制器、温度检测仪和湿度检测仪的结合,控制器为单片机,其型号为stc89c52,其中,控制器、温度检测仪、湿度检测仪、端子箱、耐腐蚀导热层、电加热膜、热反射膜和隔热层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的使用说明:

当数字温度检测仪6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低于5摄氏度,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温度低于5摄氏度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当数字湿度检测仪7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超过80%,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湿度超过80%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低于5摄氏度的信息或者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超过80%的信息,单片机发送加热使能信息告知电加热膜3,电加热膜3收到加热使能信息并启动进入加热工作状态。

当数字温度检测仪6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高于15摄氏度,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温度高于15摄氏度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当数字温度检测仪6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低于70%,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湿度低于70%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高于15摄氏度的信息或者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低于70%的信息,单片机发送暂停加热信息告知电加热膜3,电加热膜3收到暂停加热信息并停止加热。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发热面积大,低温无危险,加热均匀,寿命长,免维护。长期加温驱潮,端子箱内的设备稳定性好,延长了端子箱内设备的使用寿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好。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节约了端子箱内的空间,方便端子箱内部布局。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解决了加热器容易烫坏端子箱内电缆的技术问题。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内侧,加热器损坏后方便更换,易维护性好,省时省力。

通过单片机、温度检测仪和湿度检测仪,实现自动调节湿度,节能环保,工作效率更高。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膜加热端子箱包括端子箱1、固定在端子箱1底部外侧依次向下分布的耐腐蚀导热层2、电加热膜3、热反射膜4和隔热层5,以及控制器和用于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的数字温度检测仪6,所述耐腐蚀导热层2为铝板,所述电加热膜3为石墨烯发热薄膜,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所述数字温度检测仪6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电加热膜3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

本发明为组合发明,发明点在于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以及与控制器和温度检测仪的结合,控制器为单片机,其型号为stc89c52,其中,控制器、温度检测仪、端子箱、耐腐蚀导热层、电加热膜、热反射膜和隔热层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6的使用说明:

当数字温度检测仪6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低于5摄氏度,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温度低于5摄氏度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低于5摄氏度的信息,单片机发送加热使能信息告知电加热膜3,电加热膜3收到加热使能信息并启动进入加热工作状态。

当数字温度检测仪6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高于15摄氏度,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温度高于15摄氏度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高于15摄氏度的信息,单片机发送暂停加热信息告知电加热膜3,电加热膜3收到暂停加热信息并停止加热。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发热面积大,低温无危险,加热均匀,寿命长,免维护。长期加温驱潮,端子箱内的设备稳定性好,延长了端子箱内设备的使用寿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好。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进一步节约了端子箱内的空间,方便端子箱内部布局。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进一步解决了加热器容易烫坏端子箱内电缆的技术问题。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加热器损坏后进一步方便更换,易维护性好,省时省力。

通过单片机和温度检测仪,实现自动调节温度,节能环保,工作效率更高。

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膜加热端子箱包括端子箱1、固定在端子箱1底部外侧依次向下分布的耐腐蚀导热层2、电加热膜3、热反射膜4和隔热层5,以及控制器和用于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的数字湿度检测仪7,所述耐腐蚀导热层2为铝板,所述电加热膜3为石墨烯发热薄膜,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所述数字湿度检测仪7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电加热膜3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

本发明为组合发明,发明点在于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以及与控制器和湿度检测仪的结合,控制器为单片机,其型号为stc89c52,其中,控制器、湿度检测仪、端子箱、耐腐蚀导热层、电加热膜、热反射膜和隔热层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7的使用说明:

当数字湿度检测仪7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超过80%,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湿度超过80%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超过80%的信息,单片机发送加热使能信息告知电加热膜3,电加热膜3收到加热使能信息并启动进入加热工作状态。

当数字温度检测仪6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低于70%,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湿度低于70%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低于70%的信息,单片机发送暂停加热信息告知电加热膜3,电加热膜3收到暂停加热信息并停止加热。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发热面积大,低温无危险,加热均匀,寿命长,免维护。长期加温驱潮,端子箱内的设备稳定性好,延长了端子箱内设备的使用寿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好。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进一步节约了端子箱内的空间,方便端子箱内部布局。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进一步解决了加热器容易烫坏端子箱内电缆的技术问题。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加热器损坏后进一步方便更换,易维护性好,省时省力。

通过单片机和湿度检测仪,实现自动调节湿度,节能环保,工作效率更高。

实施例8:

实施例8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膜加热端子箱包括端子箱1、固定在端子箱1底部外侧依次向下分布的耐腐蚀导热层2、电加热膜3、热反射膜4和隔热层5,以及控制器、用于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的数字温度检测仪6和用于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的数字湿度检测仪7,所述耐腐蚀导热层2为铝板,所述电加热膜3为石墨烯发热薄膜,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所述数字温度检测仪6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数字湿度检测仪7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所述控制器与电加热膜3的控制端连接并单向通信。

本发明为组合发明,发明点在于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以及与控制器、温度检测仪和湿度检测仪的结合,控制器为单片机,其型号为stc89c52,其中,控制器、温度检测仪、湿度检测仪、端子箱、耐腐蚀导热层、电加热膜、热反射膜和隔热层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8的使用说明:

当数字温度检测仪6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低于5摄氏度,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温度低于5摄氏度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当数字湿度检测仪7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超过80%,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湿度超过80%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低于5摄氏度的信息或者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超过80%的信息,单片机发送加热使能信息告知电加热膜3,电加热膜3收到加热使能信息并启动进入加热工作状态。

当数字温度检测仪6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高于15摄氏度,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温度高于15摄氏度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当数字温度检测仪6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低于70%,则发送端子箱1内部湿度低于70%的信息告知单片机。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温度高于15摄氏度的信息或者单片机获知端子箱1内部湿度低于70%的信息,单片机发送暂停加热信息告知电加热膜3,电加热膜3收到暂停加热信息并停止加热。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发热面积大,低温无危险,加热均匀,寿命长,免维护。长期加温驱潮,端子箱内的设备稳定性好,延长了端子箱内设备的使用寿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好。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进一步节约了端子箱内的空间,方便端子箱内部布局。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进一步解决了加热器容易烫坏端子箱内电缆的技术问题。

加热器位于端子箱底部外侧,加热器损坏后进一步方便更换,易维护性好,省时省力。

通过单片机、温度检测仪和湿度检测仪,实现自动调节湿度,节能环保,工作效率更高。

相对于上述实施例,加热器还可以使用低温发热电阻。

相对于上述实施例,加热器还可以使用碳纤维发热薄膜。

相对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增加调节器,实现多档位无极调控。

技术方案说明:

使用低温发热电阻,或者发热薄膜,铺设在端子箱的底部。给端子箱加地暖。将现在端子箱内的加热器转移到端子箱的底部。具有以下优点:发热面积大,低温无危险,寿命长,免维护。添加一个温度智能控制装置,可根据环境温度、湿度调节温度。夏天低温驱潮,冬天智能加温,将端子箱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区间。方便了端子箱内部布局,解决了现有加热器温度太高在端子箱内部烤坏电缆的问题。

本产品重点解决端子箱加热器1.加热不均匀。2.与导线过近容易烤坏电路。3.加热调整不智能。

本产品加热装置在端子箱底部,材料为石墨烯发热薄膜,结构为多层分装结构。

分为三层。

上表层为导热性良好的,具有耐腐蚀的薄铝板。

中间层为石墨烯或者碳纤维发热薄膜。

下层为隔热,绝缘材料。

温度控制器与发热装置相连接,加温度检测仪与湿度检测仪,对箱体内部的温湿度进行调整。分为,手动,自动方式进行调节。可实现多档位无极调控。

本申请保密运行一段时间后,现场技术人员反馈的有益之处在于:

发热面积大,低温无危险,寿命长,免维护。添加一个温度智能控制装置,可根据环境温度、湿度调节温度。夏天低温驱潮,冬天智能加温,将端子箱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区间。方便了端子箱内部布局,解决了现有加热器温度太高在端子箱内部烤坏电缆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