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式触感静音按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5661发布日期:2020-11-10 17:5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杠杆式触感静音按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按键,具体涉及一种杠杆式触感静音按键。



背景技术:

按键开关主要是指轻触式按键开关,也称之为轻触开关。按键开关是一种电子开关,属于电子元器件类,使用时以满足操作力的条件向开关操作方向施压开关功能闭合接通,当撤销压力时开关即断开。

硅胶按键具有静音,按压力较低的优点,但这种硅胶按键回弹力不足,按压时没有较强的手感,且一般硅胶按键的高度较高,按压用力时行程较大,还容易导致回弹缓慢、影响硅胶按键寿命等问题,不能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有手感,使用寿命长的杠杆式触感静音按键。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杠杆式触感静音按键,所述按键用以配合电气元件输出开关信号,按键包括底板、弹性硅胶件和键座,所述键座安装在底板上,弹性硅胶件安装在键座内,弹性硅胶件内配设有触发开关信号的结构件;所述按键还包括一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为连接端枢接在键座上,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为可自由活动的跷动端,所述跷动端设置在弹性硅胶件的上方,所述摆杆中上部还设有伸出于键座的按压结构;当按下按压结构时,摆杆绕连接端向下转动,跷动端挤压弹性硅胶件向下使得结构件触发电气元件输出信号;松开后,弹性硅胶件复位驱动摆杆绕连接端向上转动,跷动端和结构件均回复到未被按压时的初始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硅胶件的顶部还设置有导正块,所述键座对应于该导正块设置有导正腔,导正块于导正腔内可垂直于弹性硅胶件自由上下移动;摆杆的跷动端与导正块连接,跷动端通过导正块驱动弹性硅胶件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导正块的边壁设有限位边,所述限位边与键座导正腔的腔壁相匹配,所述导正块通过限位边与导正腔腔壁定向自由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结构为按压凸块,所述摆杆与按压凸块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结构为独立的按压件,所述摆杆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按压件对应安装于所述凹槽上。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内壁和按压件底部为圆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键座外设置有外壳,外壳通过卡扣结构与键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电气元件为光对管,弹性硅胶件内配设的触发开关信号的结构件为改变光路的光路径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光路径开关为遮断光路的挡板或折射光路的镜面。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电气元件为霍尔开关,弹性硅胶件内配设有触发开关信号的结构件为触发霍尔开关的磁性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弹性硅胶件作为按键复位元件,利用杠杆原理将直接按压弹性硅胶件的大行程变为通过摆杆按压弹性硅胶件的小行程,缩短按压距离增强手感,同时实现静音操作;此外,采用导正块能确保摆杆的跷动端对弹性硅胶件的施力始终垂直定向,不会导致硅胶件被侧向挤压,可以大幅延长按键使用寿命长,且保障按键更稳定地输出信号;本方案的按键实用性好,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有导正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有导正块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导正块与键座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弹性硅胶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弹性硅胶件;201.光路径开关;3.键座;301.导正腔;4.外壳;5.摆杆;501.连接端;502.跷动端;503.凹槽;6.按压结构;601.按压凸块;602.按压件;7.光对管;8.导正块;801.限位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杠杆式触感静音按键,所述按键用以配合电气元件输出开关信号。在最优选的方案中,该按键包括底板1、弹性硅胶件2和键座3,所述键座3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键座3外还卡扣设置有外壳4,构成一个按键整体。

利用弹性硅胶件作为触发开关信号的元件,具有无声静音、减小摩擦的优点,弹性硅胶件2安装在键座3内,弹性硅胶件2内配设有触发开关信号的结构件。触发开关信号的结构件大致可以分两类情况:(一)当信号电气元件为光对管时,结构件为光路径开关201;在具体实施时,如果光对管7位于同侧位置时,光路径开关201可以设计为折射光路的镜面,如果光对管位于相对位置时,光路径开关201为遮断光路的挡板。(二)当信号电气元件为霍尔开关时,结构件为触发霍尔开关的磁性件。本申请附图中为光路径开关与光对管的相关图示。

不同于一般的使用者直接按压弹性硅胶件的按键,本发明的按键还包括一摆杆5,所述摆杆5的一端为连接端501枢接(枢转连接)在键座3上,所述摆杆5的另一端为可自由活动的跷动端502,所述跷动端502设置在弹性硅胶件2的上方,本发明的弹性硅胶件2为圆台结构,所述摆杆5中上部还设有伸出于键座3的按压结构6;当使用者按下按压结构6时,摆杆绕连接端501向下转动,跷动端502挤压弹性硅胶件2向下使得结构件7触发电气元件输出信号;松开后,弹性硅胶件复位驱动摆杆绕连接端501向上转动,跷动端502和结构件均回复到未被按压时的初始位置。通过按压摆杆5带动弹性硅胶件2下行,按压部位发生变化,减小了按压的行程,手感更好。

由于按压角度不同,摆杆5的跷动端501容易侧向挤压弹性硅胶件2,弹性硅胶件2长期使用容易造成一边磨损而变形,影响弹性硅胶件的寿命,尤其是容易导致内部触发开关信号的结构件运行轨迹的不稳定进而使得信号输出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创新方案还创新的使用了导正块8的结构设计,即在弹性硅胶件2的顶部设置有导正块8,键座3对应于该导正块8设置有导正腔301,其目的是使导正块8于导正腔301内可垂直于弹性硅胶件2自由上下移动;摆杆的跷动端501与导正块8连接(可以是搭接或其它连接方式),跷动端501通过导正块8驱动弹性硅胶件2动作。按压和回位时弹性硅胶件2能够平稳地上下移动,这样的设计可以大幅地延长弹性硅胶件2的使用寿命,并能保障信号输出的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5所示的,导正块8的边壁设有限位边801,所述限位边801与键座导正腔301的腔壁相匹配,所述导正块8通过限位边801与导正腔301腔壁的导向定向自由上下移动。如图5所示,导正块8的边壁垂直凸出有限位边,垂直限位边与导正腔的腔壁内侧四个角相对应,使得导正块8与键座3稳定结合,同时导正块的两端也凸出有弧形的限位边,弧形的限位边与导正腔的空位相嵌合,不会因为按压摆杆5导致发生水平方向的位移,增加导正块后提高了按键的精准度,大幅地延长弹性硅胶件2的使用寿命,并能保障信号输出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摆杆5和按压结构6有以下两种优选实施例,第一种是摆杆5中部上一体注塑有按压凸块601,摆杆5与按压凸块601一体注塑成型,制造更加方便,降低制作成本;第二种是在所述摆杆5中部设置有凹槽504,所述凹槽504上对应安装有按压件602,通过按压件602按压摆杆中部的凹槽504,所述凹槽504内壁和按压件602底部为圆弧形结构,按压件602与摆杆5之间分离,按压手感更佳。

本方案采用弹性硅胶件作为按键复位元件,利用杠杆原理将直接按压弹性硅胶件的大行程变为通过摆杆按压弹性硅胶件的小行程,缩短按压距离增强手感,同时实现静音操作;此外,采用导正块能确保摆杆的跷动端对弹性硅胶件的施力始终垂直定向,不会导致硅胶件被侧向挤压,可以大幅延长按键使用寿命长,且保障按键更稳定地输出信号;本方案的按键实用性好,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