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芯及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8916发布日期:2020-07-29 03:27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芯及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芯及加热管。



背景技术:

加热管是人们生活常见的加热元器件,也叫做电热管或发热管,例如,微波炉、烤箱、热水器以及热水壶中都有应用。加热管主要由加热芯和外壳组成,其中加热芯一般采用电阻丝或者石墨烯材料。而且加热管的种类繁多,例如,根据加热方式,可以分为电阻加热管和辐射电热管;根据外形,可以分为直型电热管、u型电热管、l型电热管、w型电热管、翅片电热管、异型电热管;而根据出线方式分,又可以分为单头电热管和双头电热管。

现有的加热芯,当其对应的是单头加热管,加热芯的正负电极需要设置在加热芯的一端;而当其对应的是双头加热管,加热芯的正负电极需要分别设置在加热芯的两端。

可见,现有加热芯的通用性能差,需要一种能够同时应用于单头加热管和双头加热管的加热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芯,旨在解决现有加热芯的通用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加热芯包括:

绝缘管,用于承载发热层以及使连接电极和电源的导线通过;

所述发热层,设置于所述绝缘管的外侧面上,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及

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绝缘管的两端并与所述发热层接触;

当所述加热芯需要双头出线时,所述导线直接连接所述加热芯两端的电极,并从所述加热芯的两端引出;当所述加热芯需要单头出线时,所述导线连接出线端的电极后直接引出,所述导线连接非出线端的电极穿过所述绝缘管后从出线端引出。

优选地,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管的外侧面的两端,且所述绝缘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导线通孔,所述导线通孔用于使所述导线通过并与所述电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热层包含石墨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管,包括上述的加热芯、壳体、以及连接所述加热芯的两电极并穿出所述壳体的导线。

优选地,连接两电极的所述导线分别从所述壳体的两端穿出。

优选地,连接两电极的所述导线从所述壳体的一端穿出。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

外管,套设在所述加热芯的外部,用于将所述加热芯的热量传递至外界;

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上设置有出线结构,所述出线结构用于使所述导线引出所述壳体,所述密封塞用于将所述外管的两端密封,以使所述外管与所述加热芯之间保持真空。

优选地,所述密封塞塞入所述外管内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加热芯的绝缘管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密封塞塞入所述外管时,所述绝缘管能够插入所述安装槽中。

优选地,所述出线结构包括:

出线管,贯穿设置在所述密封塞上,用于使所述导线穿过,且所述出线管上设置有外螺纹;以及

固定螺母,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用于将所述出线管固定。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

密封圈,用于将所述外管与所述密封塞的连接处密封。

本方案通过设置绝缘管,并将发热层设置绝缘管外侧面,同时在绝缘管的两端均设置电极,调整加热芯某一端导线的走向即可实现加热芯的单头出线和双头出线之间的转换,使同一加热芯可以分别应用于单头出线的加热管和双头出线的加热管,提高了加热芯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塞设置有安装槽的双头出线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塞设置有安装槽的单头出线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绝缘管;11、导线通孔;2、发热层;3、电极;4、壳体;41、外管;42、密封塞;43、安装槽;44、出线管;45、固定螺母;46、密封圈;5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xx装置的结构图,加热芯包括:

绝缘管1,用于承载发热层2以及使连接电极3和电源的导线5通过;

发热层2,设置于绝缘管1的外侧面上,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及

电极3,设置于绝缘管1的两端并与发热层2接触;

当加热芯需要双头出线时,所述导线5直接连接所述加热芯两端的电极3,并从所述加热芯的两端引出,如图3所示;当所述加热芯需要单头出线时,所述导线5连接出线端的电极3后直接引出,所述导线5连接非出线端的电极3穿过所述绝缘管1后从出线端引出,如图4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绝缘管1为管状结构,绝缘管1的材料可以为硅胶、石英,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绝缘管1的截面形状不做限制,以绝缘管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为例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发热层2的具体材质以及在绝缘管1上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发热层2可以是电热丝,或者石墨烯,或者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当发热层2是电热丝,可以缠绕在绝缘管1的外侧面上;当发热层2是石墨烯或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可以将含有石墨烯或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涂料涂抹在绝缘管的外侧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极3主要用于接通外部电源和发热层2,电极3材质可以为金属,例如可以是铜。电极3可以设置在绝缘管1两端的端面上,也可以设置在绝缘管外侧面发热层2的两端,当电极3设置在绝缘管1外侧面发热层2的两端上,绝缘管1的管壁上可以设置导线通孔11,从而可以使导线5从绝缘管1的内部通过导线通孔11与电极3连接。电极3与发热层2的接触方式可以是电极3设置与发热层2的外周面上,也可以是电极3和发热层2沿绝缘管1的轴向并列设置使电极3的端部与发热层2的端部接触,但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芯,通过设置绝缘管1,并将发热层2设置绝缘管1外侧面,同时在绝缘管1的两端均设置电极3,调整加热芯某一端导线5的走向即可实现加热芯的单头出线和双头出线之间的转换,使同一加热芯可以应用于不同出线方式的加热管,提高了加热芯的通用性。且当发热层2采用石墨烯或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涂层时,相比于电热丝可以有效提高加热芯的电热转换率,有效提高加热芯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包括:上述的加热芯、壳体4、以及连接所述加热芯的两电极3并穿出所述壳体的导线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芯固定设置在壳体4内部,本实施例对加热芯在壳体内部的固定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壳体4内部可以设置有限位孔或限位杆,装配加热芯和壳体时可将加热芯的端部安装在限位孔内,或者使限位杆插入加热芯的绝缘管。壳体4的外表面是加热管的工作面,加热芯通电后产生的热能通过壳体4传递到外界中,壳体4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或者石英,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壳体4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制,壳体4上对应加热芯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供导线5穿出壳体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线5用于连接电极3和外部电源,其中导线5连接加热芯的两电极3后可以分别从壳体4的两端穿出壳体4,也可以使连接两电极3的导线5都从壳体4的某一端穿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管,通过设置上述的加热芯,并在壳体4上对应加热芯的两端分别设置供导线5穿出壳体的通孔,在加热管的装配生产中,由于加热芯可以通用于单头出线的加热管和双头出线的加热管,无须根据加热管的出线类型分别采购不同的设备,生产不同的加热芯,有效降低加热管的生产成本。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管,所述壳体包括:

外管41,套设在所述加热芯的外部,用于将所述加热芯的热量传递至外界;

密封塞42,所述密封塞42上设置有出线结构,所述出线结构用于使所述导线5引出所述壳体4,所述密封塞42用于将所述外管41的两端密封,以使所述外管41与所述加热芯之间保持真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管41为壳体4的工作部件,加热芯通电后产生的热能通过外管41传递到外界中,外管41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或者石英,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热量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传播,可以将加热芯与外管41之间的间隙抽成真空,避免加热芯电极3在高温状态下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造成电极3损坏,进而影响加热管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塞42可以为绝缘材料,由于密封塞42的作用是将外管41的两端密封,密封塞42与外管4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螺纹连接或者卡接,但不限于此,例如密封塞42可以为硅胶材质,通过将密封塞42塞入外管41的两端实现对外管41内部的密封,优选的,密封塞42塞入外管的一端可以设置外螺纹(图中未示出),同时外管41的两端对应设置有内螺纹,可以通过旋转密封塞42利用内外螺纹之间的配合方便密封塞42的塞入,且此时密封塞42与外管41内壁之间的接触缝隙为波纹状,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塞的密封效果。此外,外管41两端的密封塞42塞入外管41内部的一端可以与加热芯的两端相抵接,从而利用两密封塞42的挤压实现加热芯的夹持固定,以及对加热芯和外管之间的密封,避免出线结构对外管41密封的影响。密封塞42上的出线结构可以一个通孔,也可以是一个设置有外螺纹的出线管44,出线管44可以通过螺纹配合设置在密封塞42上,并设置固定螺母45固定出线管4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4还可以包括密封圈46,密封圈46可以为硅胶或者其他绝缘材料,密封圈46设置在外管41与密封塞42的连接处,进一步提高壳体4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管,通过将壳体4设置为外管41和密封塞42,可以方便加热芯的装配,从而提高加热管的装配效率,且将密封塞42设置为硅胶等弹性材质,并使密封塞42与外管41螺纹连接,可以使密封塞42的安装省力,且进一步提高密封塞42的密封效果;此外,将加热芯与外管41之间的间隙抽成真空,避免加热芯电极3在高温状态下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保护电极3,提高加热管的使用寿命。

如图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管,所述密封塞42塞入所述外管41内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加热芯的绝缘管配合的安装槽43,所述密封塞42塞入所述外管41时,所述绝缘管1能够插入所述安装槽43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槽43可以设置在密封塞42的中心位置,出线结构与安装槽43连通,当出线结构为通孔,该通孔和安装槽43可以构成一个沉头孔,且安装槽43与绝缘管1紧密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发热层2沿绝缘管1的设置长度以及电极2的设置位置均不与绝缘管1的两端对齐,使绝缘管1的端部留有一定尺寸与安装槽43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管,通过在密封塞42塞入外管41的一端设置有与加热芯的绝缘管配合的安装槽43,既可以利用安装槽43实现对加热芯的固定,同时可以使密封塞42的一部分塞入加热芯和外管41之间,进一步保证了加热芯与外管41之间的密封效果,减小出线结构对密封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