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3D电源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3986发布日期:2020-07-24 16:5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3D电源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模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3d电源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电源模块是可以直接贴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供应器,其特点是可为专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及其他数字或模拟负载提供供电,而现有的电源模块在使用时散热效果不好,往往电源上方安装电感,以至于电源工作产生的热量不能够及时的排出,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3d电源模块结构,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源模块在使用时散热效果不好,往往电源上方安装电感,以至于电源工作产生的热量不能够及时的排出,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散热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3d电源模块结构,包括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的前侧安装有电源ic,所述电源ic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容和电阻,所述线路板的内侧安装有电感本体,所述线路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线路板的外侧安装有散热筒,所述散热筒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散热筒内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内腔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内侧贯穿竖杆并延伸至卡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散热筒内腔的底部横向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十目至二十目。

优选的,所述电感本体位于两个线路板之间,且电感本体顶部的端子与上方的线路板连接,且电感本体底部的端子与下方的线路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容、电源ic和电阻均可放置于线路板的正面、反面或嵌入线路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凹槽的内壁呈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为1n/m。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3d电源模块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筒带动竖杆与线路板安装,此时卡杆与线路板接触,卡杆向外侧移动,卡杆的移动带动滑板移动,滑板的移动使复位弹簧发生形变,随后卡杆卡入卡槽内部,通过马达带动扇叶转动,扇叶的转动对线路板工作产生的热量排出外部,达到了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源模块在使用时散热效果不好,往往电源上方安装电感,以至于电源工作产生的热量不能够及时的排出,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网,对外界杂质起到过滤的效果,防止杂物会进入散热筒内部,从而保证了散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槽,使卡杆能够顺利的卡入线路板内部,从而能够对散热筒的位置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筒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竖杆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线路板;2、散热筒;3、电阻;4、电感本体;5、竖杆;6、电容;7、电源ic;8、扇叶;9、马达;10、过滤网;11、复位弹簧;12、凹槽;13、滑板;14、卡杆;1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板1、散热筒2、电阻3、电感本体4、竖杆5、电容6、电源ic7、扇叶8、马达9、过滤网10、复位弹簧11、凹槽12、滑板13、卡杆14卡槽1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4,一种新型的3d电源模块结构,包括线路板1,线路板1的前侧安装有电源ic7,电源ic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容6和电阻3,电容6、电源ic7和电阻3均可放置于线路板1的正面、反面或嵌入线路板1的内部,线路板1的内侧安装有电感本体4,电感本体4位于两个线路板1之间,且电感本体4顶部的端子与上方的线路板1连接,且电感本体4底部的端子与下方的线路板1连接,线路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15,线路板1的外侧安装有散热筒2,散热筒2内腔的底部横向安装有过滤网10,过滤网10的孔径为十目至二十目,通过过滤网10,对外界杂质起到过滤的效果,防止杂物会进入散热筒2内部,从而保证了散热效果,散热筒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马达9,马达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8,散热筒2内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5,竖杆5的内腔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板13,滑板13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凹槽12的内壁呈滑动连接,复位弹簧11的弹性系数为1n/m,滑板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杆14,卡杆14的内侧贯穿竖杆5并延伸至卡槽15的内腔,通过卡槽15,使卡杆14能够顺利的卡入线路板1内部,从而能够对散热筒2的位置进行安装。

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散热筒2带动竖杆5与线路板1安装,此时卡杆14与线路板1接触,卡杆14向外侧移动,卡杆14的移动带动滑板13移动,滑板13的移动使复位弹簧11发生形变,当卡杆14与卡槽15呈同一水平后,在复位弹簧11恢复形变下推动卡杆14向内侧移动,此时卡杆14卡入卡槽15内部,可对散热筒2进行安装,随后通过马达9带动扇叶8转动,扇叶8的转动对线路板1工作产生的热量排出外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3d电源模块结构,包括线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1)的前侧安装有电源ic(7),所述电源ic(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容(6)和电阻(3),所述线路板(1)的内侧安装有电感本体(4),所述线路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15),所述线路板(1)的外侧安装有散热筒(2),所述散热筒(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马达(9),所述马达(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8),所述散热筒(2)内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5),所述竖杆(5)的内腔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板(13),所述滑板(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杆(14),所述卡杆(14)的内侧贯穿竖杆(5)并延伸至卡槽(15)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3d电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2)内腔的底部横向安装有过滤网(10),所述过滤网(10)的孔径为十目至二十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3d电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本体(4)位于两个线路板(1)之间,且电感本体(4)顶部的端子与上方的线路板(1)连接,且电感本体(4)底部的端子与下方的线路板(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3d电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6)、电源ic(7)和电阻(3)均可放置于线路板(1)的正面、反面或嵌入线路板(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3d电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3)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凹槽(12)的内壁呈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1)的弹性系数为1n/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3D电源模块结构,包括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的前侧安装有电源IC,所述电源IC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容和电阻,所述线路板的内侧安装有电感本体,所述线路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筒带动竖杆与线路板安装,此时卡杆与线路板接触,卡杆向外侧移动,卡杆的移动带动滑板移动,滑板的移动使复位弹簧发生形变,随后卡杆卡入卡槽内部,通过马达带动扇叶转动,扇叶的转动对线路板工作产生的热量排出外部,达到了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源模块在使用时散热效果不好,往往电源上方安装电感,以至于电源工作产生的热量不能够及时的排出,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振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