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防护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2375发布日期:2020-10-28 12:2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电子产品防护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品防护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携式的电子设备逐渐被普及,如手机、平板电脑和学习机等,在任何场合都可携带,便于互相联系、上网了解社会每天发生的新事物,以及在室外进行学习或工作等。但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很少具有防水的功能。尤其是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对外通孔进行防水的功能很少。例如,手机的充电插孔和扩音口,其中充电插孔是最需要防水的对外通孔,但现有手机一般不具有对充电插孔进行防水的功能,而手机的充电插孔一旦进水,将直接流进手机电路主板,就会造成电子芯片或其他电路短路,从而造成手机无法使用,甚至经济损失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产品防护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防止水滴通过对外器件进入电子产品的内部。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防护装置,应用于电子产品,所述电子产品设置有朝向第一方向与外界连通的对外器件;

所述电子产品防护装置包括:机壳、阻隔板和推动件;

所述推动件用于带动所述阻隔板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进行工位切换;

所述机壳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阻隔板开设有第二通孔;

在所述阻隔板处于第一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孔朝向机壳的开口与所述第一通孔朝向阻隔板的开口在第一方向上重叠,所述对外器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外界连通;

在所述阻隔板处于第二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孔朝向机壳的开口与所述第一通孔朝向阻隔板的开口在第一方向上相间隔,所述阻隔板在第一方向上阻隔所述对外器件与外界的连通。

可选地,所述电子产品防护装置还包括:密封板;

所述密封板位于所述阻隔板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密封板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板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在第一方向上重叠。

可选地,所述机壳与所述密封板配合形成一个空腔,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空腔内。

可选地,所述机壳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推动件通过所述滑动槽与所述机壳滑移连接,所述推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阻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滑动槽露出所述机壳。

可选地,所述推动件的沿第二方向所在的直线方向上带动所述阻隔板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进行工位切换;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可选地,所述阻隔板的两端设置有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阻隔板在所述第二方向所在的直线方向上与机壳之间的缝隙。

可选地,所述电子产品防护装置还包括:支撑杆和滚轮;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滚轮的滚轴固定连接,所述滚轮与所述阻隔板相抵触。

可选地,所述阻隔板的表面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滚轮相适配,所述滚轮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阻隔板滚动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阻隔板朝向所述密封板的表面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滚轮相适配,所述滚轮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阻隔板滚动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如上所述的电子产品防护装置,所述机壳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机体一体成型固定连接;

所述对外器件包括:音箱和充电接口;

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扩音孔和第一充电插孔;

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二扩音孔和第二充电插孔;

所述第一扩音孔和所述第一充电插孔的排列方式,与所述音箱和所述充电接口的排列方式相同;

所述第二扩音孔和所述第二充电插孔的排列方式,与所述音箱和所述充电接口的排列方式相同;

所述音箱的发音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扩音重叠,所述充电接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充电插孔重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防护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推动件能够带动所述阻隔板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进行工位切换,以使在所述阻隔板处于第一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孔朝向机壳的开口与所述第一通孔朝向阻隔板的开口在第一方向上重叠,所述对外器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外界连通,从而能够正常使用对应的外接器件;在所述阻隔板处于第二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孔朝向机壳的开口与所述第一通孔朝向阻隔板的开口在第一方向上相间隔,所述阻隔板在第一方向上阻隔所述对外器件与外界的连通,从而防止水滴直接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接触到外接器件,以对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产品防护装置处于第一工位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产品防护装置处于第二工位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产品防护装置处于第一工位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产品防护装置处于第二工位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为体现阻隔板与滚轮位置关系,电子产品防护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产品防护装置与机体分离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0、电子产品防护装置;1、机壳;11、第一通孔;111、第一扩音孔;112、第一充电插孔;113、第一耳机插孔;12、滑动槽;2、阻隔板;21、第二通孔;211、第二扩音孔;212、第二充电插孔;213、弹性密封圈;214、滑槽;215、第二耳机插孔;3、推动件;4、密封板;41、第三通孔;411、第三扩音孔;412、第三充电插孔;413、第三耳机插孔;5、空腔;6、支撑杆;7、滚轮;20、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防护装置10,结合图1,应用于电子产品,电子产品设置有朝向第一方向与外界连通的对外器件。电子产品防护装置10包括:机壳1、阻隔板2和推动件3。

推动件3用于带动阻隔板2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进行工位切换。机壳1开设有第一通孔11,阻隔板2开设有第二通孔21。

在阻隔板2处于第一工位的情况下,结合图1和图3,第二通孔21朝向机壳1的开口与第一通孔11朝向阻隔板2的开口在第一方向上重叠,对外器件通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与外界连通。

在阻隔板2处于第二工位的情况下,结合图2和图4,第二通孔21朝向机壳1的开口与第一通孔11朝向阻隔板2的开口在第一方向上相间隔,阻隔板2在第一方向上阻隔对外器件与外界的连通。

电子产品防护装置通过推动件3带动阻隔板2移动至第二工位能够直接对第一通孔11进行阻隔,从而能够防止水滴通过第一通孔11继续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飞溅。而在外接器件需要外接其他设备时,可将阻隔板2移动至第一工位,以使外接的设备能够通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与外接器件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电子产品防护装置10还包括:密封板4。密封板4位于阻隔板2远离第一通孔11的一侧,密封板4与机壳1固定连接。密封板4开设有第三通孔41,第三通孔41与第一通孔11在第一方向上重叠。机壳1与密封板4配合形成一个空腔5,阻隔板2位于空腔5内。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板4与机壳1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密封板4的设置能够在阻隔板2在第二工位的情况下,防止穿过第二通孔21的水滴飞溅到外接器件上,从而进步提高了电子产品防护装置10的防水性能。

机壳1开设有滑动槽12,推动件3通过滑动槽12与机壳1滑移连接,推动件3的一端与阻隔板2固定连接,推动件3的另一端通过滑动槽12露出机壳1。推动件3一端露出机壳1便于使用电子产品的人员拨动推动件3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推动件3与阻隔板2一体成型固定连接。

推动件3的沿第二方向所在的直线方向上带动阻隔板2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进行工位切换。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推动件3可通过平移或是摆动的方式带动阻隔板2移动,以对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进行通断的控制,在本实施例中,以推动件3通过平移的方式带动阻隔板2移动为例,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在同一水平面,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从而进一步简化了电子产品防护装置10的操作步骤。

阻隔板2的两端设置有弹性密封圈213,弹性密封圈213用于密封阻隔板2在第二方向所在的直线方向上与机壳1之间的缝隙。在本实施例中,当阻隔板2位于第一工位的情况下,推动件3位于滑动槽12的左端,阻隔板2左侧的弹性密封圈213在机壳1和阻隔板2的作用下被压缩,阻隔板2左侧的弹性密封圈213远离阻隔板2的一端依然与机壳1相抵触。当阻隔板2位于第二工位的情况下,推动件3位于滑动槽12的右端,阻隔板2右侧的弹性密封圈213在机壳1和阻隔板2的作用下被压缩,阻隔板2左侧的弹性密封圈213远离阻隔板2的一端依然与机壳1相抵触,如此能够避免水滴从阻隔板2沿第二方向所在直线的两端穿过阻隔板2,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子产品防护装置10的防水性能。

结合图5,电子产品防护装置10还包括:支撑杆6和滚轮7。支撑杆6的一端与密封板4固定连接,支撑杆6的另一端与滚轮7的滚轴固定连接,滚轮7与阻隔板2相抵触。支撑杆6的设置能够防止阻隔板2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从而提高阻隔板2移动的稳定性。滚轮7的设置能够减少阻隔板2在移动的过程中支撑杆6对阻隔板2施加的阻力,从而提高移动阻隔板2的舒适度。

阻隔板2的表面沿第二方向设置有滑轨,滑轨与滚轮7相适配,滚轮7通过滑轨与阻隔板2滚动连接。滑轨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阻隔板2在移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阻隔板2朝向密封板4的表面沿第二方向开设有滑槽214,滑槽214与滚轮7相适配,滚轮7通过滑槽214与阻隔板2滚动连接。将滑槽214作为滑轨不但能够提高阻隔板2在移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减少电子产品防护装置10的重量。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结合图1、图6和图7,电子设备为如上的电子产品防护装置,电子产品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机壳1与电子设备的一体成型固定连接。

对外器件包括:音箱和充电接口。其中,第一通孔11包括:第一耳机插孔113、第一扩音孔111和第一充电插孔112;第二通孔21包括:第二耳机插孔215、第二扩音孔211和第二充电插孔212;第三通孔41包括:第三耳机插孔413、第三扩音孔411和第三充电插孔412;第一耳机插孔113、第一扩音孔111和第一充电插孔112的排列方式,对应与耳机接口、音箱和充电接口的排列方式相同;第二耳机插孔215、第二扩音孔211和第二充电插孔212的排列方式,对应与耳机接口、音箱和充电接口的排列方式相同;第三耳机插孔413、第三扩音孔411和第三充电插孔412的排列方式,对应与第一耳机插孔113、第一扩音孔111和第一充电插孔112的排列方式相同。耳机接口在第一方向与第一耳机插孔113重叠,音箱的发音口在第一方向与第一扩音重叠,充电接口在第一方向与第一充电插孔112重叠。

在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均为直通孔,且中心轴方向均与第一方向所在的直线方向相同。在阻隔板2处于第一工位的情况下,第一耳机插孔113与第二耳机插孔215对齐,如此耳机接口则能够通过第一耳机插孔113和第二耳机插孔215插接耳机的插头;第一扩音孔111与第二扩音孔211对齐,如此音箱则能够通过第一扩音孔111和第二扩音孔211将声音外放;第一充电插孔112与第二充电插孔212对齐,如此充电接口则能够通过第一充电插孔112和第二充电插孔212与外界的电源进行充电。

在阻隔板2处于第一工位的情况下,第一耳机插孔113和第二耳机插孔215向间隔,第一扩音孔111与第二扩音孔211相间隔,第一充电插孔112与第二充电插孔212相间隔,如此对应的耳机接口、音箱和充电接口则能够在阻隔板2的阻隔下避免直接与外界接触,从而能够防止水滴通过第一充电插孔112直接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