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机组变频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5933发布日期:2020-10-23 12:3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机组变频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机组变频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变频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包含了由风能到机械能和由机械能到电能两个能量转换过程,风轮系统可实现风能到机械能的能量转换,发电机和控制系统则实现了从机械能到电能的能量转换过程,发电及其控制系统承担了后一种能量转换的任务。

目前,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的组成一般有风轮、发电机(包括装置)、调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然而,现有的风力发电机变频器其散热效果不好,非常容易造成内部构件过热而损坏,并且现有的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的散热装置存在体积大、成本高,散热效果不好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电机组变频器冷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散热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变频器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双路温度控制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离心风扇、第二离心风扇、塔筒门轴流风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双路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双路温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一端、第二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第二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连接零线连接,所述双路温度控制器还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且都接火线,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接第一离心风扇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的另一端接第二离心风扇的控制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接塔筒门轴流风扇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离心风扇、第二离心风扇、塔筒门轴流风扇的接地端与地线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风机电容,所述第一风机电容的一端接第一离心风扇的控制端,所述第一风机电容的另一端接第一离心风扇的电源端、第二离心风扇的电源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风机电容,所述第二风机电容的一端接第二离心风扇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风机电容的另一端接第一风机电容的另一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离心风扇、第二离心风扇、塔筒门轴流风扇还与零线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并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变频器背板,所述变频器背板安装于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后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变频器背板上设有双路温度控制器安装槽、第一离心风扇安装槽、第二离心风扇安装槽,所述双路温度控制器通过螺栓固定在双路温度控制器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离心风扇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一离心风扇安装槽处,所述第二离心风扇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二离心风扇安装槽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变频器背板上还设有滤网槽,所述滤网槽处安装滤网,所述塔筒门轴流风扇安装在滤网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变频器背板上还设有两个风机电容安装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双路温度控制器与火线之间还设有熔断器。

本实用新型的风电机组变频器冷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简单,各元器件数据较少,且价格相对便宜,大大降低了装置整体的制造成本,便于广泛推广。

2、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风机电容、第二风机电容,其目的在于为了提高第一离心风扇、第二离心风扇通电的安全性,避免第一离心风扇、第二离心风扇遇到异常电流被损坏。

3、本实用新型为了使第一温度传感器t与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相互不影响,则将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并联。

4、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散热效果,便于安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将变频器背板1的安装位置和结构进行了改进,变频器背板1安装于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后部,这样有利于散热。

5、本实用新型变频器背板1上设有双路温度控制器安装槽、第一离心风扇安装槽、第二离心风扇安装槽、滤网槽等,有利于将各部件进行集成,减小体积,还有利于安装和拆卸双路温度控制器、第一离心风扇、第二离心风扇、塔筒门轴流风扇m3,并根据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内部的各部件位置,对变频器背板进行了合理布局,在需要散热的位置,设置了第一离心风扇安装槽、第二离心风扇安装槽,便于第一离心风扇、第二离心风扇、塔筒门轴流风扇直接对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内部热量集中部位进行散热,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背板结构图。

图中,1、变频器背板;2、双路温度控制器安装槽;3、第一离心风扇安装槽;4、第二离心风扇安装槽;5、滤网槽;6、风机电容安装槽;te1、第一温度传感器;te2、第二温度传感器;t1、双路温度控制器;k1、第一继电器;k2、第二继电器;m1、第一离心风扇;m2、第二离心风扇;m3、塔筒门轴流风扇;c1、第一风机电容;c2、第二风机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变频器冷却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te1、第二温度传感器te2、双路温度控制器t1、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一离心风扇m1、第二离心风扇m2、塔筒门轴流风扇m3;第一温度传感器te1、第二温度传感器te2的输出端分别与双路温度控制器t1的输入端连接,双路温度控制器t1分别与第一继电器k1的电磁线圈的一端、第二继电器k2的电磁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k1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第二继电器k2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连接零线连接,双路温度控制器t1还分别与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且都接火线,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接第一离心风扇m1的控制端,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常开触点的另一端接第二离心风扇m2的控制端,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接塔筒门轴流风扇m3的控制端,第一离心风扇m1、第二离心风扇m2、塔筒门轴流风扇m3的接地端与地线连接。

工作原理:将第一温度传感器te1、第二温度传感器te2分别设置于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内的左右两侧,第一温度传感器te1将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内左侧的温度信息传递给双路温度控制器t1,第二温度传感器te2将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内右侧的温度信息传递给双路温度控制器t1,当第一温度传感器te1所检测的左侧温度过高时,则双路温度控制器t1控制第一继电器k1的电磁线圈的通电情况,从而控制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则第一离心风扇m1通电开始向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内左侧吹风;当第二温度传感器te2所检测的右侧温度过高时,则双路温度控制器t1控制第一继电器k1的电磁线圈的通电情况,从而控制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则第二离心风扇m2通电开始向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内右侧吹风;同理,当第一温度传感器te1、第二温度传感器te2都检测到温度过高时,则双路温度控制器t1控制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都闭合,则第一离心风扇m1和第二离心风扇m2工作,向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内吹风对其内部进行冷却;当第一温度传感器te1、第二温度传感器te2检测到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则双路温度控制器t1还控制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闭合,使得塔筒门轴流风扇m3工作,向塔筒内吹风,给塔筒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简单,各元器件数据较少,且价格相对便宜,大大降低了装置整体的制造成本,便于广泛推广。

本实用新型根据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的结构设置了第一离心风扇m1、第二离心风扇m2、塔筒门轴流风扇m3,有针对性的对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内部进行散热,其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一离心风扇m1通电的安全性,避免第一离心风扇m1遇到异常电流被损坏,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风机电容c1,第一风机电容c1的一端接第一离心风扇m1的控制端,第一风机电容c1的另一端接第一离心风扇m1的电源端、第二离心风扇m2的电源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二离心风扇m2通电的安全性,避免第二离心风扇m2遇到异常电流被损坏,还包括第二风机电容c2,第二风机电容c2的一端接第二离心风扇m2的控制端,第二风机电容c2的另一端接第一风机电容c1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电路安全,第一离心风扇m1、第二离心风扇m2、塔筒门轴流风扇m3还与零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温度传感器te1与第二温度传感器te2能够相互不影响,第一温度传感器te1与第二温度传感器te2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散热效果,便于安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变频器背板1,并对其安装位置和结构进行了改进,变频器背板1安装于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后部,这样有利于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背板1上设有双路温度控制器安装槽2、第一离心风扇安装槽3、第二离心风扇安装槽4,双路温度控制器t1通过螺栓固定在双路温度控制器安装槽2内,第一离心风扇m1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一离心风扇安装槽3处,第二离心风扇m2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二离心风扇安装槽4处。变频器背板1上还设有滤网槽5,滤网槽5处安装滤网,塔筒门轴流风扇m3安装在滤网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改造电路,变频器背板1上还设有两个风机电容安装槽6,便于更换元器件,进行进一步拓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双路温度控制器t1与火线之间还设有熔断器。

本实用新型变频器背板1上设有双路温度控制器安装槽2、第一离心风扇安装槽3、第二离心风扇安装槽4、滤网槽5等,有利于将各部件进行集成,减小体积,还有利于安装和拆卸双路温度控制器t1、第一离心风扇m1、第二离心风扇m2、塔筒门轴流风扇m3,并根据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内部的各部件位置,对变频器背板1进行了合理布局,在需要散热的位置,设置了第一离心风扇安装槽3、第二离心风扇安装槽4,便于第一离心风扇m1、第二离心风扇m2、塔筒门轴流风扇m3直接对风电机组变频器柜体内部热量集中部位进行散热,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