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随调光角度而调节灯具明暗的人灯互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7965发布日期:2020-12-04 14:1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跟随调光角度而调节灯具明暗的人灯互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跟随调光角度而调节灯具明暗的人灯互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灯具依旧停留在照明阶段,功能较为单一。比如常见的台灯装置,常用于夜晚学习、室内装饰照明等,虽然市面上目前也具有功能较为多样的灯具,如在台灯设备上装载各个独立功能的设施,提高使用性能。

也存在一些在灯具上设施灯光面积调节设施的灯具,通过灯具灯光的调节而改变灯具的单调性,增加娱乐性体验。

如专利号cn205560604u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灯光面积的led灯具,尤其是关于可调节灯光面积的led灯具,主要用作墙灯、装饰灯等,能通过人与灯之间的互动,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乐趣,并且提供好的情境体验的可调节灯光面积的led灯具。具体的:

照明灯具包括一周边环形腔体内充入液体的环形灯罩,所述的灯罩中间安装有灯盘,灯盘的中心固定有一根转轴,转轴的上端部连接有一与灯盘表面平行布置的指针,指针外端部底下设置有一导电金属触点;

一组用导线串联在一起的灯珠置于灯盘的侧边,在灯盘的表面还设置有至少串接在灯珠串联导线中的三个、分别与导电金属触点对应的下导电金属触点;所述的灯盘内还设置有连接导线的恒流模块。

所述的转轴为中空轴,其内通入有导线;所述的下导电金属触点与led灯珠、恒流模块分别用导线串联构成一发光回路;而所述导电金属触点通过导线也与恒流模块相连,所述的导电金属触点与相应的三个下导电金属触点配合,从而控制相应串联在三个导电金属触点之间的灯珠发光数量。

虽然其专利技术能够带来调光面积的娱乐,但使用时,需要拨动下导电金属触点使得指针上的导电触点对应连接不同位置的灯珠,从而根据不同位置灯珠的灯光数量而出现不同面积的灯光效果,其为点对点的机械式的手动控制模式,导电触点和灯珠之间的连通存在间断性,当导电触点未拨动到接触灯珠时,其电路断开,此时不发光,当接触时才会发光,因此,其灯光在调节过程中存在间断性发光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跟随调光角度而调节灯具明暗的人灯互动装置,以解决目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

一种跟随调光角度而调节灯具明暗的人灯互动装置,包括灯座和灯体,灯座上设有智能调光旋钮,灯体上安装有灯盘和位于灯盘内侧的内置灯管,灯盘中央安装有舵机设备、外圈上安装有盘式绕组,盘式绕组电连接内置灯管;舵机设备包括舵机芯片、舵机控制器、舵机输出轴和舵机输出指针,舵机芯片电性连接舵机控制器,舵机输出轴垂直于灯盘且安装于舵机控制器上,舵机输出指针套装于舵机输出轴上,舵机输出指针端部连接盘式绕组。

当按下智能调光旋钮时,打开电源、接通电路,电流依次经过舵机设备的舵机输出指针、盘式绕组和内置灯管,在技术中,电源、舵机输出指针、盘式绕组和内置灯管可以共同构成一个串联回路。使用时,拨动舵机输出指针,使得舵机输出指针的头部接入不同的盘式绕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回路中的电阻大小,根据欧姆定律,当接入的位置数据改变,电阻改变而通过灯管的电流大小改变,从而内置灯管的明暗程度相应改变。

但为了提高本装置灯具的观赏性,可以在内置灯盘、指针、舵机部件等设备上安装上装饰件,比如在内置灯盘上可以点缀珠宝,指针上进行流光包装等。

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应用方式,具体如下:一种跟随调光角度而调节灯具明暗的人灯互动装置,包括灯座和灯体,其中,灯座上设有智能调光旋钮和灯具控制器,灯具控制器与智能调光旋钮电性连接;灯体上安装有灯盘和位于灯盘内侧的内置灯管,灯盘中央安装有舵机设备、外圈上安装有盘式绕组,盘式绕组电连接内置灯管;舵机设备包括舵机芯片、舵机控制器、舵机输出轴和舵机输出指针,舵机芯片分别电性连接灯具控制器和舵机控制器,舵机输出轴垂直于灯盘且安装于舵机控制器上,舵机输出指针套装于舵机输出轴上,舵机输出指针端部连接盘式绕组。

在本应用方案中,采用较为先进的控制设备以及采用位置变化信号的控制模式,来调节灯具的明暗,游客/居民等通过调光旋钮即可实现指针的转动,此时,同时能够引起接入电流的变化;本技术采用调光开关旋钮输出角度信号,采用舵机接受角度变化值而控制指针旋转变化,进而改变接入电阻大小,从而达到通过旋转角度信号值的变化而智能控制灯具的亮度、明暗。

具体的,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跟随调光角度而调节灯具明暗的人灯互动装置,包括灯座和灯体,灯座和灯体一体造型设计,过渡处呈弧线流体造型,外表镀漆,其中,灯座上设有智能调光旋钮和灯具控制器,灯具控制器与智能调光旋钮电性连接且均为现有设施,购买即可安装,智能调光旋钮用于顾客或游客或者居民参与互动,可以是接触式开关,或者光敏感应自动开关,或者客户定制的自行设定调光模式的调光旋钮开光,当旋转时,即可输出角度变化信号数据,角度变化信号数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模式传输到灯具控制器,经过灯具控制器处理后,发送到下述的舵机芯片,用于调控舵机的转动角度,随着角度变化信号数据的变化而调控指针转动;在灯体上安装有灯盘和位于灯盘内侧的内置灯管,灯盘用于安装支撑,采用装饰、美化表盘即可,内置灯管发光照明,灯盘中央安装有舵机设备、外圈上安装有盘式绕组,盘式绕组为一个盘式的电阻圈,但未封闭,用于接入电阻,从而改变输入内置灯管的电流值,进而控制内置灯管的明暗,盘式绕组电连接内置灯管。

舵机设备包括舵机芯片、舵机控制器、舵机输出轴和舵机输出指针,舵机芯片分别电性连接灯具控制器和舵机控制器,舵机输出轴垂直于灯盘且安装于舵机控制器上,舵机输出指针套装于舵机输出轴上,舵机输出指针端部连接盘式绕组。舵机设备为技术成熟的旋转设施,可以根据角度变化信号数据而定向转动输出轴,从而带动指针旋转,舵机芯片接收灯具控制器处理后的角度变化信号数据,发送给舵机控制器执行,舵机控制器根据角度数据值而控制舵机输出轴的转动,进而带动舵机输出指针的转动。舵机输出指针内部可以加载电线或者单独安装电线设施,也可以是导电载体,但需要降压不至于伤人。电路的布线,经过舵机输出指针而将电压引导在盘式绕组上,随着舵机输出指针的转动,舵机输出指针接入不同的盘式绕组的阻值,进而改变电流大小,即舵机输出指针、盘式绕组、内置灯管和外在电压如家电构成一个回路。

如附图3所示,为电流输出的流向示意图,基于上述原理而布控电线,依次经过充电设施、舵机输出指针、盘式绕组、内置灯管和回路,在舵机输出指针和盘式绕组处,因舵机控制器接收舵机芯片的角度变化调控,使得舵机控制器控制舵机输出指针接入不同的盘式绕组位置,改变阻值而改变电流,进而改变内置灯管的明暗。

如附图4所示,为角度变化信号值得流向示意图,当智能调光旋钮旋转时,会引起角度变化,变化数据会以信号值发送至灯具控制器,进过处理后再发送到舵机芯片,舵机芯片根据角度变化数据而下达执行指令,使得舵机控制器工作而改变舵机输出轴的转动,进而带动舵机输出指针的转动,最后接入不同的盘式绕组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带充电端子的充电座,充电座与灯座配套。充电座为独立式的供电设施,可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以设置为移动灯具。

进一步地,智能调光旋钮由母调光旋钮和子调光旋钮组成。母调光旋钮和子调光旋钮分别输出两次角度值,可以由子调光旋钮作出精确角度调节。

进一步地,灯具控制器为智能灯光控制器,内部设有单片机。智能灯光控制器可以为用户提供定制,方便编程等操作。

进一步地,灯盘外表上设有led渲染组件,对应的舵机输出指针上设有流光装饰包覆材料。led渲染组件和流光装饰包覆材料能够增加本装置的装饰美观性能。

进一步地,内置灯管外形为盘式缠绕结构、环形或螺旋线结构的一种。内置灯管外形可以改变,对应的改变灯体即可。

进一步地,舵机输出指针由带电针和不带电针构成,其中,带电针数量为一根,不带电针数量为一根以上,带电针和不带电针结构相同且中心对称于舵机输出轴。带电针用于加载输电线路,不不带电针用于加载支撑,形成对称造型,也可以不用,单独一根带电指针即可,形成时针造型结构。可以按照时钟的模式而分配带电针和不带电针数量,但带电针一根,不带电针数量为一根以上,带电针和不带电针结构形同且中心对称于舵机输出轴即可。

进一步地,舵机输出指针端部下表设有触极,其活动搭扣于盘式绕组。触极用于搭接盘式绕组,可以在盘式绕组表面活动回转。

进一步地,舵机设备与灯盘之间还设有压片固定件,圆周均匀设有三处以上。压片固定件包括垫片、螺钉等,用于将舵机设备固定在灯盘上,对称设置六处。

进一步地,盘式绕组为开放式的环形绕组结构,一端的开放口电连接内置灯管。如附图2,盘式绕组为开放式的环形绕组结构,一端的开放口电连接内置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能够带来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较为先进的控制设备以及采用位置变化信号的控制模式,当按下智能调光旋钮时,打开电源、接通电路,电源、舵机输出指针、盘式绕组和内置灯管可以共同构成一个串联回路。使用时,拨动舵机输出指针,使得舵机输出指针的头部接入不同的盘式绕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回路中的电阻大小,根据欧姆定律,当接入的位置数据改变,电阻改变而通过灯管的电流大小改变,从而内置灯管的明暗程度相应改变。

本实用新型采用拨动指针的方式进行灯具明暗程度的调节,提高了本设计产品的新颖性,加强游客或者用户对本产品的喜爱。

同时,本设计与对比文件相比较,本技术的灯光调节具有连续性,具有更好的操作性能和互动趣味,增强台灯的应用设计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灯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舵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流输出的流向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角度变化信号值得流向示意图;

图中:1、充电座,2、充电端子,3、灯座,4、灯具控制器,5、舵机芯片,6、舵机设备,7、内置灯管,8、灯盘,9、灯体,10、盘式绕组,11、舵机输出轴,12、舵机输出指针,13、压片固定件,14、触极,15、智能调光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一种跟随调光角度而调节灯具明暗的人灯互动装置,包括灯座3和灯体9,灯座3上设有智能调光旋钮15,灯体9上安装有灯盘8和位于灯盘8内侧的内置灯管7,灯盘8中央安装有舵机设备6、外圈上安装有盘式绕组10,盘式绕组10电连接内置灯管7;舵机设备6包括舵机芯片5、舵机控制器、舵机输出轴11和舵机输出指针12,舵机芯片5电性连接舵机控制器,舵机输出轴11垂直于灯盘8且安装于舵机控制器上,舵机输出指针12套装于舵机输出轴11上,舵机输出指针12端部连接盘式绕组10。

当按下智能调光旋钮时,打开电源、接通电路,电流依次经过舵机设备6的舵机输出指针12、盘式绕组10和内置灯管7,在技术中,电源、舵机输出指针12、盘式绕组10和内置灯管7可以共同构成一个串联回路。使用时,拨动舵机输出指针12,使得舵机输出指针12的头部接入不同的盘式绕组10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回路中的电阻大小,根据欧姆定律,当接入的位置数据改变,电阻改变而通过灯管的电流大小改变,从而内置灯管7的明暗程度相应改变。

但为了提高本装置灯具的观赏性和避免触电,在舵机输出指针12最外层包裹流光材料或者喷漆处理。提高应用效果。

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应用方式,具体如下:一种跟随调光角度而调节灯具明暗的人灯互动装置,包括灯座3和灯体9,其中,灯座3上设有智能调光旋钮和灯具控制器4,灯具控制器4与智能调光旋钮电性连接;灯体9上安装有灯盘8和位于灯盘8内侧的内置灯管7,灯盘8中央安装有舵机设备6、外圈上安装有盘式绕组10,盘式绕组10电连接内置灯管7;舵机设备6包括舵机芯片5、舵机控制器、舵机输出轴11和舵机输出指针12,舵机芯片5分别电性连接灯具控制器4和舵机控制器,舵机输出轴11垂直于灯盘8且安装于舵机控制器上,舵机输出指针12套装于舵机输出轴11上,舵机输出指针12端部连接盘式绕组10。

本技术采用较为先进的控制设备以及采用位置变化信号的控制模式,来调节灯具的明暗,游客/居民等通过调光旋钮即可实现指针的转动,此时,同时能够引起接入电流的变化;本技术采用调光开关旋钮输出角度信号,采用舵机接受角度变化值而控制指针旋转变化,进而改变接入电阻大小,从而达到通过旋转角度信号值的变化而智能控制灯具的亮度、明暗。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灯具上加载无线组件,采用目前物联网的技术,实现移动终端对灯具的智能控制,同时可以由灯具结合无线组件,实现多方位的物联网控制。

具体的,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跟随调光角度而调节灯具明暗的人灯互动装置,包括灯座3和灯体9,灯座3和灯体9一体造型设计,过渡处呈弧线流体造型,外表镀漆,其中,灯座3上设有智能调光旋钮和灯具控制器4,灯具控制器4与智能调光旋钮电性连接且均为现有设施,购买即可安装,智能调光旋钮15用于顾客或游客或者居民参与互动,可以是接触式开关,或者光敏感应自动开关,或者客户定制的自行设定调光模式的调光旋钮开光,当旋转时,即可输出角度变化信号数据,角度变化信号数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模式传输到灯具控制器4,经过灯具控制器4处理后,发送到下述的舵机芯片5,用于调控舵机的转动角度,随着角度变化信号数据的变化而调控指针转动;在灯体9上安装有灯盘8和位于灯盘8内侧的内置灯管7,灯盘8用于安装支撑,采用装饰、美化表盘即可,内置灯管7发光照明,灯盘8中央安装有舵机设备6、外圈上安装有盘式绕组10,盘式绕组10为一个盘式的电阻圈,但未封闭,用于接入电阻,从而改变输入内置灯管7的电流值,进而控制内置灯管7的明暗,盘式绕组10电连接内置灯管7。

舵机设备6包括舵机芯片5、舵机控制器、舵机输出轴11和舵机输出指针12,舵机芯片5分别电性连接灯具控制器4和舵机控制器,舵机输出轴11垂直于灯盘8且安装于舵机控制器上,舵机输出指针12套装于舵机输出轴11上,舵机输出指针12端部连接盘式绕组10。舵机设备6为技术成熟的旋转设施,可以根据角度变化信号数据而定向转动输出轴,从而带动指针旋转,舵机芯片5接收灯具控制器4处理后的角度变化信号数据,发送给舵机控制器执行,舵机控制器根据角度数据值而控制舵机输出轴11的转动,进而带动舵机输出指针12的转动。舵机输出指针12内部可以加载电线或者单独安装电线设施,也可以是导电载体,但需要降压不至于伤人。电路的布线,经过舵机输出指针12而将电压引导在盘式绕组10上,随着舵机输出指针12的转动,舵机输出指针12接入不同的盘式绕组10的阻值,进而改变电流大小,即舵机输出指针12、盘式绕组10、内置灯管7和外在电压如家电构成一个回路。

如附图3所示,为电流输出的流向示意图,基于上述原理而布控电线,依次经过充电设施、舵机输出指针12、盘式绕组10、内置灯管7和回路,在舵机输出指针12和盘式绕组10处,因舵机控制器接收舵机芯片5的角度变化调控,使得舵机控制器控制舵机输出指针12接入不同的盘式绕组10位置,改变阻值而改变电流,进而改变内置灯管7的明暗。

如附图4所示,为角度变化信号值得流向示意图,当智能调光旋钮旋转时,会引起角度变化,变化数据会以信号值发送至灯具控制器4,进过处理后再发送到舵机芯片5,舵机芯片5根据角度变化数据而下达执行指令,使得舵机控制器工作而改变舵机输出轴11的转动,进而带动舵机输出指针12的转动,最后接入不同的盘式绕组10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带充电端子2的充电座1,充电座1与灯座3配套。充电座1为独立式的供电设施,可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以设置为移动灯具。

进一步地,智能调光旋钮由母调光旋钮和子调光旋钮组成。母调光旋钮和子调光旋钮分别输出两次角度值,可以由子调光旋钮作出精确角度调节。

进一步地,灯具控制器4为智能灯光控制器,内部设有单片机。智能灯光控制器可以为用户提供定制,方便编程等操作。

进一步地,灯盘8外表上设有led渲染组件,对应的舵机输出指针12上设有流光装饰包覆材料。led渲染组件和流光装饰包覆材料能够增加本装置的装饰美观性能。

进一步地,内置灯管7外形为盘式缠绕结构、环形或螺旋线结构的一种。内置灯管7外形可以改变,对应的改变灯体9即可。

进一步地,舵机输出指针12由带电针和不带电针构成,其中,带电针数量为一根,不带电针数量为一根以上,带电针和不带电针结构相同且中心对称于舵机输出轴11。带电针用于加载输电线路,不不带电针用于加载支撑,形成对称造型,也可以不用,单独一根带电指针即可,形成时针造型结构。可以按照时钟的模式而分配带电针和不带电针数量,但带电针一根,不带电针数量为一根以上,带电针和不带电针结构相同且中心对称于舵机输出轴11即可。

进一步地,舵机输出指针12端部下表设有触极14,其活动搭扣于盘式绕组10。触极14用于搭接盘式绕组10,可以在盘式绕组10表面活动回转。

进一步地,舵机设备6与灯盘8之间还设有压片固定件13,圆周均匀设有三处以上。压片固定件13包括垫片、螺钉等,用于将舵机设备6固定在灯盘8上,对称设置六处。

进一步地,盘式绕组10为开放式的环形绕组结构,一端的开放口电连接内置灯管7。如附图2,盘式绕组10为开放式的环形绕组结构,一端的开放口电连接内置灯管7。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