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电路检修的热电厂热控仪表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6493发布日期:2021-02-03 19:30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对电路检修的热电厂热控仪表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厂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对电路检修的热电厂热控仪表自动化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热电厂是火电厂的一种,热电厂在利用热能发电的同时,还可以艺龙汽轮机的抽汽或排汽为热能管道供热,热电厂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火力发电电后的产生的热水,经过再次加热后供暖,而热电厂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配合热控仪表。
[0003]
而目前使用的热控仪表在电力线路在组装完毕后,由于外壳内部空间狭小,电力线路通常挤在外壳内进而变形扭曲,提高了在后续进行线路检修时的难度,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电路检修的热电厂热控仪表自动化控制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热控仪表在电力线路在组装完毕后,由于外壳内部空间狭小,电力线路通常挤在外壳内进而变形扭曲,提高了在后续进行线路检修时的难度,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电路检修的热电厂热控仪表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第一外壳和侧耳,所述第一外壳的前侧设置有第二外壳,且第二外壳的前侧设置有面板,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左侧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上开设有第一引线槽,所述第二外壳内部后侧右端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设置有热控仪表本体,所述隔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引线槽,且第二引线槽的后端贯穿第二外壳的后侧,所述第二引线槽左右两侧内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弹簧,且弹簧靠近第二引线槽中轴线侧一端均设置有滑轮,所述热控仪表本体的左侧上端与缆线相连接,且缆线依次贯穿第一引线槽和第二引线槽与卡槽相连接,所述缆线的后端贯穿后槽,且后槽开设在第一外壳的后侧,所述卡槽开设在限位板的后侧,且限位板固定在第二外壳的后侧,所述侧耳分别设置在第一外壳的左右两侧。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竖截面积与第二外壳的竖截面积相同,且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组成转动结构,同时第一外壳的前侧呈开口结构。
[0007]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呈等间距开设有第一引线槽,且隔板的高度大于第二引线槽的高度。
[0008]
优选的,所述弹簧和滑轮均关于第二引线槽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2组,且每两个弹簧和一个滑轮组成伸缩结构,同时滑轮与缆线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呈等间距设置有7个,且每个限位板的底部均呈等间距开设有卡槽,同时卡槽与缆线的连接方式为卡合式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侧耳关于第一外壳的中心点呈对称式设置有4个,且第一外壳的后侧
呈等间距开设有3个后槽。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该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外壳、第二外壳、面板和侧耳,通过侧耳配合固定螺栓便于将装置整体固定在墙面上,且第二外壳的内部空间提供了充足的理线空间,同时转动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和可拆卸式的面板,提高了装置在进行内部检修时的拆装便捷性。
[0013]
2、该实用新型,设置有后槽、限位板、卡槽、第二引线槽、弹簧、滑轮和第一引线槽,缆线在与热控仪表本体连接完毕后,将缆线的后端依次贯穿第一引线槽和第二引线槽后通过后槽引出,第二引线槽内呈对称式设计的滑轮便于包裹在缆线的两侧,且在缆线进行滑动时,滑轮可以跟随缆线同步进行滚动,并且通过弹簧产生的回弹力便于滑轮根据缆线的直径自行调节间距,同时配合限位板底部的卡槽便于提高对缆线的固定效果,提高了缆线在后续检修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外壳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面板;4、隔板;5、第一引线槽;6、限位槽;7、热控仪表本体;8、第二引线槽;9、弹簧;10、滑轮;11、缆线;12、限位板;13、卡槽;14、后槽;15、侧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电路检修的热电厂热控仪表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面板3、隔板4、第一引线槽5、限位槽6、热控仪表本体7、第二引线槽8、弹簧9、滑轮10、缆线11、限位板12、卡槽13、后槽14和侧耳15,第一外壳1的前侧设置有第二外壳2,且第二外壳2的前侧设置有面板3,第二外壳2的内部左侧设置有隔板4,且隔板4上开设有第一引线槽5,第二外壳2内部后侧右端设置有限位槽6,且限位槽6内设置有热控仪表本体7,隔板4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引线槽8,且第二引线槽8的后端贯穿第二外壳2的后侧,第二引线槽8左右两侧内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弹簧9,且弹簧9靠近第二引线槽8中轴线侧一端均设置有滑轮10,热控仪表本体7的左侧上端与缆线11相连接,且缆线11依次贯穿第一引线槽5和第二引线槽8与卡槽13相连接,缆线11的后端贯穿后槽14,且后槽14开设在第一外壳1的后侧,卡槽13开设在限位板12的后侧,且限位板12固定在第二外壳2的后侧,侧耳15分别设置在第一外壳1的左右两侧。
[0022]
第一外壳1的竖截面积与第二外壳2的竖截面积相同,且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组成转动结构,同时第一外壳1的前侧呈开口结构,通过第一外壳1的内部空间提供了充足的理线空间,且转动式的连接提高了整体在进行拆装时的便捷性。
[0023]
隔板4上呈等间距开设有第一引线槽5,且隔板4的高度大于第二引线槽8的高度,通过第一引线槽5配合第二引线槽8的便于对缆线11的位置进行限制,提高了实用性。
[0024]
弹簧9和滑轮10均关于第二引线槽8的中轴线呈对称式设置有2组,且每两个弹簧9和一个滑轮10组成伸缩结构,同时滑轮10与缆线11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通过弹簧9推动滑轮10包裹在缆线11的两侧,提高了对缆线11位置的控制效果,且在拉动缆线11时不会对缆线11的外皮造成损伤。
[0025]
限位板12呈等间距设置有7个,且每个限位板12的底部均呈等间距开设有卡槽13,同时卡槽13与缆线11的连接方式为卡合式连接,通过卡槽13便于进一步对缆线11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实用性。
[0026]
侧耳15关于第一外壳1的中心点呈对称式设置有4个,且第一外壳1的后侧呈等间距开设有3个后槽14,通过侧耳15配合固定螺栓便于将装置整体固定在墙面上,提高了实用性。
[0027]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对电路检修的热电厂热控仪表自动化控制设备时,首先将热控仪表本体7安装在限位槽6内,随后将缆线11分别与控仪表本体7相互电性连接,随后将缆线11的后端分别依次穿过第一引线槽5和第二引线槽8,在缆线11穿过第二引线槽8时,使缆线11分别穿过两个相对的滑轮10之间,在弹簧9回弹力的作用下,左右两侧的滑轮10紧贴缆线11的两侧,且在拉动缆线11时,滑轮10跟随缆线11的滑动同步进行转动,当缆线11的后端引出第一外壳1的后侧时,将缆线11整体拉直,并将缆线11分别固定在限位板12底部的卡槽13上,随后将缆线11的末端通过后槽14引出并与外部电路相连接,最后将装置整体通过侧耳15配合固定螺栓固定在指定地点的墙面上即可,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8]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