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光感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13495发布日期:2020-12-25 08:2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LED光感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led光感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的设备越来越智能化,给人们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智能化后的路灯会根据具体的环境改变自身的光亮,比较普遍的在路灯的顶部安装光感应器,光感应器与路灯电连接,通过智能控制器进行控制,当光感应器感知外界能见度不足时,使路灯点亮,当光感应器感知外界能见度较高时,使路灯熄灭。

现有技术中,光感应模块由于电路控制不稳定,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led光感模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光感模块,包括调光器外壳,该调光器外壳设有封装腔,所述led光感模块还包括由内而外、封装于所述封装腔内的:

第二pcb,设有调光电路,该调光电路设有光感电路u1,该光感电路u1通过感应周边环境的光的亮度以控制led灯阵列的发光亮度;

第一pcb,与所述第二pcb焊接,其上设有感光器,所述第一pcb设有单片机u2,该单片机u2具有存储性能,其电连接至所述光感电路u1;

带切口的模制塑料挡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pcb,并连接于所述调光器外壳;

聚乙烯层;

透光玻璃层,粘接于所述模制塑料挡板口部并将所述聚乙烯层封装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玻璃层、聚乙烯层设有同轴过孔,所述感光器穿过所述同轴过孔且其头部外露。

进一步的,所述调光器外壳的背面贴有导热膜。

进一步的,所述光感电路u1的各引脚连接结构是:

scl-7脚连接有电阻r3,所述电阻r3另一端接入vdd电路;

pwm_seg-6脚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入vdd电路;

en_ledseg-4脚连接至所述单片机u2的pwm4-3脚;

zcseg-5脚连接有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单片机u2的clko-2脚、一电容c6、一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一电阻r4和一电容c5,所述电容c6、稳压二极管d1、电阻r4和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gnd-9脚接地;

vreg-3脚分别连接有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vddhi-8脚分别连接有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vddhi-8脚还接入vdd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u2的vdd-1脚和gnd-8脚之间连接有两个并联的电容,其中,所述单片机u2的gnd-8脚接地,所述单片机u2的pwm-4脚连接有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双排插口p1的3脚,所述双排插口p1的5脚连接有电阻r10,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u2的pwm3-5脚,所述双排插口p1的6脚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一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入vdd电路和一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端接地,所述单片机u2的pa0-7脚连接有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至光感电路u1的zc_seg-5脚,所述单片机u2的pa1-6脚连接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光感电路u1的pwm_seg-6脚。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u2的pa1-6脚连接至单排插口p2的3脚,其pa0-7脚连接单排插口p2的2脚,所述单排插口p2的1脚接入vdd电路,其4脚接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led光感模块应用于路灯上,其通过感应路灯周边的环境光的亮度,进而控制路灯上的led灯阵列的功率,led灯阵列的功率直接影响led灯的发光亮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2个pcb板焊接在一起形成控制板,控制板上的感光器从两个透光板穿过,感光器头部外露,其更容易感应到周边的环境光的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led光感模块结构紧凑,易于运输和安装,其生产成本、安装成本也相应的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光感模块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光感模块的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感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光感模块连接的稳压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单片机电连接的双排插口p1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单片机连接的单排插口p2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光感模块,包括调光器外壳6,该调光器外壳6设有封装腔,所述led光感模块还包括由内而外、封装于所述封装腔内的:

第二pcb5,设有调光电路,该调光电路设有光感电路u1,该光感电路u1通过感应周边环境的光的亮度以控制led灯阵列的发光亮度;

第一pcb4,与所述第二pcb5焊接,其上设有感光器,所述第一pcb4设有单片机u2,该单片机u2具有存储性能,其电连接至所述光感电路u1;

带切口的模制塑料挡板3,用于固定所述第一pcb4,并连接于所述调光器外壳6,模制塑料挡板3与调光器外壳6扣接后并通过螺丝固定;

聚乙烯层2,聚乙烯层2也是透光层,其透光率好,光衰较小;

透光玻璃层1,粘接于所述模制塑料挡板3口部并将所述聚乙烯层2封装固定。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光玻璃层1、聚乙烯层2设有同轴过孔,所述感光器穿过所述同轴过孔且其头部外露,外露的感光头感应光效果更好,其更容易感应到周边的环境光的亮度,感光器与透光玻璃层1连接处密封。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光器外壳6的背面贴有导热膜7,导热膜7具有增加散热的性能,其能够与外部导热件紧贴形成更易导热结构。

实施例2: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led光感模块的电路结构:

请参照附图3-7,所述光感电路u1的各引脚连接结构是:

scl-7脚连接有电阻r3,所述电阻r3另一端接入vdd电路;

pwm_seg-6脚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入vdd电路;

en_ledseg-4脚连接至所述单片机u2的pwm4-3脚;

zcseg-5脚连接有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单片机u2的clko-2脚、一电容c6、一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一电阻r4和一电容c5,所述电容c6、稳压二极管d1、电阻r4和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gnd-9脚接地;

vreg-3脚分别连接有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vddhi-8脚分别连接有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vddhi-8脚还接入vdd电路。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u2的vdd-1脚和gnd-8脚之间连接有两个并联的电容,其中,所述单片机u2的gnd-8脚接地,所述单片机u2的pwm-4脚连接有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双排插口p1的3脚,所述双排插口p1的5脚连接有电阻r10,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u2的pwm3-5脚,所述双排插口p1的6脚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一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入vdd电路和一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端接地,所述单片机u2的pa0-7脚连接有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至光感电路u1的zc_seg-5脚,所述单片机u2的pa1-6脚连接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光感电路u1的pwm_seg-6脚。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u2的pa1-6脚连接至单排插口p2的3脚,其pa0-7脚连接单排插口p2的2脚,所述单排插口p2的1脚接入vdd电路,其4脚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光感模块u1为iqs813-olga型号的感光芯片,其通过光探头感应周边的环境光暗程度,单片机u2设置有调光协议,其与光感模块u1配合处理光信号,并判断出led灯组所应接收到的功率,进而光感模块u1控制led灯组的电压输出,以使led灯组根据环境光发出合适的光的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