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3979发布日期:2021-05-04 10:3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风机变频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各类机械与电气设备中与风机配套的电机约占全国电机装机量的60%,耗用电能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风机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加之因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变化,需要经常调节气体的流量、压力、温度等;许多单位仍然采用落后的调节档风板或阀门开启度的方式来调节气体的流量、压力、温度等;这实际上是通过人为增加阻力的方式,并以浪费电能和金钱为代价来满足工艺和工况对气体流量调节的要求,这种落后的调节方式,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能源,而且调节精度差,很难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及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负面效应十分严重。

变频调速器的出现为交流调速方式带来了一场革命。随着近十几年变频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变频调速性能日趋完美,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交流调速,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进程;风机变频器是为各类风机量身定制的一种专用型变频器;采用变频调速控制装置,通过改变风机的转速,从而改变风机风量以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而且运行能耗最省,综合效益最高,所以变频调速是高效的最佳调速方案,它可以实现风机的无级调速,并且可以方便的组成闭环控制系统、实现恒压或恒流量的控制。

现有技术中的风机变频器常规的安装方式是用螺栓固定在控制柜的安装板上,但因为控制柜工作在震动较大的环境中,经过较短时间的使用,变频器就可能因震动而导致内部元器件松动而频繁出现故障;而且风机变频器因震动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因此,开发一种减震效果好、降噪功能明显、结构简单和预防松动的风机变频器的防震装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此,发明人综合各类因素提出了一种风机变频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变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机变频器,包括风机变频器的外壳,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弹性底座,所述外壳与弹性底座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在风机变频器的外壳底部的四个边角上;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气缸,所述缓冲气缸内充有压缩气体,所述缓冲气缸内密封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部固定安装在外壳底部,所述活塞杆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密封安装在缓冲气缸内。

工作时:当风机变频器开始工作时,风机变频器会因工作而产生震动,这时,通过风机变频器外壳底部设置的缓冲装置能够有效降低风机变频器的震动,具体过程是:当风机变频器会因工作而产生震动时,震动力会通过风机变频器的外壳传递到活塞杆,活塞杆推动密封活塞向下挤压氮气来抵消和减小风机变频器的震动,有效降低了风机变频器的震动,使风机变频器可以长期使用,进而显著降低了风机变频器的故障发生率,提高了风机变频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压缩气体为氮气,便于利用活塞杆推动向密封活塞向下挤压氮气来抵消和减小风机变频器的震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气缸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底部固定安装在缓冲气缸内底部的内壁上,所述缓冲弹簧顶部固定安装在活塞杆底部的密封活塞上,便于利用活塞杆挤压缓冲弹簧进一步抵消和减小风机变频器的震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弹性底座由不少于两层吸声层和不少于两层缓冲层呈交替状复合而成,所述弹性底座上最外层缓冲层的外面设置有钢板,方便安装风机变频器,便于分散弹性底座局部压力,防止弹性底座被压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吸声层是由质地较硬的多孔泡沫板为原材料制成,多孔泡沫板质量较轻,便于减轻弹性底座的重量,具有良好的吸收噪音的效果,便于降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层是由弹性橡胶为原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进一步降低风机变频器的震动,进一步降低风机变频器因震动产生的噪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检测门,所述检测门通过铰链活动安装在外壳上,所述检测门上安装有把手,方便打开检测门检测和维修风机变频器内部的元器件,便于维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变频器,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活塞杆推动密封活塞向下挤压氮气来抵消和减小风机变频器的震动,有效降低了风机变频器的震动,使风机变频器可以长期使用,进而显著降低了风机变频器的故障发生率,提高了风机变频器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计的缓冲弹簧底部固定安装在缓冲气缸内底部的内壁上,缓冲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活塞杆底部的密封活塞上,便于利用活塞杆挤压缓冲弹簧进一步抵消和减小风机变频器的震动。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计的弹性底座由不少于两层吸声层和不少于两层缓冲层呈交替状复合而成,所述弹性底座上最外层缓冲层的外面设置有钢板,方便安装风机变频器,便于分散弹性底座局部压力,防止弹性底座被压变形。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计的外壳上设置有检测门,所述检测门通过铰链活动安装在外壳上,所述检测门上安装有把手,方便打开检测门检测和维修风机变频器内部的元器件,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风机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风机变频器中缓冲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一种风机变频器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弹性底座;2、缓冲装置;3、外壳;4、检测门;41、把手;42、铰链;5、缓冲气缸;6、活塞杆;7、密封活塞;8、缓冲弹簧;9、钢板;10、吸声层;11、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风机变频器,包括风机变频器的外壳3,所述外壳3底部设置有弹性底座1,所述外壳3与弹性底座1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2,所述缓冲装置2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在风机变频器的外壳3底部的四个边角上;所述缓冲装置2包括缓冲气缸5,所述缓冲气缸5内充有压缩气体,所述缓冲气缸5内密封安装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顶部固定安装在外壳3底部,所述活塞杆6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活塞7,所述密封活塞7密封安装在缓冲气缸5内;所述压缩气体为氮气,便于利用活塞杆6推动向密封活塞7向下挤压氮气来抵消和减小风机变频器的震动;所述缓冲气缸5内设置有缓冲弹簧8,所述缓冲弹簧8底部固定安装在缓冲气缸5内底部的内壁上,所述缓冲弹簧8顶部固定安装在活塞杆6底部的密封活塞7上,便于利用活塞杆6挤压缓冲弹簧8进一步抵消和减小风机变频器的震动;所述弹性底座1由不少于两层吸声层10和不少于两层缓冲层11呈交替状复合而成,所述弹性底座1上最外层缓冲层11的外面设置有钢板9,方便安装风机变频器,便于分散弹性底座1局部压力,防止弹性底座1被压变形;所述吸声层10是由质地较硬的多孔泡沫板为原材料制成,多孔泡沫板质量较轻,便于减轻弹性底座1的重量,具有良好的吸收噪音的效果,便于降噪;所述缓冲层11是由弹性橡胶为原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进一步降低风机变频器的震动,进一步降低风机变频器因震动产生的噪音;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检测门4,所述检测门4通过铰链42活动安装在外壳3上,所述检测门4上安装有把手41,方便打开检测门4检测和维修风机变频器内部的元器件,便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全新的风机变频器安装方式,当风机变频器开始工作时,风机变频器会因工作而产生震动,这时,通过风机变频器外壳3底部设置的缓冲装置2能够有效降低风机变频器的震动,具体过程是:当风机变频器会因工作而产生震动时,震动力会通过风机变频器的外壳3传递到活塞杆6,活塞杆6推动密封活塞7向下挤压氮气来抵消和减小风机变频器的震动;同时,利用活塞杆6向下挤压缓冲弹簧8进一步抵消和减小风机变频器的震动;另外,从整体上来看,由于弹性底座1由不少于两层吸声层10和不少于两层缓冲层11呈交替状复合而成,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降低风机变频器的震动,还能够吸收和降低风机变频器因震动产生的噪音;有效降低了风机变频器的震动和噪音,使风机变频器可以长期使用,进而显著降低了风机变频器的故障发生率,提高了风机变频器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