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大器二次谐波阻抗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0679发布日期:2021-04-27 18:4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大器二次谐波阻抗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放大器调试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大器二次谐波阻抗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射频放大器的设计领域,通过对高次谐波进行控制,可以显著改善放大器的效率和线性性能。因此,对于放大器输入输出匹配进行精细化设计,使得放大器向外得到的输出阻抗和输出阻抗在二次谐波频率处具备所需要的性质,可以使得放大器的性能得到提高。
3.但是,在传统的射频放大器精细化调节中,射频放大器首要满足的设计目标时满足基波频率处的工作特性,如果需要同时将二次谐波频率处的特性进行调整,则会造成对基波频率处调试结果的影响,同时对二次谐波处的调试也较为麻烦。
4.针对传统放大器在基波和二次谐波处阻抗调试要求难以兼顾,会影响基波处阻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大器二次谐波阻抗调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大器二次谐波阻抗调整结构,实现在不影响基波处阻抗的前提下,对二次谐波处的阻抗进行灵活调节。
6.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放大器二次谐波阻抗调整结构,包括依次串联的输入端口、长度可调的输入传输线、放大器、长度可调的输出传输线、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与输入传输线之间并联有对地短路的输入调节传输线,所述输出端口与输出传输线之间并联有对地短路的输出调节传输线。
8.通过在输入端口和输入传输线之间并联对地短路的输入调节传输线,因此在输入端口处的二次谐波阻抗为0,然后通过调节输入传输线的长度,即可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处得到二次谐波频率下的输入阻抗。同理,通过在输出端口和输出传输线之间并联对地短路的输出调节传输线,因此在输出端口处的二次谐波阻抗为0,然后通过调节输出传输线的长度,即可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处得到二次谐波频率下的输入阻抗。通过调节输入传输线与输出传输线的长度,即可对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在二次谐波下进行灵活调整,同时由于输入调节传输线和输出调节传输线均对地短路,因此在进行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调节的同时对基波频率不会造成影响。
9.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调节传输线与输出调节传输线的长度为2n+1倍基波频率下的四分之一波长,其中n为自然数。
10.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调节传输线与输出调节传输线的长度为基波频率下的四分之一波长或四分之三波长。
11.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调节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等于输
入端口的端口阻抗;所述输出调节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等于输出端口的端口阻抗。
12.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输入传输线与放大器的输入端之间还设置有输入匹配网络;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输出传输线之间还设置有输出匹配网络。
13.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输入匹配网络包括输入匹配电感和输入匹配电容,所述输入匹配电感串联在输入传输线与放大器的输入端之间,所述输入匹配电容并联在输入匹配电感的一侧。
14.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匹配网络包括输出匹配电感和输出匹配电容,所述输出匹配电感串联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输出传输线之间,所述输出匹配电容并联在输出匹配电感的一侧。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入传输端口和输入传输线之间并联对地短路的输入调节传输线,同时在输出传输线与输出端口之间并联对地短路的输出调节传输线,进而使得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处的二次谐波阻抗为0,然后通过调节输入传输线和输出传输线的长度进而实现对放大器的输入端及输出端的阻抗调节,在不影响基波频率的前提下,对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进行灵活调节,能够兼顾放大器的基波和二次谐波阻抗要求且容易实现,使用简便,具备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输入匹配网络和输出匹配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

输入传输线;2

放大器;3

输出传输线;4

输入调节传输线;5

输出调节传输线;6

输入匹配网络;7

输出匹配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
21.本实施例的一种放大器二次谐波阻抗调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串联的输入端口、长度可调的输入传输线1、放大器2、长度可调的输出传输线3、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与输入传输线1之间并联有对地短路的输入调节传输线4,所述输出端口与输出传输线3之间并联有对地短路的输出调节传输线5。
22.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阻抗为z0,输入传输线1和输出传输线3的阻抗也等于z0,在输入传输线1的一侧并联对地短路的输入调节传输线4,在输出传输线3的一侧并联对地短路的输出调节传输线5。增加输入调节传输线4和输出调节传输线5之后,在基波频率处,整个电路的特性没有变化,在二次谐波频率处,由于输入调节传输线4和输出调节传输线5均对地短路,因此在输入调节传输线4和输出调节传输线5处测量得到的二次谐波阻抗是0,然后再通过调整输入传输线1和输出传输线3的长度,即可以调整在放大器2处得到的二次谐波频率下的输入和输出阻抗。
23.实施例2:
2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输入调节传输线4与输出调节传输线5的长度为2n+1倍基波频率下的四分之一波长,其中n为自然数。
25.优选的,所述输入调节传输线4与输出调节传输线5的长度为基波频率下的四分之一波长或四分之三波长。
26.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27.实施例4:
28.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

3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输入调节传输线4的特性阻抗等于输入端口的端口阻抗,输入端口的阻抗为z0;所述输出调节传输线5的特性阻抗等于输出端口的端口阻抗,输出端口的阻抗为z0。
29.进一步的,输入调节传输线4的特性阻抗为任意值,输出调节传输线5的特性阻抗为任意值。
30.进一步的,输入调节传输线4的特性阻抗与输入端口的阻抗之间的差值尽量小;输出调节传输线5的特性阻抗与输出端口的阻抗之间的差值尽量小。
31.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

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32.实施例5:
33.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

4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所述输入传输线1与放大器2的输入端之间还设置有输入匹配网络6;所述放大器2的输出端与输出传输线3之间还设置有输出匹配网络7。
34.如图2所示,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阻抗均为z0,输入传输线1和输出传输线3的阻抗也是z0,输入匹配网络6由集总元件或者传输线组成,用于在基波频率下把放大器2的输入端匹配到特性阻抗z0;输出匹配网络7由集总元件或者传输线组成,用于在基波频率下把放大器2的输出端匹配到特性阻抗z0。
35.所述输入匹配网络6包括输入匹配电感和输入匹配电容,所述输入匹配电感串联在输入传输线1与放大器2的输入端之间,所述输入匹配电容并联在输入匹配电感的一侧。
36.所述输出匹配网络7包括输出匹配电感和输出匹配电容,所述输出匹配电感串联在放大器2的输出端与输出传输线3之间,所述输出匹配电容并联在输出匹配电感的一侧。
37.如放大器2的阻抗为10ohm,为了在2.6ghz频率下匹配50ohm的系统,则将输入匹配网络6或输出匹配网络7设置为串联的1.2nh的电感,电感一侧并联2.5pf的电容构成匹配网络。
38.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

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