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组合式电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4078发布日期:2021-05-04 10:3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波组合式电源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波组合式电源箱。



背景技术:

电源箱主要是为真空断路器及其它高压开关提供操作电源。电源箱均采用输入电压220v或380v经可控硅调压整流,输出直流,具有输出直流电压多档可调电流大的特点或交流电压,进行单分、单合操作的功能,电源箱的种类有许多种,其中微波组合式电源箱作为电源箱的一种,其广泛应用于微波设备中。

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微波组合式电源箱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电源箱结构多为封闭整体式,生产成本较高的同时,且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组装使用,同步的在使用过程中,电源箱的散热性较差,降低了电源箱的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微波组合式电源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组合式电源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波组合式电源箱,包括电源箱壳,所述电源箱壳的一侧嵌入开设有冷气进口,且电源箱壳的另一侧嵌入开设有热气排散口,所述冷气进口的一侧固定有过滤框架,所述过滤框架的一侧位于前后两端位置处对称固定有t形卡条,且过滤框架的内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初效滤网、高效滤网、干燥滤网,所述热气排散口的一侧固定有排热扇,所述电源箱壳的内侧位于前后两端位置处对称固定有透明封装板,且电源箱壳的上方连接有封盖顶板,所述电源箱壳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减震胶垫,所述减震胶垫的上方贴合有电源控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箱壳的前后两侧位于四个边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拧合螺孔b,所述透明封装板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拧合螺孔a,所述拧合螺孔b与拧合螺孔a的内侧均配套设置有定位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明封装板采用pvc材质构件,且透明封装板的厚度不低于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箱壳的内壁靠近冷气进口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与t形卡条相适配的t形滑槽,且电源箱壳与过滤框架通过t形滑槽和t形卡条卡合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效滤网的滤孔孔径为初效滤网滤孔孔径的三分之一,所述干燥滤网采用聚氨酯泡沫材质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气进口的数量不少于四组,所述热气排散口的数量不少于十组,所述冷气进口与热气排散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胶垫的大小与电源控制板的大小相同,且减震胶垫采用硅胶材质构件,所述电源控制板通过减震胶垫与电源箱壳弹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封装板与电源箱壳的拧合固定,在封盖顶板的配套封盖下,取代了传统整体式电源箱的形式,不仅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源箱进行组装工作,同时pvc材质的透明封装板能够降低电源箱的组装成本,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电源箱的工作状态,且在电源箱工作过程中,通过过滤框架内滤网对外界冷空气的干燥过滤,在排热扇的循环排热下,能够对电源箱产生的机械热进行循环散热处理,进而提高电源箱的长久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微波组合式电源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微波组合式电源箱的爆炸图;

图3为一种微波组合式电源箱中过滤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箱壳;2、热气排散口;3、透明封装板;4、封盖顶板;5、拧合螺孔a;6、排热扇;7、拧合螺孔b;8、冷气进口;9、过滤框架;10、减震胶垫;11、电源控制板;12、初效滤网;13、高效滤网;14、干燥滤网;15、t形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微波组合式电源箱,包括电源箱壳1,电源箱壳1的一侧嵌入开设有冷气进口8,且电源箱壳1的另一侧嵌入开设有热气排散口2,冷气进口8的一侧固定有过滤框架9,过滤框架9的一侧位于前后两端位置处对称固定有t形卡条15,且过滤框架9的内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初效滤网12、高效滤网13、干燥滤网14,热气排散口2的一侧固定有排热扇6,电源箱壳1的内壁靠近冷气进口8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与t形卡条15相适配的t形滑槽,且电源箱壳1与过滤框架9通过t形滑槽和t形卡条15卡合滑动,高效滤网13的滤孔孔径为初效滤网12滤孔孔径的三分之一,干燥滤网14采用聚氨酯泡沫材质构件,冷气进口8的数量不少于四组,热气排散口2的数量不少于十组,冷气进口8与热气排散口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电源箱工作过程中,排热扇6同步工作,对电源控制板11产生的机械热进行吸附,通过热气排散口2排出外界,同步的外界冷空气通过冷气进口8进入至过滤框架9内,在初效滤网12与高效滤网13的粉尘过滤、聚氨酯泡沫材质的干燥滤网14的干燥过滤下,将洁净、干燥的冷空气输送至电源箱壳1内部,与排热扇6形成循环散热状态,对电源箱进行持续的散热处理。

电源箱壳1的内侧位于前后两端位置处对称固定有透明封装板3,且电源箱壳1的上方连接有封盖顶板4,电源箱壳1的前后两侧位于四个边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拧合螺孔b7,透明封装板3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拧合螺孔a5,拧合螺孔b7与拧合螺孔a5的内侧均配套设置有定位螺栓,透明封装板3采用pvc材质构件,且透明封装板3的厚度不低于4mm,在对电源箱组装使用过程中,将电源控制板11组装固定在电源箱壳1内部,在组装完毕后,将透明封装板3与电源箱壳1内壁贴合,同步的使拧合螺孔a5与拧合螺孔b7对齐,进而工作人员将配套的定位螺栓拧合固定在与拧合螺孔内部,对透明封装板3进行定位,进一步的工作人员将封盖顶板4盖接在电源箱壳1上方,完成对电源箱的组装工作,取代了传统整体式电源箱的形式,不仅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源箱进行组装工作,同时pvc材质的透明封装板3能够降低电源箱的组装成本,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电源箱的工作状态。

电源箱壳1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减震胶垫10,减震胶垫10的上方贴合有电源控制板11,减震胶垫10的大小与电源控制板11的大小相同,且减震胶垫10采用硅胶材质构件,电源控制板11通过减震胶垫10与电源箱壳1弹性连接,在电源箱工作使用过程中,硅胶材质的减震胶垫10能够降低外界震动冲击对电源控制板11造成的影响,同时硅胶材质的减震胶垫10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对电源控制板11产生的机械热进行传导排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对电源箱组装使用过程中,将电源控制板11组装固定在电源箱壳1内部,在组装完毕后,将透明封装板3与电源箱壳1内壁贴合,同步的使拧合螺孔a5与拧合螺孔b7对齐,进而工作人员将配套的定位螺栓拧合固定在与拧合螺孔内部,对透明封装板3进行定位,进一步的工作人员将封盖顶板4盖接在电源箱壳1上方,完成对电源箱的组装工作,取代了传统整体式电源箱的形式,不仅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源箱进行组装工作,同时pvc材质的透明封装板3能够降低电源箱的组装成本,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电源箱的工作状态,进一步的在电源箱工作过程中,排热扇6同步工作,对电源控制板11产生的机械热进行吸附,通过热气排散口2排出外界,同步的外界冷空气通过冷气进口8进入至过滤框架9内,在初效滤网12与高效滤网13的粉尘过滤、聚氨酯泡沫材质的干燥滤网14的干燥过滤下,将洁净、干燥的冷空气输送至电源箱壳1内部,与排热扇6形成循环散热状态,对电源箱进行持续的散热处理。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