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执法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1416发布日期:2021-08-27 11:0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执法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执法记录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执法记录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执法记录仪或佩戴在执法人员身上,优选位置为胸前,采用插入卡位式固定,佩戴的优点无需执法人员手持,便于执法,但是容易出现镜头振动幅度达,录像效果不清晰的问题;或由执法人员手持使用,手持则录像效果稳定,但不便于执法人员的使用。由于执法记录仪的固定方式不同,因而执法记录仪的装配需求也有所不同:

佩戴在执法人员身上的执法记录仪要求有足够的厚度(即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的距离),确保执法记录仪的稳定固定,避免因震动造成执法记录仪固定不稳易掉落的问题;

若将佩戴于身上的执法记录仪进行手持,则要求执法记录仪具有较小的厚度,便于手掌握持于执法记录仪的左右两侧,以便执法人员握持稳定。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执法记录仪的壳体为固定安装结构,执法记录仪的厚度无法调节,只能适用于一种携带方式,无法适用于复杂多变的执法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节执法记录仪。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节执法记录仪,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容置腔;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封闭所述容置腔;内部电路,所述内部电路安装在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侧板,所述第二壳体安装在所述侧板上;所述侧板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内壁上的调节槽和轨槽、以及设置在所述侧板外壁上的按钮;

所述调节槽包括第一斜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下方的卡槽,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卡扣,所述卡扣包括第二斜面;按压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卡槽中,使所述第二壳体贴靠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按钮,按压所述按钮,所述卡扣脱离所述卡槽,所述第二斜面贴靠在所述第一斜面上并沿所述第一斜面移动,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抵于所述轨槽边沿,限制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最大移动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包括垂直部和楔形部,所述卡扣通过所述垂直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二斜面设置在所述楔形部上;

所述调节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中央的中间槽,所述楔形部抵于所述中间槽边沿而固定在所述卡槽中,所述垂直部安装在所述中间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包括:位于所述侧板外壁上的按压部和位于所述侧板中的推块,所述推块包括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位于所述卡槽中,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推块推动所述卡扣脱离所述卡槽;

所述第二斜面沿所述第三斜面移动至所述第一斜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包括弹性部,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压缩所述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回弹并推动所述按压部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槽对称设置在所述侧板相对的两侧内壁上,所述卡扣与所述调节槽位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包括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侧板的相邻两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安装柱,所述安装柱插入所述固定孔中并沿所述固定孔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孔开口内壁的卡沿,所述安装柱远离所述第二壳体一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抵于所述卡沿,限制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最大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贴靠在所述侧板内壁上并封闭所述容置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透光孔和声孔,所述声孔位于所述透光孔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容置腔的底板,所述底板外壁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滑槽和卡孔;

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包括:卡接板、弹块和夹体;

所述卡接板插入所述滑槽中并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弹块插入所述滑槽并固定在所述滑槽中,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通过所述夹体和所述第一壳体外壁对外夹束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所述第二壳体和按压所述推钮起到调节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距离的作用,若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则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的厚度增加,便于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的对外固定;若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厚度减少,便于执法人员手持所述执法记录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执法记录仪通过调节厚度的方式,更换所述执法记录仪的对外固定方式,便于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在插入卡位固定和手持式握持之间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钮安装在侧板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壳体底板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调节执法记录仪,包括:

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设置有容置腔。

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上并封闭所述容置腔。

内部电路,所述内部电路安装在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内部电路包括摄像头、电路板、麦克风组件、电池等,用于录音、录像以采集执法过程的相关信息。

其中,用于控制所述内部电路的按键均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1上,按键用于关闭或开启内部电路、调节音量的大小等。所述第一壳体1上还设置有充电口、记忆卡卡槽,以便外接装置对内部电路进行供电或数据交互。

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侧板11,所述第二壳体2安装在所述侧板11上。

所述侧板11包括:调节槽12,所述调节槽12设置在所述侧板11的内壁上,所述调节槽12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位于所述侧板11上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一端的第一斜面121,所述第一斜面121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的一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斜面121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一端的厚度,因而,所述第一斜面121向所述侧板11的外壁倾斜。位于所述第一斜面121的下方,所述调节槽12设置有卡槽122。

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壁相对边沿两侧的卡扣21,所述卡扣21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内壁的一端为一直角三角形,因而,所述卡扣21包括第二斜面211。

所述卡扣21安装在所述调节槽12中:

若所述卡扣21固定在所述卡槽122中,则所述第二壳体2贴靠在所述第一壳体1上;

若所述卡扣21脱离所述卡槽122,则所述卡扣21沿第二斜面211贴合在第一斜面121上,并沿所述第一斜面121移动,所述卡扣21推动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

所述侧板11上还设置有按钮13,按压所述按钮13,即可使所述卡扣21脱离所述卡槽122,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按压所述第二壳体2,所述卡扣21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1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所述第二壳体2和按压所述推钮起到调节所述第二壳体2与所述第一壳体1距离的作用,若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则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的厚度增加,便于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的对外固定;若所述第二壳体2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厚度减少,便于执法人员手持所述执法记录仪。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执法记录仪通过调节厚度的方式,更换所述执法记录仪的对外固定方式,便于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在插入卡位固定和手持式握持之间切换。

为了避免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时,所述第二壳体2脱离所述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侧板1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轨槽14,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轨槽14位置对应的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抵于所述轨槽14的边沿以限制所述第二壳体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最大移动范围,避免所述第二壳体2脱离所述第一壳体1。

请参考图3,具体的,所述卡扣21包括垂直部212和楔形部213,所述卡扣21通过所述垂直部212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内壁上。所述第二斜面211设置在所述楔形部213上。

请参考图2,所述调节槽1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121中央的中间槽123,所述楔形部213抵于所述中间槽123边沿而固定在所述卡槽122中,所述垂直部212安装在所述中间槽123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楔形部213用于固定在所述卡槽122中,所述垂直部212用于所述楔形部213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连接,所述垂直部212具有弹性,按压所述按钮13时,所述按钮13将所述楔形部213推出所述卡槽122,弯曲所述垂直部212,并使所述楔形部213贴靠在所述第一斜面121上。所述垂直部212由弯曲恢复至原型时,所述楔形部213对所述第一斜面121产生压力,所述第一斜面121和所述第二斜面211之间的压力在斜面的作用下,转化成对所述楔形部213的推力,推动所述楔形部213沿所述第一斜面121移动,使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面121向对于垂直面的倾斜角度越大,第一斜面121对所述楔形部213的推动效果越明显,然而,第一斜面121的倾斜角度受到侧板11厚度及垂直部212的位置制约。若第一斜面121的倾斜角度过大,易造成楔形部213固定在卡槽122中时,垂直部212始终弯曲,易造成垂直部212弯折或断裂。因而,所述第一斜面121中央设置有中间槽123,所述楔形部213固定在所述卡槽122中时,所述垂直部212安装在所述中间槽123中,避免所述垂直部212弯折断裂。

请参考图4,具体的,所述按钮13包括:位于所述侧板11外壁上的按压部131和位于所述侧板11中的推块132,所述推块132包括第三斜面133,所述第三斜面133位于所述卡槽122中,按压所述按压部131,所述推块132推动所述卡扣21脱离所述卡槽122。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按压所述按钮13后,所述卡扣21脱离所述卡槽122后能够移动至所述第一斜面121上,所述按钮13上的所述推块132设置了第三斜面133。按压所述按钮13后,所述第三斜面133与所述第一斜面121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楔形部213沿第三斜面133即可移动至第一斜面12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所述按钮13包括设置在所述按压部131和所述侧板11之间的弹性部,按压所述按压部131,所述按压部131压缩所述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回弹并推动所述按压部131复位。便于所述按钮13在按压后回弹,避免再次固定卡扣21时,所述卡扣21无法固定在所述卡槽122中的问题。

所述调节槽12对称设置在所述侧板11相对的两侧内壁上,所述卡扣21与所述调节槽12位置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所述侧板11的一侧平面内壁上,设置有多个调节槽12,以增加所述第二壳体2和所述第一壳体1的固定稳定性。

由于所述第二壳体2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移动。为了保证移动稳定性,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第二壳体2脱离第一壳体1。所述侧板11包括多个固定孔15,所述固定孔15位于所述侧板11的相邻两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安装柱23,所述安装柱23插入所述固定孔15中并沿所述固定孔15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11由多个相互垂直的板体构成,所述固定孔15即位于两个相邻的板体之间,所述安装柱23在所述固定孔15中移动,保证所述第二壳体2沿单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移动,避免所述第二壳体2脱离所述第一壳体1。

所述固定孔15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孔15开口边缘的,设置于所述固定孔15内壁的卡沿,所述安装柱23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一端设置有凸缘230,所述凸缘230抵于所述卡沿,限制所述第二壳体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移动的最大距离。

卡沿与凸缘230的搭配与固定块22和轨槽14的搭配作用相同,目的是避免所述第二壳体2脱离所述第一壳体1。

由于所述第二壳体2能够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为了避免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时,所述内部电路外露。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定位板24,所述定位板24贴靠在所述侧板11内壁上并封闭所述容置腔。当所述第二壳体2贴靠在所述侧板11上时,所述定位板24完全贴靠在所述侧板11的内壁上;当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时,所述定位板24部分贴靠在所述侧板11的内壁上,未贴靠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与所述第一壳体1之间,起到封闭所述容置腔的作用。

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透光孔26和声孔25,所述声孔25位于所述透光孔26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孔26和所述声孔25集中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的外表面的上侧,避免执法人员手握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时,手掌遮盖所述透光孔26或所述声孔25。

请参考图5和图6,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容置腔的底板17,所述底板17外壁上设置有卡接部16,所述卡接部16包括滑槽161和卡孔162。

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包括固定夹3,所述固定夹3包括:卡接板31、弹块32和夹体33。

所述卡接板31插入所述滑槽161中并沿所述滑槽161移动,所述弹块32插入所述卡孔162并固定在所述卡孔162中,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通过所述夹体33和所述第一壳体1外壁对外夹束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还设置了用于对外夹束固定的固定夹3,以便执法人员将所述可调节执法记录仪通过夹束固定于衣服上。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