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CB板上压合散热片和屏蔽盖的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03185发布日期:2021-11-22 16:3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PCB板上压合散热片和屏蔽盖的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pcb板上压合散热片和屏蔽盖的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pcb板上压合散热片和屏蔽盖的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代工业制造中,尤其是电子产品的检测和组装生产中,需要很多由人工来完成的各种各样复杂的工作流程,这样对整体的流水线生产作业带来了很多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造成一定生产时间的浪费。
3.散热片是一种给电器中的易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装置,多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做成板状、片状、多片状等,如电脑中cpu中央处理器要使用相当大的散热片。散热片的安装方法都是先由一个工人摆放定位,再由另一个工人压合,这样的工作效率低,同时在搬运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散热片位置偏离。
4.电子产品线路板屏蔽盖,用于将元部件、电路、组合件、电缆或整个系统的干扰源包围起来,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或者将接收电路、设备或系统包围起来,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因此,需将屏蔽盖压合在pcb板上。屏蔽盖与pcb板的常用配合方式为:屏蔽盖在安装前pcb板上已经事先焊接好一个金属骨架,屏蔽盖下压后是利用屏蔽盖和骨架之间的张力压合安装在骨架上。传统的压合屏蔽盖技术,为人工压合。工人需将屏蔽盖边沿对准所述线路板骨架,按压屏蔽盖边沿,将屏蔽盖压入骨架中。
5.然而,人工压合却存在着以下缺陷:1、一个线路板上多个屏蔽盖、散热片需要进行多次压合,同时手工压合速度较慢,因而手工压合效率低下;2、对工人耐力有需求,长时间压合,工人的手部会酸痛,从而不良率会上升;3、容易发生忘记压合某个插脚的现象,产生漏压。
6.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7.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pcb板上压合散热片和屏蔽盖的压合装置。
8.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pcb板上压合散热片和屏蔽盖的压合装置,包括治具底框、定位载板、压板、下压气缸及机架;所述治具底框内设有电气控制单元;所述机架设置在所述治具底框的上部;所述治具底框的顶面上设有工作台面,所述定位载板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上,所述定位载板上设有用于嵌装 pcb板的凹槽;所述pcb板上设有散热片和屏蔽盖凹槽;所述散热片和屏蔽盖凹槽用于嵌装散热片和屏蔽盖;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定位载板的正上方,所述下压气缸固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下压气缸的作用端作用于所述压板上,且驱动所述压板沿着垂直于所述定位载板的方向向下压合在所述pcb板上,所述下压气缸与所述电气控制单元连接。
9.上述方案中,有关技术内容解释如下:
10.1、上述方案中,所述治具底框的正面上设有双控启动开关、急停开关和压合开关;所述双控启动开关、急停开关和压合开关均与所述电气控制单元电连接。其中双控启动开关和压合开关需要双手操作,以此避免压伤工人手指。
11.2、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热片和屏蔽盖凹槽设有防呆角。防呆角的设计,便于工人放置散热片和屏蔽盖,有效地减少了误放,节省时间。
12.3、上述方案中,所述压板上对称设有至少两个的导向孔;每个所述导向孔内均穿设有导向柱,这些所述导向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工作台面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压板沿所述导向柱做竖直上下的往复运动。
13.4、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压气缸为双轴气缸,对应所述下压气缸的作用端设有限位感应器。所述限位感应器与所述电气控制单元电连接。
14.5、上述方案中,所述压板两侧的机架上设有光电对射传感器;所述光电对射传感器与所述电气控制单元连接。该光电对射传感器和上述限位感应器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当有物体(作业人员的手或其他物体)挡道时,会启动急停装置。
15.6、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架的两侧对称设有防护板。
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7.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下压气缸驱动压板去压合散热片和屏蔽盖,用自动气动执行单元代替人力,降低了人员疲劳劳力强度,节省了人力,操作简单方便(将产品的盖子放到对应模组防呆区域模组上,双手操作按钮下压),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提高了产品批量组装的稳定可靠性,实现品质组装,生产稳定性。在pcb板上设有散热片和屏蔽盖凹槽,避免损伤产品。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0.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pcb板上压合散热片和屏蔽盖的压合装置,包括治具底框1、定位载板2、压板3、下压气缸4及机架5;所述治具底框1内设有电气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机架5设置在所述治具底框1的上部;所述治具底框1的顶面上设有工作台面6,所述定位载板3置于所述工作台面6上,所述定位载板3上设有用于嵌装pcb板的凹槽61;所述pcb板(图中未示出)上设有散热片和屏蔽盖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散热片和屏蔽盖凹槽用于嵌
装散热片和屏蔽盖;所述压板3设置在所述定位载板2的正上方,所述下压气缸4固设在所述机架5上;所述下压气缸4的作用端作用于所述压板3上,且驱动所述压板3沿着垂直于所述定位载板2的方向向下压合在所述pcb板(图中未示出) 上,所述下压气缸4与所述电气控制单元连接。
22.所述治具底框1的正面上设有双控启动开关7、急停开关8和压合开关9;所述双控启动开关7、急停开关8和压合开关9均与所述电气控制单元电连接。其中双控启动开关和压合开关需要双手操作,以此避免压伤工人手指。所述急停开关8设置在所述双控启动开关7和压合开关9的中间。
23.所述散热片和屏蔽盖凹槽设有防呆角(图中未示出)。该防呆角的设计,便于工人放置散热片和屏蔽盖,有效地减少了误放,节省时间。
24.所述压板3上对称设有至少两个的导向孔31;每个所述导向孔31内均穿设有导向柱 10,这些所述导向柱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工作台面6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5上;所述压板3沿所述导向柱10做竖直上下的往复运动。
25.所述下压气缸4为双轴气缸,对应所述下压气缸4的作用端设有限位感应器12。所述限位感应器12与所述电气控制单元电连接。
26.所述压板3两侧的机架5上设有光电对射传感器13;所述光电对射传感器13与所述电气控制单元连接。该光电对射传感器13和上述限位感应器12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当有物体(作业人员的手或其他物体)挡道时,会启动急停装置。
27.所述机架5的两侧对称设有防护板14。
28.工作时,将产品(屏蔽盖和散热片)放置在pcb板上的散热片和屏蔽盖凹槽内,再将 pcb板放置在定位载板对应的凹槽内,启动双控启动开关和压合开关,控制下压气缸下压,当限位传感器感应到产品时,继电器工作气缸下压,延时继电器启动(设定5s);5s之后电磁阀自动断开,气缸上升完成工作。
29.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